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女子陈漫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87s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俏皮可爱的陈漫

  2019年9月,关晓彤的一组国风大片上了微博热搜。这组大片的灵感源自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她身穿色彩艳丽的罗裙,浅黛双弯,美人含笑,霓裳飞舞,意境十足。这组将中国风展现得淋漓尽致的作品出自北京女子陈漫之手。其实还有很多明星大片都出自她的镜头:不论章子怡、舒淇、李易峰,还是丹麦王子等名流,在她的镜头里,他们总能被拍摄出个人独特的气质韵味。她的作品频频亮相于世界各地举行的时尚摄影展,并获得大奖。就连易烊千玺、周冬雨等当红鲜肉、花旦,都在排着队找她,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牛人?

2岁时那只小老鼠,被妈妈发现了绘画天赋


  陈漫1980年出生在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爸爸是画广告画的,妈妈是医生。作为独生子女,她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两岁时的一天,小陈漫一个人在画板上胡乱写写画画,这时,她忽然看到一只小老鼠探头探脑地从床底下钻了出来。小姑娘没有害怕,也没有喊妈妈,而是用笔将那只小老鼠飞快地画了下来。妈妈进屋后,小陈漫拿着画板给她看,母亲很惊讶,发现了她绘画的天赋。觉得闺女了不起,随后就给陈漫报名参加了少年宫的绘画培训班。
  小时候,陈漫家住在北京大栅栏的一个四合院里,属于标准的胡同女孩。父母对她的教育方式是“只要不过分,随她”,给孩子充分的自由。陈漫的爸爸是个很有趣的人,他常常会在空闲时给妻子画一幅有广告效果的画像,在他的画像下,陈妈妈时而高兴,时而发怒,时而温柔似水,时而河东狮吼……惟妙惟肖,一家人常被逗乐。在这种环境下生长的陈漫,也就更爱画画了,并屡获各种少儿绘画大奖。
  12岁时,陈漫毫无悬念地考入了中央美院附属中学。或许是因为画画时养成的习惯,年少时的陈漫,喜欢长时间盯着一个物体审视。她觉得一个物体盯久了,会和初看时有不一样的感觉。
  4年后,陈漫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摄影系。她的兴致,也从绘画第一自然而然转到了摄影第一。
  大学期间,陈漫在校外从事平面设计工作,这些丰富的经历使得她的摄影基本功更加扎实,也为她以后的摄影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陈漫说,选择摄影这一行,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知道自己擅长干什么,喜欢什么。对于她来说,相机只是工具,关键问题在于拍摄者的大脑,大脑和经历产生的观念,再加一点敏感。
  她的摄影作品开始频繁在国内外的摄影大赛中获奖,成为同学中的佼佼者。有一次,陈漫结识了时尚界家喻户晓的造型师李东田。对方鼓励她说:“来给我们公司拍模特吧!”第一天给李东田工作,陈漫一口气拍摄了刘丹、吕燕等模特。李东田刚从美国纽约回来,受到简约风格的影响。他对陈漫说:“我想要最简单的东西。”于是,陈漫分别叫几个模特站在镜头中央,只打一盏灯,像拍证件照一样拍完了她们的正面照。站在一旁的李东田激动地说:“就这样,太美了!”
  2001年毕业后,陈漫开始着手成立Studio 6(陆库摄影工作室)。工作室位于北京东四环竞园艺术区,1000多平方米,上下两层,从外层的铁皮到工作室内部的设计,全都透着浓浓的艺术气息,简单却震撼。
  Studio 6就是陈漫与李东田合开的。在工作室内,李东田负责造型,她负责拍摄,两个彼此熟悉的合作者在这里缔造着一个又一个时尚经典,从普通人的写真、婚纱摄影,到影视明星的慕名而至,Studio 6很快就火了起来。

凭借“陈漫式摄影”,成明星“御用摄影师”


  平时看上去自由散漫的陈漫,工作时完全是另一种状态,投入、认真,充分发挥天赋中的观察力。对于自己的观察力,陈漫曾这样骄傲地说:“班里有一群孩子画画的话,有一种孩子画什么人都像他自己,有一种孩子画谁像谁。我就属于那种画谁都特别像,而且是贴近内心需求的那种像。”


陈漫摄影作品

  所以,相比于形象,陳漫更能抓住的是一个人由相而生的内心。也正因为这样,几乎所有被拍摄的对象,都能在陈漫的镜头里看到那个“自己一直想找到的自己”。这也是一个摄影师最可贵的禀赋。因为这种禀赋,陈漫还曾想过做罪犯画像师。
  陈漫曾和朋友讲过一件趣事,有一天,她穿着拖鞋溜进教室,老师循例检查时,陈漫没有慌张,而是定定地看着检查的老师,结果,那次老师竟然“放过了她”。从那之后,陈漫知道,眼神,也许比语言更有力量——好多年后有一次,大名鼎鼎的主持人杨澜就坦承拍照片时,让陈漫看得“后脊梁骨发凉”。
  2003年春天,著名画家陈逸飞邀请她为自己创办的《青年视觉》杂志担任封面摄影师。陈漫拍摄的第一个人是模特常春晓,她从朋友那里借了相机,结果拍出的照片找不到人影,只好重拍。陈漫在摄影棚里拍下常春晓的大幅人像——涂着黑色的口红、白色的下眼线,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双眼目视前方。陈漫笑着对她说:“我拍的时候觉得你特别像一只大白萝卜!”
  陈漫评价春晓:“她长得比较有灵气,真正打动人的地方是她展示出的一览无余的平静。”最后,陈漫往照片里添加了大量的色彩和花样。一个星期后,她使照片改头换面。当时,摄影师里善用电脑的人不多,排斥后期处理。陈漫的方法使同行感到十分惊讶,她以其独特的风格,营造一种高度饱和且有点超现实、超凡脱俗的色彩,令人颇感震惊。
  国际顶级导演吴宇森说,陈漫的作品犀利炫目,美得让人窒息。对视觉与时尚的独到把握,非常到位。正因如此,她一下就吸引了范冰冰、李冰冰、周迅、李宇春等大牌艺人。个人气质是陈漫非常敏感的一件东西,她说,自己在观察人这方面精力特别旺盛,看到一个人,就会在脑子里设计怎么去塑造对方。在她的光影世界中,每个人物都能到达一种极致,无论是模特或明星,她总能捕捉到对方最独特的一面,拍出让人惊艳的作品。孙俪曾说:“女人们在陈漫镜头前就像被画上另一层皮肤,开始散发奇妙的气场,有一种魅惑到让人无法自拔的诱惑。”   比如范冰冰,陈漫能捕捉到她最清新脱俗的一面,将其拍成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后来她被誉为范冰冰的“御用摄影师”。甚至有媒体称,“很难说范冰冰和陈漫谁成就了谁,但自从两人的名字绑在一起后,范冰冰的杂志大片越来越有看头,陈漫也越来越被大众熟知。”
  接着,巩俐、张曼玉、黄晓明、周杰伦等,每一个大咖在陈漫的镜头下,都被打上她独有的印记,叛逆但不乖张,时尚但非另类。
  从此,陈漫在自己的轨道上越走越热,晋升各大时尚杂志、明星大腕的宠儿。凭借“陈漫式摄影”上位后,她又开始结合当代中国特色元素、更浓重的色彩对比、注重整体造型,来进行创作和表达。如在长城上拍吕燕、在天安门前拍杜鹃、在上海外滩旁边拍孙俪……这组照片也让她迅速蹿红,成为众人口中的“中国视觉改革的代表人物”。接着,她又应邀为维多利亚·贝克汉姆、王菲、Domenico Dolce及Stefano Gabbana等名人打造具有陈漫风格的摄影作品。
  除此以外,陈漫的打拼精神,也让众多明星大咖非常钦佩。比如2008年4月12日,陈漫当了母亲,而就在生产的前一天,她还在摄影棚中挺着大肚子帮模特摆出各种姿势,拍摄时尚大片。同样,2011年生第二个孩子之前,她也在摄影棚内忙碌着,拍完后直接去医院了。

丈夫是“宝”,婚姻和事业并不矛盾


  陈漫成天混在时尚圈、明星圈,骨子里却是一个爱玩儿的文艺女青年。她身上拥有北京时尚女孩的所有元素:冷艳、野性、性感、年輕、酷、HIGH、夜生活……这样的女子也只有北京的胡同里能长出来。
  因其作品介于艺术和商业之间,受到艺术爱好者和品牌的青睐。近些年来,陈漫还频频与赛琳、资生堂、蔻驰等名牌合作,并曾创造了日赚10万的神话!
  如今,陈漫这个土生土长的北京大妞,已跻身为中国最优秀的时尚摄影师,甚至不需要再加“之一”二字。很多明星大片都出自她的镜头:不论章子怡、舒淇、李易峰,还是丹麦王子等名流,在她的镜头里,他们总能被拍摄出个人独特的气质韵味。
  事业如此辉煌,其实陈漫背后还有一个很给力的“贤内助”。她的丈夫Raphael,是个在美国长大的混血儿,英俊帅气,还是“地球公民”乐队的主唱之一。在相识之前,陈漫从杂志上知道他喜欢评价女孩的穿衣打扮,觉得他长得像电影《黑客帝国》中救世主尼奥的扮演者基努·李维斯。两人在一次生日宴会上认识,当时陈漫生活很拮据。婚后,在爱情的滋润下,她的事业才一步步发展起来,直至如日中天!所以,陈漫一直承认,好的爱情和事业从来都不是矛盾的,相反,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陈漫和老公最大的特点就是甜腻。两人在一起熬夜工作都感到很快乐,陈漫修图,Raphael写词。他总会问她:“亲爱的,你说这句能听懂不?”陈漫觉得很有趣,偶尔也会给他提出一些修改建议,他常常“如获至宝”。
  也许是有父母做榜样,陈漫从不曾拿“应该”这两个字去要求老公,而是始终以宽容相待。而Raphael更是从心里认可那个白天拍片、晚上修片,兴之所至还会做两道私家菜的妻子。他管陈漫给他做的炒面叫“宝贝炒面”。“宝贝炒面”其实没有特别的做法,现成材料决定一切,每次做出来的味道不尽相同,每次Raphael都照单全收,赞不绝口。
  陈漫不会开车,要是出行老公当司机;陈漫出国工作,他当全程翻译;陈漫拍片,他是模特;陈漫在东田造型附近开了个咖啡厅,他就帮着管理经营。他们是恩爱夫妻,更是好朋友和知己,一起开滑板公司,玩地下乐队,回家后打游戏,成天做着在中国人眼里绝对不该是而立之年应该做的事情,可是,他们的快乐自己知道。
  作为国内顶尖视觉艺术家的代表,陈漫的作品曾多次刊登于法国《PREFERENCE》、美国《UNLIMITED》、英国《NYLON》等杂志;其作品频频亮相于世界各地举行的时尚摄影展并获得大奖,先后被英国伦敦V&A博物馆、北京今日美术馆等当作馆藏收藏。她认为,这一切背后都有老公的功劳!
  由于平时工作太忙疏于照顾两个孩子,因此陈漫心生愧疚。老公却安慰她说:“但凡事业比较成功的女性,分给家庭的精力都会相对少一些,毕竟人的精力有限。我相信,随着你工作状态逐步稳定,以后会给孩子更多的时间。”
  “红”了的陈漫在老公眼中还是那个“北京妞儿”,简单、清澈、不功利。最重要的,她还是世上最认可Raphael事业的那个人,给了他一个男人最想要的尊重和最为实际的帮助——陈漫知道,认可和尊重他的梦想,是爱情和婚姻幸福的保障。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
其他文献
新冠病毒不仅在中国按下了人们生活的暂停键,海外也如此。人间悲喜剧在电视、网络、广播中轮番上演。  2020年春节,和所有人一样,仇序携全家在四川陪着岳父母过大年,突然看到新冠疫情暴发的消息,紧接着是武汉封城,道路封闭……因担心之后回京困难,索性拖家带口提早结束探亲回京。他2002年创办了一家公司,专注于信息通信服务;2016年创立了一家基金会,专注于医疗大病救助和突发意外心理救援。  到家安顿好一
期刊
朋友圈有晒美食的、有晒美景的,您可能想不到,还有晒“挂号条”的。为什么晒呢?因为号难挂,有的人挂上了就忍不住要显摆一下。要说,现在支付宝、微信、网络等预约挂号的手段非常多,比原来起早贪黑排队挂号不知方便了多少。可是,患者也多啊。再说,也不是每家医院每个科室每位大夫的号都得靠秒杀。成大夫的号就不太好挂,因为慕名而来的患者比较多,成大夫看病有什么过人之处呢?今天和您走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期刊
如仙境般的风光  鄱阳湖的八月,满目盈盈碧水。  远来的外乡人不会想到,烟波浩渺的鄱阳湖上,一百多种、数以万计的夏候鸟,在这里休闲嬉戏,偶尔几声鸟鸣,更衬托出祖国第一大淡水湖的空旷与辽阔。我跟在李跃身后去看鸟,显然鸟儿们很熟悉这个身影,它们并不惊慌,有的还扑棱棱抖动起翅膀表示欢迎我们的到来。李跃是都昌县候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在这个岗位上已经11个年头。候鸟飞来飞去,他坚守如初。有人说,这个李跃
期刊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上下纷纷利用多种形式、载体,轰轰烈烈地庆祝伟大祖国华诞,以表达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祝福。在所有这些活动形式当中,最受瞩目和利用频率最高的当数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今天我要讲述的,就是“百度”上查找不到的、关于我和两位艺术家——《我和我的祖国》的词曲作者秦咏诚、张藜之间鲜为人知的故事。1991年秦咏诚复信手稿秦咏诚为我谱曲  秦咏诚这个名字,
期刊
金霏,这位嘻哈包袱铺五虎上将之一,因登台2017年7台“春晚”演出被称为“春晚小霸王”的“80后”相声演员,负债北漂11年,几度陷入绝境,仍一直顽强坚持,浴血艰辛,最终迎来事业的升腾……苦乐童年,感恩有个好妈妈  金霏,1989年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一个普通家庭。6岁那年,父母离异,金霏随妈妈回到唐山城南区老旧小区的姥姥家生活。  姥姥家是60平方米的两居室,金霏和妈妈住一间,姥姥住一间,金霏安置好
期刊
幸福厨房 内有乾坤  漫步在琉璃厂附近的一条胡同里,推开小小的院门,绕过藏风纳气的小过道,张元善老爷子家平时宁静的小院,却因为今天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显得特别热闹。  这热闹中有种独特的菜香。一把硕大的旱伞下,灶台、案板、锅盆碗碟……已然开起了美味的奏鸣曲。张老爷子忙而不乱,各色菜品在他有条不紊地操作中陆续出锅,边操作边讲解,如场外解说,关键点细心介绍。此时,操作台近旁的长条桌上,伴随着美味奏鸣曲
期刊
编者按  又是一年国庆日,又是一度月圆时。  历史的车轮轰隆隆地碾过,老百姓的日子也在指间划过。  2020年10月,国庆与中秋来了一次交手,一如千秋家国梦,大国小家的命运从来水乳交融。  值此,本刊“封面纪事”,特推专题《家国记忆》,分“镜头说话” “光阴故事”两大单元。  在“鏡头说话”里,摄影师孟昭瑞先生,用镜头,记录了一个个重大历史现场;用胶片,将共和国的起承转合,连接成一条长长的光影甬道
期刊
赵浩博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稳重、可靠。和大多数演员穿着随意不同,我两次见到赵浩博,他均身着衬衫西裤,以至于第一次向我介绍这位演员时我都愣了一下。事实上,赵浩博身兼团里演员队副队长的职务,我去《王致和》剧组采访那回,他还是《王致和》的制作人。所以在介绍之前,我看到赵浩博的形象,感觉他就是一位管理者,剧组的负责人。在《王致和》彩排现场采访男女主演的时候,可能是怕我等得太久(其实看剧组彩排很有意思),赵浩博
期刊
有人知道表演艺术家于洋是新中国赫赫有名的22大明星之一,也都知道他是执导《大海在呼唤》《戴手铐旅客》等影片的著名导演。也有人知道中国驻美国华人艺术联盟主席是于静江,当年是她把中国经典话剧《茶馆》、大型娱乐节目《同一首歌》成功引入美国。  还有人知道中国影坛早逝的于晓阳是导演新秀,他拍摄的《女贼》《大顺店》等影片在当时已很有影响力。  但是,一定有很多人不知道,这几个人的背后,都有同一个身影。  她
期刊
前两天,阿姨说家附近有一个儿童游乐城,我和孩儿他妈想着孩子在家爱哭爱闹,不如把蓬勃的精力发泄在儿童游乐城里。这样孩子玩得开心,我们陪他也感觉轻松些。不过等到我们去了后,才发现所谓的儿童游乐城只能算小半个。大半个区域摆放的都是电子游戏机,没办法,想必电子游戏机一定是比蹦床、滑梯、人造玩沙区挣钱快得多。孩儿他妈就非常排斥这些电子游戏机,游戏机的屏幕亮光毁眼,各种游戏机的声音轰轰隆隆混在一起,像噪音一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