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身边特有的语文教学资源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aizj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用一种城乡对立的思维考虑问题,总觉得农村教学就是闭塞与简陋。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其实我认为,在资源相对贫瘠的农村,它所具备的课外学习资源,恰恰是独有的,教师倘能运用得当,完全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拓开新的一隅。
  农村独有的清新怡人的自然环境、淳朴美好的人文特色、厚重深邃的民间文化资源等等,均是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入的好素材。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从学生最熟悉的东西开始,老师如能以一颗敏感的心去叩开学生探究生活、自然、身边文化底蕴的心灵之门,能让学生把五彩斑斓的现实内化为情感顿悟,从而把学语文与生活完美地相融合,那么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将会大大提高。
  一、整合特有的自然教学资源
  一切文学大师成功的秘诀,在于他们都是真实的发现者,其作品也是个性和审美态度的产物。故乡是文学话题一个永恒的母语,通常也成为一个人灵魂永远的栖息地,在农村,它们所独有的简单的景致:田野、绿树、小河、古井、黝黑的石板桥、低矮的屋檐、老屋……不再是他们视觉上的形象,在中学生的视野里早已成为写作中可以撷取的素材,有时候也成为他们情感归属的寄托。在一次作文练笔中,我让学生以《启示》为题,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发现着手,让他们从身边的一草一木的观察,看看会有哪些启示?并以“启示”为题写一篇文章。刚开始的时候,学生的思维模式固定在一些笼统而说教的事件中,我追问学生: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中独有的触动心灵的东西具体都有什么?学生把视野投到窗外,看到这般美的乡村,学生开始了心灵的探究,有学生这样写到:“在上学的途中,我看到一簇枯败的小草,已经布满灰尘,在这片草丛中有一抹黄色引人注目,那是一株小黄菊,她静穆着,在风中摇曳,一刹那,我愣住了,生命是如此的美好!原来,生活之美就蕴涵在平凡之中……”这样的习作来自学生的细心观察,来自于自身的丰富精神体验,学生阅读自然更能让他们悟尽自我,农村自然景致的美好能让学生获得心灵上的宁静。我想:摒弃一些客观干扰,守得一隅精神家园,这不正是自然资源对学生的启示吗?
  大自然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农村的资源丰富,活动空间广阔,为学生的直观学习和实践活动提供了天然的平台。同样,农村丰富的生活画卷也让学生乐此不疲,譬如“赶集、庙会”,内容以饮食、百货、游戏为主,有着浓厚的喜庆气氛。这些素材根植于生活的土壤里,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有着质朴无华天然的生动性,对于这独特纷繁复杂的场景,学生的习作不仅选材要“严”,而且开掘要“深”,才能把这些独特的写作资源与个人内在感悟融会起来。
  二、挖掘民间厚重的文化资源
  深邃的民间文化资源,它蕴涵着广博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的民族精神,对于语文学习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此为基础构造自己的精神家园。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民俗单元,从对《社戏》《端午日》《本命年随想》几篇佳作的学习,学生对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有更深刻的领悟。在学习此单元开始就让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到民间去采风”,学生开始对身边的民间文化关注起来,从传统佳节到地方特有的节日,从祖辈口中听到的典故传说到幼年唱到的童谣等,都在学生的调查和回顾中鲜活起来。例如传统节日——端午节,农村就有着独有的习俗,采艾叶、菖蒲,插在窗户上,能驱风辟邪。“农历三月三,地菜子煮鸡蛋”,用地菜子、红枣、荔枝、风球,再配两三片生姜煮出来的鸡蛋,也包含了一份浓浓的亲情,母亲在村口吆喝孩子回家吃鸡蛋的情景,都定格在学生的脑海中。
  对身边的民间文化做深入探讨让不少学生了解到许多本土的典故,如“二月二放火把”“宿迁人与沭阳人常称老表”的由来,这些民俗风情无一不增加他们对家乡的眷恋。还有如:“头伏萝卜二伏菜”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季”等,这些文字出现在文章里,语言活泼风趣,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这样的语文实践交流活动让人置身于情境中自我体验,它是一次将乡土传统文化与生活实践、语文学习相沟通的尝试,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去关注生活、关注家乡,它必将提升农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丰富其成长过程中内心世界。
  三、感受生活中特有的情感资源
  受生产生活方式、居住环境和亲缘关系的影响,农村人憨厚、纯朴、真诚。相比较城市,农村人更注重相互交往和互助,小到看孩子、调解纠纷、帮抢农活,大到修桥补路、合作办厂、集资办学,类似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着。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搜集这些素材,鼓励他们将这些素材引入习作中。这样的题材出自学生身边,他们有真实的感受,容易写出真情实感。
  农村的孩子多数能在耳濡目染中,真实地感受农村生活,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多和家长交流,主动承担家务。也可以利用农村学校的独特优势,有组织地参加力所能及的助老、助残活动,在活动中增加体验,积累生活经验。更应该有效的利用这种情感上的资源,在课堂老师与学生的对话中,在文本与生活的对话中,让学生秉承对真、善、美的世界的追求。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各种语文课程资源。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作为一名农村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文化风情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寻常事物中体验生活的情蕴,引发学生在各个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积淀。
其他文献
【摘要】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和困难。现就如何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统筹兼顾 新农村建设 筹资筹劳 农民素质    一、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  2006年云南全面启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提出了并力争通过15年左右实现建设小康、文明、生态、和谐的社会主义新
“少教多学”中的“少教”实则是包含启发性、针对性、创造性和发展性的教学模式;“多学”,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积极学习、独立学习、深度学习。具体到语文学科上来讲,就是在指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能够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通过教师较少而又精练的教学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自主学习,并达成教学目标且效果较好、效率较高并取得语文教学深层作用的教学模式。  显而易见,“少教多学”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少教
【摘要】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优惠政策是我国对民族教育实行“优先发展” “重点扶持” 政策的具体体现之一。随着民族高等教育优惠政策实施的进一步深入, 其中的不足之处也逐渐显现出来, 少数民族教育工作者要改变以往只注重优惠和补偿政策的不良习惯, 要努力壮大自身实力, 增强自身的“造血” 功能。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前提下, 提高应用性, 使民族教育能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一、我国现行的少
这是一堂数学复习课,黑板上写有这样一道计算题:56×8 88×4。  学生算得的结果都是800,这是正确的答案。教师要求他们说说思考的过程,可能认为简单了吧,手立刻举起了一大片,一些学生骄傲的脸上还表现出一种不屑的表情,教师请一名学生回答。  生1:我根据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  原式=448 352=800  对生1的回答教师表示满意,并给予充分肯定。看来其说法也颇得大多数同学的赞同。或者说,
在我们正式探讨这个问题之前,先引用中国前辈油画家梁锡鸿在他的《中国洋画运动》中的一段叙述。  “西洋画渐入中国,虽是早在一千年前,而画家采用西洋画法,远在明万历年间,但是用西洋画材作西洋画的,并不甚早。大约至今只五十年的历史。那个时候,香港,上海及各大商埠,常有欧洲画家来中国游历,西洋画的印刷刊物逐渐输入。由于好奇的心理,对西洋画便从鉴赏而习作起来。”  由上面此段话,我们可以看出西洋画——油画,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只注重课文的教学,轻视甚至忽视学生的综合性学习,从而导致了学生积累贫乏,综合素质低下,创新能力薄弱。当前的教学中,语文综合性学习逐渐得到重视,但语文综合性学习又因其灵活性、多样性等特点,容易产生教学的盲目性与随意性。  语文学习的内容可谓是海纳百川,凡是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和谐发展的资源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语文老师也应博学识广,灵活开发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供学生学习。使学生在不同
当金融危机在全球肆虐的时候, 中国的经济一枝独秀,仍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但沉下心来冷静思考之余, 我不禁联想: 我们的教育这些年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学校越办越多, 规模越来越大, 校园越来越美, 许多发达地区的校园设施等教学硬件, 即使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 也毫不逊色, 甚至还更豪华。但扪心自问, 我们的教育尤其是我们教师的素质与经济发展相匹配吗? 老百姓对我们满意吗?  国家发展需要高素质
【摘 要】学生作文,存在着在字数要求上和文学内涵上两方面欠缺,指导学生写作文要一波三折,注意能把语言提示语写具体,培养一种多方面地对事物进行观察、思考、联想的意识;善于借鉴,善于学习书籍中的优美词句,指导他们能有意识地用一些有文学性的词句来替代枯燥无味的词句。  【关键词】多角度 更换 练习  观学生写的作文,发现存在字数不足和词句枯燥两个较显著的问题。针对此,笔者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供参
【摘 要】本文从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内部生成动因出发,分析了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内部核心因素,以深入职业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为切入点来探讨有效的职业能力培养对策,以此来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关键词】职业教育吸引力 职业能力 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内涵及内部生成动因分析  一种类型的教育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自身对相关受教育者的吸附能力,如余祖光的“价值说
【摘要】本文从“在人格方面尊重学生”“在细微之处尊重学生”“在个人隐私处尊重学生”等三个方面娓娓说来,详尽地阐述了作者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经验之谈。真实性与实用性并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班主任 爱 尊重学生    在我从事教育工作的三十多年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担任班主任工作,而且都担任所谓的普通班级班主任,接触所谓的“差生”是很多很多的。其间,酸甜苦辣,什么味道都品尝过,什么难事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