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提问设计探究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speri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是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的最直接最简便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师借以接受学生反馈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提问教学的关键在于设计问题。教师设计问题时,既要考虑提问的目的和内容,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以达到教与学的统一。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进行课堂提问设计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设计提问
  这种提问的设计,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认真研究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大量收集学生在日常活动中可能接触到的社会、经济、科学和生活中的各种信息,结合某节课教学目的的要求,设计出为课堂教学服务,且能使这些感性和零散的知识提高到理性知识的提问。这种提问的设计,由于是借助学生已知的知识范畴来完成知识的迁移,所以它能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独立思考、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例如高一《地理》中关于“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内容,可以这样设计提问:我们居住的无锡市面积不断扩展,人口也随之迅猛增长,这会给我们这座城市带来哪些问题呢?试从城市污染程度、交通状况、住房状况和就业等方面进行分析。在学生回答完这些问题后,教师及时总结,突出强调前三个方面。这样,既完成了“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的学习内容,又为下一个内容----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问埋下伏笔。
  二、将教科书中内容进行形式上的适当转换后设计提问
  1、转换为示意图。这里所说的示意图,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将课本中诸多陈述性的知识转换成具有一定内涵和联系,反映地理基本原理的隐含示意图。教师利用这种示意图进行提问,在教学中有许多好处,它可以简明扼要和形象地把学生应掌握的知识隐含表达出来,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判断力,便于记忆。例如:针对高一《地理》“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这部分教学内容,可以设计示意图进行提问:(1)若你作为决策者,你在哪里布局自来水厂、钢铁厂、计算机装配厂、服装厂,为什么?(2)C和D处若自然特征雷同,但在大气质量上D处稍逊一等,你应该开发哪处旅游景点,为什么?哪处为高科技工业园区?
  2、设计辅助教具。高一《地理》新教科书中有大量的图表,它是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知识、验证知识、开发智力、形成能动认知结构过程的信息源。教师在备课中,应注意对教科书中的相应图表进行深加工,设计出具有观察思考和研究价值、便于提问的教具,以求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为说明高一《地理》中,人口增长过快,不断引发人口与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教学中,可以对“人口、环境和贫困”之间的联系图进行了加工,制作了复合投影片(三张复合),且在授课中提出了三个问题。通过学生观察投影片及复合的动态过程,再充分利用自己手中的教科书,综合分析这三个问题,能帮助学生较快地理解包容的头绪较多的知识,也为学生理解人口过快增长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问题奠定了基础。(1)投影片Ⅰ问题:人口增长过快给固定资源带来哪些影响?对环境和贫困状况有什么影响?(2)复合片Ⅰ问题:人口过快增长又给未开拓资源带来哪些影响?对环境和贫困状况有什么影响?(3)复合片Ⅱ问题:科学进步对环境和贫困有什么影响?能否全面遏制(1)、(2)两方面问题带来的不良影响?
  三、利用各章节后“活动”的内容设计提问
  高一地理新教科书增加了“活动”题内容,其中有部分内容是教师设计提问的极好素材。例如:可以利用高一《地理》(4.4)课后“活动”内容1.让学生层层分析,在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有机联系的前提下,得出结论:在很大程度上植物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人们常常把植物作为自然景观的标志。
  四、循序渐进,设计递进式提问
  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地理现象的形成是一个较复杂的过程,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这类知识,教师可将复杂知识进行合理肢解,降低其难度,提出一些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假设,让学生思考回答,然后再取消这些假设,还事实真面目后再进行提问。
  这种提问既适用于自然地理知识,又适用于人文地理知识和人地关系较复杂、难度较大知识的学习。它能在相对降低学习难度的条件下,使学生迅速理解和掌握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同时也为学生将来立足于社会,独立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例如:高一《地理》“大气环流”,内容是对较复杂的地理现象的研究,通过设计以下提问,较轻松地解决了这一知识难点和重点。(1)假设地球不自转,表面是一个物质均一的球面(即没有陆地和海洋之分),那么,全球性大气环流怎样运动呢?(2)实际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它会使全球性大气环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3)实际地球表面有海陆之分,它又影响大气环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课堂提问设计得当是优化教学的重要方面之一,同时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自身的情感渗透,使提问在学生心灵中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促进提问目的的实现,从而获得理想的效果。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化学课堂教学是让学生在多元、动态、开放、探究、创新中主动地领悟知识,获取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其新课程中重在让学生主动地领悟知识,并获取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而其中探究式教学最能使体现学生在获取知识中的主动性及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它具有综合优势,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而且与其他教学方式具有很强的融合性。其“探”重在让学生主动尝试去做,重在让学生体验过程性。“究”
期刊
试卷讲评可帮助教师科学的分析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要求,也可使学生加深对自己学习情况的了解,调整和改进学习方法。好的讲评能鼓励和督促学生勤奋学习,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和交流,我发现采取以下方法能收到更好的讲评效果。  一、讨论交流,释疑拨难法  1、明确目标。我请学生们首先找出自己没做对的题目,然后四人一组合作学习。方法如下:首先
期刊
从本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社会各界对现在中学语文教学不断进行着反思和总结。最后得到的结论几乎都是:中学语文教学存在“少、慢、差、费”的弱点。关键在于忽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忽视学生对文本主动、自主的阅读。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压制了学生的创造,影响了学生潜能的发挥。  一、个性化阅读  第一阶段适用于高一学年,主要强调阅读的兴趣。主要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角度和思路等方面进行放开,
期刊
小学语文新教材与传统教材有着本质的区别。课后动手题的增加便是其中的亮点之一。爱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手脑并用是培养小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最佳途径。经过知难问疑,追求完美,势必带动小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大脑思维能力的同步发展。由此看来,人们把动手看作是提高小学生素质的金钥匙是不无道理的。  美国有一种“木匠教学法”。其显著的特点就是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自我寻求解放问题
期刊
导入技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吸引学生注意、唤起学习兴趣、明确学习方向和建立知识联系的教学行为。这一行为,被广泛实施于上课伊始。精心设计的小学科学(自然)的导入,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欲望和求知欲望,为他们顺利进入科学探究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导入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节科学(自然)课的成败。笔者归纳了以下,比较适应小学科学(自然)课的导入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开宗
期刊
语文是和人的生命、生活接触最密切的学科。语文能力是在语文生活和语文实践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把语文学习仅局限在课本、课堂之中,那是苍白、僵死、没有生命力的。课本和课堂之外存在着丰富多彩、鲜活生动、富有强大生命力的语文生活。语文学习应该“跳”出僵化的模式和狭小的天地,投入到“大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中,从而让学生尽情地享受生活、享受学习、享受生命的成长,获得其未来生活所必需的语文素养。  一、走出语文教
期刊
导言课就是“开宗明义”的一课,一般指的是学习历史的第一课。学生是否热爱历史课,同教师对导言课的设计有直接关系。一堂好的导言课,可以影响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导言课是整个中学历史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课。  一、使学生明确“历史”和“历史科学”的概念  开学初针对高中生已经学习过两年历史的情况,可先引发学生的兴趣,“谁能说说,到底什么是历史?”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却不容易给出
期刊
新课程理念要求“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需要,促进高中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高中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明确要求教学要摆脱传统知识观的钳制,以高品质的有效教学带领学生走向对知识的理解与建构。因此,在新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模式。  高中化学教育教学的传统观念、策略、操作、评价共同构成了高中化学教学的传统模式,传统模式“以学科知识
期刊
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是人类的创造、再创造来推动的。即是说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向前发展是因为人类自身的素质能够不断的提高。因此,我们教育的宗旨就是为提高人类的素质,特别是提高青少年的素质尤为重要。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造性素质教育。创造性素质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由于数学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因而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特殊作用--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最佳学科。  什么样的思维是创造性思维呢?作为一个中学
期刊
所谓“写话”,就是写一、两句话,或简单的写一段话。“写话”与“写作”不同,它是“写作”的开始,是“写作”的基础。要想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的写作,就要为学生打好“写作”基础,也就是让学生掌握写话技能。《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写话提出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那么如何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写话技能呢?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