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容生的工作室不太好找,前一刻钟你还坐在车上,飞驰于北京五环边的宽阔马路上,下一刻,车子便穿过五环外的铁路,七扭八拐地进了一条偏僻小道。车停在了“环铁艺术区”,周围的建筑形态各异,充满了艺术的气息。林容生的工作室就隐在这一片似乎与世隔绝的“艺术之城”里。
进到工作室里,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的眼前陡然一亮:地方敞亮得如同一个大仓库,这个“仓库”的一半什么家具都不放,衬着雪白的墙,越发显得空旷;另一半却是个二层小楼。工作室里,能看到的室内盆栽全是南方的常绿植物;每一面墙上都挂着林容生自己画的山水画;客厅的功夫茶案几旁,林容生熟练地煮水、淋杯、冲茶,用的当然是来自他家乡的武夷岩茶——这位以画南方山水著称的画家,虽然因为调至中国国家画院,来京居住了好几年,依然为自己建了一个心中的南方故园。
离开后,老屋反而住进了我心里
记者在屋中四处溜达着看林容生的作品,茶香四溢,林容生的话音也跟着飘荡过来,“一个画家,画的东西首先要是他喜欢的,其次是他熟悉的,然后是他想要表达的。我的这些山水画,和我一直生活在南方有关。”
林容生是福建人,1958年出生在福州有名的历史文化名街“三坊七巷”的一处老屋。那一片坊区都是石板铺地,白墙瓦屋,窗棂雕花,空气里似乎都有着明清古朴的气息。
“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历史上,三坊七巷里出的名人不少,文化气息浓厚。林容生的年长亲戚中,喜欢吟诗作对、擅长丹青书法的不少。他的外婆会作诗,写一首漂亮的小楷;他的一位舅公是福州的书画名家,擅画山水。耳濡目染之下,林容生也喜欢上了书画,初中二年级,他便拜入谢义耕先生名下,学书法篆刻。
那时的林容生除了画画,还喜欢写东西。他是学校报道组的成员,读过大量的书。他喜欢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作家,徐志摩、梁实秋、林语堂……“他们身上都有一股范儿”。后来他也喜欢木心,“那是用智慧和生命在写作的作家”;还有顾城,“他的诗里你总能读出一种感动和忧伤”。画画时,林容生在画上写题款,总是写一些很短的白话文,有点像诗歌,又有点像哲语。“风在行走,水也在行走,没有目标,也并非诱惑,只是它们自然而然的需求”……“我喜欢看散文、诗歌,也喜欢写短的,能让人拿得起放得下。”林容生对记者说。
上大学时,林容生读了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后来又在这个学校任教,从自己出生到儿子出生,他在福州老屋度过了整整34年。搬迁后,以在这里生活过的记忆和情怀为笔墨,林容生曾画过一系列“三坊七巷”,这些也成为他的代表作。“在我离开后,那间房子反而住进了我心里。”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曾评价林容生,“从传统格局的山水画中走出来——这已成为当代山水画家的自觉追求”,“林容生在艺术见地方面是跟得上山水画创作形式发展的,并且坚韧地走自己的探研道路。”在林容生自己看来,他只是不被对象左右。“除了写生,我很少直接地去画一个具体的地方。山水画家笔下的家园也好,风景也好,既是生活中的,更是理想中的。有时候自然山水只不过是一个借题发挥的对象。”
画工笔意味着另一种生活方式
环球人物杂志:为什么您最初要选择山水这个门类作为自己的创作题材?
林容生:除了喜欢之外,其实也带有一些理性的选择在里面。中国画有三大题材分类:花鸟、人物、山水。虽然说一个画家在创作题材上被限制看起来没什么理由,但这种分类已然成为中国画创作和表达的习惯,而且形成了审美和评判游戏规则,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中国画家都会选择其中一项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方向。
当然,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分类也有一定的道理。花鸟画体现了人对生命的关注;人物画表现的是人的社会生活;山水画则是表达人跟自然的关系。这个概念实际上也体现了人的3种不同状态:第一个状态是最基本的,你关注植物、动物的生长状态以及它们在不同的季节和环境下的不同表现,是生存和生命的需求,如同我们关心自己的吃喝温饱、生老病死等生存状态;然后第二个层次你才关注到人跟人的交往和社会生活;这两个问题都解决了,你就会进而关注自己的内心,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所谓“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这种表达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应该是最根本的,因为中国文化最强调的就是天人合一。所以为什么中国古代绘画最伟大的作品都是山水画,山水是最高境界。
环球人物杂志:那么,为什么要选择工笔这种语言呢?您的创作中工笔这种方式也是很有特点的,它好像在写实方面很有优势,但难度上是不是更大?
林容生:工笔画是个细活。当然,从人物和花鸟这两个题材来看,因为它们具备了近距离观察和表现的特点,所以可以画得很写实。山水画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很宏观。你不可能用照片照着画,山上有多少棵树、每棵树上有多少片叶子。你是不可能像人物、花鸟画那样写实地去表现的,必须要有取舍,要有概括,要有对“形”的处理。相对来说,对造型要求更主观一些。
另外,工笔画的时间投入很大,画画时要有很平静的心态、很安静的环境、很舒坦的心情。它不仅是一个工作方式,实际上意味着你选择了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所以在我们的生活节奏常常被迫提速的今天,画工笔画是一件很奢华的事,也是需要有一点勇气和毅力的。
环球人物杂志:您是在大学毕业后开始画工笔山水,那个年代的艺术创作还是在一个比较安静、能让人沉得下心来的环境里。如今是否还能保持那种平静的心态?您后来画了很多写意画,是否也是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林容生:从个人角度来说,我理想的状态是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有自己的成功标准,然后慢慢去实现。但我们现在往往不能按照自己的步伐走,大家好像都很匆忙。我觉得这也是当今社会不正常的一种状态。
我现在一年画三五张工笔山水;也画意笔。倒不是因为外部环境影响,实际上我一直在画意笔,年龄大了以后更偏爱于此,这也是中国画最富有特色、最为传统的艺术语言。随着年龄增大,会越来越觉得有回归的必要性,回归到中国传统的源流上去。意笔画对笔墨和气韵的要求比工笔画更高,是需要积淀、积累的。当然也更自由、更放松。所以我主张画家年轻时,可以画些工笔,但一定也要学习和锤炼意笔的方式,要不然,年纪大了以后就很难随心所欲了。
在小圈子里自娱自乐
环球人物杂志: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近年来很火爆。可对普通人甚至一些投资者来说,艺术包括中国画依旧是一门难懂的学问。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状况?
林容生:我们把艺术和生活分开了,从小学到大学,教育中关于美术包括艺术的东西都有缺失。如果感兴趣,只能自己学。你经常听到很多人说,“这方面我不懂”,甚至各界精英、成功人士,认知里也少有艺术这一块。很多时候,艺术家都是在小圈子里自娱自乐。
这其实导致了很多问题,比如有人说外国人看不懂中国画,其实很多中国人自己都这样,更别提外国人了。再比如艺术品收藏,如果你不是“生”在这个圈子里,刚进来都是要“交学费”的。
环球人物杂志:艺术家都要面对创作和市场。您如何看待艺术品市场上,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割裂这种情况?
林容生:有艺术价值了,自然就有市场价值。割裂是存在的,只是说市场价值不一定和艺术价值完全吻合,但也不会一点都对不上。我认为艺术是艺术,市场是市场,画家应该只想艺术,不要去想市场。把作品弄好了,就会有人喜欢,就有市场。喜欢是一种价值的肯定,现在喜欢光放在嘴巴上不行了(笑)。
进到工作室里,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的眼前陡然一亮:地方敞亮得如同一个大仓库,这个“仓库”的一半什么家具都不放,衬着雪白的墙,越发显得空旷;另一半却是个二层小楼。工作室里,能看到的室内盆栽全是南方的常绿植物;每一面墙上都挂着林容生自己画的山水画;客厅的功夫茶案几旁,林容生熟练地煮水、淋杯、冲茶,用的当然是来自他家乡的武夷岩茶——这位以画南方山水著称的画家,虽然因为调至中国国家画院,来京居住了好几年,依然为自己建了一个心中的南方故园。
离开后,老屋反而住进了我心里
记者在屋中四处溜达着看林容生的作品,茶香四溢,林容生的话音也跟着飘荡过来,“一个画家,画的东西首先要是他喜欢的,其次是他熟悉的,然后是他想要表达的。我的这些山水画,和我一直生活在南方有关。”
林容生是福建人,1958年出生在福州有名的历史文化名街“三坊七巷”的一处老屋。那一片坊区都是石板铺地,白墙瓦屋,窗棂雕花,空气里似乎都有着明清古朴的气息。
“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历史上,三坊七巷里出的名人不少,文化气息浓厚。林容生的年长亲戚中,喜欢吟诗作对、擅长丹青书法的不少。他的外婆会作诗,写一首漂亮的小楷;他的一位舅公是福州的书画名家,擅画山水。耳濡目染之下,林容生也喜欢上了书画,初中二年级,他便拜入谢义耕先生名下,学书法篆刻。
那时的林容生除了画画,还喜欢写东西。他是学校报道组的成员,读过大量的书。他喜欢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作家,徐志摩、梁实秋、林语堂……“他们身上都有一股范儿”。后来他也喜欢木心,“那是用智慧和生命在写作的作家”;还有顾城,“他的诗里你总能读出一种感动和忧伤”。画画时,林容生在画上写题款,总是写一些很短的白话文,有点像诗歌,又有点像哲语。“风在行走,水也在行走,没有目标,也并非诱惑,只是它们自然而然的需求”……“我喜欢看散文、诗歌,也喜欢写短的,能让人拿得起放得下。”林容生对记者说。
上大学时,林容生读了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后来又在这个学校任教,从自己出生到儿子出生,他在福州老屋度过了整整34年。搬迁后,以在这里生活过的记忆和情怀为笔墨,林容生曾画过一系列“三坊七巷”,这些也成为他的代表作。“在我离开后,那间房子反而住进了我心里。”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曾评价林容生,“从传统格局的山水画中走出来——这已成为当代山水画家的自觉追求”,“林容生在艺术见地方面是跟得上山水画创作形式发展的,并且坚韧地走自己的探研道路。”在林容生自己看来,他只是不被对象左右。“除了写生,我很少直接地去画一个具体的地方。山水画家笔下的家园也好,风景也好,既是生活中的,更是理想中的。有时候自然山水只不过是一个借题发挥的对象。”
画工笔意味着另一种生活方式
环球人物杂志:为什么您最初要选择山水这个门类作为自己的创作题材?
林容生:除了喜欢之外,其实也带有一些理性的选择在里面。中国画有三大题材分类:花鸟、人物、山水。虽然说一个画家在创作题材上被限制看起来没什么理由,但这种分类已然成为中国画创作和表达的习惯,而且形成了审美和评判游戏规则,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中国画家都会选择其中一项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方向。
当然,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分类也有一定的道理。花鸟画体现了人对生命的关注;人物画表现的是人的社会生活;山水画则是表达人跟自然的关系。这个概念实际上也体现了人的3种不同状态:第一个状态是最基本的,你关注植物、动物的生长状态以及它们在不同的季节和环境下的不同表现,是生存和生命的需求,如同我们关心自己的吃喝温饱、生老病死等生存状态;然后第二个层次你才关注到人跟人的交往和社会生活;这两个问题都解决了,你就会进而关注自己的内心,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所谓“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这种表达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应该是最根本的,因为中国文化最强调的就是天人合一。所以为什么中国古代绘画最伟大的作品都是山水画,山水是最高境界。
环球人物杂志:那么,为什么要选择工笔这种语言呢?您的创作中工笔这种方式也是很有特点的,它好像在写实方面很有优势,但难度上是不是更大?
林容生:工笔画是个细活。当然,从人物和花鸟这两个题材来看,因为它们具备了近距离观察和表现的特点,所以可以画得很写实。山水画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很宏观。你不可能用照片照着画,山上有多少棵树、每棵树上有多少片叶子。你是不可能像人物、花鸟画那样写实地去表现的,必须要有取舍,要有概括,要有对“形”的处理。相对来说,对造型要求更主观一些。
另外,工笔画的时间投入很大,画画时要有很平静的心态、很安静的环境、很舒坦的心情。它不仅是一个工作方式,实际上意味着你选择了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所以在我们的生活节奏常常被迫提速的今天,画工笔画是一件很奢华的事,也是需要有一点勇气和毅力的。
环球人物杂志:您是在大学毕业后开始画工笔山水,那个年代的艺术创作还是在一个比较安静、能让人沉得下心来的环境里。如今是否还能保持那种平静的心态?您后来画了很多写意画,是否也是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林容生:从个人角度来说,我理想的状态是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有自己的成功标准,然后慢慢去实现。但我们现在往往不能按照自己的步伐走,大家好像都很匆忙。我觉得这也是当今社会不正常的一种状态。
我现在一年画三五张工笔山水;也画意笔。倒不是因为外部环境影响,实际上我一直在画意笔,年龄大了以后更偏爱于此,这也是中国画最富有特色、最为传统的艺术语言。随着年龄增大,会越来越觉得有回归的必要性,回归到中国传统的源流上去。意笔画对笔墨和气韵的要求比工笔画更高,是需要积淀、积累的。当然也更自由、更放松。所以我主张画家年轻时,可以画些工笔,但一定也要学习和锤炼意笔的方式,要不然,年纪大了以后就很难随心所欲了。
在小圈子里自娱自乐
环球人物杂志: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近年来很火爆。可对普通人甚至一些投资者来说,艺术包括中国画依旧是一门难懂的学问。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状况?
林容生:我们把艺术和生活分开了,从小学到大学,教育中关于美术包括艺术的东西都有缺失。如果感兴趣,只能自己学。你经常听到很多人说,“这方面我不懂”,甚至各界精英、成功人士,认知里也少有艺术这一块。很多时候,艺术家都是在小圈子里自娱自乐。
这其实导致了很多问题,比如有人说外国人看不懂中国画,其实很多中国人自己都这样,更别提外国人了。再比如艺术品收藏,如果你不是“生”在这个圈子里,刚进来都是要“交学费”的。
环球人物杂志:艺术家都要面对创作和市场。您如何看待艺术品市场上,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割裂这种情况?
林容生:有艺术价值了,自然就有市场价值。割裂是存在的,只是说市场价值不一定和艺术价值完全吻合,但也不会一点都对不上。我认为艺术是艺术,市场是市场,画家应该只想艺术,不要去想市场。把作品弄好了,就会有人喜欢,就有市场。喜欢是一种价值的肯定,现在喜欢光放在嘴巴上不行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