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先学后教 凸显主体地位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ni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语文能力的形成关键不在于教师的讲,而在于学生的学,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着力点就是要落实好学生的主体地位。下面结合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尝试“先学后教”的一些做法,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先学,简言之即预习,乃自主学习也。自主学习,以问题驱动,让主体先行。有效的自学,可以让教师更客观地了解不同层面学生自学的情况,如对新课的基本积累,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以及所生成的态度、情感、价值观,从而决定怎么教——该教与不教,少教与多教等,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有实际意义的课堂教学切入点得到充分发挥。
  1、预习指导要有前瞻性
  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拿到一册新的课本,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读好整本书的概念,翻一翻、想一想,这一册课本与前一册比较有哪些方面需要提高,为下一册内容的学习要奠定哪些方面的知识基础,这都要有个思考。其次,要大致了解整本书的单元编排体系、知识结构及其联系点,以逐步构建和完善语文知识网络。当然,教师也可引领学生走进《语文课程标准》,让学生对本阶段学习要达到什么目标,对“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有什么新的要求有个大致的了解。
  2、导学方案要有弹性
  常听有的老师埋怨,有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可是教学效果就是不理想。其实是有的教师忽略了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导学,布置预习往往比较笼统,没有明确的要求,学生预习也大多停留在读课文、查字典等比较浅显的层面上。这在以往的教学中是比较常见的,现在很有必要把备教材的功夫花一点在课前自学的指导上。
  有差异的学生自然就要有差异的学案。引导学生先学务必要设计好导学方案。导学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既要有统一的要求,又要考虑不同层面学生的接受程度,设计有层次性的题目,还可设计开放性、个性化的选学题目。在设计导学案中我采用A、B、C、D四档的梯度来设置题目,内容涉及语言积累、感知理解、质疑探究、拓展延伸等四个方面,让每一个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都能有所收获,达到教师了解学情的目的。
  3、文本学习要有适度的拓展性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如果自主、合作、探究总是从课本到课本、从知识到知识的机械重复,不着眼于从课本知识到知识迁移、知识创新,那么学生素质和素养的提升就很难做到了。不用说综合性学习各板块有丰富多彩的实践内容,单是颇具匠心编排的每一篇课文就有如生活的万花筒。教师应以教材为依据,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设计具有拓展性、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贴近自然,可以是观察、讨论、演讲,也可以是参观、访问、调查……形式不一,充分挖掘学习资源,抓住语文实践机会。
  二.以学定教,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如果已经解决了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接下来要紧的就是解决怎么教的问题。课改专家余文森教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观点给人启发,的确,当学生已经阅读教材和有自己的思考的时候,就根据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
  1、要解决教什么
  学生会的还要教吗,还不会的是否就一股脑儿地倒给他呢?不一定。如果课前实施了有效的导学,教师就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情,从而在二次备课中确定哪些内容放在课内讲,哪些留到课后做,哪些可以放开让学生讨论,哪些可以由学习小组去解决,甚至还可以对文本进行必要的取舍、加工、改造、创新等等。同时,随着重难点的突破,新的知识点、能力点随机生成,就有必要对下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作适当调整。这样安排教学内容就比较切合学生实际,就会更具有针对性。
  2、要解决怎么教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环节。课堂是提问好还是质疑好,是讲授好还是讨论好,是热闹好还是安静好,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学生情况区别对待。首先,要依据课型特点选择教学方法,是朗读法还是品读法,是点拨法还是质疑法,是问题导读法还是比较阅读法,是自主研读法还是合作探究法,要突出重点来落实具体的学法和教法。
  其次,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敢于取舍,力求精要。一篇课文的教学元素是很多的,如果照搬教参什么都讲,那是不顾学情的作法。教师要紧扣教学目标,深入挖掘、筛选,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特点,力求以点切入,以点带面,一课一得,促进学生学力成长。苏教版语文教材的容量是比较大的,一个学期要讲完两本必修教材,读完两本选修教材,选读两本文学精品。如果篇篇都教,不仅“讲”不完,而且学生被动接受,也就难以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了。
  再者,教学环节的设置要依据学情作好时间的分配。导入、感悟、点拨、精炼、反馈、合作探究等环节要有序推进,特别是不能缩小和挤占必要的训练、讨论、反馈的时间,在师生互动中要做到动静分明、疏密有致,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在即时生成的教学情境中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促成学生知识网络的主动构建。课堂教学有效互动要避免以下情况:不给学生思考时间,放羊式散乱的讨论,不重知识形成的过程,只顾预设而忽视生成资源,离开文本漫无边际的拓展等。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巧于预设,顺势引导,善于留白,精于梳理,调控课堂节奏,优化教学过程,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三.关注学生发展,实现有效教学
  新课程理念教学目标的设置,不再是单纯追求教学任务的完成,还要注重学生学习的效益,即在单位时间内掌握了多少知识,提高了哪些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获得哪些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反思从前的教学,满以为自己教得很多,教学智慧都用上了,教学任务都完成了,效果一定不差,其实不然。
  首先,要即时评价,常评价。让评价兼顾不同层面学生知识获取和生命发展,让评价成为学生具有永恒学习动力的催化剂。其次,要重视反馈环节。反馈是了解学生信息的重要手段,教师要随机把握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后作业三阶段反馈,坚持练、讲、评,点拨、互动、再评重复性原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及时反馈矫正,不断巩固提高。再次,要关注课堂生成。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教师作为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要在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或互动中,搭建一个平等、民主、开放的平台,通过相机诱导和适时点拨不断激发学生在“生疑——解疑”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在交流与碰撞中点燃智慧的火花,从而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涌现有价值的生成。
  罗劲峰,教师,现居福建清流。
其他文献
一.概述专事收藏珍贵文物与佛家经典的正仓院(图1),位于日本奈良市东大寺大佛殿正北方向约300米处(图2),这是一座用桧木建造的木结构古建筑,经过历代的精心翻建(重建、再建)
日本在镰仓建幕之前的600多年间,一直处于中国和朝鲜的势力范围下,在那一时期受中朝两国的文化影响较深。然而,虽然说日本陶瓷的起源和发展深受中国和朝鲜的影响,但早期,中国
南昌的坊间曾有这样一句话:葆灵的小姐,豫章的少爷。上世纪30、40年代的老南昌人都知道,这说的就是旧时南昌两所有名的私立学校——葆灵女中和豫章中学。十九世纪末,中国封建
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企业主、劳动者、工会组织理应是法定的市场主体,也是因为市场机制作用让这三个主体在市场充分竞争的基础上实现优化配置,才依法构建起现实的劳动关系
初中语文教育在整个的教育内容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却被大部分学生和老师所忽略。因此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了三点意见,
在7月15日召开的北汽集团工会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推进会上,随着中国机冶建材工会主席副栾樾、北汽集团副总经理蔡速平共同揭牌,北汽集团职工技术协会正式成立,北汽集团职工
作为中职院校的数学课程应该从多方面来获得资源。教师不仅要把与课堂重点相关的知识拓展延伸,还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教学平台;教师不仅要对物质的教学资源进行开发,更
龚晓南教授简历:1967年清华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毕业后在国防科委8601工程处从事道路、桥梁、土建等工程的施工、设计和管理工作。1981年获浙江大学岩土工程硕士学
同学们,知道你们的爷爷奶奶、祖爷爷祖奶奶可能用过的课本是什么样的吗?来欣赏一下60年前的老课本吧!作为课文内容的一些儿歌,到现在读起来都觉得生动有趣、琅琅上口,不信的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就强调说: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一个学习目标又是我们教学的重要方式。它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及思考方式,且认为要实现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