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授奖辞
快速响应、全景呈现,勾勒出了一条真实的华尔街,引发了对中国经济改革前瞻性的思考
2008年,31岁,已经在央视英语频道(CCTV-9)担任8年主播的芮成钢,在调入央视经济频道(CCTV-2)不久后,因为一档特别节目《直击华尔街风暴》而声名鹊起。这位史上最年轻的“耶鲁世界学者”、央视最年轻的财经主播、采访外国政商领袖最多的中国记者,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袭来时,以其专业的分析、国际的视野、流利的英语,让《直击华尔街风暴》在同类节目中脱颖而出,呈现了央视财经节目的最高水准。
这位“风暴主播”光芒四射的背后,是央视经济频道的全力支持。据《直击华尔街风暴》制片人熊波介绍,这档节目开播前后,央视广告经济信息中心主任郭振玺三番五次给全频道员工发短信,告诫大家要抓住这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机会。全频道力量被动员起来之后,各方面的保障得以全面升级——调动驻外记者、强化海外连线......正是有了这种“憋足一股劲”的士气,让《直击华尔街风暴》的收视率相比同时段节目大约提升了20%,也让收看央视财经节目的观众比之前增加了40%,以至于央视在总结2008年工作时得出这样的结论:地震成就了新闻频道、奥运成就了体育频道、金融危机成就了经济频道。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苗棣表示,该节目一百多天的连续报道,考验了CCTV-2制作能力的极限。据熊波介绍,遇到重大事件,打通频道龙头节目《经济信息联播》和《经济半小时》的时段,推出特别节目是央视经济频道的惯有做法,只不过通常的特别节目会持续三五天,最长也不过是每年“两会”时期的十五天。《直击华尔街风暴》最初设计的时长是一个星期,随着贝尔斯登被收购、雷曼兄弟破产等事件的发生,节目直播窗口的打开时间从原定的2008年9月22日提前到9月20日,而随后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则让节目创作团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不知道什么时候节目可以终止”。除了节目持续时间超长,节目的容量也越做越大,最后全天不同时段播出的节目总量达到135分钟。有数据显示,《直击华尔街风暴》的广告收入达到将近6亿元,收益仅次于《新闻联播》。
金融风暴究竟能刮多凶猛?百姓生活到底会因此产生什么影响?2008年秋天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观众尝试从电视节目中寻求答案。而如何以更通俗的方式阐述这场金融危机,成为《直击华尔街风暴》每天“必做的功课”。熊波说,其实经济频道一直在寻求经济定位与泛社会化节目之间的平衡,《直击华尔街风暴》让他们终于等到了这样一个时机,“我们意识到中国老百姓对经济资讯有大量需求,这种口味变化对我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启示。”下一步,央视经济频道将重点研究个体普通观众的真实需求,挖掘那些更贴近国内现实、产生争议的民生经济话题。
制片人自述
面对这样一场横扫全球的金融风暴,央视经济频道101期《直击华尔街风暴》最大限度地调动频道资源,力邀百名全球政界首脑、商界经英、学界领袖,深入事件中心,全球独家专访,以史无前例的重量级财经报道,全新构思带来的全新关注度,成为国际金融风云变幻的风向标。
财经节目最核心的竞争资源在于重量级的采访对象和邀请嘉宾,他们的声音决定了未来经济的走向,经济频道这几年一直在致力于对权威财经人物的追踪和把握。《直击华尔街风暴》也试图联系过格林斯潘、巴菲特,但是由于联系过程颇费周折,由于种种原因,最后未能如愿,这是我们的一大遗憾。对于财经节目而言,很难用电视语言来直观表现新闻现场,因此最好的形态不是一条条片子,而是一个个连线,一个个环节,国外的财经节目都是如此。未来,经济频道将进一步拉近与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大财经节目的连线报道,这是国际化发展的大方向。
——熊波《直击华尔街风暴》制片人
评委点评
经济危机之际,《直击华尔街风暴》直通国际金融中心,洞察世界风云,表现了一个电视机构的全球意识与专业品质。
——张同道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快速响应、全景呈现,勾勒出了一条真实的华尔街,引发了对中国经济改革前瞻性的思考
2008年,31岁,已经在央视英语频道(CCTV-9)担任8年主播的芮成钢,在调入央视经济频道(CCTV-2)不久后,因为一档特别节目《直击华尔街风暴》而声名鹊起。这位史上最年轻的“耶鲁世界学者”、央视最年轻的财经主播、采访外国政商领袖最多的中国记者,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袭来时,以其专业的分析、国际的视野、流利的英语,让《直击华尔街风暴》在同类节目中脱颖而出,呈现了央视财经节目的最高水准。
这位“风暴主播”光芒四射的背后,是央视经济频道的全力支持。据《直击华尔街风暴》制片人熊波介绍,这档节目开播前后,央视广告经济信息中心主任郭振玺三番五次给全频道员工发短信,告诫大家要抓住这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机会。全频道力量被动员起来之后,各方面的保障得以全面升级——调动驻外记者、强化海外连线......正是有了这种“憋足一股劲”的士气,让《直击华尔街风暴》的收视率相比同时段节目大约提升了20%,也让收看央视财经节目的观众比之前增加了40%,以至于央视在总结2008年工作时得出这样的结论:地震成就了新闻频道、奥运成就了体育频道、金融危机成就了经济频道。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苗棣表示,该节目一百多天的连续报道,考验了CCTV-2制作能力的极限。据熊波介绍,遇到重大事件,打通频道龙头节目《经济信息联播》和《经济半小时》的时段,推出特别节目是央视经济频道的惯有做法,只不过通常的特别节目会持续三五天,最长也不过是每年“两会”时期的十五天。《直击华尔街风暴》最初设计的时长是一个星期,随着贝尔斯登被收购、雷曼兄弟破产等事件的发生,节目直播窗口的打开时间从原定的2008年9月22日提前到9月20日,而随后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则让节目创作团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不知道什么时候节目可以终止”。除了节目持续时间超长,节目的容量也越做越大,最后全天不同时段播出的节目总量达到135分钟。有数据显示,《直击华尔街风暴》的广告收入达到将近6亿元,收益仅次于《新闻联播》。
金融风暴究竟能刮多凶猛?百姓生活到底会因此产生什么影响?2008年秋天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观众尝试从电视节目中寻求答案。而如何以更通俗的方式阐述这场金融危机,成为《直击华尔街风暴》每天“必做的功课”。熊波说,其实经济频道一直在寻求经济定位与泛社会化节目之间的平衡,《直击华尔街风暴》让他们终于等到了这样一个时机,“我们意识到中国老百姓对经济资讯有大量需求,这种口味变化对我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启示。”下一步,央视经济频道将重点研究个体普通观众的真实需求,挖掘那些更贴近国内现实、产生争议的民生经济话题。
制片人自述
面对这样一场横扫全球的金融风暴,央视经济频道101期《直击华尔街风暴》最大限度地调动频道资源,力邀百名全球政界首脑、商界经英、学界领袖,深入事件中心,全球独家专访,以史无前例的重量级财经报道,全新构思带来的全新关注度,成为国际金融风云变幻的风向标。
财经节目最核心的竞争资源在于重量级的采访对象和邀请嘉宾,他们的声音决定了未来经济的走向,经济频道这几年一直在致力于对权威财经人物的追踪和把握。《直击华尔街风暴》也试图联系过格林斯潘、巴菲特,但是由于联系过程颇费周折,由于种种原因,最后未能如愿,这是我们的一大遗憾。对于财经节目而言,很难用电视语言来直观表现新闻现场,因此最好的形态不是一条条片子,而是一个个连线,一个个环节,国外的财经节目都是如此。未来,经济频道将进一步拉近与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大财经节目的连线报道,这是国际化发展的大方向。
——熊波《直击华尔街风暴》制片人
评委点评
经济危机之际,《直击华尔街风暴》直通国际金融中心,洞察世界风云,表现了一个电视机构的全球意识与专业品质。
——张同道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