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呼唤创新 校长创新势在必行

来源 :西部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vinc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信息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这个大趋势,创新校长与校长创新已成为紧迫任务。现代学校的校长,必须大胆开拓创新,以开放的思想和务实的工作态度,不断研究新需求,培养创新性人才。具备创新精神、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是校长履行职责的先决条件,并成为除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业务水平、组织能力、处事和待人艺术等条件外,考查、任用、培养校长的一个重要依据。
  从本质上看,校长创新是指校长主体顺应时事、切合实际、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主动变革地应对形势和环境变化而积极地探索,创造性地解决各种现实问题,不断图强图优图新的核心发展过程。这一过程表现为在理论基础、信息视野、观念意识、思维方式、领导方式、工作方法、内在构成、体制机制、系列与统筹等许多方面的不断变革与优化,显示出其中的最新思路、对策、战略、方针、政策和动力。
  从根本特征上看,校长创新就是由校长主体在实际领导范围内创造出生机和活力,推动进步和发展,引领潮流,务实地进行创新。事实上,这是一种带动、发起、催生和推进其他创新的动力性、核心性创新,体现出最实质的创造性、先进性和光明性。
  从领导学原理上看,校长创新就是现代领导的本质属性,领导的本质要求校长必须不断地创新。校长创新与校长领导过程和校长工作业绩息息相关,更与校长领导客体的命运福祉乃至校长本身的成败得失息息相关。
  首先,创新校长(校长作为客体)。一是通过职务培训使校长自身素质创新,包括校长的理念创新、知识创新、素质创新、领导方式方法的创新等。二是校委创新。在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使学校领导班子创新、学校管理制度创新、班子成员工作态度方式方法及领导艺术等创新。三是工作环境的创新。大环境包括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创新、上级主管部门业务指导上的创新、学校周边地区的生产关系的创新、社会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创新等。小环境是指教职工对班子的认同感和支持程度、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的高低、团队精神、奉献精神、师德师风等。
  其次,校长创新(校长作为主体)。一是校长通过创新思想教育方法,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完成预期的工作目标。二是通过狠抓校委班子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促进学校管理层的创新。三是通过校长产生机制、领导体制、管理体制、教工队伍建设等创新,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
  再次,校长创新应注意的问题(包括校长主体自身的创新及校长领导活动的创新)。第一,把握创新的思想前提——自觉带头促使教育理念的创新。第二,树立“非创新无以自强、非进取无所作为”的进取观念——坚定创新的信念。第三,强化创新的内在动力——不断提高校长的主体素质。第四,依靠创新的不竭源泉——汲取广大教职工的智慧和力量。第五,抓住创新的关键环节——树立优良的校风、领导作风、教风及学风。第六,优化创新的外在环境——良好的制度和氛围。第七,带动并发挥出最大的创新力量——在教科研方面实现理论突破、应用突破而创造出自己的或原创的知识产权。第八,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的全面育人原则——极大地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生存发展力。第九,党政方面则更加增强凝聚力、影响力、先进性、创造性和综合力——真正能够站在政治潮流的前头。第十,校长创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和实践——校长要以自己的强大活力、创造力、开放性、通达性、灵活性、主动性、积极性和适应性来面对校内外的一切。
  最后,创新型校长。校长要以新的视野和角度,以新的勇气和胆略,更以新的智慧和创造精神,破除旧的教育思想观念束缚,突破本本,打破常规,超越传统,超越固有的模式、路径和影响,因时切境,灵活应变,提出新的问题,进行新的探索和发现,确定新的目标和思路,探求新的答案和出路,发明并运用新的方法和手段,采取新的措施和对策,进行新的行动与运作,更有成效地应对和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创造新业绩,满足新需要,实现新的进步与发展,达到新的教育目标、境界与水平,构建教育的新模式、新框架、新理念、新内容和新形式。
  总之,创新校长与校长创新是学校创新的活力、生机、强盛和发展的源泉,更是学校进步的源头,其内核就是改革与转型、革新与发明、优化与完善、进步与发展、科学与文明。其实质就是与时俱进地取得新成就,形成新教育成果,代表着充满活力的先进、发达与强大。只有始终坚持校长管理创新、学校制度创新、教育科技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校园文化创新、教育理论创新、教育过程创新,校长领导尤其要创新,才能取得创新性的教育成果。
其他文献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与推广,不仅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学习方式和方法的深刻变革,更重要的是引发了教师观、学生观的变革,也给教育的价值观、人才观赋予了全新的释义。学生观是教育者最基本的教育教学观,是开展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正确的学生观是教育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也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所在。关注每个学生个体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宗旨,这就要求教育者树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于每个个体全面、
期刊
新课改下的教学进一步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教师不仅要适应教育形势的变化,还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在教学中既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做好教育教学的研究工作,还要具备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那么作为教师应该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呢?    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作为促进者是指教师要改变知识传授者这一传统角色,成为促进学生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个性和谐、健康发展的角色。教师成为
期刊
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在极力推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新课程的实施更推进了教育改革的快速发展,以后教学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所谓的全面素质可以概括为“四素质、三能力”,即:文化科学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身心健康素质、劳动技术素质“四素质”和逻辑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创造能力“三能力”。通过中外教学方法的比较,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我认为改进教学方法应从以下几个方
期刊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先提出了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一理论。维果茨基重视人类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以及语言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人的心理发展不只受生物规律的制约,同时还受社会的制约。他深刻地阐明了社会因素中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对于儿童身心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儿童心理学的基础。维果茨基还强调环境与儿童的相互作用,强调受教育者本身的特点。认为受教育者的个体经验是教育
期刊
目前学校教育正在由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倡创新教育。教育教学改革正呈蓬勃发展的态势,教研教改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形势喜人。然而大部分农村初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教育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许多学校应试教育仍占据着统治地位,尤其是教研教改滞后于新课改的要求。笔者认为,农村初中教研教改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对教师工作的评价方式欠科学    受传统的评价机制影响,评价一
期刊
在课改热浪一浪高过一浪,课改势头如火如荼的大好形势下,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缺乏理论支撑和系统培训的农村课改,大多还停留在简单“回应”和肤浅“消化”的被动层面上。怎样将农村课改引向深入,怎样促进农村课改的健康发展,是当下课改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一、立足“校本”,科学定位    课改没有现成的模式和既定的模板,而且当下农村缺少专业引领和办学资源。因此立足“校本”,科学定位,是推进农村课改的
期刊
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该理论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有二:成熟与学习其中他更着重于成熟成熟优势发展理论认为儿童学习与成熟是分不开的,当个体的成熟程度不够时,教学就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只有当个体成熟到一定程度时,才能真正掌握学习的课程由此认为儿童的一切技能都是由成熟支配的,没有必要赶在前面进行超前教育格塞尔用一个著名的孪生子爬梯实验来证明成熟理论的正确性一对出生48周的孪生女婴都没
期刊
课程改革在我们身边出现已近两年,凡接触者想必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感受。而笔者最突出的感受之一则是:教学容量大,教学时间不足,大家都在争夺时间。下面举几例说明教学容量之大。  首先,一学期20周,除去“五一”(或“十一”)假期、期中、期末测试所占的3周,实际教学时间最多17周。  语文:八年级每周5课时,共85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文30课,其中精读17课,略读13课,另有综合实践活动6次。由于新课
期刊
`  小学毕业复习是小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就是梳理内容,巩固知识,弥补缺漏,提高能力,促进发展。但长久以来,从复习主体上说,教师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复习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复习什么,怎么复习,一切都由老师说了算,学生完全处在盲目被动的地位。从复习方法上说,不外乎大兴题海战术,学生疲于应付,忙于做题,毫无乐趣可言。从复习内容说,一是不顾学生是否掌握,把冷饭再炒热一回。二是肢解系统的
期刊
中专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班级管理和班主任工作完成的。班干部是学校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桥梁和纽带,是班主任开展班级教育活动的得力助手。而班长是班干部中的领导核心,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班长的选拔是至关重要的。选出好的班长,就有利于班级管理和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反之,则会影响班级工作的顺利进行,妨碍学生的健康发展。正因为如此,大多数班主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