不同药剂防治杂交中粳“甬优12号”稻曲病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来源 :福建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dor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药剂防治杂交中粳“甬优12号”稻曲病药效情况,结果表明: 75%肟菌酯·戊唑醇15g/亩处理和12.5%氟环唑乳油15 毫升/亩处理防效最好,达到85%以上,其它处理防效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关键词:杂交中粳“甬优12号”;不同药剂;稻曲病;防治效果。
  1 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了解和评价不同试验药剂对杂交中粳“甬优12号”稻曲病的防治效果、适宜用量及安全性等,并与对照药剂相比较,筛选出适宜本地使用的最佳防治药剂和施用方法。
  2 试验条件
  2.1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
  试验对象为水稻稻曲病 Rice False Smut;
  作物为一季水稻(杂交中粳),品种为“甬优12号”,全生育期165天。
  2.2 环境条件
  试验地点设在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艾城镇高桥村王家组王小伍家常年水稻责任田中进行。所选试验田为传统连片一季稻种植区,土质较好,灌溉便利。试验地水稻为2013年5月16日播种,6月15日进行宽行窄株移栽,密度10×6寸,每蔸2苗。移栽前亩施45%复合肥(江苏中东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市售产品)25公斤作底肥,6月22日亩撒施尿素(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市售产品)4公斤和45%复合肥(江苏中东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市售产品)15公斤作分蘖肥,8月23日亩施尿素(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市售产品)和氯化钾(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市售产品)各5公斤作穗肥。全生育期只用杀虫剂杀虫,未用其它杀菌剂杀菌。各试验小区的栽培及肥水管理等条件均一致,且符合当地科学的农业生产实践。
  3 试验设计和安排
  3.1 药剂用量与编号
  3.2 小区安排
  3.2.1 小区排列
  各试验小区排列分布图按表2进行随机排列分布,小区间预留0.5m左右工作行。
  3.2.2 小区面积和重复
  小区面积:33.3㎡,2次重复。
  3.3 施药方法
  3.3.1 使用方法
  采用两次稀释法配药,即先将药剂加少量清水配制成母液,充分摇匀,再按所需浓度加清水配成药液;然后采用喷雾法对水稻全株叶片进行均匀喷雾施药。
  3.3.2 施药器械
  WS—16型(山东卫士)背负式手动高压喷雾器进行均匀喷雾(喷雾器为单个空心圆锥喷头,喷孔直径1.3mm,操作压力0.2~0.4mpa,流量0.65~0.88L/mim)。
  3.3.3 施药时间和次数
  于2013年8月27日水稻抽穗前10日施第一次药,9月3日(间隔7天)水稻抽穗前3日施第二次药,9月17日(间隔15天)齐穗后施第三次药,共施三次药,施药方法严格按照试验方案进行,避开午间高温。
  3.3.4 使用容量
  每公顷用药液量750升,即每亩50升。
  3.3.5 防治其它病虫害的药剂资料
  全生育期未施用其它杀菌剂防治病害,杀虫剂施用按当地病虫情报时间进行防治。
  4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4.1 气象及土壤资料
  4.1.1 气象资料
  施药当天(8月27日)天气为多云转晴,微风,气温25~35℃;9月3日天气为睛天,微风,气温25~34℃;9月17日天气为多云,北风1~2级,气温23~32℃。
  4.1.2 土壤资料
  试验地为壤土,pH值为5.5,有机质含量丰富,肥力水平较高,排灌方便,田间化学除草,于移栽后7天亩撒施25%乙苄(精克草星)WP25克,田间杂草较少。
  4.2 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4.2.1 调查时间和次数
  药后41天即(10月28日)调查一次药效,共调查一次,记录水稻稻曲病发病程度。
  4.2.2 调查方法
  采用五点取样法调查,每点定2丛,每小区共调查10株水稻,统计水稻稻曲病病情指数。
  水稻稻曲病调查分级方法:0级:整穗无病粒,1级:整穗1个病粒,2级:整穗2-4个病粒,3级:整穗5-7个病粒,4级:整穗8个以上病粒。
  4.2.3 药效计算方法
  a、各处理二次重复的调查数据及计算结果详见表5。
  b、药效计算按以下公式进行:
  Σ (各级病株数 X 相应级数值)
  病情指数 = ----------------------------- X 100
  调查总株数 X 4
  对照区病情指数 - 处理区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 = --------------------------------- X 100
  对照区病情指数
  4.3 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试验期间观察,所有参试药剂处理水稻生长正常,无倒伏等负面影响及药害产生,且对水稻成熟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较清水对照区生育期平均缩短2-3天,清水对照区表现为贪青晚熟,病穗较多。
  4.4 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试验区10月30日开始收割,各处理分别收割、验产,每处理随即抽取10丛稻株进行考种,调查结实率和千粒重。
  4.5 对其它生物影响
  4.5.1 对其它病虫害的影响
  试验期间观察,试验药剂对其它病虫草等的影响不明显。
  4.5.2 对其它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按试验方案,未对水稻纹枯病进行同步调查,未观察到对其它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5结果与分析
  5.1防病效果:   由表3可见,各处理水稻稻曲病病情指数按低到高排列依次为:处理4(75%肟菌酯·戊唑醇15g/亩)2.02,处理8(12.5%氟环唑乳油15 毫升/亩)3.02,处理6(45%苯醚嘧菌酯·苯醚丙环唑乳油40毫升/亩)5.63,处理7(4%井岗霉素水剂500 毫升/亩)5.63,处理2(30%苯甲丙环唑20毫升/亩)6.27,处理3(50%己唑醇悬浮剂10毫升/亩)6.38,处理5(43%戊唑醇悬浮剂20毫升/亩)6.56,处理1(4%井岗霉素水剂250 毫升/亩)8.49,CK(清水对照处理)21.56;
  防病效果按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处理4(75%肟菌酯·戊唑醇15g/亩)90.7,处理8(12.5%氟环唑乳油15 毫升/亩)85.9,处理7(4%井岗霉素水剂500 毫升/亩)74,处理6(45%苯醚嘧菌酯·苯醚丙环唑乳油40毫升/亩)73.7,处理2(30%苯甲丙环唑20毫升/亩)71,处理3(50%己唑醇悬浮剂10毫升/亩)70.2,处理5(43%戊唑醇悬浮剂20毫升/亩)69.6,处理1(4%井岗霉素水剂250 毫升/亩)60.4;各处理防效均达极显著水平。
  试验结果说明: 75%肟菌酯·戊唑醇15g/亩处理和12.5%氟环唑乳油15 毫升/亩处理防效最好,达到85%以上,其它处理防效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5.2产量影响:
  产量排名第一的处理为处理4(75%肟菌酯·戊唑醇15g/亩)790.6 Kg/亩,比对照增产161.3 Kg,增产幅度达到25.6%;处理8(12.5%氟环唑乳油15 毫升/亩)786.5 Kg/亩,比对照增产157.2Kg,增产幅度达到25.0%;处理2(30%苯甲丙环唑20毫升/亩)784.8Kg/亩,比对照增产155.5Kg,增产幅度达到24.7%;处理7(4%井岗霉素水剂500 毫升/亩)763.3 Kg/亩,比对照增产134.0Kg,增产幅度达到21.3%;处理3(50%己唑醇悬浮剂10毫升/亩)738.8Kg/亩,比对照增产109.5Kg,增产幅度达到17.4%;处理6(45%苯醚嘧菌酯·苯醚丙环唑乳油40毫升/亩)716.6Kg/亩,比对照增产87.3Kg,增产幅度达到13.9%;处理5(43%戊唑醇悬浮剂20毫升/亩)707.4Kg/亩,比对照增产78.1Kg,增产幅度达到12.4%;处理1(4%井岗霉素水剂250 毫升/亩)684.9Kg/亩,比对照增产55.6Kg,增产幅度达到8.84%;CK(清水对照处理)629.3 Kg/亩。各处理增产效果均达极显著水平。
  由上表各项产量形成指标数据可见:各药剂处理对稻谷穗粒数和千粒重等产量指标无较大影响,其增产途径主要通过增加稻谷结实率来实现。
  安全性分析:该试验药剂对水稻生长安全,对天敌及有益生物未见明显不良影响,对其它病虫草等的影响不明显。
  使用技术要点:使用时,从防效和产量因素综合考虑,防治水稻稻曲病建议亩用75%肟菌酯·戊唑醇(拿敌稳)15g/亩或12.5%氟环唑乳油(欧博)15 毫升/亩,于水稻抽穗前10日、3日和齐穗后各喷一次,注意喷药均匀,避开午间高温,可以取得最佳防治效果;其他处理如30%苯甲丙环唑(爱苗)等虽然增产效果也达到极显著水平,但由于连续使用多年,抗性加重,防治效果不理想。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玉米粘虫幼虫食叶,分为五龄,大发生可将作物的叶片食光,幼虫有群聚性、杂食性、暴食性,成虫有迁飞性。影响美姑县的粘虫为二代粘虫。一代粘虫发生在我国江淮地区,迁飞至美姑境内后,遇到适宜条件即降落,成为二代粘虫,二代粘虫的数量取决于一代的数量。玉米是美姑县主要的大春作物,全县种植面积6.6万亩。粘虫是美姑县玉米、燕麦等农作物上危害重大的害虫。本文以1992—2011年美姑县玉米粘虫发生与气
期刊
【基金项目】;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科研扶助基金项目(课题编号NCSXY-J-12-08)。  【内容摘要】:当前,研究农村消费问题,对于深度开发农村市场、拉动国内需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大石乡为例,在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扩展的线性支出模型(ELES)作为分析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理论工具,试图寻找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突破口,并以此提出了一些拉动农村内需的建议。  【关键词
期刊
【项目基金】;吉林农业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青年启动基金资助(201343)。  【内容摘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对于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城市规模合理扩张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阐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与文献查阅搜集研究区基础资料,合理、客观参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试行)》,建立分层次指标评价系统,测算了本论文研究区土地集约利用综合分值,约为0.93,土地集
期刊
【内容摘要】:农业经济高效、可持续发展对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扩展的Cobb-Douglas函数,利用1996-2013年的《湖北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的年度数据,对影响湖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物质资本对于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人力资本对于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土地面积、技术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明显。本文针對结果给出经济学解
期刊
【内容摘要】: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集聚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具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的重要提速环节。笔者通过调查,分析了商南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有力因素,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面临的困难,最后提出了商南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四项措施。  【关键词】:现代农业示范园 建设有利因素 面临困难 发展措施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四化
期刊
【内容摘要】:以漳平市天台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对其风景区内的人文景观资源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我国村落景观特点,提出村落景观要素在风景区人文景观塑造中起到的作用、应注意的原则,以及塑造中应采取的措施与手段。  【关键词】:村落景观 风景区 人文景观 塑造 天台国家森林公园  人文景观是指人类在日常活动中,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之上,为满足一定的物质与精神方面的需要,有意识的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所创
期刊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工作过程的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改革与创新研究》(立项编号:13051227)  【内容摘要】:植物组织培养是保定职业技术学院院园艺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技术含量高,应用价值广泛的现代生物技术课程。近年来,随着效益农业、都市农业的迅猛发展,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现代化园区几乎都有组培项目,新兴的组培企业也不断涌现。植物组织培养项目的进行,特别是实现组培苗的
期刊
缺水是植物经常面临的逆境条件之一,干早胁迫是指植物所消耗的水分高于植物吸收的水分时,造成了植物体内水分亏缺,胁迫时间增加导致水分过度亏缺的现象。在干旱胁迫的条件下,植物体内会发生一系列相应的生理生化变化,从下面几方面体现:  1、抑制了植物的生长  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植物细胞的伸长生长受到抑制,从而影响了植物体内各种生理代谢活动,这是一个综合反应的结果。水分对植物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在水分逆境条件下
期刊
摘要:城市面山的生态景观影响着城市的总体形象,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品味和风貌。在对绥江县新城面山立地类型和造林绿化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面山绿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竹海新城,山水绥江”面山风景林规划设计的总体思路。应根据面山不同功能分区,围绕生态性、景观性、文化性、社会性四大目标,统筹考虑,系统规划。重点对面山竹产业林以及精品竹园的规划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使绥江县新城面山绿化进一步实现高标准
期刊
摘要:根据农民技术信息缺乏,迫切需要农业集成技术的期盼,开发电脑、手机应用软件,应用地力评价信息指导精准、配方施肥,将农业综合技术集成,实现农民种地使用“手机导航”。  关键词:手机 导航 种地  长阳县于2007年实施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八年以来,累计实施配方施肥面积近500万亩,累计为农民节本增收达3亿多元;共采集土样10000余个,建立了标准的土壤化验室、土壤养分数据库、田间试验数据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