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老桥再见时

来源 :课外语文·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m_19780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它已不在时,我知道,我的童年也随之埋葬,葬于那漫漫红尘中。
  ——题记
  不知何时,心中突然一空,自那以后,似乎忘却了什么。在题海中挣扎时,突然走神,想起了,又再次被淹没于题中,我似一个溺水的人,沉浮着,想抓住什么,却又沉入水底。
  那是什么?这个念头一直抓着我不放,我似乎感受得到,它在故乡呼唤我,却不是此地。
  该去一次乡下,去探望爷爷奶奶,与我的童年。或许在那里,我可以找到答案。我如是想着。
  雨水疲倦地从屋檐滴落,没入土中,水花不曾溅起。树费力地吐出嫩芽,脚下,是点点去年的枯叶。与爷爷一起坐于门前,对着杯中的茶水发呆,看水蒸气一点一点消逝在流光中。
  “去走走吧!”屋里的父母说。那就去吧,我感受到了,它的呼唤越发强烈。
  我漫无目的地走着,村内传来一阵机器的轰鸣声,尘土飞扬,给路边的草蒙上一层淡淡的忧伤。
  我看见一条小河被逐渐填满,河上的桥无助地颤抖着。
  是的,就是这儿,心中明了,等工程队的车张狂地扬起灰尘走后,我走近了那座桥。
  是的,还是那桥,却心中惶惶。桥很宽,苔痕依旧,却无力地附在桥面上,车轮卷起的灰尘,使小桥带着一股莫名的沧桑。
  是的,仍是如此,桥并未损坏,熟悉的雕刻,还有童稚时用石头刻下的名字。
  望着桥,慢慢地,似落叶,落入回忆中。
  那时的桥,仍旧似现在,不过更加美。幼时的我,喜欢在上面跑来跑去,感受风的轻抚,那时的桥,承载着我最快乐的时光。有时与伙伴在桥上打纸板时会输得一无所有,哭了,伙伴会安慰我,给我几个纸板,村中的人啊,就像桥下河水一样干净,澄澈。
  有时还会在桥上遇见去工作的农人,他们总是会用和善的目光看着我们,有时还用粗糙的手亲昵地弄乱我们的头发,惹得我们东躲西藏,他们只是和蔼地笑着,回来时还会带着一朵从乡间摘下的野蔷薇,送给我们。
  长大一点后,我们开始在桥下戏水,用石头在桥边刻下自己的名字,认为刻上了名字,小桥就是自己的了……当我们正对着桥发呆时,水中的鸭声却吓了我们一跳,有些人入了水中,又游了上来……
  童年的往事依稀浮现在眼前,我似乎还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孩童,可时光飞逝,与桥再见时,我已经长大了。
  我努力地记住桥的样子,我知道,它也将消失。
  第二天,工程队来了,伴着机器的轰鸣,桥在一声叹息后,没入红尘中,与我的童年一起。
  我回到了小城中的“家”,却一直记着老家的样子,我陷入了题海中,再一次开始了那重复的生活。许久以后,我惊恐地发现,老家的样子在慢慢斑驳,脱落,被遗忘。
  故乡似乎已消失了,连同我的童年,就像渔人再也找不到武陵源。故乡,已随那桥的消失而消失,再见老桥时,已成回忆,故乡,早已经回不去了,永远地消逝了。

【简评】


  “我似一个溺水的人,沉浮着,想抓住什么,却又沉入水底。”作者巧妙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心底的那股失落感、患得患失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形象,让读者深有体会,从而产生共鸣。文中许多的拟人修辞,关于小桥,关于小草,作者别出心裁赋予小桥人的思想情感,会让读者与作者一样对于小桥的消失感到悲伤与失落。文章第四段的環境景物描写,细腻生动,渲染了一种比较压抑沉闷之感,奠定了全文的基调。
  (指导老师:王纪金)
其他文献
浮云在平静的小湖里打量着自己有些单调的身影,湖里也只有三两只鸭子在几株残荷的枯茎中穿梭。小湖最落寞的便是秋冬季节,只怪那时“荷尽已无擎雨盖”。如果有荷,小湖便多了几番风韵,浮云的倒影也不会如此孤单冷清。  想那时一声春雷、一场春雨,江南的湖泊、池塘都渐渐舒展开身子,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世界:湖堤上的草什么时候发芽了?围埂上的烟柳什么时候吐绿了?更奇怪的是,谁将一支毛笔插在水中?笔尖的清香引来一只蜻蜓
期刊
在浙江金華永康,“西瓜男孩”的称号让18岁的李恩慧被大多数人熟知。今年参加高考的李恩慧已被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录取,尽管老师曾建议他可以申请助学贷款,也有好心人想要为他捐款,但李恩慧还是想要通过卖西瓜的方式,为自己筹集14000元的学费和生活费,而筹到这些钱则需要卖掉7万斤的西瓜。近日,李恩慧卖西瓜攒学费的经历在网上传开后引发了大量关注,不少网友表达了肯定和赞扬。  这个夏天,朋友圈被好几个“寒门学子
期刊
三国两晋时期,嵇康、山涛等七位才子经常共游竹林,世人称之为“竹林七贤”。在“竹林七贤”之中,嵇康与山涛的关系最好。然而,他们之间的友谊曾经历过惊涛骇浪,但因为彼此能够为对方付出,最终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其实,嵇康与山涛两个人虽然都擅长老庄之学,但是他们的出身、性格和追求还是有很大不同。嵇康很小时父亲就去世了,他性格张扬,生活邋遢,不愿与人交往,其妻系曹操的曾孙女;山涛的父亲为宛句令,他处事低
期刊
铺叙衬垫,也称铺垫,是为了突出后面要出场的主要人物、事物或要发生的事件,先对次要人物、事物、事件进行铺陈描述来烘托、引出重要的情节和内容的一种表现手法.通俗地说,先
期刊
在棉花高产试验条件下(皮棉2250kg·hm-2)研究了群体冠层及营养生理特性,阐明了棉花日生长量、叶面积动态、干物质积累、棉铃时空分布和矿质营养吸收规律。确定了棉花最高叶面系数3.58,籽棉经济
a不同时代具有进入历史的不同方式,相较其他文体,诗歌是最为敏锐集中地反映时代与文化的文学样式。近来,写诗、读诗再度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诗歌创作的繁荣发展也好,诗歌变成文化领域的装饰品或媒体炒作的焦点也好,都需要我们自觉审视其在发展中被大众热潮遮蔽或潜隐的盲区和问题:自古以来,诗歌承担着多种文化功能、积淀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泱泱诗歌大国以几千年的诗道精神为荣。置身全球化、当代汉语语境之中,诗歌
期刊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是两个知音间的心灵相通。“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是两个知己间的珍惜和友爱。在我和她相遇的那一刻,我懂得了什么叫做珍惜。  我刚上二年级,从山西的小学转到了西安的小学,在那里,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单与寂寞,班里的人大多成群结队地聊天玩耍,谁也不愿意多看我一眼。  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从前从未有过的孤独。  天空是一片深远而沉静的蓝,远处又点缀着几朵
期刊
本文研究了摘荚、摘心和去叶处理对不同生长习性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摘荚处理对无限型大豆固氮酶活性(ARA)无明显影响,而使有限型和亚有限型大豆的ARA明显降低。摘心和去
百道网1月好书  单瑛琪 著,定价26.00元  《学校里有棵树》,以初中女孩汪奕蒙的视角,细密而诙谐地描摹出初中生的群像,铺排出当代中国都市少男少女的成长篇章。无论汪奕蒙身处逆境或顺境、应对挑战或困惑,她所有的“告白”与“独白”都如花腔女高音般乐观、潇洒、憨然,甚至带着一丝不屑与嘲弄,恰是网络时代都市少年的语言风貌和思维特征,还原出了少年成长的丰沛和健旺,以及他们所蕴蓄着的源源不断的诗和远方。 
期刊
[技法解读]rn彩线穿珠,就是作者在处理安排材料时,选取一个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事物作为贯穿全篇的彩线,将一组精选的材料(珍珠)连缀成篇的构思方法.作为“穿珠”的“彩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