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有效方法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shixiao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师生关系都是不對等的,师生缺乏有效的沟通,且教师一味地要求小学生改变学习习惯,增强学习主动性,但是教师对自己的要求却并没有提高。因此,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理念被提上日程,而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小学数学教师应将自己和学生的目标统一起来,组建一个充满激情的学习团体,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故分析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意义,并提出数学课堂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课堂;学习共同体;师生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3-018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3.093
   在课程改革迅速推进的大潮中,小学数学教师接受着洗礼,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的教育理念,单边灌输和交流的形式容易造成小学生厌学、教师教学能力下降等问题。如今,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的趋势日渐明显,在很多学校里已经逐步推行。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相随使教育生生不息,师生共同体是创新教学的一种尝试,可以优化师生关系,促进合作教学的有效开展,为探索小学数学教学新形式提供依据。数学教师和小学生通过构建师生共同体,可以更好地交流学习心得,分享数学资源,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打造精神成长的家园。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必须要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倡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提高素质教育的发展程度。
   一、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意义
   (一)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和学生是师生学习共同体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缺一不可,教师是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引路人和学生内在潜能的唤醒者,也是教育内容的设计者和教育实践的推动者,是影响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力量。特别是小学教师,肩负着启蒙教育的重担,教师的责任不再是研究如何教,而是要研究让学生如何学,如何学得更好。因此,在师生学习的共同体中,教师要努力去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促使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积累学科知识,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有利于长远的发展。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习共同体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而形成的相互联系、休戚与共的整体,它强调学生间和师生间的密切关系、共同的目标和认同感。在共同体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学生间的地位也是平等的,学生可以在学习共同体内畅所欲言,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还可以看到其他学生的优势,并能通过各种方法向其他的学生学习,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共同体使学习由个体学习转变为有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的团队合作,在这样的团队中,不仅学生的学习得以深入发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
   当前小学教学以分科教学为主,各学科知识相互独立、彼此割裂,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忽视学科间知识的关联性,导致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呈现碎片化,使学科教学难以发挥整体育人的功能,不利于小学生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提升。而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打破了分科教学的弊端,激发了小学生的探究意识,促使小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学生由被动学习者转变成了主动探究者,教师在向小学生讲授知识时,更关心小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真正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
   二、小学数学课堂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策略
   (一)确定教学目标,寻找共同愿景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学目标是教师提前制定的,学习变成了教师强加给学生的任务,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小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抑制了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在提倡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背景下,教学目标可放手让学生去制定,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流行的做法,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放手让小学生来确定研究对象和学习内容,更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也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会使小学生对教学内容更加感兴趣,从而使小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欲望更强烈。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要反映全面发展的要求,其中涉及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但是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学目标的设计不可能将这些目标都面面俱到。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对教学目标进行筛选和整合,寻找共同的愿景,使各个目标之间相互促进,使教学效益达到最大化。预设教学目标时,首先要明确基本目标,学习基础知识是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其次,要突出重点目标,要想把数学学精学透,就必须突破数学教学的重难点。最后要注意数学思维、情感、态度等弹性的教学目标不在于多,而在于少和精,一节课有一两个特别突出的就可以了。
   (二)把握师生关系,恪守主体间性
   数学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相互依赖、共性生存的主体间关系。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分析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主动了解小学生,注重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交互性。数学教师要与学生在互为主体中平等对话,教师要把小学生看成是和自己平等的相对独立的个体,在平等对话中敞开心扉,彼此接纳,进行精神传承。小学生获得教师的关爱,会提高对数学知识的感知力。数学教师要与小学生在尊重中相互欣赏。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过分强调主体的自我中心,师生间难以形成相互理解、彼此包容、和谐共处的关系。而在师生学习共同体中,强调恪守主体间性,这就要求师生要有相互欣赏的意识。一方面,数学教师要用平等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包容学生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小学生之间也要相互欣赏,消除学生间的曲解和偏见,培养学生积极、豁达的心态,能够在合作中实现共赢。数学教师与小学生要在相互理解中共同成长。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把自己的知识不加过滤直接地传授给学生,学生只能死记硬背,不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只有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教学内容进行探讨,“教”才能起作用,学生才能从教中有所学。因此,只有建立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才能实现教学相长。    (三)优化教学环境,创设学习情境
   师生学习共同体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效果,数学教师就必须优化教学环境,把学生需要解决的矛盾问题带入一定的情境中。一个好的学习情境,本身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动机,引发小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其主动融入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进行课程导入,开启小学生的思维,激发小学生进行联想,激励其进行探究,使小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数学教师还可以学生为本,从小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把教材内容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连,使小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数学的魅力,感受数学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还可以借助社会热点来创设问题情境,在数学课堂中引入社会热点,使教材内容与时俱进,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不枯燥,而是充满了新鲜感和吸引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兴趣,锻炼了小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四)师生相互督促,促进思想共鸣
   数学教学需要师生间相互督促和配合,才能促进思想共鸣,在教学上达成共识。数学课堂的管理不能只有数学教师参与,还要有小学生的参与,学生才是数学课堂的主要管理者,只有师生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才能使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数学教师要积极引导每一位学生参与到教学管理中,鼓励小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大胆地进行实践。在数学课堂上可以建立小组管理制,把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小组内的成员轮流担任学习组长、纪律组长,在课堂上参与教学管理,同时也对数学教师实行监督,当发现教师讲课速度快,有的知识点没有听懂的时候,可以大胆地指出来,从而使数学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优化。也会使小学生认识到师生互动不仅不会失去个性,还能满足个性的发展,不会受到教师的歧视,而是得到教师的夸奖和赏识,使小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在小组管理体制下,教师和学生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既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强化了团队精神,也增进了师生关系,使师生学习共同体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出其作用,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五)共同参与活动,形成强大合力
   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核心价值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以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开展合作学习、互助学习、项目学习等学习活动,让学生真正回归到学习生活的中心,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师生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使学生都有自己的收获。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班级内自愿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的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得以提高。数学教师充当小组的引导者,当小组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帮助和指导,保障小组学习的顺利进行。教师还可以指導住得比较近的学生组成互助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互助互学,家长也可以参与其中。当小学生进行主题性学习时, 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建立项目主体性共同体。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学习主题,把数学课堂搬入图书馆、实验室、公园、超市等,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拓展小学生的活动空间,丰富小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教师和学生形成合力,实现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最大效力。
   综上所述,师生学习共同体是师生学习的协作组织,使师生在互教互学中成为一个整体,强化师生的参与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构建师生共同体,要转变理念和方式,通过项目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活动,师生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都保持参与感,为课堂教学资源的深度开发提供有效支持。还要发挥信息化手段的优势,组织数学教学实践活动,创新课堂评价机制,保证学习共同体成员的综合发展,成为改革传统数学教学的有力工具。
  参考文献:
  [1]柳永生.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策略[J].读天下,2020(12).
  [2]严守燕.小学数学课堂中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2).
  [3]吉秀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J].数学大世界,2018(10).
  [4]田洪勇.浅述师生数学学习共同体中主体地位的和谐[J].科学咨询,2016(9).
  [责任编辑 谷会巧]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要积极响应我国教育改革的内容,将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引入语文教学中,可以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在本次研究中,就结合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加强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提供有效参考。  
摘 要:在中学时期,学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除了年龄上的变化之外,在心理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应对处在变化中的中学生,班主任需要进行相关的调整和准备。故结合班主任工作守则,在心理学上对学生进行分析,结合“立德树人”的要求,探究全新的教育模式下正确应对中学生心理产生剧烈变化时班主任的工作策略。  关键词:心理学;班主任;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 要:学前教育阶段是对幼儿思维认知、理解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培养的关键时期,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学前教育要结合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儿童提供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引导幼儿能够自主探索和学习。因此教师应该融合绘本教学,让学前教育多元化开展。故分析绘本在学前儿童教学中的重要性,探究绘本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绘本的应用策略,以便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学前教育;绘本;儿童;重要性  中图
摘 要:乡土资源包括语言文化、民俗风情、民间艺术、自然景观等,在弘扬区域文化方面具有现实价值。结合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学进行分析,将乡土资源在幼儿园区域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机融合,可以培养幼儿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学习主体意识,也可以促进幼儿知识迁移能力的提升。特分析阐述如何将乡土资源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进行运用,以提高学生的区域活动能力。  关键词:区域活动;幼儿园;乡土资源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审美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对我国的国学经典教学也更加重视与关注。由于幼儿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所以对课程内容的学习还存在着一些障碍,国学经典诵读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并且对幼儿的民族文化意识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所以被广泛地应用在我国幼儿园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特就幼儿园国学经典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摘 要:随着新课改教育观的不断深化,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遇到了诸多问题,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与多媒体平台不断强化教学内容与方法,加强新型教学技术在幼儿园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故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并结合教学实践中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探讨和研究,希望能够为幼儿园的教学创新与改革提供经验意见。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幼儿园;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
摘 要:如今的幼儿园美术活动与传统的美术教学有着很大的差异,更加注重幼儿的创造能力,在美术材料的投放上也与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不仅投放日常需要的美术材料,也会鼓励幼儿使用环保材料进行美术创作。因此,许多幼教工作者已经开始转变过去的教育观念,在美术教学中不再局限于艺术教育中的传统绘画与表达方式,而是从绘画材料上多样化地寻找新的突破点。特对运用环保材料开展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意义以及环保材料在幼儿美术教学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草稿纸进行正确使用,以此对学生的良好数学学习习惯进行培养。草稿纸可将一些数学的计算、推理、猜测过程进行记录,学生不仅可利用草稿纸辅助自身学习计算知识,也可通过草稿纸寻找计算过程,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关键词:计算能力;数学;小学;草稿纸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3-
摘 要:户外活动对幼儿的身体和认知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培养幼儿的情感、认知、社会性,锻炼幼儿的体魄。目前,幼儿园均有专供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的场所,但是有的幼儿园户外游戏场地设施单一化、使用低效,甚至存在安全隐患。而家长对于幼儿的户外游戏活动也持消极态度,甚至认为幼儿的户外游戏活动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幼儿的户外游戏。故探讨目前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的一系列问题,并从优化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
摘 要: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当今小学语文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以轻松的心态投入课堂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首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最佳的教学心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课前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灵活的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