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动物遗传与繁殖系教工党支部:在党建园地里绽放荣光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q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好的党支部,就像一块磁铁,能够凝聚人心;像党建园地里的一朵奇葩,时刻散发出真善美的气息。华南农业大学动物遗传与繁殖系教工党支部,就是这样的一个党支部。
  2018年,支部先后入选首批广东省和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在新起点上,支部积极创新工作机制,丰富工作载体,聚焦支部共建,编织出新时代党建工作的美丽彩锦。
  书记当好“领头雁”
  教学任务、科研项目、党建工作……支部书记张哲的工作并不轻松。
  “2019年6月支部换届,我有幸担任支部书记,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激励。”从担任支部书记那一刻开始,张哲的肩上又多了一个重担。在他心中,支部书记不是一个“虚衔”,而是一份责任、一种使命。
  “如何做好支部书记的工作?张哲的回答显得干脆利落:“书记首先要当好‘领头雁’。”
  无论是党员民主评议活动,还是主题党日活动,都能看到张哲忙碌的身影:思考活动计划、完善有关机制、总结活动经验……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领头雁”的本义——带头做事,以身作则。在这个党务带头人的影响下,支部党员纷纷在工作生活中做模范、当先锋。
  在张哲看来,“领头雁”必然要有真本事。他积极参加学校党委组织部定期组织的“双带头人”培训和学校高层次人才培训。同时,在日常党务和业务工作中身体力行,积极进取。通过学校和自我的双重锤炼,张哲练出了一身抓党建、促业务的好本领。2020年,他获得了“国家优青”资助。
  “支部书记不仅要做好‘领头雁’,还要当好‘服务员’。”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张哲带头服务支部,服务每一位党员。
  2020年,对于支部党员顾婷来说,是刻骨铭心的一年。
  “当时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时,我回老家武汉过年,结果城市被封,无法返粤。”顾婷回忆道,当时张哲第一时间联系了她,询问其生活和精神状况,还第一时间给她寄去了急需的口罩等防疫物资。“张哲书记还亲自写了一封鼓励信,鼓舞我度过了武汉封城时煎熬的日日夜夜,我至今依然保存在手机中。”
  正是这种担当和服务精神,为整个支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共铸特色促党建
  要建设好一个党支部,不仅需要发挥支部书记的作用,还需要每位党员勤练内功,提高思想觉悟,共建战斗堡垒。
  “我们始终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考核的第一标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师德师风建设和育人的全过程。”张哲说。
  为了提升支部党员的党性修养,建设师德师风,支部就近取材,用卢永根院士等身边党员的先进事迹激励教师努力成为“四有”好教师。
  支部党员袁晓龙副教授告诉记者,在支部的引领下,每一个成员都深入学习了卢永根的先进事迹,“卢永根院士一生致力于水稻遗传育种研究,长期奋斗在农业科学研究第一线。他始终保持共產党员节俭朴素的优良作风,以非凡担当和忘我拼搏实现了爱国知识分子的价值。”支部通过弘扬卢永根这种精神,激励党员拼搏进取、爱国奉献。
  在建设师德师风的同时,支部还大力践行“促共建,求共赢”的发展战略。
  2017年3月,支部与广东省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猪场板块党支部签约共建优秀党组织,在党组织建设、人才培养、形成合力、经验分享等方面开展共建,创新了组织生活形式。
  “通过校企、师生等多种形式的共建,积极打造了畜牧行业的黄埔班‘温氏班’,不仅实现了产教研与协同育人的有机融合,还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联姻’。”张哲说。
  此外,支部长期派驻教师服务社会,以支部党员吴珍芳教授等为核心成员,在服务学校与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中发挥出积极作用,成立临时党支部,引领校企合作全方位开展,助力打造农牧行业校企合作的闪亮典范。
  支部还把党小组建立在科研团队上,发挥支部科研优势,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从教师和学生党员中遴选培养出一批科普教育讲解员,面向学校、社会进行公益科普讲解,开展农技推广下乡服务,建立党员服务社会、服务师生的固定志愿平台,擦亮了科普服务平台的育人品牌。
  支部建设显成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令张哲欣慰的是,在努力建设幸福和谐支部中,涌现出一批师德师风先进典型,如吴珍芳教授团队获“2019年广东省劳模工匠实验室”荣誉称号,张细权教授获学校“首届师德师风标兵”荣誉称号……
  同时,支部共建也让党员收获满满。支部党员洪林君教授告诉记者:“通过参加支部共建活动,不仅对养猪企业一线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使科研更接地气,也让我深刻认识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互促共融的道理。”
  支部共建不仅在支部内部引起“良性循环”,还在学校层面产生“品牌连锁效应”。
  在支部的示范带动下,其基层党组织共建模式已推广辐射到校基层党组织。共建形式也由校企支部共建逐渐扩大到党委共建、校地共建、师生共建等多种模式。截至目前,动物科学学院党委共建2个,校企支部共建5个,师生支部共建5个,院院共建3个,院内帮扶共建1个……
  在党员学习教育方面,支部灵活采取不同形式,让党员各有所得。
  顾婷说:“近几年支部在思想建设方面采取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沟通措施,加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让她感触颇深的是,支部在2019年国庆节后组织全体党员去影院观看爱国影片《我和我的祖国》,“当时我们支部包了一个小包厢,全体党员同志坐在一起,集体观看电影,氛围尤其好,而且影片内容也很感染人,从国旗杆的设计到科研人员为了原子弹的成功研发所作出的牺牲等,都让人动容。”
  而对于支部纪律委员罗文来说,支部党员学习教育带给他的收获主要在于支部成员能时常交流,增进了解,“能够听到许多优秀党员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想,这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是很受启发的”。
  一个好的党支部,必然能够凝聚人心,并能够在各位成员的努力付出和不断收获中,拾级而上,在党建园地里绽放荣光。
其他文献
一、时间的划分  morning(上午)指从日出到正午; afternoon (下午)指从正午到日落或下午工作结束; evening (晚上)指从日落到一天工作的结束或就寝。    二、关于复数的使用  有时可用其复数形式(用作名词或副词),表示每天上午、下午、晚上,或任何一天的上午、下午、晚上。如:  I’m always at home afternoons. 下午我总在家。  We watc
2019年底,2019年全省高校“两办”业务培训在佛山南海举行。来自全省150余所高校的党办、校办主要负责人约200人参加了此次培训。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那佳出席会议并讲话。  那佳指出,要进一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我省教育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及十二届省委八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提升做好“三服务”工作的能力水平。她强调,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做好高校“两办”
2021年是新高考“3 3”模式、“3 1 2”模式在全国大范围实践的第一年. 新高考模式下的高考数学试题将数学素养的考查融入平淡无奇的背景之中,不仅充分体现了命题人的命题智慧,也为广大的一线教师研究数学教学提供了宝贵的材料,为今后的课堂数学教学指明了方向. 本文是笔者研读高考试题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重视基本概念,从课本中汲取营养  例1. 有6个相同的球,分别标有数字1,2,3,4,5,6,
2013年11月28日,广东省教育关工委进行了换届,省教育关工委主任杜联坚正式卸任,由刚刚从厅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王玉学接任。在交接仪式上,杜联坚语重心长的说道:“我们这一届关工委为关心下一代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特别是‘朝阳读书’活动,是落实用先进思想文化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熏陶的有效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受到学生、学校和家长的欢迎,希望新一届班子将这项活动继续深入开展下去。”王玉学表示一定接好这一棒
小男孩约翰尼和兄弟姐妹们到爷爷奶奶的农场作客,约翰尼得到了一把弹弓,他高兴地拿着弹弓到树林里练习射击约翰尼一遍一遍地练习,却一次也没有射中目标他有些灰心,就垂头丧气地准备回家吃午饭  就在约翰尼走到院子里的时候,他看到了奶奶的宠物——一只肥硕的鸭子约翰尼忘记了刚才的失落,他拉开弹弓,饶有兴趣地对准那只晃晃悠悠走路的鸭子射击说来也巧,这一弹弓不偏不倚正好击中鸭子的脑袋,鸭子当场毙命约翰尼顿时惊惶失措
1月28日,广东教育杂志社“2018十大年度报道”评选活动圆满落幕,《日新月异: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兴”形态》等10篇报道获得“2018十大年度報道”称号。  今年是广东教育杂志社第二次举办“十大年度报道”评选活动,活动投票人数超过7万,图文阅读人数达9.2万。本次评选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参评报道的影响力,增强了与读者间的互动,让更多人了解到广东教育杂志社旗下刊物《广东教育》《广东第二课堂》《高教探索
2017年12月25日,一场验收答辩会在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许海中学举行:以许海中学校长王熙筱为核心的答辩团队,向由黄志红博士、梁永丰教授等5人组成的佛山市南海区“特色学校创建项目”验收专家组以及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科所所长董磊等,就许海中学《构建积极心理特色课程体系,践行“尚善教育”理念》特色项目的项目过程、课程构建、场室建设、文化营造、经验总结等进行了汇报,并逐一回答了专家组提出的问题
广东率先提出并启动“新师范”建设,着力破解了教师教育难题。在2018年12月18日召开的“新师范”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省教育厅副厅长邢锋对广东“新师范”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了肯定:“虽然‘新师范’方案实施还不到一年时间,但在师德养成教育、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范类专业认证、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教师职后培训等方面精准组合发力,大大推动了广东教师教育改革
教育心声:永远的主题  ——《广东教育》创刊60周年感言  《广东教育》1952年创刊,至今60年。  跨越两个世纪,完成一个花甲。这本期刊,能有这样的坚持,倚仗教育事业的发展。《广东教育》生长在教育园地,靠教育人扶持,为教育人服务,几代人的浇灌,让它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   今天,编者、作者、读者,在《广东教育》创刊60周年之际,共同回味一起走过的路。光荣与梦想同在,甘辛与收获共存,彼此肝胆相
近年来,河源市紫金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了“积极教育 三个六”教育理念与工作思路新构架,稳步构建起了新时代教育管理新体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积极推动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促进教育整体发展水平逐年提升,为紫金经济社会发展与民生幸福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在县域教育受到城市化发展快速推进带来机遇与挑战的当下,本刊记者走进紫金县,就紫金教育的改革发展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