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居住证还是存在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
这也进一步说明,户籍改革的成功需要总体方案,需要各部门齐头并进
“居住证未必都好 暂住证未必不好”
中国新闻周刊:这次我们的记者去浙江,是因为浙江也出了居住证,很多地方都已经用居住证取代了“千夫所指”的暂住证,这应该是一种进步吧?
王太元:有些方面是进步的,比如居住证方面放宽了对外来人口的一些限制。但是,它未必都是进步。
居住证这个东西,上世纪90年代初期有一个类似的,当时叫本地有效城镇户口或者“非农户口”。就是说一个人已经在这儿住了一段时间,生活各方面不成问题的时候,给他一个这样的身份。
举例来说,外来人口孩子的义务教育问题,可以在这个地区范围内,地方自己定一个规则解决这几项和户口捆绑在一起的瓶颈,就叫“本地有效城镇户口”或“非农户口”——它不是纯居民户口,也不是原先的农民户口。
中国新闻周刊:你是说,居住证也有退步的地方?
王太元:对。居住证还是存在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还是拿“非农户口”来说,当时这部分人是得到益处的,是“二等公民”。而现在各地居住证都是有条件的,简单说,就是你有学历、有能力人家才肯收你。这样一来,那些没有拿到“非农户口”的人,也就是外来人口中的中低收入群体,不就又降了一等,成了“三等公民”嘛!
打个比方说,原来100个人都可以办暂住证,现在有了居住证,最下层30个人办不成了,只能够叫临时登记。而暂住证是全体人民普惠制度,所有人都可以办。
中国新闻周刊:可2004年以后,很多地方都在搞居住证。
王太元:那是因为暂住证被骂得太厉害,于是2004年以后,到处都叫居住证。其实,暂住、居住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如果给计划经济继承下来的全部好处就是现在的户口,那么,如果全部不给它,就是现在的暂住户口。如果有选择地给他东西,就是现在的居住证。
中国新闻周刊:听起来有点新瓶旧酒的味道。
王太元:说新瓶旧酒也不尽然。我的体会是,户籍改革太敏感,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挨骂,所以更好的办法是悄悄地推动。比如居住证没有挨骂的时候,我们悄悄弄了。我跟张惟英老师说,你挨骂某一种意义上是必要的,为什么?谁让你说话不艺术。你为什么叫准入制度,我告诉你,那叫累计制度。
中国新闻周刊:你是指2005年初北京市“两会”期间,北京市政协委员、人大教授张惟英捅出来的“人口准入制度”?
王太元:对,她说北京市实行准入证制度。我后来对张老师说,你要反过来讲,北京市要稳步增加外来人口的社会权益。
张惟英老师其实还是想说,我们不能一次接进来,有的人进得来,有的人进不来。但她是从卡的角度说,我是说稳步增加你的社会待遇。
中国新闻周刊:一个是从终点往回看,一个是从起点看我走了多远;一个是差距,一个是成绩。
王太元:对,这样舆论就不会骂。实际上,北京市的居住证制度,在张惟英老师说出来之前,我们已经参与设计有3年多啦。
2004年沈阳把暂住证取消了,这也是在我们讨论过后取消的。我曾经说,沈阳取消我也不反对,但我也不支持。我主张北京不取消暂住证,后来北京真的没有取消。只要一定区分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的各种管理制度都在,有暂住证是对暂住人口的起码保障,没有暂住证是对暂住人口的无情剥夺,一点保障都没有了。暂住证不是可以取消的,是自然消亡的。
改革很难单兵突进
中国新闻周刊:你是否做过统计,附着在户口背后的利益,究竟有多少项?
王太元:据我所知,1988年有人曾经写过一篇内容是中国农民不平等地位的论文,里面列举了48项城乡户籍差别,包括劳动的、粮食的、就业的、教育的、医疗的……当然还有公安的。
中国新闻周刊:听起来,劳动、粮食、就业这些事情,与户口本来没什么关系。
王太元:对!户籍本身是一个中性的东西,但非要把这48项不平等捆在户籍上面,就是行政操作技术了。
中国新闻周刊:怎样理解这种行政操作技术?
王太元:例子太多,只打一个比方。就说北京的房价,大家都觉得高。如果户籍制度松绑,天涯海角都可以挤到北京来,北京的人口可就远远不止现在的1700万了。这么多的人口,你的交通承载能力、乃至环境承载能力够用吗?
中国新闻周刊:也就是说,户籍改革就是要砍掉这些本来不该附加在户口上的东西。
王太元:对。所以我说,用捆绑的方式一边把它整体捆着,然后想办法一个一个解开,那才是麻烦。如果快刀斩乱麻,最狠的斩法,砍掉一类就是一类。比如说当年农民工就业的证件就有很大不足。怎么说呢?一个人出去打工,没有走之前,至少两个费要收:一个是外出务工许可证,要交钱;第二,输出农民工要培训。培训完之后要拿证件也得给钱。到了北京市,他说你有什么证件,你要有劳工资格,先收一笔钱。收完了之后,你有外来务工许可证吗,没有,再办一个,再收一次。一个人来一趟北京,就业一次,两边收了他4次钱。
这是劳动部门的部门利益,但这样的部门利益,每个部门都有,公安部门也有,办一个户口本还要好几块钱呢,实际印刷成本8毛钱足够了。放眼全国,这一项就是若干个亿。
中国新闻周刊:媒体上已经有报道,说公安部已经向国务院上报了户籍改革总体方案。
王太元:我得声明一下:这是媒体说的。户籍改革的总体方案,从刚才的部门利益角度出发,你就会知道这不是公安部一家能够搞得成的,必须得由国务院出面。
在这之前,中国惟一的户籍制度改革也是从国务院出来的,那是1991年搞的,1998年开始实施,比如放宽婴儿随父随母、亲属投靠、投资移民等限制。
为什么中间隔了7年?因为讨论了若干年都没有办法。后来国务院主要领导,桌子一拍:别管那么多,以国务院名义发。出来就是国务院的文件,就执行起来了。
中国是一种条条框框之间的关系。如果是以条为主的关系,只有国务院来统筹。如果以块为主的关系,只有当地的省委、市委来统筹。哪一个部门冒进,走两步被打回来,他还一肚子怨气。这样的事情很多,公安部门吃了很多哑巴亏,是说不出来的。
中国新闻周刊:在你看来,中央暂时还没有启动户籍制度总体改革方案的原因何在?
王太元:这是一个大的工程。要动十几个部门,中央就得重新算账。光刚才说的户口本一项,如果你一声令下——换,若干亿就跑掉了。一个部门可就吃在这儿,也是一大笔钱,在财政上是列入账户的。想要改革,首先要舍得这笔钱。
中国新闻周刊:这一块的利益怎样动?
王太元:不是一个人的利益。如果我一个人拿到一个亿,肯定把我抓起来,把这一个亿收走。但我只分了两毛钱,你只分了三毛钱,每个人好像都没见着钱。这个钱在哪儿?是在海绵里面,是在整个国家“计划经济大海绵”里面藏着。你要让它显性化太难了。
中国新闻周刊:你的意思是说,只有变革了财政体制,才能让户籍改革进行得彻底?
王太元:用钱的人总是希望改革,发钱的人则正好相反。个中奥妙,自己体会吧。
这也进一步说明,户籍改革的成功需要总体方案,需要各部门齐头并进
“居住证未必都好 暂住证未必不好”
中国新闻周刊:这次我们的记者去浙江,是因为浙江也出了居住证,很多地方都已经用居住证取代了“千夫所指”的暂住证,这应该是一种进步吧?
王太元:有些方面是进步的,比如居住证方面放宽了对外来人口的一些限制。但是,它未必都是进步。
居住证这个东西,上世纪90年代初期有一个类似的,当时叫本地有效城镇户口或者“非农户口”。就是说一个人已经在这儿住了一段时间,生活各方面不成问题的时候,给他一个这样的身份。
举例来说,外来人口孩子的义务教育问题,可以在这个地区范围内,地方自己定一个规则解决这几项和户口捆绑在一起的瓶颈,就叫“本地有效城镇户口”或“非农户口”——它不是纯居民户口,也不是原先的农民户口。
中国新闻周刊:你是说,居住证也有退步的地方?
王太元:对。居住证还是存在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还是拿“非农户口”来说,当时这部分人是得到益处的,是“二等公民”。而现在各地居住证都是有条件的,简单说,就是你有学历、有能力人家才肯收你。这样一来,那些没有拿到“非农户口”的人,也就是外来人口中的中低收入群体,不就又降了一等,成了“三等公民”嘛!
打个比方说,原来100个人都可以办暂住证,现在有了居住证,最下层30个人办不成了,只能够叫临时登记。而暂住证是全体人民普惠制度,所有人都可以办。
中国新闻周刊:可2004年以后,很多地方都在搞居住证。
王太元:那是因为暂住证被骂得太厉害,于是2004年以后,到处都叫居住证。其实,暂住、居住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如果给计划经济继承下来的全部好处就是现在的户口,那么,如果全部不给它,就是现在的暂住户口。如果有选择地给他东西,就是现在的居住证。
中国新闻周刊:听起来有点新瓶旧酒的味道。
王太元:说新瓶旧酒也不尽然。我的体会是,户籍改革太敏感,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挨骂,所以更好的办法是悄悄地推动。比如居住证没有挨骂的时候,我们悄悄弄了。我跟张惟英老师说,你挨骂某一种意义上是必要的,为什么?谁让你说话不艺术。你为什么叫准入制度,我告诉你,那叫累计制度。
中国新闻周刊:你是指2005年初北京市“两会”期间,北京市政协委员、人大教授张惟英捅出来的“人口准入制度”?
王太元:对,她说北京市实行准入证制度。我后来对张老师说,你要反过来讲,北京市要稳步增加外来人口的社会权益。
张惟英老师其实还是想说,我们不能一次接进来,有的人进得来,有的人进不来。但她是从卡的角度说,我是说稳步增加你的社会待遇。
中国新闻周刊:一个是从终点往回看,一个是从起点看我走了多远;一个是差距,一个是成绩。
王太元:对,这样舆论就不会骂。实际上,北京市的居住证制度,在张惟英老师说出来之前,我们已经参与设计有3年多啦。
2004年沈阳把暂住证取消了,这也是在我们讨论过后取消的。我曾经说,沈阳取消我也不反对,但我也不支持。我主张北京不取消暂住证,后来北京真的没有取消。只要一定区分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的各种管理制度都在,有暂住证是对暂住人口的起码保障,没有暂住证是对暂住人口的无情剥夺,一点保障都没有了。暂住证不是可以取消的,是自然消亡的。
改革很难单兵突进
中国新闻周刊:你是否做过统计,附着在户口背后的利益,究竟有多少项?
王太元:据我所知,1988年有人曾经写过一篇内容是中国农民不平等地位的论文,里面列举了48项城乡户籍差别,包括劳动的、粮食的、就业的、教育的、医疗的……当然还有公安的。
中国新闻周刊:听起来,劳动、粮食、就业这些事情,与户口本来没什么关系。
王太元:对!户籍本身是一个中性的东西,但非要把这48项不平等捆在户籍上面,就是行政操作技术了。
中国新闻周刊:怎样理解这种行政操作技术?
王太元:例子太多,只打一个比方。就说北京的房价,大家都觉得高。如果户籍制度松绑,天涯海角都可以挤到北京来,北京的人口可就远远不止现在的1700万了。这么多的人口,你的交通承载能力、乃至环境承载能力够用吗?
中国新闻周刊:也就是说,户籍改革就是要砍掉这些本来不该附加在户口上的东西。
王太元:对。所以我说,用捆绑的方式一边把它整体捆着,然后想办法一个一个解开,那才是麻烦。如果快刀斩乱麻,最狠的斩法,砍掉一类就是一类。比如说当年农民工就业的证件就有很大不足。怎么说呢?一个人出去打工,没有走之前,至少两个费要收:一个是外出务工许可证,要交钱;第二,输出农民工要培训。培训完之后要拿证件也得给钱。到了北京市,他说你有什么证件,你要有劳工资格,先收一笔钱。收完了之后,你有外来务工许可证吗,没有,再办一个,再收一次。一个人来一趟北京,就业一次,两边收了他4次钱。
这是劳动部门的部门利益,但这样的部门利益,每个部门都有,公安部门也有,办一个户口本还要好几块钱呢,实际印刷成本8毛钱足够了。放眼全国,这一项就是若干个亿。
中国新闻周刊:媒体上已经有报道,说公安部已经向国务院上报了户籍改革总体方案。
王太元:我得声明一下:这是媒体说的。户籍改革的总体方案,从刚才的部门利益角度出发,你就会知道这不是公安部一家能够搞得成的,必须得由国务院出面。
在这之前,中国惟一的户籍制度改革也是从国务院出来的,那是1991年搞的,1998年开始实施,比如放宽婴儿随父随母、亲属投靠、投资移民等限制。
为什么中间隔了7年?因为讨论了若干年都没有办法。后来国务院主要领导,桌子一拍:别管那么多,以国务院名义发。出来就是国务院的文件,就执行起来了。
中国是一种条条框框之间的关系。如果是以条为主的关系,只有国务院来统筹。如果以块为主的关系,只有当地的省委、市委来统筹。哪一个部门冒进,走两步被打回来,他还一肚子怨气。这样的事情很多,公安部门吃了很多哑巴亏,是说不出来的。
中国新闻周刊:在你看来,中央暂时还没有启动户籍制度总体改革方案的原因何在?
王太元:这是一个大的工程。要动十几个部门,中央就得重新算账。光刚才说的户口本一项,如果你一声令下——换,若干亿就跑掉了。一个部门可就吃在这儿,也是一大笔钱,在财政上是列入账户的。想要改革,首先要舍得这笔钱。
中国新闻周刊:这一块的利益怎样动?
王太元:不是一个人的利益。如果我一个人拿到一个亿,肯定把我抓起来,把这一个亿收走。但我只分了两毛钱,你只分了三毛钱,每个人好像都没见着钱。这个钱在哪儿?是在海绵里面,是在整个国家“计划经济大海绵”里面藏着。你要让它显性化太难了。
中国新闻周刊:你的意思是说,只有变革了财政体制,才能让户籍改革进行得彻底?
王太元:用钱的人总是希望改革,发钱的人则正好相反。个中奥妙,自己体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