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层建构

来源 :天津教育·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niao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只有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才能读懂文章,但这种理解不是停留在词语表面上的理解。在教学中,我们要立足文本,去探究词语的内涵。引导学生走进字词的世界,去理解、积累、运用,感受词语的魅力,让词语教学情趣盎然,充满生命的活力。
  结合语境,丰富内涵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清平乐 村居》中“无赖”一词的教学片段。
  教师:这里的“卧”是什么意思?还可以用哪个字?
  学生:躺、趴、睡。
  教师:小儿可以躺着,也可以趴着,他想怎么卧就怎么卧,想怎么剥就怎么剥,你们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学生:这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
  学生:这个孩子天真可爱,脸上总是挂着笑容。
  教师:真好,你还看到了他脸上的笑容。我们一起把写小儿的这句话读一读,看看词人用了哪个词来形容小儿?
  教师:小儿是一个不讲道理,让人生厌的无赖吗?
  学生:不是,父母特别喜欢他才这么说的。有时候,我妈妈也会说我是“调皮鬼”,看似责备,实则喜爱。
  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在词语教学中要有语境意识,要把词语放在课文当中,联系上下文去了解词语的内涵。如果这里把“无赖”一词从文本中脱离出来,孤立地去理解词语意思,会对文本的理解产生偏差。而把“无赖”一词放在文本中,通过一个“卧”字入手,让学生通过这一动作,感受小儿的百无聊赖、自由自在,然后通过朗读、比较等方法去想象画面。这样立体化的剖析不仅可以让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还可以扩大词语的空间,丰富词语内涵。
  链接生活,唤醒经验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叶子的眼睛》中“水灵灵”“亮晶晶”两词的教学片段。
  教师:作者为什么说露珠是叶子的眼睛呢?
  学生:因为露珠是水灵灵、亮晶晶的,眼睛也是这样。
  出示词语:水灵灵 亮晶晶
  教师:露珠是那么纯净清澈,富含水分。生活中,你还听过或者见过什么是水灵灵的?
  学生:吃水果的时候觉得苹果、水蜜桃、葡萄等都是水灵灵的。
  学生:我看到妈妈买的青菜上还有水珠,青菜也嫩嫩的,水分很足。
  教师:你见过亮晶晶的什么?
  学生:我觉得天上的星星亮晶晶的,很好看。
  学生:我妈妈的戒指很亮,是亮晶晶的。
  学生:我妈妈的钻石项链也是亮晶晶的。
  教师:眼睛和露珠一样,都是——(齐读:水灵灵、亮晶晶)的,所以说露珠是叶子的眼睛。
  生活是语文之源,只有立足生活,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才能赋予课文生命与活力。在教学词语“水灵灵、亮晶晶”时,教师没有局限于课文,而是引导学生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么是水灵灵、亮晶晶的,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在回忆生活中那些“水灵灵、亮晶晶”的东西时,不仅对这两个词有了更准确、更深入的理解,也积累了词汇。每一个孩子都是诗人,在美的召唤下,他们会与诗人产生共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感。
  驰骋想象,拓展空间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中“饱经风霜”一词的教学片段。
  教师:通过“饱经风霜”这个词,你感受到黄山奇松“奇”在哪里?
  学生:“奇”在它具有顽强、旺盛的生命力。
  教师:是呀,迎客松已经在这高高的悬崖上生长了数百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它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经历了多少苦难啊!我仿佛看到……(想象说话)
  出示:
  烈日下,迎客松____________。
  风雨中,迎客松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语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词语意思的理解,还应该把词语置于文本中、生活里,去品悟词语的内涵,甚至去挖掘词语背后的语言训练点,将词语教学的价值最大化。在“饱经风霜”的词语教学中,教师能够依托文本,通过对“饱经风霜”这个词语的品读,感受黄山奇松生命力的旺盛。同時,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又有了适度的提高。让学生围绕“饱经风霜”这个词,去想象在不同苦难面前,黄山奇松是怎样的表现,进一步丰富词语的内涵。在不断地品读、感悟、想象中,词语的意义、情感能够尽情释放。
  维果斯基说过:“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含义,而不是单纯的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的一个生机勃勃的细胞。”在不同的语境中,词语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正所谓“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只有在这样灵动的词语教学中,才能培养学生独特的语文感悟能力及审美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改革倡导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时间和广阔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感悟、内化,在亲身体验中收获、创新,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三角形的面积;探索;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8-0059-0
[摘要]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例题,挖掘例题价值,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合适的教学过程。在“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改进过程中发现,只有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教材的例题引导学生迁移规律,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发展抽象思维,使学生顺利掌握新知。  [关键词]例题;抽象思维;用字母表示数;教学改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8-0046-03  
随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顺应当前的教育形式,积极在实践教学中积攒经验、挖掘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切合落实新课程改革标准中对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要求,并且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伴随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指向,对传统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和创新,激发学生对小学语文课堂的兴趣,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教师有效教学方法的引导下能够提升综合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因
[摘要]在“三角形的面积”教学中,把问题放下去,给予学生更大更广的探究空间。在借助图形直观进行合情推理的过程中,学生能增强探究欲望,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激活数学思维,激发潜在的创造力,逐步形成创新意识。  [关键词]自主探究;化归思想;发展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20-0068-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人类学顾名思义是研究关于人类的学问,是对人类的所有创造物, 如产品、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和社会关系等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人类学”这一术语来源于希腊文 anthropos 和 logos,字面意思是“关于人的科学”。 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最早使用这一名称,用于研究人的精神实质。而随着人类学的不断发展,其独有的研究理念和方法使它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所关涉的内容也越
[摘 要]求多边形的内角和是让学生借助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经验来探索四边形内角和及其他多边形内角和,让学生经历量、画、剪、拼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把求多边形内角和的问题转化为求几个三角形内角和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转化中学会推理,在推理中找出规律,构建计算多边形内角和的数学模型,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定位;探究;建模;运用;多边形内角和  一、立足教材,整体把握  “
一只乌鸦从空中俯冲至地,随着它的视角,我们得以一窥这座名为“修容镇”的小镇风貌,灰暗的色调下,小镇显得更为神秘。山中腹地,一座高楼——“修容院”耸立于小镇中,尤为醒目与特殊,颇具时代背景的建筑仿佛下一秒就要向你讲述当年的某一段往事。乌鸦的俯冲也带来了一种扑面的压迫感,使人呼吸急促,心中顿时紧张。  “那妈妈整天想着修容,最后人都离开我们了”的开场词似乎也暗示了“修容”背后隐藏着一个秘密。  画面一
[摘 要]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理念的指导下,研究学生的“学困点”,以学定教,有效化解疑难,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比较法在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整合知识点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学困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学困点;比较法;小学数学  “学困点”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相似内容互相混淆、学习内容负向迁移、知识点螺旋递进等原因所产生的困惑点,也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课堂提问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良好的课堂提问可以引发学生思考、构建学习版图、串联课堂活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因此,不少一线教师开始向教学的根本活动——课堂提问发起研究攻势。与此同时,大量的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语文课堂离不开提问,语文原本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它集“人文性”和“工具性”于一身。在王荣生教授的《阅读教学设计要诀》中指出:语文阅读教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求各学科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采取多样的方式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树立文化意识,提升文化品质。道德与法治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其中蕴含着大量的传统文化内容。本文将以传统文化孝老为例,就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实现孝老教育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孝老教育;教育问题;教育对策  传统文化教育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