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包括运输、通讯和支付系统,在某些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网络产品或服务具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消费网络产品的人越多,个人从该产品中获得的价值越高。二,一个公司生产某种产品的技术选择取决于其它公司的技术选择。以电话系统为例,电话线连接的用户越多,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员所能联系的其他成员人数就越多,因此他或她也就更乐于加入这一电话网络。同样,提供电话服务设备的企业更愿意生产能与其它电话服务公司同类产品相兼容的交换机和电话线,以方便其用户与其它公司的用户相互连接,从而为他们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把网络的各组成部分看作由连线所联结的节点。最明显的例子或许是铁路系统,它是由联结着许多目的地(节点)的铁路线(连线)组成的有形网络。一条联结一个目的地的铁路是有价值的,然而,能把一名旅客想去的许多地方联结在一起的铁路系统才有最大的价值。要建立一个广泛延伸的铁路系统,地区性的铁路线就必须采用相互兼容的轨距标准。这种网络组成部分之间的互补性,一方面使消费者更看重规模较大的网络系统,另一方面使公司不得不考虑竞争对手的生产决策。
有形网络还包括高速公路、石油和天然气管道、水利系统以及计算机控制的航空预定系统。某些信息服务也具有网络的特征。譬如,互联网就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网络系统,计算机是系统的节点,软件和把电脑接入网络的电话线构成了能使文件相互交换和被不同的计算机无缝阅读的连线。
支付系统,如信用卡、自动取款机(ATM)、货币、支票等,也属于网络商品。这里,节点可以是商人、消费者和银行,他们由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联结在一起。在某些情况下,如ATM网络或POS借方系统,连线还包括电话线。在其他情况下,如在支票支付系统中,连线则由商人向银行交送支票,银行又通过清算中心将支票转账到消费者开户银行的方式构成。在信用卡系统中,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互补性是明显的:使用信用卡的人越多,就会诱使更多的商家增加终端设备,因为给消费者提供便利的支付手段会潜在地增加商家的销售;同样,当允许信用卡支付的商家增多时,对于拥有信用卡的消费者来说,该系统的价值也在增加。
在网络依存型产业(networkdependentindustry)中出现的许多独特问题重新激发了经济学家的兴趣。下面,我们将讨论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兼容和标准设定问题、网络设施的用户基础的作用、以及网络设施的接入问题。另外,一些更一般的经济问题,如定价策略,垄断倾向和替代性技术的引进及采用等,在网络产业中也呈现出新的特点。由于通讯产业和计算机硬件、软件产业的发展以及诸如电子货币等新型支付系统的引进,网络经济学在当今经济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对网络经济学和网络产品独有特征的理解,有助于我们了解网络产品的市场结构,并为制定网络产品的经营战略和公共政策提供基础。
下面,我们将从网络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一些支付系统的问题,同时将表明,如果缺乏对于支付网络的经济学理解,将很难制定出适当的公共政策。
网络问题
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具有网络特点。对于非网络产品而言,企业为成为主导生产商而相互竞争,而且一家企业采用的生产技术不必与其他公司所采用的技术相关联。通常,最有效率的生产商将赢得市场份额,而其他公司将失去市场份额,甚至被完全挤出市场。而且,不管还有其他多少人购买某种产品,单个人从购买这种产品中所得到的满足都是一样的。比如冰激凌,许多不同的企业力争成为最受欢迎的品牌,每家企业都在采用某种它认为能生产出最可口产品的技术,并且一个人从吃冰激凌中所得到的满足并不取决于还有其他多少人购买冰激凌。
但是对于网络产品,情形就不同了。以通讯系统为例,如果一个人使用Morse编码,而另一个人使用Semaphores,他们就无法交流。一个能被双方共同接受的协调一致的信号系统是成功交流的必要条件。因此,想提供通讯服务的公司必须考虑其他公司在提供什么。这些公司的决策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竞争性的。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通讯系统,通讯系统的价值也在逐渐增加,其规模也将不断扩大。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不仅人们获得的利益在增加,而且单位产品的成本也在下降。规模经济产生的一个原因是,网络经常设有集中的交换设备以方便服务的传输。例如,在地区性的电话网络中,一般并不是把线路从每一户接到所有其他各户,而是把每一户的线路通过一系列干线连接到中央交换器上。随着电话业务量的增加,由于交换器的固定费用被分摊到更多的通话上,每一次通话的成本就降低了。这种平均耗费的降低鼓励了更大网络的产生。
在20世纪70和80年代,经济学家们开始认识到网络是某些产业的显著特征,并且概括了这些产业特有的经济问题。
兼容。网络组成部分之间的兼容性是扩展网络容量的关键之一。通过网络把一项技术的相互补充的部分结合在一起,商品和服务才可能被创造出来。然而,正是组成部分之间的兼容才使这种互补性成为可能。对很多产品来说,只有坚持技术标准才能实现兼容。
拿铁路轨距为例。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美国铁路采用了若干不同的轨距,为了经过轨距不等的铁路线运输货物,就必须使用昂贵的设备,包括在某些情况下搭设第三条铁路,和轴宽可以调节的火车。19世纪30年代,在美国城际铁路运输的初始阶段,有三种轨距最为通行,分别是485英尺、410英尺和5英尺。尽管相互之间只有微小差别,但是这种差别已经足以阻碍车辆的交叉运行。因此,当货物从一个地区的铁路运送到另一个地区时,通常需要卸货和装货。不过,只要不同地区之间的货运量不是很大,这些不同的轨距就能继续存在。从19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又有其他的轨距被引进来,进一步阻碍了铁路系统之间的互通互联。道格拉斯·布菲特在1991年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在19世纪60年代只有9个地区分别在内部采用了统一的轨距。然而,到了19世纪90年代,美国铁路终于把4.85英尺定为全国的标准轨距。
布菲特是这样解释美国铁路轨距的演变的:在铁路发展的最初几年里,地方性的考虑是最重要的。建筑铁路是为了到达港口、河流、运河和大的市场,而不是与其他的铁路线相互联结。然而,随着美国内战以后工业化的发展,跨越不同轨距的铁路线来运输货物的高昂成本就越来越明显了。19世纪80年代后期,那些不使用标准轨距的铁路线主动决定采用全国的标准轨距。随后,形成了一个更大规模的铁路网络系统。
生产不足。网络服务的另一个问题是生产不足。经济模型表明网络服务的市场生产经常效率低下,因为使用一个网络会对该网络的其他使用者产生外部效应。而这种外部效应在作出生产决策时经常被忽视。
扩展一个网络需要额外的设备,而新设备又为生产新产品和新服务创造了可能性。例如,一个公司安装一台传真机,也就是在其他公司拥有的100台传真机的现有网络上增加了一台。这种安装能使这个公司把信息传送给其他100个公司。反之,这100个公司也可以把信息传送给这个有新传真机的公司。现有的传真机用户一般来说比较重视额外的机器,但是并不资助这种安装。一家公司在决定是否安装新的传真机时并不考虑对其他公司的正面影响。因此,在购买和使用网络产品时存在着外部效应。由于网络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并不反映这种外部效应,网络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在竞争性市场中效率比较低。一个公司或许会认为安装新的传真机比较昂贵,即使它对100个其他公司的价值要超过机器的价值。
标准。在获得使网络互补成为可能的兼容性中,为网络各组成部分设置标准的过程极其重要。正如美国铁路那样,设置标准可以通过市场、合作(例如设置标准的行业论坛)或政府来完成。尽管美国的铁路系统是通过市场力量,经过半个多世纪才形成了标准轨距,但是有分析家曾提议采用立法手段来推动早期的轨距标准化。这样可使存在了数十年的由于轨距不同而产生的无穷烦恼得以避免。但立法可能会强制性决定一个不好的轨距。
今天,很多行业相互合作为产品设立技术标准。如,支票,智能卡,自动取款卡、信用卡以及支付系统的其他组成部分都被精心设计以维持不同的网络组成部分和网络服务供应商之间的兼容。在以卡为基础的支付系统中,为了使系统正常运作,卡的磁条上的信息设置、编码和其他的技术标准必须是相同的。吸引那些具有最大利润和技术专长的公司参与标准的设置,由此形成的合作性的,由行业资助的标准化方法就能使标准的迅速采用成为可能。
给完整产品提供各组成部分的公司之间的合作与竞争者之间的串谋是有区别的,串谋会导致价格的固定和其他反竞争的措施。困难在于正确识别哪一种合作在起作用。
用户基础。有时,网络产业中一个早期的领先者使用的技术能使他在与其他公司争夺技术标准的竞赛中占据主导地位。例如,美国铁路最终确定的标准轨距就是早先在公里数上处于领先地位,并且在工业化程度更高的东北部和中西部最常用的轨距。这个例子表明了如下事实,即在网络工业中一个大的网络设备的用户基础比那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技术更有内在的优势。赢得早期领先地位的技术可以作为其他竞争性技术的模板:与它兼容的技术有优势,与它不兼容的技术则没有优势。
另外,网络系统大规模的用户基础会增加对特定系统的要求。让我们看看早期电话网络的竞争,拥有大量的用户将会增加系统成功的可能性。比如在一个有两个电话公司的城市里,大的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广泛的服务,客户无须购买两个公司的服务。
另一个例子是彩电。最初,彩电只是竞争计划的一个部分。1953年联邦通讯委员会(FCC)批准的第一个彩电系统与黑白电视的接受器是不兼容的,并且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1953年,FCC批准了一个能和黑白电视兼容的系统,这样消费者就可以收到由两种形式传送的节目。由于当地电视台需要购买昂贵的设备来接收彩色电视节目,直到1970年才完成所有的节目以彩色制式播送。如果消费者必须在拥有两种电视、或用每一种系统接收有限的节目之中选择的话,向彩电的过渡将很可能被耽搁。向彩电的快速过渡的完成是以牺牲低质量系统为代价的。
大的用户基础成功地影响网络产品表明了网络产业的其他三个普遍特征的重要性:低廉的引入费用、预期的作用、以及公司如何扩展主导产品。所有这些潜在的商业策略明显地反映了网络经济学的动态特性。现有用户基础的规模会影响服务的现有需求,但是用户基础的规模本身又是供求双方以往决策的结果。
低廉的引入费用是快速增加用户的一种方法,也是很多网络公司的普遍做法。如果一个公司能成功地在目前的用户中建立自己的品牌,那么它就有机会向以后的用户收取较高的费用,而这笔费用将超过公司的支出。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Netscape的航海者浏览器和微软的探索者浏览器,这两家公司在最初的竞争中都采取了向网络浏览者让利的方法。
与用户基础有关的第二个特点是预期的作用。在引进新产品和推广现有产品时,使现有和潜在的用户坚信产品将会拥有很大的用户基础是很重要的,即使它现在没有。比如,信用卡的广告总是炫耀它们的普及性。由于电子邮件有望成为一种永久性的交流方式,因此很多人都在建立自己的电子邮件账户。对竞争性企业来说,使用误导性的广告、让消费者对竞争对手的产品产生错误的预期,都是不合理地影响市场预期的做法。
CD机的成功表明了预期的重要性。尽管CD机与现有的录音技术并不兼容,而且录音机具有很好的用户基础,它还是被快速广泛地推广了。推广CD机的飞利浦和索尼公司建立了两个生产CD的合资企业,从而使其能稳定地向用户提供CD。与电视不同,录音制作室不需要购买昂贵的设备来为CD制作音乐。因此,潜在的购买者可以预见到不久之后,CD就可以提供几乎所有的录音音乐;彩电的发展则与之不同,黑白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放在引进彩电后仍然持续了20年左右。
一家拥有很大用户基础的网络公司会把它的统治地位延伸到其他新的产品上。在某些情况下,一个控制网络产品的公司可以通过把第二种产品融入第一种产品的方式,控制互补产品的标准。比如,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制造商会把更多的应用软件融入每一代操作系统软件。这种策略从根本上扩大了网络服务供应商影响市场选择新技术的能力。当然,在某些情况下技术领先的公司会提供最好的第二代产品,但并不一定这样做。事实上,通过限制竞争对手引进与现有技术兼容的下一代产品的能力,技术领先的网络供应商会从自己的下一代产品中赢得收益和优势。
主要网络供应商的另一个令人担忧的滥用权力的例子是,将网络服务的销售与附属产品捆绑起来,而消费者可以从其他竞争性的供应商那里以更低的价格买到这些附属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主要供应商会因为拥有大量的用户而占有优势。其他的网络服务供应商将无法与之竞争,因为他们的小规模的用户基础导致了产品的低价值。因此,主要供应商会向附属服务收取过高的费用,因为用户是不会转向小公司的。
在一起反托拉斯案件中,美国司法部指控电子支付服务公司(EPS)———也就是MACATM网络的营运商把自动取款机处理程序的销售(附属产品)与自动取款机网络接入的销售捆绑起来。在1994年的调解法令中,EPS同意让其他公司参与其附属服务的竞争。
网络接入。一个拥有大量用户的网络一旦建立起来,它就必须决定哪些公司可以使用它的设备,也就是网络的标准是“开放的”还是“封闭的”。如果标准是开放的,很多公司就会设计并销售与该标准兼容的产品,而如果其标准是封闭的,它就会限制利用标准销售产品的公司的数目。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早期,银行的顾客可以通过自动取款机直接使用他们的存款账户。这些自动取款机系统绝大部分是专有的,因而是封闭的。80年代中期,许多银行达成了共享自动取款机接入的协议,因此创立了共享式的自动取款机网络———这是一个开放的标准。
成功的网络可以制造一种被称为瓶颈或基础设施(essentialfacilities)的垄断。通过限制使用这些设施,这些设施的所有者使竞争性的服务生产商处于相当不利的竞争局面中。例如,1999年的《电讯法》(TelecommunicationAct)授权FCC制定详细的条款,在这些条款下,“小贝尔”公司的竞争者可以接入地方电话网主干线和交换器以提供电话服务。如果没有这种强制性的接入,地方电话网就没有动力为竞争性供应商提供接入服务。如果不能接入地方电话网,其他的电话服务供应商将不得不建立一个大型网络设施以吸引挑剔的用户。通过不让竞争对手使用基础设施,地方网络营运商在进入市场时享有很大的优势。这种瓶颈式的垄断在美国的反托拉斯法案中已经成功地受到了挑战。
网络在支付系统中的应用。认识支付系统的网络特点能洞察重要的公共政策的问题。为了获得成功,作为参与者借以进行价值交换的技术,支付系统必须有广泛的接受度。一个以卡为基础的支付产品,不管是借记卡还是信用卡,都要求消费者持卡而且商家有授权终端。这两种设备是互补的,零售商所设的终端越多,持卡者可能进行的交易就越多。纸币和硬币需要网络设备进行阅读,计算和分类以便能让自动售货机接受。
一旦我们认识到支持美元账单的网络效应的重要性,我们就能很好地理解苏珊·B·安东尼推行一美元硬币的失败。有人认为,一美元硬币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它的设计不太合理,很难把它和25分硬币区分开来。然而虽然苏珊·B·安东尼设计的硬币在颜色、边沿和厚度上都与25分硬币相似,但它比25分硬币重43%,而且它与25分硬币有非常不同的雕版,因此,认为设计不合理的观点是值得怀疑的。卡斯基和劳伦特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动售货机的网络效应上而不是设计上。只有当自动售货机的拥有者花费精力来使自动售货机接受硬币时,一美元硬币才能使价值更高的交易在自动售货机上进行。只有当自动售货机的所有者预计公众会使用硬币时,他们才会接纳硬币。这些预期并不适用于苏珊·B·安东尼设计的硬币,因为一美元纸币仍在流通。
在加拿大,尽管开展了大量的宣传活动,一美元硬币的使用也不太令人满意。于是,加拿大银行开始撤消一美元钞票,以便使自动售货机公司接受硬币。现在一美元硬币已是惟一的流通货币。这种情况使人开始注意钞票的用户基础。硬币要想代替钞票需要得到广泛的认可。
自动取款机网络无数的例子说明了网络效应的重要性。丹尼斯·卡尔顿和艾仑·弗兰克提供了一个关于兼容性如何提高网络产出和改进便利程度的例子。他们研究了1986年芝加哥的两家自动取款机网络公司兼并的产出效应。他们指出由于网络组成部分的互补性,兼并会带来便捷程度的提高和更好的服务:银行卡和自动取款机。卡尔顿和弗兰克认为,“随着网络参加者和终端数量的增加,消费者将从网络规模的增加和地理密集度的提高中获益。随着网络参与者和终端数目的增加,消费者可以更多地依赖网络。即使一些费用在增加,但是使用自动取款机服务的全部费用,包括搜寻费用和不能发现操作终端的风险都会降低。”卡尔顿和弗兰克还指出网络机器的数目和网络成员进行交易的数目比兼并后的第一年增加了2倍多。而且,如果把兼并后的7年作为一个整体来看,这两家公司的机器和交易数量的增长率都高于全国的增长率。
这两个自动取款机公司的兼并几乎使任何芝加哥银行的银行卡与芝加哥地区的自动取款机兼容,这导致了产出的巨大增长,这一结果与网络效应理论是一致的。
近来,维萨(Visa)公司和MasterCard公司的“离线”借记卡的增长向我们说明了网络设备用户基础的重要性。这两种卡也被称为支票卡,它们可通过POS机以电子化方式借记持卡人的存款账户。其他的POS信用卡系统,被称为“在线”借记卡,则由地区性的自动取款机网络提供,如MAC,Honor,Star和Pulse。这两种借记卡的主要技术区别在于,“在线”系统使用个人身份号码(PIN),而且交易由持卡人的银行来核准;“离线”系统使用个人签名,并由维萨公司和MasterCard公司来核准。“离线”交易在交易后几天之内通过持卡人的银行进行清算;而“在线”系统在交易的当天或第二天就进行清算。
“离线”系统是世界各地零售业务的信用卡授权系统的延展系统。维萨公司和MasterCard公司坚持认为,只要零售商接受它们的信用卡,相应地也就得接受它们的支票卡(checkcard)。因此,“离线”系统拥有巨大的与其信用卡相容的网络,从而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的便利。
相反,“在线”系统要向一个一个零售商销售它们的产品。零售商(也许已经具有了信用卡授权终端)必须购买PIN笔记本。另外,当“离线”系统在全国范围内被接受,而且其持卡人遍布全国时,各个“在线”自动取款机或POS系统却只在特定的地区被接受并在特定地区拥有持卡人。这种有限的接受程度降低了零售商使用在线系统的愿望。通过扩大信用卡授权系统的普及程度,“离线”卡已经成为两种系统中更为常用的系统。
一些零售商反对维萨公司和MasterCard公司的要求:即如果零售商接受信用卡,他们就必须接受支票卡。在一起反托拉斯诉讼中,零售商们指控信用卡联合会进行捆绑安排,也就是说信用卡联合会利用其在信用卡方面的统治地位非法地获得在借记卡市场上的领导地位。与“在线”的地区性自动取款机或POS网络的POS卡交易相比,消费者需要向维萨公司和MasterCard公司的支票卡交易交纳更高的费用。
洞察网络经济学的另一个例子是消费者的支票支付和公司对公司支付的持续统治地位。与电子支付相比,支票经常被认为是一种没有效率的支付方式。科斯丁·威尔士估计一张支票所需的全部费用大概相当于电子支付的2倍。
为什么各个公司和银行不说服支票使用者改用电子支付方式呢?答案部分在于网络设施的大的用户基础支持了支票的使用。与支票支付相伴而生的发票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认可。只有很少的银行和公司使用电子替代物———电子数据交换。在电子替代物得到广泛使用和取得统治地位之前,支票支付相对来说仍然比较方便。它的方便性降低了公司采用替代系统的愿望。
结论网络具有的特点为网络服务供应商和消费者带来了独特的商业策略问题,包括兼容,网络接入以及创造并利用网络设备的统治地位。
网络经济学在产业组织经济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借助它可以深入地考察许多重要的行业,包括支付系统。在支付系统中,对价值交换所需设备的兼容性的要求使系统设备的互补性成为可能,这种互补性是网络经济学的标志。苏珊·B·安东尼一美元硬币的失败,维萨公司和MasterCard公司“离线”借记卡的成功,ATM系统合并后带来的更优越的便利性,以及替代作为主导性支付方式的支票的困难,对所有这些问题的了解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网络经济学。
(刘丽丽译)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把网络的各组成部分看作由连线所联结的节点。最明显的例子或许是铁路系统,它是由联结着许多目的地(节点)的铁路线(连线)组成的有形网络。一条联结一个目的地的铁路是有价值的,然而,能把一名旅客想去的许多地方联结在一起的铁路系统才有最大的价值。要建立一个广泛延伸的铁路系统,地区性的铁路线就必须采用相互兼容的轨距标准。这种网络组成部分之间的互补性,一方面使消费者更看重规模较大的网络系统,另一方面使公司不得不考虑竞争对手的生产决策。
有形网络还包括高速公路、石油和天然气管道、水利系统以及计算机控制的航空预定系统。某些信息服务也具有网络的特征。譬如,互联网就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网络系统,计算机是系统的节点,软件和把电脑接入网络的电话线构成了能使文件相互交换和被不同的计算机无缝阅读的连线。
支付系统,如信用卡、自动取款机(ATM)、货币、支票等,也属于网络商品。这里,节点可以是商人、消费者和银行,他们由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联结在一起。在某些情况下,如ATM网络或POS借方系统,连线还包括电话线。在其他情况下,如在支票支付系统中,连线则由商人向银行交送支票,银行又通过清算中心将支票转账到消费者开户银行的方式构成。在信用卡系统中,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互补性是明显的:使用信用卡的人越多,就会诱使更多的商家增加终端设备,因为给消费者提供便利的支付手段会潜在地增加商家的销售;同样,当允许信用卡支付的商家增多时,对于拥有信用卡的消费者来说,该系统的价值也在增加。
在网络依存型产业(networkdependentindustry)中出现的许多独特问题重新激发了经济学家的兴趣。下面,我们将讨论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兼容和标准设定问题、网络设施的用户基础的作用、以及网络设施的接入问题。另外,一些更一般的经济问题,如定价策略,垄断倾向和替代性技术的引进及采用等,在网络产业中也呈现出新的特点。由于通讯产业和计算机硬件、软件产业的发展以及诸如电子货币等新型支付系统的引进,网络经济学在当今经济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对网络经济学和网络产品独有特征的理解,有助于我们了解网络产品的市场结构,并为制定网络产品的经营战略和公共政策提供基础。
下面,我们将从网络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一些支付系统的问题,同时将表明,如果缺乏对于支付网络的经济学理解,将很难制定出适当的公共政策。
网络问题
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具有网络特点。对于非网络产品而言,企业为成为主导生产商而相互竞争,而且一家企业采用的生产技术不必与其他公司所采用的技术相关联。通常,最有效率的生产商将赢得市场份额,而其他公司将失去市场份额,甚至被完全挤出市场。而且,不管还有其他多少人购买某种产品,单个人从购买这种产品中所得到的满足都是一样的。比如冰激凌,许多不同的企业力争成为最受欢迎的品牌,每家企业都在采用某种它认为能生产出最可口产品的技术,并且一个人从吃冰激凌中所得到的满足并不取决于还有其他多少人购买冰激凌。
但是对于网络产品,情形就不同了。以通讯系统为例,如果一个人使用Morse编码,而另一个人使用Semaphores,他们就无法交流。一个能被双方共同接受的协调一致的信号系统是成功交流的必要条件。因此,想提供通讯服务的公司必须考虑其他公司在提供什么。这些公司的决策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竞争性的。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通讯系统,通讯系统的价值也在逐渐增加,其规模也将不断扩大。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不仅人们获得的利益在增加,而且单位产品的成本也在下降。规模经济产生的一个原因是,网络经常设有集中的交换设备以方便服务的传输。例如,在地区性的电话网络中,一般并不是把线路从每一户接到所有其他各户,而是把每一户的线路通过一系列干线连接到中央交换器上。随着电话业务量的增加,由于交换器的固定费用被分摊到更多的通话上,每一次通话的成本就降低了。这种平均耗费的降低鼓励了更大网络的产生。
在20世纪70和80年代,经济学家们开始认识到网络是某些产业的显著特征,并且概括了这些产业特有的经济问题。
兼容。网络组成部分之间的兼容性是扩展网络容量的关键之一。通过网络把一项技术的相互补充的部分结合在一起,商品和服务才可能被创造出来。然而,正是组成部分之间的兼容才使这种互补性成为可能。对很多产品来说,只有坚持技术标准才能实现兼容。
拿铁路轨距为例。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美国铁路采用了若干不同的轨距,为了经过轨距不等的铁路线运输货物,就必须使用昂贵的设备,包括在某些情况下搭设第三条铁路,和轴宽可以调节的火车。19世纪30年代,在美国城际铁路运输的初始阶段,有三种轨距最为通行,分别是485英尺、410英尺和5英尺。尽管相互之间只有微小差别,但是这种差别已经足以阻碍车辆的交叉运行。因此,当货物从一个地区的铁路运送到另一个地区时,通常需要卸货和装货。不过,只要不同地区之间的货运量不是很大,这些不同的轨距就能继续存在。从19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又有其他的轨距被引进来,进一步阻碍了铁路系统之间的互通互联。道格拉斯·布菲特在1991年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在19世纪60年代只有9个地区分别在内部采用了统一的轨距。然而,到了19世纪90年代,美国铁路终于把4.85英尺定为全国的标准轨距。
布菲特是这样解释美国铁路轨距的演变的:在铁路发展的最初几年里,地方性的考虑是最重要的。建筑铁路是为了到达港口、河流、运河和大的市场,而不是与其他的铁路线相互联结。然而,随着美国内战以后工业化的发展,跨越不同轨距的铁路线来运输货物的高昂成本就越来越明显了。19世纪80年代后期,那些不使用标准轨距的铁路线主动决定采用全国的标准轨距。随后,形成了一个更大规模的铁路网络系统。
生产不足。网络服务的另一个问题是生产不足。经济模型表明网络服务的市场生产经常效率低下,因为使用一个网络会对该网络的其他使用者产生外部效应。而这种外部效应在作出生产决策时经常被忽视。
扩展一个网络需要额外的设备,而新设备又为生产新产品和新服务创造了可能性。例如,一个公司安装一台传真机,也就是在其他公司拥有的100台传真机的现有网络上增加了一台。这种安装能使这个公司把信息传送给其他100个公司。反之,这100个公司也可以把信息传送给这个有新传真机的公司。现有的传真机用户一般来说比较重视额外的机器,但是并不资助这种安装。一家公司在决定是否安装新的传真机时并不考虑对其他公司的正面影响。因此,在购买和使用网络产品时存在着外部效应。由于网络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并不反映这种外部效应,网络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在竞争性市场中效率比较低。一个公司或许会认为安装新的传真机比较昂贵,即使它对100个其他公司的价值要超过机器的价值。
标准。在获得使网络互补成为可能的兼容性中,为网络各组成部分设置标准的过程极其重要。正如美国铁路那样,设置标准可以通过市场、合作(例如设置标准的行业论坛)或政府来完成。尽管美国的铁路系统是通过市场力量,经过半个多世纪才形成了标准轨距,但是有分析家曾提议采用立法手段来推动早期的轨距标准化。这样可使存在了数十年的由于轨距不同而产生的无穷烦恼得以避免。但立法可能会强制性决定一个不好的轨距。
今天,很多行业相互合作为产品设立技术标准。如,支票,智能卡,自动取款卡、信用卡以及支付系统的其他组成部分都被精心设计以维持不同的网络组成部分和网络服务供应商之间的兼容。在以卡为基础的支付系统中,为了使系统正常运作,卡的磁条上的信息设置、编码和其他的技术标准必须是相同的。吸引那些具有最大利润和技术专长的公司参与标准的设置,由此形成的合作性的,由行业资助的标准化方法就能使标准的迅速采用成为可能。
给完整产品提供各组成部分的公司之间的合作与竞争者之间的串谋是有区别的,串谋会导致价格的固定和其他反竞争的措施。困难在于正确识别哪一种合作在起作用。
用户基础。有时,网络产业中一个早期的领先者使用的技术能使他在与其他公司争夺技术标准的竞赛中占据主导地位。例如,美国铁路最终确定的标准轨距就是早先在公里数上处于领先地位,并且在工业化程度更高的东北部和中西部最常用的轨距。这个例子表明了如下事实,即在网络工业中一个大的网络设备的用户基础比那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技术更有内在的优势。赢得早期领先地位的技术可以作为其他竞争性技术的模板:与它兼容的技术有优势,与它不兼容的技术则没有优势。
另外,网络系统大规模的用户基础会增加对特定系统的要求。让我们看看早期电话网络的竞争,拥有大量的用户将会增加系统成功的可能性。比如在一个有两个电话公司的城市里,大的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广泛的服务,客户无须购买两个公司的服务。
另一个例子是彩电。最初,彩电只是竞争计划的一个部分。1953年联邦通讯委员会(FCC)批准的第一个彩电系统与黑白电视的接受器是不兼容的,并且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1953年,FCC批准了一个能和黑白电视兼容的系统,这样消费者就可以收到由两种形式传送的节目。由于当地电视台需要购买昂贵的设备来接收彩色电视节目,直到1970年才完成所有的节目以彩色制式播送。如果消费者必须在拥有两种电视、或用每一种系统接收有限的节目之中选择的话,向彩电的过渡将很可能被耽搁。向彩电的快速过渡的完成是以牺牲低质量系统为代价的。
大的用户基础成功地影响网络产品表明了网络产业的其他三个普遍特征的重要性:低廉的引入费用、预期的作用、以及公司如何扩展主导产品。所有这些潜在的商业策略明显地反映了网络经济学的动态特性。现有用户基础的规模会影响服务的现有需求,但是用户基础的规模本身又是供求双方以往决策的结果。
低廉的引入费用是快速增加用户的一种方法,也是很多网络公司的普遍做法。如果一个公司能成功地在目前的用户中建立自己的品牌,那么它就有机会向以后的用户收取较高的费用,而这笔费用将超过公司的支出。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Netscape的航海者浏览器和微软的探索者浏览器,这两家公司在最初的竞争中都采取了向网络浏览者让利的方法。
与用户基础有关的第二个特点是预期的作用。在引进新产品和推广现有产品时,使现有和潜在的用户坚信产品将会拥有很大的用户基础是很重要的,即使它现在没有。比如,信用卡的广告总是炫耀它们的普及性。由于电子邮件有望成为一种永久性的交流方式,因此很多人都在建立自己的电子邮件账户。对竞争性企业来说,使用误导性的广告、让消费者对竞争对手的产品产生错误的预期,都是不合理地影响市场预期的做法。
CD机的成功表明了预期的重要性。尽管CD机与现有的录音技术并不兼容,而且录音机具有很好的用户基础,它还是被快速广泛地推广了。推广CD机的飞利浦和索尼公司建立了两个生产CD的合资企业,从而使其能稳定地向用户提供CD。与电视不同,录音制作室不需要购买昂贵的设备来为CD制作音乐。因此,潜在的购买者可以预见到不久之后,CD就可以提供几乎所有的录音音乐;彩电的发展则与之不同,黑白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放在引进彩电后仍然持续了20年左右。
一家拥有很大用户基础的网络公司会把它的统治地位延伸到其他新的产品上。在某些情况下,一个控制网络产品的公司可以通过把第二种产品融入第一种产品的方式,控制互补产品的标准。比如,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制造商会把更多的应用软件融入每一代操作系统软件。这种策略从根本上扩大了网络服务供应商影响市场选择新技术的能力。当然,在某些情况下技术领先的公司会提供最好的第二代产品,但并不一定这样做。事实上,通过限制竞争对手引进与现有技术兼容的下一代产品的能力,技术领先的网络供应商会从自己的下一代产品中赢得收益和优势。
主要网络供应商的另一个令人担忧的滥用权力的例子是,将网络服务的销售与附属产品捆绑起来,而消费者可以从其他竞争性的供应商那里以更低的价格买到这些附属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主要供应商会因为拥有大量的用户而占有优势。其他的网络服务供应商将无法与之竞争,因为他们的小规模的用户基础导致了产品的低价值。因此,主要供应商会向附属服务收取过高的费用,因为用户是不会转向小公司的。
在一起反托拉斯案件中,美国司法部指控电子支付服务公司(EPS)———也就是MACATM网络的营运商把自动取款机处理程序的销售(附属产品)与自动取款机网络接入的销售捆绑起来。在1994年的调解法令中,EPS同意让其他公司参与其附属服务的竞争。
网络接入。一个拥有大量用户的网络一旦建立起来,它就必须决定哪些公司可以使用它的设备,也就是网络的标准是“开放的”还是“封闭的”。如果标准是开放的,很多公司就会设计并销售与该标准兼容的产品,而如果其标准是封闭的,它就会限制利用标准销售产品的公司的数目。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早期,银行的顾客可以通过自动取款机直接使用他们的存款账户。这些自动取款机系统绝大部分是专有的,因而是封闭的。80年代中期,许多银行达成了共享自动取款机接入的协议,因此创立了共享式的自动取款机网络———这是一个开放的标准。
成功的网络可以制造一种被称为瓶颈或基础设施(essentialfacilities)的垄断。通过限制使用这些设施,这些设施的所有者使竞争性的服务生产商处于相当不利的竞争局面中。例如,1999年的《电讯法》(TelecommunicationAct)授权FCC制定详细的条款,在这些条款下,“小贝尔”公司的竞争者可以接入地方电话网主干线和交换器以提供电话服务。如果没有这种强制性的接入,地方电话网就没有动力为竞争性供应商提供接入服务。如果不能接入地方电话网,其他的电话服务供应商将不得不建立一个大型网络设施以吸引挑剔的用户。通过不让竞争对手使用基础设施,地方网络营运商在进入市场时享有很大的优势。这种瓶颈式的垄断在美国的反托拉斯法案中已经成功地受到了挑战。
网络在支付系统中的应用。认识支付系统的网络特点能洞察重要的公共政策的问题。为了获得成功,作为参与者借以进行价值交换的技术,支付系统必须有广泛的接受度。一个以卡为基础的支付产品,不管是借记卡还是信用卡,都要求消费者持卡而且商家有授权终端。这两种设备是互补的,零售商所设的终端越多,持卡者可能进行的交易就越多。纸币和硬币需要网络设备进行阅读,计算和分类以便能让自动售货机接受。
一旦我们认识到支持美元账单的网络效应的重要性,我们就能很好地理解苏珊·B·安东尼推行一美元硬币的失败。有人认为,一美元硬币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它的设计不太合理,很难把它和25分硬币区分开来。然而虽然苏珊·B·安东尼设计的硬币在颜色、边沿和厚度上都与25分硬币相似,但它比25分硬币重43%,而且它与25分硬币有非常不同的雕版,因此,认为设计不合理的观点是值得怀疑的。卡斯基和劳伦特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动售货机的网络效应上而不是设计上。只有当自动售货机的拥有者花费精力来使自动售货机接受硬币时,一美元硬币才能使价值更高的交易在自动售货机上进行。只有当自动售货机的所有者预计公众会使用硬币时,他们才会接纳硬币。这些预期并不适用于苏珊·B·安东尼设计的硬币,因为一美元纸币仍在流通。
在加拿大,尽管开展了大量的宣传活动,一美元硬币的使用也不太令人满意。于是,加拿大银行开始撤消一美元钞票,以便使自动售货机公司接受硬币。现在一美元硬币已是惟一的流通货币。这种情况使人开始注意钞票的用户基础。硬币要想代替钞票需要得到广泛的认可。
自动取款机网络无数的例子说明了网络效应的重要性。丹尼斯·卡尔顿和艾仑·弗兰克提供了一个关于兼容性如何提高网络产出和改进便利程度的例子。他们研究了1986年芝加哥的两家自动取款机网络公司兼并的产出效应。他们指出由于网络组成部分的互补性,兼并会带来便捷程度的提高和更好的服务:银行卡和自动取款机。卡尔顿和弗兰克认为,“随着网络参加者和终端数量的增加,消费者将从网络规模的增加和地理密集度的提高中获益。随着网络参与者和终端数目的增加,消费者可以更多地依赖网络。即使一些费用在增加,但是使用自动取款机服务的全部费用,包括搜寻费用和不能发现操作终端的风险都会降低。”卡尔顿和弗兰克还指出网络机器的数目和网络成员进行交易的数目比兼并后的第一年增加了2倍多。而且,如果把兼并后的7年作为一个整体来看,这两家公司的机器和交易数量的增长率都高于全国的增长率。
这两个自动取款机公司的兼并几乎使任何芝加哥银行的银行卡与芝加哥地区的自动取款机兼容,这导致了产出的巨大增长,这一结果与网络效应理论是一致的。
近来,维萨(Visa)公司和MasterCard公司的“离线”借记卡的增长向我们说明了网络设备用户基础的重要性。这两种卡也被称为支票卡,它们可通过POS机以电子化方式借记持卡人的存款账户。其他的POS信用卡系统,被称为“在线”借记卡,则由地区性的自动取款机网络提供,如MAC,Honor,Star和Pulse。这两种借记卡的主要技术区别在于,“在线”系统使用个人身份号码(PIN),而且交易由持卡人的银行来核准;“离线”系统使用个人签名,并由维萨公司和MasterCard公司来核准。“离线”交易在交易后几天之内通过持卡人的银行进行清算;而“在线”系统在交易的当天或第二天就进行清算。
“离线”系统是世界各地零售业务的信用卡授权系统的延展系统。维萨公司和MasterCard公司坚持认为,只要零售商接受它们的信用卡,相应地也就得接受它们的支票卡(checkcard)。因此,“离线”系统拥有巨大的与其信用卡相容的网络,从而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的便利。
相反,“在线”系统要向一个一个零售商销售它们的产品。零售商(也许已经具有了信用卡授权终端)必须购买PIN笔记本。另外,当“离线”系统在全国范围内被接受,而且其持卡人遍布全国时,各个“在线”自动取款机或POS系统却只在特定的地区被接受并在特定地区拥有持卡人。这种有限的接受程度降低了零售商使用在线系统的愿望。通过扩大信用卡授权系统的普及程度,“离线”卡已经成为两种系统中更为常用的系统。
一些零售商反对维萨公司和MasterCard公司的要求:即如果零售商接受信用卡,他们就必须接受支票卡。在一起反托拉斯诉讼中,零售商们指控信用卡联合会进行捆绑安排,也就是说信用卡联合会利用其在信用卡方面的统治地位非法地获得在借记卡市场上的领导地位。与“在线”的地区性自动取款机或POS网络的POS卡交易相比,消费者需要向维萨公司和MasterCard公司的支票卡交易交纳更高的费用。
洞察网络经济学的另一个例子是消费者的支票支付和公司对公司支付的持续统治地位。与电子支付相比,支票经常被认为是一种没有效率的支付方式。科斯丁·威尔士估计一张支票所需的全部费用大概相当于电子支付的2倍。
为什么各个公司和银行不说服支票使用者改用电子支付方式呢?答案部分在于网络设施的大的用户基础支持了支票的使用。与支票支付相伴而生的发票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认可。只有很少的银行和公司使用电子替代物———电子数据交换。在电子替代物得到广泛使用和取得统治地位之前,支票支付相对来说仍然比较方便。它的方便性降低了公司采用替代系统的愿望。
结论网络具有的特点为网络服务供应商和消费者带来了独特的商业策略问题,包括兼容,网络接入以及创造并利用网络设备的统治地位。
网络经济学在产业组织经济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借助它可以深入地考察许多重要的行业,包括支付系统。在支付系统中,对价值交换所需设备的兼容性的要求使系统设备的互补性成为可能,这种互补性是网络经济学的标志。苏珊·B·安东尼一美元硬币的失败,维萨公司和MasterCard公司“离线”借记卡的成功,ATM系统合并后带来的更优越的便利性,以及替代作为主导性支付方式的支票的困难,对所有这些问题的了解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网络经济学。
(刘丽丽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