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待高中政治课教学和新教材之间的关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载体,是沟通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媒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所谓广义的教材主要指文字型课本以及辅助教材的总称。而狭义的教材主要是指课堂 教育教学使用的教科书。这里所说的教材主要是指狭义的教材。教科书作为教材的基本形式,是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工具。这一非常重要的功能,意味着它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仍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教科书汇集了人类知识精华,在教学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教学的出发点、内容和依据,我们在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处理好教学与教科书的关系。
  一、传授学生教科书当中最基本最有效的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最重要、最持久起作用的知識,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有效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而这些知识是从人类经数千年累积下文化中挑选出来的,这就是教科书的简约性。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自己所教授的内容通常是学生一辈子管用的。有的教师往往面对…节课的二三页书,十几分钟就讲述完毕,而对于还要做些什么,就不知所措了。实际上,教科书是选取了最基本与最有效的内容,同时采取了比较精练的叙述方式,教师讲授的作用恰恰在于充分挖掘教材,以便让学生充分理解。怎样才能将精练的教材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向学生充分揭示呢?这主要不是靠离开教材的主题去另增加什么内容,而是应紧紧围绕教材基本内容展开。
  二、运用深入与浅出的教学原则
  这就要求教师能将教材内容理解得很深入,又能够以浅出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解说传递给学生,以教师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近到远的教授实现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的目的。怎样才算深,怎样才算浅,这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是不同的问题。教师觉得浅的东西,学生不一定认为浅,教师觉得深的东西,未见得所有学生都感到很深。从教学的角度来讲,究竟是深是浅,主要应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判定,更适应学生才能引导学生。
  要使学生由浅入深,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如果对同一个问题,教师能在四、五个不同深度的层次上理解它,那么在面对学生的各种不同实际问题时就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如果教师对一个问题仅有一种理解,那么他在教学中就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可以说没有深入就没有浅出。深入是结果,浅出是过程。教师必先经历这样的过程,才有这样结果;对于学生,也是引导他们由浅入深的过程,达到深入掌握的结果。换个角度看,浅出是一种方法、一种手段,达到深入的目的。虽然一般经历浅出,却又不应停留在浅显上。深入与浅出的协同体现了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手段与目的的统一。
  浅出从何开始?这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来确定,不能一律从最低档,最原始的地方开始。由片面到全面、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模糊到清晰,这在认识过程中是正常的。由浅入深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因此要通过许多的片断来实现。教师应根据问题的不同,由浅入深的各个片段或短或长,因而可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不同难易来做教学设计。尽管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体现深入浅出的原则,教材的编排要体现由浅入深的要求,然而,更多的事是教师要做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处理,教师比教材有更多的回旋余地。
  三、科学处理教科书厚与薄之间的关系
  思想政治新教科书是薄薄的一本书,但学生在读时候是把它越读越“厚”了。每节课的教材内容可能就那么几页,可是教师要作许多的讲解,虽然基本内容并不一定超出课文,但在陈述上、解释上则常有扩宽和加深,学生在自己阅读时,又会对所阅读的内容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会想得更宽一些,有所扩充;爱查阅相关资料的学生,还可能就某些教材内容去寻找相应的课外书籍阅读,于是又形成一种扩展,再加之以联想、创建等认知心理活动,一本教科书确实是越读越“厚”了。
  学生学习一定要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在上述由“薄”变“厚”的基础之上又经历一个由“厚”变“薄”的过程。其主要工作是条理化,他们在所接触的各个问题中,哪些问题是基本的问题,其他问题由它们推演出来,这样都已经变得很“厚”的书不也就变“薄”了吗。上述条理化工作做得越深入、越细,那么就越会感到这本书变“薄”了。
  四、依据新教科书的内容组织教学活动
  一句新教科书确定教学目标及其要求。教学目标和要求是教学的灵魂,每一课、每一节、每一课时大都含有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和要求。
  一句新教科书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的方法是没有千篇一律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对象不同,那么其教学方法也就必然不同。
  根据实际需要对新教科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思想政治课每一本教科书都有其内在结构和逻辑顺序,都体现编者的一定意图。
  五、使用新教材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
  教师有了教材就像演员有了脚本一样,然而演员主要通过自己的动作和表情来反映脚本,教师则需要在思想挖掘和语言表达与重构上下更大功夫。教师在课堂上之所讲,基本内容可能跟教材是相吻合的,但语言表达方面上是可以很不同于教材的,教材只是提供一个蓝本,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却可以是千变万化的。教材语言是科学、准确、规范和简炼的,但采用同样教材的不同教师的讲述风格却是大不一样的。
  新教材更加突出对学生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熏陶,成为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资源、工具和指南,更加侧重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新教材以无声的语言、有形的文字、鲜活的素材、灵活的问题、开放的栏目和包容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教育学生,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载体,真正实现了教材功能由传递知识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转变。作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实践者以及引导者,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对此有所认识,使教师和学生成为教材的主人。
其他文献
近年来农民工、外来工、流动人口,已经逐渐成为城市生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群体。我校地处民族地区城乡结合部,因为地域和语言的差异导致课堂教学“启而难发”,“启而不发”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堂教学的实施,“如何让让学生用于发言”这个问题一直困扰我多年。  刚接手我班学生时,班里的学生大部分不喜欢举手发言,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不感兴趣,学生之间也很少就一个问题进行争论。针对这些情况,我尝试着采取了一些措
期刊
目的:通过检测我国北方地区乙型肝炎患者表位特异性CTL细胞反应水平,探讨急性自限性和慢性持续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细胞免疫反应的差异,以及不同临床类型与HLA-DRB11302基因多态
“空白”,即于教学过程中设定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或预习复习,或归纳演绎。“空白”作为教学中的艺术,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尤其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一、“空白”的意义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空白”艺术的主旨在于留给学生相当的时间,由学生自己对学习内容进行解析、消化,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这将激发每个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使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逐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在经历着快速的发展,工业、农业、建筑行业、化工业等等,这些方面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断地提高着我们的
一、一般资料  小A,男,18周岁,高四学生,身体健康,家住绵阳城内,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是在2008年暑假我在学校招生办公室值班的时候。那天是他妈妈带他(08年高考失败)来考察学校,看看可不可以在这里复读高三?在对学校的办学质量、高考业绩、校园环境以及学生的吃、住、学等条件考察完毕后,他们再次来到招生办公室,他妈妈这样给我说:“根据考察,我们对东辰学校比较满意,打算孩子就
现代化的教育,离不开科技化的教育手段,而多媒体的运用,有效地实现了 教育手段的科技化。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积极发挥多媒体的作用,科学地使用多媒体,不仅能多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官,更能使教学 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突破学生对学习的时空限制,激发学生的 主体意识,从而内化学生的素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学习兴趣的“激发剂”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 老师。”兴趣
期刊
本刊1999年第8期,曾刊登作者耿鼎发(华埠特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智能卡技术在城建领域中的应用(一)—智能卡集成信息管理系统(ICIMS)一文。该文系统论及智能卡集成信息管理
学困生是当今学校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如何将学困生转化,贯彻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切实落实两全方针,是每个教师都關注的问题。如何提高转差工作效率在此简要谈谈我们的做法:  一、 查找成学困原因  对待单学困生,寻找闪光点是关键。对待学习困的学生,首先要搞清困的原因:是基础困呢,还是上课不认真听讲?是学习方法不得当呢,还是课后不复习呢?如果是基础困,那么是单科基础困呢,还是所有的科目基础困?如果是单科基础困
期刊
一、自读式  自读,即学生自己独立阅读实践过程。它是在以“学生为主体”思想下,在教师辅助引导学生学习的情况下名学生通过自己对课文的初读、感知、理解,从而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一种训练方式。学生的自读,并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不着重点,各取所需的“随便阅读”,而是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阅读训练。为了帮助学生“学会阅读”,钱梦龙老师根据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结构制定了“阅读训练目标体系”。“阅读训练目标体系”,是一
乔纳森·休斯作为英国生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生态理及学说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乔纳森?休斯的绿色生产力发展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的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