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来:我是一个笨人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ki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来是作家,出作品并不快,可是每部作品都有沉甸甸的分量,《尘埃落定》《格萨尔王》《空山》《瞻对》等等,如静水深流,不急不缓,藏区在他的笔下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学天空。作为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他的诸多有着青铜一样色泽的作品是如何炼就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阿来年轻时就特别相信这句话,在他看来,“行万里路”,用今天的话说,多少跟“深入生活”的意思相当。深入生活、行万里路也是许多作家的写作方式,一些人在没有什么可写时,会功利性地到处走一走,听一听奇闻逸事,让想象受一些刺激,回去就又可以写一写了。阿来不是这样的。他不是那种浅尝辄止、听到一点点小故事就莫名其妙被感动了的人。从年轻时写作开始,阿来跑了几十年,系统地每年去一些地方,很多地方不知道去了多少遍。在反思自己的写作经历和经验时,阿来觉得,他不是靠那么简单的一点点什么“印象深刻”来写作,而是全面地了解,深入地把握。“我们现在有点太快了,去采风几天,回来就突然开始长篇大论。我觉得我是个笨人,没有那个本事,所以要不断地做很多工作。”
  阿来的“笨”,在于他的认真,他的写作方式是学者式的。虽然每本书的写作时间并不太长,大约半年左右,但前期准备时间却要两三年,比如《瞻对》《尘埃落定》等等。当阿来要写一个题材时,他首先会做很多很多的案头工作,只要能找到的书籍他都会找来读一读,然后再深入到实际场景中去,去切身感受和细致观察山川地域风貌、风土人情以及写作对象的实际生活。
  做案头工作时,学者的描述是有一个观点在的,而生活的呈现没有观点,二者之间往往会有差异和冲突,所需要做的是回到学者所书写的地方,通过案头与现实之间的多次往返,不断校正,最后形成属于自己的纯粹的知识性储备,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时候,才是动手写东西的开始。所以阿来不止去一次,而是很多次地去,书中读到的是过去的状况,而到现场跟今天变化了的现实做对照,会引起很多想法,于是再收集材料,再考察。比如为了写《格萨尔王》,因为是史诗,流传了很多地方,阿来断断续续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跑了30多个县,“差不多几十万平方公里,油费也得花几万块钱”。
  成功需要天才加勤奋,阿来说:“我不是什么天才,就是比较认真而已。我喜欢学者们用的一个词,叫田野调查。我从年轻时代起写作就是这样一种方式,读书,然后到现场印证,然后再读书,再印证……”
  有些人以为,非虚构写作需要深入生活,而小说更需要想象和虚构,对生活可以浅尝辄止。但在阿来的经验中,写小说也是需要深入生活的。比如为写小说《尘埃落定》,他用在阅读史料和实地考察上面的时间就有三年多。《尘埃落定》中只有人物关系是虚构的,而背后牵涉到的历史典章、土司制度、宗教等等,甚至写到的建筑,人物的穿着,他们吃的东西,他们吃东西的方式,每一个方面都有史可依,都可以放到历史当中还原成当时的真实场景。阿来表示,现在写宗教、写佛家的人写一句“阿弥陀佛”就算描述了,里面没有任何的宗教文化含量,“我书中出现一个形象,他是什么职业,我不可能容忍他背后一点知识也没有”。
  “无须深入生活,我就在生活之中。”这是另外一些作家坚持的信条。阿来的路则是另一种。在他看来,作家有不同的类型,有的人可能一生都在书写自己的内心世界,熟悉自己的生活就够了,比如普鲁斯特。过去对“深入生活”的理解也有偏颇,尤其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那时候认为别人的生活才是生活,应该表现工农兵,知识分子的生活不是生活,所以知识分子的自我书写比较少。而今这个偏颇不存在了,以自我为中心写自己的生活当然是没问题的。但有时候,一个作家慢慢地就会不再满足于对自我的简单书写。阿来年轻的时候写诗,诗歌是很个人化的,主要是对自己的观察,是“深入自己”,有些人可能会一辈子乐此不疲,而有些人则最终超越自己的生活范畴,去写这个社会更深广的方面。
  然而再深入,毕竟还是他人生活的局外人。不过,局外人的感觉,也恰恰是文学所需要的。阿来认为,文学一方面要很深入到生活当中去,另一方面也要有抽离的能力,作家本身就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也就是说,情感上认知上首先要进得去,同时也要出得来。阿来更强调要进得去。如果只是偶尔去一个地方,什么都不熟悉不了解,那么只能做旁观者。所以阿来会经常去一些地方,跟一些人在一起,有时候他离开三四个月或者一年半载后再去,人家并没有觉得这个人离开很久,而是像老朋友一样。经常到一个地方去,阿来也在参与当地的事情,“这种参与感是一定要有的”。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人会进入很深,却出不来,阿来认为,对于生活,包括对自己的生活,也应该有抽离的能力,当自己的旁观者,这对文学创作来说很重要。
  生活中难免有残酷冷漠,而阿来作品中往往有温暖的东西。在阿来看来,藏区无非是生活艰苦一点,但是古代人的生活更艰苦,古代文学中反而充满了美好动人的情感。精神和情感状态不是用物质水平来衡量的,如今我们唯物质的时候,每个人看起来光鲜,情感和精神状态其实很糟糕,“比如跟在草原上住在帐篷里相比,我相信我的精神状态并不会因为我今天住五星级酒店就提升了。”阿来喜欢的那些文学作品,被我们记住并奉为经典的东西,都是讲人性温暖的。其中也有对社会表达质疑和批评的,但是质疑和批评也是建立在对社会有更美好的期待之上的,比如杜甫会写社会问题,白居易会写深怀同情的《卖炭翁》。今天的一些作品却走上歧途,借写社会的黑暗面来发泄不满,阿来认为,这样的写作背后缺乏一个善意的动机,与我们从古到今的传统并不相符。阿来希望文学是增进人的沟通和交流的,文学有责任反映真相,但是反映真相是为了社会往好处发展,所以文学中应该有温暖而美好的东西,“否则,文学就没有从古到今存在的理由了”。
  索洁据《中国艺术报》整理
其他文献
虽然母亲蒋英已经离开三年多了,每当钱永刚教授看到家中母亲的照片,总是能想起母亲在世时的点点滴滴。入夏的一天,钱永刚教授接受记者采访,畅谈母亲蒋英的故事,还原一个性格坚强的知识女性、一位热心帮助他人的音乐教授、一个热爱家庭的慈祥母亲一生中的细碎与点滴。  出身名门,受父亲影响走上音乐之路  众所周知,蒋英出身名门,是一位大家闺秀。她出生于中国大地波诡云谲的1919年,父亲是中华民国高级将领、大名鼎鼎
期刊
他,是相声大师侯宝林的关门弟子;他,是第一个在美国的舞台上说相声的中国人;在1985年评选出的“全国十大笑星”中,他,是唯一一位不在北京工作生活的相声表演艺术家。  他,7岁登台。相声,这门注定与他的人生相随相伴的艺术,让他经历了怎样的风雨起落,悲欢离合?“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然而,师父的一句话,为何会让他毅然下定决心,留在东北那片黑土地上……  让我们一同走近本期的被采访者: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师
期刊
1616年4月23日,是欧洲文学史上最黑暗的日子。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这两位伟大的作家都是在这一天离世的。  莎士比亚的墓地在故乡的圣三一教堂,那里也是他受洗的地方,墓碑上有他自己写的墓志铭:“不妨碍我安息的人将受到保护,移动我尸骨的人将受到诅咒。”如果有可能,塞万提斯一定也想在自己的墓碑上来上这么句,可他却连一块墓碑也没有。他被草草地葬在马德里蛙鸣街的一间修道院里,遗嘱下落不明。17世纪末,修道
期刊
何满宗,1956年出生,祖籍湖南。北京大学访问学者。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历任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湖南省文联副主席、巡视员。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进万家”先进工作者、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2015年3月10日至19日在中国美术馆,4月29日至5月6日在法国巴黎举办书法个展,5月25日至31日
期刊
中国选手刘虹以1小时27分45秒的成绩获得冠军,这是中国军团在本届世锦赛上收获的唯一金牌。  北京时间8月28日上午。2015北京田径世锦赛女子20公里竞走决赛打响。最终,中国选手刘虹不负众望,以1小时27分45秒的成绩获得冠军,这也是中国军团在本届世锦赛上收获的唯一金牌。  开赛第二天,男子20公里竞走项目中国三人争金失败。让人扼腕。此后。中国田径并未在其他项目创造金牌奇迹,距离赛事结束只有3天
期刊
脚下的西瓜皮  夯石  多年前,连奕名还被当做新人包装的时候,除了他的名字还真是卖点不多,可转眼几年,连奕名就火了,那双小眼睛也越来越招人待见。坚持走自己的路,应该说是连奕名的成功之道。而这条成功之道,不外乎演自己、演英雄这两条。从《大刀》、《中天悬剑》、《雪狼谷》,直到如今正在北京卫视热播的抗战七十周年献礼剧《左手劈刀》,概莫能外。有媒体指出:一路狂飙的英雄主义情结和雄性因子以及作品凸显的热血传
期刊
作者:大冰 著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博集天卷  综述:近日,百万级畅销书作家大冰携新作《阿弥陀佛么么哒》重回读者视野。大冰作为多重身份的作家,同时是主持人、民谣歌手、酒吧掌柜。去年,他曾凭借其《乖,摸摸头》荣获《广州旧报》举办的“图书势力榜年度十大好书奖”。其新作《阿弥陀佛么么哒》讲述了12个暖心又真实的故事,包括弥足珍贵的亲情、一诺千金的兄弟情、真心不渝的生死爱情,12个故事皆为真人真事。
期刊
上世纪的1954至1957年,我在原北京市土木建筑工程学校读中专,就是现在北京建筑大学的前身。当时,正值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国家百废待兴,学校很受市里重视,  学校由北京市人民委员会直接领导,校长由时任市政府副秘书长的李公侠兼任(后为张若萍)。  为了快速培养建设人才,学校学制只有短短3年。我当时学的是工民建专业,3年里,不但要学习建筑设计、规划、制图、建筑施工、房屋构造等几十门功课,还要安排
期刊
这张已愈半个多世纪、弥足珍贵的留影,我无论颠沛流离到何方都要细心保护好它,这是我一生中不可多得的美好瞬间。  右边的这位面目英俊刚毅的战友是上将王近山的司机秦林胜同志,他长我两岁整33岁。当时是1954年的6月8日,我接到命令要调往新北京的万寿路甲26号院工作。就要分别了,是薛参谋在北京史家胡同某大院为我们哥俩照的。以后渐渐的和他失去了联系,不晓他现在还好吗?非常想念啊。  那是1952年的3月,
期刊
想知道什么叫“一脸幸福”,看看宋承宪就知道了。说到“刘亦菲”三个字时,他的脸上突然有了神采,一双笑眼里满是明媚。嗯,这是个沉浸在甜蜜世界里的男人。  我们早就习惯爱情片上映前夕男女主角传出的绯闻,没想到这次,宋承宪居然大大方方对外承认了:“我与刘亦菲刚刚开始交往,正处于相互了解的阶段。”他还在最新的韩国综艺节目中透露,有机会的话,不排除闪婚的可能。  这真的好像童话故事的结局:一个是主演过《蓝色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