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戏曲声乐艺术的韵味美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h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戏曲声乐艺术里,所谓“字正腔圆”,指的就是吐字行腔的美。戏曲声乐艺术所要求的腔圆,决不仅仅指一般地行腔准确圆满,它统指演员在唱腔技巧上所达到的戏曲美的水平而言。当然,唱戏或是唱歌,也就是说,一切声乐艺术对吐字发音所要求的轻与重、疾与缓,以及对行腔所要求的准确、饱满、圆润、自如的演唱技巧方面,有着它们共同的一面。
  关键词:戏曲艺术、味、旋律、语音、发声、吐字
  我们要观察戏曲唱腔怎样不仅因它准确、饱满、圆润、自如,且更因它的戏曲美,而使它具有自己特有的如此强烈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就不能不接触到只属于戏曲声乐艺术自己的审美特征:它的核心是——“味”。
  在声乐艺术里,戏曲、歌曲,两者都是美,在声乐技巧上,它们有着共同的一面;可是它们各自的美学特点以及由此创造出的美并由这各自的美所引起的美感,却大不相同。其分水岭,也就在于——“味”。在戏曲声腔里,各个剧种有各个剧种的味。同是戏曲演员,京剧演员并不一定能唱出地道的秦腔味。与此同时,在各个剧种里,生、旦、净、丑各个行当,又各有行当的味:花脸是花脸的味,老生是老生的味,青衣和老旦的味又大不相同……;而各个行当的各个艺术流派,又其味迥异;马有“马派”,程有“程迷”等等,其所给人的美感缤纷多彩,又是各有千秋。可见,把“腔圆”的艺术要求停止在“声腔圆满”上,是不能解释和体现戏曲声乐的审美理想的。我们研究戏曲声乐的声腔美,不能不对它的美的特殊性——“味”,加以探讨。
  有人认为:味,是一种“神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根据是,戏曲声腔艺术生发沿习、代代繁衍的历史特点,从来都是“寓艺于身”,靠面對面的“口传心授”。正因为它从来都是直接授受、无比生动的,所以对于这种总是自在于“心”与“口”的艺术神韵,要绳之以有规律的科学剖析,是不可能的。很显然,此说是从“方法论”上就把戏曲的“味”加以抽象化、甚至神秘化了。这就取消了对戏曲声乐远离的科学探讨。
  事实怎样呢?任何一种客观的社会实践,都不是不可知的。千百年来,在民族戏曲声乐发展史中,实践孕育着规律,规律指导着实践,我们要掌握它,尤其要认识它,变“自在”为“自觉”,以更好地去发展创造:这是我们的目的。让我们的观察,从实践开始,来看看戏曲的“味”,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旋律
  当我们正在欣赏一曲迷人的戏曲唱段时,我们的“音乐(戏曲的)耳朵”首先接受的自然是它优美的旋律。特定的旋律,显示着特定的剧种,显示着这一剧种特定的味。我们只要把秦腔{花音二流}或者京剧{西皮原板}的旋律,拿来和大家熟悉的歌曲《祝酒歌》或者《高山流水》的旋律一比,就立刻可以具体地感受到它们之间在音乐形象上的巨大差异——戏之为戏,就因为它的旋律是戏,从而得出第一步结论:味首先来自旋律。当然,仅仅从这一点上来捕捉“味”的形象,是不够的。
  二、语音
  依靠“音乐(戏曲的)耳朵”,我们仔细辨别,于是进一步发现:戏曲旋律音乐形象的特异性,是产生于“言”与“歌”的特殊关系这个“公开秘密”之上的。在歌曲声乐创作里,言、歌的关系,是言从于歌,语音不起决定作用,而完全服从旋律。但在戏曲声乐创作里的言、歌关系,却是歌从于言,它的旋律主要受语言(语音)的制约。由语音生发的旋律,就它的性质来说,可以叫它为语言的音乐化;而从创作的角度讲,又可以称它是音乐的语言化。请听:
  豫剧这样唱道:“亲家母,你坐下,咱俩说说那知心话……”(《朝阳沟》)
  这几乎都是活生生的地方语言在节奏上的稍加夸张或延伸,即是语言的音乐化,又是音乐的语言化。正是因为它的旋律这么语音化,戏曲就离开了歌曲,它那戏“味”的芳香就散发出来了。于是得出了第二个结论:戏的“味”不仅来自它的旋律,而且来自旋律的语音化。
  三、发声
  接着,我们的“音乐(戏曲的)耳朵”继续发挥它的认识功能,使我们接连捕捉到了构成“味”的第三、第四歌决定性因素——“发声”和“吐字。
  化旋律为歌唱,是通过发声和吐字实现这个飞跃的。由于歌唱时音带支点和共鸣区的运用等发音方法的不同,我们习惯于把歌曲发音叫“洋嗓子”,而把戏曲、民歌的发音叫做民族唱法。这两种感觉唱出的声音色彩和味道,大不相同。歌曲演唱时,始终闪耀着波浪式的颤音,戏曲则不用或基本不用这种音色;另一方面,戏曲声乐发音里的大小嗓、云遮月、水音等……许多独特的行当音色和表现音色,却为歌曲发音所不解。用花腔女高音那样作波浪式颤抖的西洋发音来唱京剧或者秦腔,同用京腔小嗓或秦腔炸音来唱《红豆词》,同样会使人感到不是味儿的。下面我们再来说说吐字:
  四、吐字
  吐字方面,歌曲重在自然、清晰、灵活、轻巧;戏曲则重在喷口、反切、手声、归韵、慢吐、快吐、力重千斤。即戏曲声乐的味,首先生发于吐字的喷口、反切、收声、归韵、慢吐、快吐艺术。有人指出,字是“味”的“根”:这确是经验之谈!如果用歌曲的吐字方法来唱戏,唱出来就失去了“主”,没了“根”,轻飘飘,软绵绵,好像敞口的唧筒,鼓了一筒子气,打到口上全冒了,唱得再好,戏的精神先跑了一大半,味也跑了一大半,这就叫做“有腔无字”。当然,用戏曲,例如秦腔那样激昂慷慨的吐字方法来唱《高山流水》那也不行。唱出来的音乐形象就会使人感到这首歌曲是粗狂的而不是优美缠绵的了。其原因,就在于戏曲和歌曲的吐字,各有各的味,是两种美。听戏曲的吐字艺术,对“戏曲的音乐之耳”来说,吐字艺术的本身,就是“味”的本身,在美感享受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决定戏曲“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至此,我们已经开始置身于戏味的花苑里了。在我们的周围,有各种戏曲独具特色的旋律、语音、发声、吐字的花香馥郁。然而,我们却还不能就此止步——因为马克思的话正在我们的耳边回响:“只有凭着从对象上展开的人的本质的丰富性,才能发展着而且部分地第一次产生人的主观的感受的丰富性:欣赏音乐的耳朵”。听啊,它就在我们耳朵里:这就是由戏曲化唱法技巧所创造出来的戏曲声乐最高的形式美——韵味。
  作者简介:鲁亚荣,女,汉族,河南濮阳人,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在读;
  研究方法:民族声乐演唱;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其他文献
造型艺术, 是艺术家使用各种可见的创造性手法, 通过视觉和触觉的传播途径, 再现人们生活中的事物或者虚构人们纯粹的想象, 表达自己对世间万物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力, 使人们在视觉上、触觉上乃至心理上产生愉悦和共鸣的情感感受的行为过程。造型艺术的实质是对美术在物质材料和手段上的把握, 是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中, 以静止的形式表现动态的过程,主要依赖视觉感受; 因此又被称为空间艺术、静态艺术、视觉艺术。造型
期刊
无论怎样剪裁我们的记忆,仍然能出现在彼此的生命里。  电视剧《西游记》中的黄袍怪是把唐僧变成老虎、被小白龙刺杀、抢公主的丑妖怪。读过原著之后,才发现他与公主的爱情悲剧。  前世,黄袍怪是天上的上神——奎星,即魁,天下读书人崇拜的最高神。今生抢来的公主是披香殿的侍香神女,他们有缘相识又有情相爱。如果在传奇里写他们的故事,王实甫会写一出才子佳人的戏——虽然他们本就是才子与佳人——相约后花园,才子中状元
期刊
摘要:《纪念》是广州“平民作家”鲍十上世纪 90 年代在东北时创作的中篇小说。《我的父亲母亲》则是张艺谋 1999 年根据《纪念》改编的电影。电影上映后,作家鲍十又根据电影写了长篇小说《我的父亲母亲》。本文试从主题情节、人物主次和镜像语言等方面,浅析《纪念》与《我的父亲母亲》之间的差异性。  关键词:小说 ;《纪念》;电影;《我的父亲母亲》  一,主题情节方面  小说《纪念》小说重点描述了骆校长为
期刊
摘要:大提琴传入中国已有 300 多年的历史,它的声音优美、安静、儒雅大方,有“提琴中的男高音”之美称。大提琴不但可做独奏,还可在交响乐、民族乐、室内乐的演奏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大提琴事业在中国的发展可称得上是蒸蒸日上,而且优秀人才辈出。通过世界比赛、巡回演出等形式,一直不太引人注目的大提琴,也初露锋芒,慢慢被中国人民所熟知与喜爱。  关键词:大提琴; 中西文化交流; 王连三; 林
期刊
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侧锋笔法的基本定义,然后对侧锋运笔时的笔毫状态做一简要概述。继而对侧锋用笔过程中存在优势和缺陷做一简要概述;根据侧锋笔法的特点,笔者从而指出侧锋在实际书写过程中的具体用法。  关键词:侧锋;定义;优劣;用法  一、侧锋用笔的定义  关于侧锋用笔的定义,中央美术学院邱振中教授认为:“如落笔方向与点画走向不相重合而直接运行,毫端便始终处于点画的一侧,即为侧锋”;“位于点画侧边处的笔
期刊
设计是人的设计,而设计师则是针对人类的生活行为,生活方式和生活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实施,所以设计是围绕人来服务,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设计。李砚祖先生认为:“什么是好的设计?处于技术水平、市场需要、美学趣味等等条件变化不断变化的今天,很难有平衡评判的标准,但有一点则是不变的,那就是设计中对人的全力关注,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 【1】李砚祖先生指出了“人”的重要性,以及人性化对设计的影响。一个好的设计
期刊
在浩如烟海的史册典籍当中,可以称得上是“独唱”的,无非是太史公的一部《史记》。而究其原因,恐怕并不仅仅凭借它独树一帜的“叙事时间模式”、“叙事艺术”以及“文学视角”来定取。如同大多史传一样的是:不乏有王侯将相的“世家本纪”。但是我们更可以发现其中更有盗匪异侠“种种列传”,不仅如此,在我们熟知的一些大历史、大事件、大策略中还时常穿插着“寻常巷陌”的百姓琐事与边缘人物。梁任公曾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
期刊
摘要:卢西安·弗洛伊德是二十世纪世界伟大的画家之一,他的作品取材都来源于生活中,着重表现身边的人和物。本文就弗洛伊德的绘画特色进行了五方面的研究,分别是构图、色彩、笔触、肌理及作品的精神内涵。以便全面深入的把握弗洛伊德的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弗洛伊德 绘画特色  一、弗洛伊德的绘画艺术特色  (1)构图在作品中的作用  弗洛伊德非常擅长作人物画,并且在安排构图时整个画面显得非常有秩序和饱
期刊
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设计的重要语言及重要要素之一。与城市设计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定环境氛围中的公共艺术尤其把尊重场所精神排在第一位。城市雕塑作为雕塑艺术范畴内的一个专有名词,也是公共艺术范畴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建筑大师吴良镛先生认为:“所谓城市雕塑,并不是一个很确切的概念,它是相对于室内雕塑而言的,故可以称之为室外雕塑,也可以称之为景观雕塑、城市环境雕塑等”。这一审美趋势依据,无疑使得现代城市雕塑的有
期刊
摘要 首先分析古镇城市文化品牌的发展现状,其次概括古镇的文化资源优势及文化品牌定位,最后从策略层面构建与传播古镇文化品牌。  关键词 文化品牌 定位 传播  古镇文化品牌是以历史传统文化为依托结合古镇建筑设施、遗迹遗址、自然资源、社会文化活动等塑造的古镇形象,实质是蕴涵精神内容与物质内容的符号载体。齐鲁大地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和华夏文明的优秀传承地造就了许多古镇。但是山东省内的很多古镇 “养在深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