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传统优势 延伸学科内涵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tt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演艺术学科具有教学成果呈现具有滞后性、主观性,成果评价难以量化等特点,使得表演艺术学科在学科建设方面体现出了更加鲜明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上海音乐学院的表演艺术学科是学院整体学科架构的基础组成部分,所以始终把学科建设作为推动教学、科研、人才积聚的重要举措。在推进表演艺术学科建设方面,我们以创新和发展为主题,做了多种尝试。
  
  一、明确建设方针 进行科学规划
  
  学科建设需要理性建构学科终极目标、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并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贯彻。上海音乐学院现有13个教学部、系,其中属于表演类的有7个。从国立音乐院时代开始,表演学科在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科架构中就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学院发展的各个阶段,更是始终重视表演艺术学科建设的规划和规范。
  从总体的建设目标上来看,各表演学科都以利用本学科的实践和理论资源,培养具有深厚艺术修养和较高实践能力的表演工作者、产出能够指导表演艺术学科发展的理论、搭建沟通理论与实践的平台为建设目标。
  如我院声乐表演学科的建设目标为本学科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科前瞻性、国内一流的学科示范性、结合艺术研究和教学研究、以声乐艺术研讨、声乐表演实践、声乐教学研究、人才梯队建设等诸方面为学科建设抓手的系统化、科学化的艺术学科,并在这一总体目标指导下进行学科建设的短期、中期、长期规划。因此,声乐表演学科制定的未来五年发展规划中既有对传统优势进行提升(如“歌剧大师班”项目),也有针对学科现状的创新(如“声乐大师教学资料库”项目);既有体现表演学科特色的实践性内容(如“歌剧季”项目),也有提供理论、总结实践的研究性内容(如“声乐科研著作出版资助”项目);既有对日常教学活动的规范(如对本科、研究生、民族班学习计划和进度的制度化管理),也有对演出实践和科学研究的管理(如学科艺术实践规范、学术研究项目制等)。
  上海音乐学院声乐表演学科建设有规划、有规范,并且在实施上落实到实处,保证了学科建设从规划开始就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从而具有了较强的可持续性。
  
  二、搭建建设平台 创新建设形式
  
  为使学科建设能始终保持动力和活力,我们除了在原有的表演学科教学系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和细化,还千方百计,为学科建设不断搭建各种平台,以利于学科建设的多角度多侧面切入。
  1.大师艺术工作室。2007年上海市政府批准成立上海首家以大师命名的工作室——周小燕声乐艺术工作室。其所赋予的工作,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突破,如通过组织比赛,进行声乐比赛评判规则研究;通过歌剧季进行歌剧表演研究;通过中国歌剧作品创演进行中国歌剧产业化流程研究;通过声乐教学系列片摄制进行声乐表演辅助教学方式研究;通过声乐教学专著项目进行声乐技术、艺术理论研究、声乐教学家个案研究、成功歌唱家个案研究等。
  2.艺术中心。1988年成立周小燕歌剧中心,20年间,排演整部歌剧《原野》、《弄臣》、《魔笛》等多部,举办大师班六届,每年招生培养学员,开创了表演教学、科研和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形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3年9月在钢琴系主导下又成立了上音钢琴艺术中心。中心致力于推进上音钢琴专业同国际钢琴界的学术交流、合作研究、教学培训。中心协助和举办定期的钢琴大师班、高水平音乐会和国际钢琴比赛,积极开拓海外生源市场。2005年开始举办的大师班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四届,使得学科建设在更为丰富的形式中得以推进。
  3.学科交叉平台。学科交叉是对表演艺术学科内部潜力的二度发掘,通过学科之间的横向联合,促进表演学科在科研方式、知识结构更新、跨学科科研管理等诸多方面得以横向联合,产生出一加一大于二的学科建设效果。如2007年声乐表演学科和音乐工程学科充分进行学科交叉,申报上海市音乐声学(声乐艺术)重点实验室获得上海市科委人才培养计划立项。实验室拟对声乐学习过程进行跟踪,包括声学测试、嗓音生理、表演心理检测与记录,获取科学数据,逐步形成声乐创作、表演、推广的产学研一条龙教学科研体系和创新机制。
  形式的创新所内蕴的是对学科建设强力推进的冲动,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组织形式、创新的项目设置,来推动表演学科多层次、多视角的学科建设,突破了以往的单维度思维,使上海音乐学院表演学科的学科建设呈现出更加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建设成效。
  
  三、精心调整组合 培养科研梯队
  
  表演类学科科研的推进关键在于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各有所专又能紧密合作的科研梯队。上音在表演学科建设过程中,强调根据科研布局组织层次丰富、结构完善的科研梯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如声乐表演学科经过数年的调整和充实,已经形成一支结构比较完整的教师队伍,实现了人才梯队各有其专而又能综括大成的结构形态。其科研队伍在年龄和艺术经验上实现“老”、“中”、“青”结合;在艺术专长上形成“民”、“美”结合;在研究领域上形成各声乐品种结合;在语言上形成多表演语种结合;在用人机制上形成了“本校教师”与“签约教授”的结合。在这个科研梯队的合力下,该学科各研究方向推行集体研究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研究方法采取全体成员针对较大的共性问题共同研讨,各自再针对具体问题深入研究,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如周小燕先生为带头人的“男中音攻关小组”,该科研小组由10人组成,定期针对男中音演唱中的共性问题,如男中音声区的混声问题、换声区训练问题等举行集体研讨;而每个科研人员则根据自己的具体实践内容进行个案研究,定时集体讨论。这些科研成果及时运用于声乐教学,使得科研和教学双丰收。
  
  四、理论结合实践 产生科研成果
  
  上海音乐学院的表演专业学科建设始终与提高表演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紧密结合。一方面对稳定的研究方向提出目标,一方面突出学科特点,争取国家、省级重点科研项目,力争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精品课程建设是国家教育部为推进学科建设而实施的战略决策。我院表演专业以“精品课程”创建为抓手进行学术科研,促进了团队科研意识,增强了学科整体科研实力,并产生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如声乐表演学科带头人周小燕,系统研究总结学科特点并应用于实践,致力解决声乐教学方法研究的系统性问题。2003和2005年周小燕的“声乐演唱艺术”分别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声乐系把精品课程建设的各个考核节点细化到声乐学科建设的考核节点中,使过去主观性比较强的表演学科建设能获得客观评价的系统标准,做到了实践产生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其他表演学科也通过精品课程的创建来推动本学科科学研究的进度:2005年俞丽拿教授的“小提琴演奏艺术”和陈宏宽教授的“钢琴演奏艺术”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在传统的学科建设基础上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助力,是表演艺术学科建设的创新。
  钢琴艺术学科在推进学科建设的科研深度中,将其与“钢琴艺术”申报重点学科相结合。利用学科表演艺术人才以及钢琴教学传承的明显优势特色,展开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学术价值的课题研究,特别着重于对历史及现有钢琴演奏家和钢琴教育家的音像资料的发掘、留存、保护和总结。在历史传承、版本梳理、作品创作与出版、艺术实践的经验等方面屡有新意。2007年,该学科入选上海市教委第五期重点学科。
  学科建设是对各要素进行整合提升,从而达到学科整体水平进步的过程。上海音乐学院的表演艺术学科建设要做到又快又好的发展,必须在保持传统学科优势的基础上,拓展学科研究领域和学术视野,将实践检验理论、理论强化实践相结合,加大理论研究对艺术实践进一步总结和推动的力度,使表演学科各研究方向和学术力量在新的学术层面上得以整合,从而使表演艺术学科由单一注重表演实践的学科发展成为既具有表演实践优势又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同时兼顾社会应用的学科。在这条道路上,我们仍在努力。
  
  ①本文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Supported by Innovation Program of Shanghai Municipal Education Commission )项目编号:08YS128
  
  涂怡岚 上海音乐学院周小燕声乐艺术中心主任助理
  (责任编辑 金兆钧)
其他文献
国民族管弦乐(以下简称民乐)这一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器乐合奏体裁称谓,自20世纪中叶萌发以来,历经六十多年的风雨沧桑,在乐队规模、乐器改革、器乐教学、音乐创作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伊始,一批学院派的专业作曲家开始集团化地涉猎民乐作品的创作,改变了此前主要由民乐演奏家自己创作、移植本门类作品的感性状态,为民乐创作注入了更为科学、理性的技术
马东风著《调性与和声技法探究》(以下简称《调性》)一书于2007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发行,为作者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以来近三十年的论文荟萃。篇篇从现实出发,躬行于教学实践的探索,不囿于传统音乐理论的束缚,不禁于现代学术思潮的藩篱,在古今中外的知识海洋汲取中,兼容并蓄,独出机杼,是本书的主要特点。   《调性》一书共分为两部分,上篇为调性学研究,编入了调性的概念、调的含义与表示法、调式的类别与构成等十篇文
3月16日,林耀基教授逝世的消息令笔者倍感意外和震惊。就在两天前,笔者还在国家大剧院观看柏林德意志交响乐团的音乐会时看到先生。当时林先生正在和别人交谈,笔者不想打扰先生,亦没有上前打招呼。不曾想这一巧遇竟在一夜之后成为永诀,实在令人痛心不已。林耀基教授是中国杰出的小提琴教育家,培养了大批国际级的小提琴演奏人才,为中国小提琴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不幸去世是中国音乐界的一大损失,剧烈撼动着所有
卷年刊、二十春秋、几度波折、多少凄凉。它很年轻,但代表权威,虽为纸质,可内含知良;它仍幼嫩,却饱尝辛酸,虽述往事,然心思后来。短短二十几年,在没有国家经费支持的困境下,它顽强生长,秉承“为了中国音乐事业的明天而记录今天”的办刊理念,遂成为一本音乐研究者、学习者、爱好者都不可回避的史典、工具书、资料库、思想源,它的名字叫作《中国音乐年鉴》(以下简称“年鉴”)。  2010年4月10日,一个温馨得让人
新的脑子要随时装与新的养料,才能向着新的轨上发达。换句话说,脑筋若无正确的思想的培养,任它怎样发达,这发达总是畸形的发达。那末一切的行为都没有稳定的正确的立足点。  ——聂耳  一、千岩万壑不辞劳——向着光明的前途上走去  少年时代的聂耳也曾幻想过“约得几个同志,盖点茅屋,一天研究点学问,弄点音乐,不受外人支配,也不受政府的管辖”,结果受到批评,“青年志望宜远大,不宜作隐逸之想”。当然,作为一名有
关于作品创作年代的种种说法  1.2007年,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的《马思聪全集》第二卷第117页的说明:“1954年创作,1956年8月第一届音乐周上]。校订样本:音乐出版社1958年版。”  2.“……‘大跃进’时期1958年创作的《A大调大提琴协奏曲》……”(《马思聪全集》音乐作品录音文字说明第6页,环球音像公司录音,广州新时代音像公司2007年出版。)  3.“马思聪在完成其《第二交响曲
郴州市嘉禾县伴嫁哭嫁歌〔简称伴嫁歌〕,2006年列入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又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朵南岭民歌奇葩,自改革开放以来登上大雅之堂,得到政府相关机构的重视肯定:1993年嘉禾县被授牌湖南省“民歌之乡”,伴嫁歌为主要条件。它也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浓厚兴趣。从1995年至今,有过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几篇,对伴嫁歌的艺术特征、内容与形式均做了可贵的探索,对其音乐的特点看法基本一致,大同
引  笔者借新“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①之地,以一则“新见”并被“疏记”了的赵元任(1892—1982)创作歌曲《奶妈的婆婆之悲歌》(以下简称《悲歌》见谱例1)为切入点,对该歌时代背景、流布过程、产生的影响、创作手法,进行了音乐学分析。作者旨在对赵元任被遗漏、疏记的史料,做进一步补充研究;并对赵元任中国传统音乐、音韵学手法的应用及中西共融的实质与内在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笔者对赵氏各种理念及多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表明,归属需要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因此,回家的感觉也是人的一种基本精神需要。如果这种归属需要永远不能实现,那将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啊!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不由得对三峡移民致以崇高的敬礼!对汶川灾区人民的那种生活勇气投以无比的敬佩!  “家”在人们的脑海里往往更容易表现为物象结构,如独特的地理环境、血缘关系等可以物化的物质具象。但人除了物象这个“家”外,还有一个“可移动的家”,那就
纵览2008年国内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成果约百余篇,讨论问题深入、学界思想活跃,所涉及到的学术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概括:专题、专项研究,从文化中探究音乐的音乐人类学研究,仪式音乐研究,民族音乐文化遗产保护等。    专题、专项研究    上海音乐学院学报——《音乐艺术》从第1期开始推出“我与音乐人类学:当下最关注的论题”的讨论。这个讨论专栏分别对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的多为知名学者进行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