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经验改造的数学学习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u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均数作为一种最常用的统计量,它能代表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和整体水平。教学中,我们十分重视平均数怎么得到的、有什么用,却很少重视平均数是什么,对其虚拟性体验也不够充分。本文,笔者以俞正强老师执教“平均数”一课为例,谈一谈如何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提炼、建立数学概念。
  【教学片段1】在生活原型中生长出概念
  材料1:二年级小朋友60米跑了五次,时间分别如下(秒):15,14,12,10,14。60米我通常要跑?摇?摇?摇 ?摇秒。
  师:这5次的时间不一样,说明跑得有快有慢,时间多说明跑得慢,时间少说明跑得快,时间越少就越快。
  师:第二天,他回到学校,要填这张表格“60米我通常要跑?摇 ?摇?摇?摇秒”。当时,我正好站在他边上,我发现——这位小朋友填了15,却又把15涂掉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师:如果是我,我也会涂掉,因为这是所有时间里最慢的。(板书:最慢)他把最慢的填在上面,他甘心吗?(板书:不甘心)
  师:后来,这位小朋友填了10,一会儿又涂掉了,你们知道他为什么又要涂掉吗?如果是你,你会涂掉吗?为什么?
  师:10秒是他的最快成绩,他能不能每次都跑10秒啊?(板书:最快)
  师:同学们,他最后填了一个数,你们觉得这位小朋友最后填了几?
  师:他一定会填14,理由是什么?
  生 :他两次跑了14秒。
  师:在所有的5次中,14秒出现的次数最多。(板书:最多)所以,他填14,对吗?
  生 :我觉得是13,因为他们的平均数是13。(板书:平均数)
  师:还有别的答案吗?
  生 :12,因为这样保守一点。
  生 :13没出现过,12有道理。(板书:没出现)
  师:12和14比,14秒偏慢,12秒偏快。(板书:偏慢?摇偏快)
  师:现在有3个答案出来了,你们觉得哪个答案的可能性比较大?
  生 :12、13的可能性都比较大。
  师:14最多,但偏——慢,12又偏——快,那么,有没有不偏慢也不偏快的呢?
  师:13既不偏慢,也不偏快,那么,他能不能填13呢?为什么呢?
  生6:因为它是平均数。
  师:什么是平均数,谁告诉你的?
  师:怎么算出来的?
  生7:把5个数相加,再除以5,就是平均数。(板书算式)
  师:13,这位小朋友根本没有跑出来过,你敢填吗?理由呢?
  生8:虽然今天没跑过,但是如果下一次真的跑出来了呢?
  师:他说现在是没跑出来,但是下一次呢,下一次有可能跑出13吗?(有)
  师:虽然这5次没有,但第6次呢?(有)可能性大不大?(大)为什么?
  生9:因为它正好不快也不慢。
  师:13虽然现在没有出现过,但是下一次有可能跑出来。用这一个成绩来代表他的速度正好,这是最能代表他的成绩的。
  师:小朋友们看过来,刚才这位小朋友说的可以算的,那这个算式算出来是不是13呢?自己算算看。
  师:结果是13,说明13跟这组数有关系,原来13就偷偷地躺在这些数后面。
  【赏析】影响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平均数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虚拟数的学习。于是,俞老师创设了一个用数来表示跑步水平的情境,成功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的思考,促使他们借助跑步的经历,将“最快、最慢、偏快、偏慢和不快不慢”这些与平均数学习有关的知识储备提取出来,作为新概念学习的依托。课堂上,全体学生兴致勃勃地对数据进行猜测、质疑和辨析,在否定之否定的数据分析过程中经历平均数的产生过程,逐步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改造为数学知识。最后,俞老师通过巧妙的点拨,揭示平均数13与这组数据的内在关系,得出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此外,我们还发现,俞老师非常善于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兴趣、情感、态度等),成功地让学生移情入境,让他们在“不甘心”“不好意思”中深化对新知的认可与理解。
  【教学片段2】在数学模型中发展概念
  材料2:活动棋子图。
  师:想想,你可以从这里变出一个13吗?
  学生操作(图2)。
  教师板书:平。
  师:平均数是平分(指图)、均分(指算式)来的。现在,你们知道平均数是什么意思了吗?
  生1:平均数就是把5个不同的数变成一个相同的数。
  材料3:15,10,14,12,14。
  师:同学们,这几个数都很特别,你认为哪个数最特别?(13)
  师:它有几个特点?
  生2:两个,“不快不慢”和“沒出现”。
  师:符合这两个特点的数,我们称它为——平均数。因为这个数“正好”,所以可以代表这位二年级小朋友的跑步水平。虽然这个数没有跑出来过,我们可以“移多补少”得到。(板书:移多补少)
  师:所以,他写多少是最合理的?(13)
  师:这个故事讲完了,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给你们讲这个故事吗?
  生3:今天要学习这个知识。
  师:那你们学懂了吗?
  生4:我有个问题,平均数也不一定是非要不出现吧?
  师:那么,平均数可以出现吗?(可以)
  师:比如说,第六次出现13。
  【赏析】有研究表明,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往往还不能通过严密的逻辑思维活动来直接形成数学概念,主要还是通过“行为性概念”来获得一些概念。这句“平均数是平分、均分来的”既展现了平均数“移多补少”的本质,又概括了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十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直接就把抽象的平均数概念直观、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而且,通过对这5个数据的对比、分类,进一步放大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强烈地使学生体会平均数在生活中的“特别状态”,即不快不慢的正常水平;还使学生体会到平均数在数学中的特殊状态,即虚拟性。此外,笔者还体会到,这个故事不单是讲给学生听的,更多的是讲给教师们听的——平均数的概念本来就隐藏在生活之中,平均数的算法是伴随着概念的形成而产生的,总数除以份数只是一种计算的窍门而已。
  【教学片段3】在实际应用中深化概念
  材料4:6和4;1,3和5。
  师: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几?
  生1:6加4,再除以2等于5。
  师: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几?
  生2:1加3加5,再除以3,等于3。
  生3:1加2等于3,5减2等于3,平均数就是3。
  师:有一条河,平均水深4米。最深几米,你知道吗?
  生4:不知道,可能是6米,也可能是2米、1米。
  师:如果平均水深1米,小朋友走过去安全吗?
  生5:不安全,可能有的地方不止1米。
  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平均数)
  师:平均数有什么用?
  生6:它解决了代表一位小朋友跑步水平的问题。
  师:平均数有什么特点?
  生7:不快不慢,正正好,可能没出现。
  师:我们这个数(指13)这么特别叫什么数——平均数,那这个数呢?(指15)这个数呢?(指10)这个数呢?(指14)我们以后慢慢去学。
  【赏析】概念教学很怕忽视概念间的联系的教学,或者忽视灵活应用概念解决问题的教学,以致学生将一个个概念分散而孤立地保留在头脑当中。课尾,俞老师先通过两组数据强化了学生对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在解决“过河问题”的讨论中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和特征(容易受极大数和极小数的影响),所以无法判断能否安全过河,从而使学生充分感受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最后,俞老师连续的补问,将学生引向新的思考,意在帮助学生初步感受各个统计量之间的联系,以助于形成良好的概念系统。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王彬)
其他文献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精准界定。此后,“语用观”日益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所关注,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有的致力于在文本中挖掘“语用”资源,有的着手在课堂上强化听说读写思的训练,还有的重点尝试课内的读写结合……其目的都是培养学生“语用”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在实践探索中感悟到,“语用观”应有机统一于语文教学的课堂内外。课内学习语言文字
期刊
一、以形助数,着眼意义理解  分数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是对“分数的意义”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学生只有对这两个意义理解到位,才能将较复杂的分数解决问题转化归结为“一个数×几分之几=另一个数”这样的数量关系去解决问题。而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其实是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延伸,也就是整数倍到分数倍的延伸,虽然在之前学生已经建构了“一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这一数学模型,但要让学生从整数倍过渡
期刊
数学素养是评价人类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是现代社会每位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努力改变传统数学教学严重脱离实际的弊病,在传授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数学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生活  小学数学课程所设置的内容源于生活,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也要运用于生活,最终为生活服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指出:课程内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46页例1及“做一做”等。  【教学目标】  1. 创设问题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体会计算的必要性。  2. 经历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自主探索活动,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其笔算方法,能正确、规范地进行计算,形成估算、口算、笔算、验算相结合的良好习惯。  3. 在引导学生探索兩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和优化,感悟数形结合和
期刊
一、在算法多样化中突出数学思想  【教学片段1】  师:3.5×3是小数乘整数,你会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理解的方法计算吗?  生 :3.5+3.5+3.5=10.5。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 :根据乘法的意义,3.5×3表示3个3.5的和是多少,把它转化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来计算。  生 :3.5元=35角,35×3=105(角),105角=10.5元。  师:联系人民币的知识,化成以角为单
期刊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的启发。  2. 品析人物神态动作的描写,体会人物的行为特点,学习作者写人物时既写“看到的”也写“想到的”的具体写法。  【教学重难点】  弄清“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学习作者写人物时既写“看到的”也写“想到的”的具体写法。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导入新课  1. 这节课我们将深入探究课文,让我
期刊
《林则徐与虎门销烟》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第二课《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第一个话题。本单元是典型的历史内容,是落实课程内容“我们的国家”的第十条“知道近代我国遭受过列强的侵略以及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敬仰民族英雄和革命先輩,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本文从解读教材、连接生活、合理整合三个方面谈谈品德与社会历史内容组织教学的做法。  一、解读教材,组织教学的前奏曲  根
期刊
问题驱动区域教研模式是以问题驱动为导向,以研训一体的形式,最终实现教师群体的共同成长为直接目的的教研模式。具体地说,是指以小学数学日常教学教研中的真实问题的诊断和解决为驱动,以区域教研活动为载体,通过课例研讨和理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研训一体,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困惑和需求,实现区域内教师群体的共同成长。具体模式是:“分析诊断,提出问题→课堂实践,分析研讨→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解决问题,提出新的教研问
期刊
问: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课后“资料袋”中明确指出:“这篇课文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但在《城南旧事》(林海音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7月,语文课程标准必读丛书)的多种版本中,《冬阳·童年·骆驼队》都列在全书的最后,还有一个副标题“——《城南旧事》出版后记”。请问这篇课文的文体是“序”,还是“跋”?  答:一般而言,作者创作完成一本书,都会写“序”与“跋”,通俗的
期刊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50至5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若干个非零自然数的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的探索过程,初步了解它们的和与积的奇偶性基本规律。  2.在自主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初步掌握举例验证与推理验证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方法探究新的数学规律,积累探索规律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规律的价值,促进学生抽象与推理能力等的提升。  【教学重难点】  能探索出若干个非零自然数的和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