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赋能多元化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的10年发生的商业变革,能够如何指引我们迈向10年后的未来?我认为过去10年的变革与创新,在很大的范围里是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带来了商业模式的创新,但是这些创新有很多还在试验与演变之中。
  产业变化的三个关键点
  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在产业层面上的影响,包括三个关键点。
  第一是“去中间化”直接相连,比如用户和用户之间,用户和供应商之间,供应商和供应商之间,都已经可以紧密的连接。人与物的连接也在开始进行,而未来,甚至可能会出现物与物的连接,在这样一个直接相连的时代,任何的靠屏蔽获利的模式可能都会成为历史的泡沫。
  “去中间化”催生的商业模式创新以“平台经济”(平台商业模式)为代表。平台商业模式在过去的10年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把很多传统直线型的价值链,变成网状互联互通的价值协同结构。
  在平台模式之前,产业价值链是直线型的,上下游没有打通,甚至企业会故意屏蔽上下游,而平台经济的产生,使得平台中的各参与方,主动和供应方的资源直接连通。
  第二是“去中心化”赋能多元,这是个消费者权利提升的时代,在企业组织内的表现是基层员工、工程师等职业的自主性在提高,企业需要关注的是如何激活个体,提升积极性。
  第三是“去边界化”协同共赢。很多创新需要很多专业协同来完成,信息的传播变得更为便捷,一个行业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更快进入另一个行业。
  去边界化在产业上的体现是共创联盟的涌现和发展。例如智能手机产业,苹果原本是领先者。作为互联网行业的谷歌,推出安卓手机操作系统,召集诺基亚、三星等电信行业巨头,共同制定标准,从互联网行业跨界进入了电信行业,用“多打一”的策略与苹果竞争,后来居上。智能手机是电子行业、软件行业与电信行业的结盟,未来电信行业可能会和医疗行业结盟,和本地生活结盟,这种跨界的协同是未来的趋势。
  在过去10年我们看到平台思维、平台商业模式的爆发,大家常常耳熟能详的O2O、P2P、共享经济、本地生活等都有一个平台在驱动。过去很多公司自称是平台,但没有成功,这是因为公司缺乏做平台的能力和心态。做平台的能力是指,要拥有技术上的创新带来高效连接,包括软件、硬件和服务等,同时也要有能够带来共赢的机制,由各方彼此分工来创造价值的分工体系和价值分配的标准。还要有优胜劣汰的筛选机制。如果没有这些规则,平台最终会成为一群低品质的团伙而难以持续。
  有些平台有很大的影响力,却一直没有盈利,原因是没有达到用户与用户使用该平台带来的网络效应和经济性。例如打车行业,如果把拼车做得更好,愈多的人拼车,每个人就可以快速撮合同方向的乘客,带来网络效应,不用等不用绕路,乘客和乘客之间在同一个路线上共行,能够降低成本,同时也降低车的油耗,每个人付出的价钱可以少一点,司机得到的收入比以前更多,这就形成了经济性。
  未来10年的管理挑战
  展望未来10年,我们可能还要面对一些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从工业时代延续下来的标准化管理定式思维。我们认为只有通过标准化的程序才能够保障质量,因此教育体系、连锁体系等等都是极度标准化的。这种标准化的思考,存在于认知层面,导致人们一想到优质管理就觉得要把它标准化。
  未来的世界,标准化很可能会被认为束缚人的能动性。组织的条条框框、各种经年累月发展的程序把员工的创新想法遏制了。有没有办法通过一种新型的标准化程序及个性化的激励机制,能够兼容个体的积极性,但组织的秩序又不会混乱?这是未来要思考的一个方向。
  第二个挑战是规模化的定式思维。我们在很长的时间内,认为通过规模化才能降本增效,得到规模经济。因此在很多商业模式上,企业先大量生产,然后再想着怎么销售,所以清库存就变成很多的企业一直在处理的事情。这样的想法在未来会不会得到改变?
  目前消费者对个性化消费的渴望正在逐步升级。未来怎么做到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的需求,是各行各业所面临的挑战。
  第三个挑战是专业本位化带来的双刃剑。专业化是我们在过去10年里一直在强调的事情,每个人都不断加强专业化的能力,然而许多人一旦专业化之后,会不由产生自我膨胀的感觉,常常没有足够的同理心来和各方协同,组织内部就产生各种信息屏障。
  因此,有没有办法协同这种现象,员工能够既专业,又能有效协作?这是另一个挑战。
  未来10年的商业趋势
  未来10年的整个产业场景,会从消费互联网向行业全链路产业互联网,全面协同升级。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很多的互联网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只存在于整个产业链条两个非常小的区块:一是分销渠道的互联网化,造就了电商;二是营销渠道的互联网化,造就了自媒体。如果把整个链路拿出来看,未来10年,很大的可能我们会在供应链上做到互联网化、数字化、智能化,也会在制造上有更多智能化和數字化,可以预期的是,整个链路协同了以后,就可以实现对消费者的更大满足。
  因此,对于企业而言,要更多利用技术来重构价值和流程。不是为了要得到一笔现在的订单或者是生意,而是能够更加了解用户,当企业知道用户的流量是为什么而来的时候,就能够更往前一步做流量指引,而不是等流量来了才想着把它变现。
  从消费者开始去了解认知你的产品、到接触互动再到最后复购的整个链路环节,都是我们要管理的部分,所以公司可能要做更多用户全旅程的运营及管理。这样的管理会需要有内部的协同发展。未来的商业世界可能是一个智能的世界,管理数据的重要性不亚于管理人员和物资的重要性。
  我们认为未来10年企业内部的关系会改变,变得更加的平等和开放,而且能够共情与共享。
  对于每一个职业人士能力的要求也会转变。管理者以前是驱动或监控人去做事情,未来可能是赋能别人去成就他人价值的能力。这可能需要数据化的管理能力,不能拍脑袋做决策。二是对员工所有的行为,管理者都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做更多的了解与跟随。管理者要有一个产业的领导力,而不只是管理好自己的公司,未来有很多需要跨界的产业协同。
  在文化上,会更多地强调利他和共赢,在绩效上面会更加的公平、实时和系统性,结构上会达到一个矛盾的统和。在未来,如果能够把平台思维带入企业的管理中,基本上是一个能够成就人,能够利他的组织,唯有这样的公司才有可能胜出。
  未来时代在改变,整个管理的核心思想会从“霸道”、“自利”转变为“利他”、“成就”。这就需要极大的慈悲心,以“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心情来帮助所有的员工、合作伙伴、供应商、客户一同转型,唯有这样,才能把转型升级持续做下去,彼此成就。
  本文作者系美国普渡大学战略管理学博士,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战略学副教授。
其他文献
如果你问销售经理看重销售人员的什么品质,他们通常会说,他们看重销售技巧,他们想要能做成生意的人,他们寻找的是有成功销售经验的人。然而,要销售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不是产品,销售人员需要的远远不止是做成生意的销售技巧。  业绩最好的销售人员应该懂得如何整合情景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人际交往能力和销售技能,熟练地应对各种情景,顾问式地与客户互动,为每种销售情况增值。高绩效的销售人员懂得如何将人
期刊
“员工绩效考核并不是件一劳永逸的事情,它应该定期进行,目的是为了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Bill Green认为。Bill Green是一位拥有几十年管理经验的企业家。  他一手创立了Interline Brands,25年来一直担任首席执行官,把它从一家小型零售店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工业分销公司之一。此外,他还创立了多家成功企业,是房地产私人贷款机构LendingOne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Cres
期刊
去年8月,华尔街首遇史上最长牛市,让苹果公司成为了全球首家市值万亿美元的私营企业。一个月后,亚马逊紧随其后,其创始人杰夫·贝索斯现在的身价已经超过了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的身价总和。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企业估值超乎想象的经济扩张时代。像苹果、亚马逊这样一些特大公司的出现是否证明了创造力的重要性?或者又是否主要反映了权力的智慧——在运作环境中进行控制及租金提取的能力?  规模效应的前景  特大公
期刊
边界管理者处于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的交互界面,其在组织边界管理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的研究,通过梳理不同层次的边界及边界管理活动概念,进而总结有关边界管理者的多重角色扮演和角色冲突,指出了不同角色的相互作用机制对组织的重要意义,并分析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日趋动态化,企业边界的模糊化,以及组织任务的复杂化,现代组织不得不在组织边界甚至跨越组织边界与外界如客户、供应商和
期刊
不看广告看疗效  一个管理者是否优秀,领导力强不强至关重要。于是现在人们很重视领导力的培养,许多公司都为管理者们安排了各种各样的领导力培训课程。  只是很遗憾,领导力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至今连个公认的权威定义都没有。就像在领导力研究方面颇负盛名的沃伦·班尼斯所说的那样,“领导力就像美,它难以定义,但当你看到时,你就知道。”  那我们到底该如何去判断一个人是否
期刊
企业职位管理,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关注点在于职位的工作任务;通过职位说明书对职责进行管理。好比是给萝卜挖坑,关注的是坑本身该挖多大、挖成什么样子。这一阶段的职位管理,通过职能专门化、组织结构化和稳定化,使组织的协同效能得到发挥。第二阶段的关注点则转移到了人身上;在职位说明书中加入对任职者胜任能力的要求,重点考虑萝卜与坑是否匹配的问题。而在第三阶段,关注点开始从职位转移到了角色。  近年
期刊
没有职位管理,传统企业的所有管理活动都将瘫痪,同样,未来新组织管理系统则建立在能力管理基础上,支撑新组织管理系统有效运行。  角色(能力)管理基础有多重要?所有的变革措施都离不开能力管理,矩阵型结构、项目管理要想顺利运行,都必须以角色管理为依托,很多企业虽然建立了角色管理体系,但是却是基于职位的能力管理,因此依然带有明显的传统管理模式特点,不仅没有顺利迈向转型之路,反而起到了阻碍作用。理解角色管理
期刊
这个时代的技术进步,不再是某个单点的技术进步,而是全方位成百上千甚至上万个技术进步被有机整合后形成的全面进步,如果我们忽略了其中一点,就很可能会被这个时代淘汰。  当我们把眼光放到管理学的范围里,我们一样会发现在若干个如今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变化的领域,无论是人才分析、OKR、合弄制、平台化组织这样的具体实践,抑或是幂律分布、内驱力这样的前提假设和理论贡献,还是实证管理这样的方法论贡献,都越来越清晰
期刊
众所周知,营销行业瞬息万变,速度之快可以用纳秒来计算。美国科技五巨头FAANG——Facebook、亚马逊、苹果、Netflix和谷歌(Alphabet)的总市值已接近3万亿美元,而他们的成立时间平均只有23年,等同于一代人。在中国,同样年轻的阿里巴巴和腾讯已经成功打造了两大数字生态系统。他们既是科技巨头也是消费企业,过去的二三十年中,他们和其他公司一道改写了消费者旅程,并且重新定义了企业和消费者
期刊
管理者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很多时候管理者都会陷入繁重的工作中,却难以提高效益。这里所说的管理人员的工作,是指所有的管理人员,不论他们的级别和地位是什么,都必须从事一些工作,是指各种管理人员的共同工作以及管理人员特有的工作,可以区别出有哪些工作应该由管理人员来做,把这些工作分解成各项作业。  管理者可以通过改进这些作业活动来提高其工作绩效。  在管理人员的工作中,有五项基本作业。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