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准确地把握探究教学的实质,开放地实施探究教学的过程,合理地处理探究教学和其他教学方法的并用,将创造性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探究式教学 创设情境 互动性
当今教育形式下,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探究式教学越来越多地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把探究式教学置于核心地位。笔者认为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较好的学习情境和学习途径,使学生运用科研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在整个过程中注重学习的过程是学习的目的,要求每一位学生在老师和身边同学的指导或协助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料收获知识,而不是由教师传授得到。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掌握科学知识,在整个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一、创设情境
学习活动应该处于现实情景或与其相似的情景当中,在较为熟悉的环境中,学生以解决实际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能够较好地调动自身原有感知条件。这就要求老师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将情境创设看做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教学环境是由教室、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及课堂气氛等因素构成的课堂生活情境。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样教学环境会反作用于兴趣,一个充满活力的教学环境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在学习中体会到一种快乐,不会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做到乐此不疲,甚至废寝忘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处理好教学环境中的各种要素,营造民主、探究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处于积极、自由、轻松的心理状态,让学生进入到自由迸发的心理空间。学生在这期间敢于提问,寻找自己需要的答案,梳理发表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形成和谐的教学环境。
二、注意实验的重要性
实验在生物课程中占了很大比重,通过实验,学生获得对知识的直观体验。学生经过实验探究的学习,对事物进行观察,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总结等,从而总结出初步结论,然后对初步结论进行考查、质疑、检查,思考探究方案的严密性及所得结论的科学性,再用已有知识和实验进行进一步探究和质疑、释疑,最后得出可靠结论,并以文字、图像、公式的方式表达出来。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行为流程如同科学家“搞科研”一样“发现”科学规律,获得巨大的成就感,激发出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设置出具有探索性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验过程,使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开拓思维宽度,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整个实验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走到每个实验台前与学生一起交流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步骤的操作和问题的发现。这时,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成为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合作者、助手。这种经常性活动强化了学生与教师合作互助关系,对实验室中的互动关系进行正迁移,发展到其他课堂教学活动中,在非实验课上也会产生良好的互动效果。
三、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课堂上,师生互动,营造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氛围,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能够感染到每一位学生,营造出一种人人参与、催人向上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身处其间,被感化和熏陶,从而迸发出无限热情,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反之,沉闷消极、师生间缺乏交流甚至对立的课堂教学气氛则会压抑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学习积极性,更有甚者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自疑中来,疑则产生诱发探究,探究伴随思考,思考获得知识。教学时,采取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教学情境进行阅读、理解、体会、分析和讨论,从中发扬出蕴含规律的矛盾,并从中筛选出主要矛盾进行研究,明确研究对象。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只要是有意义的探究就加以肯定,从科学史上看,很多同主题无关的实验探究往往很有意义,今后会有重大发现。
四、教学内容呈现出新颖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学生对学习材料和它的呈现方式发生兴趣时,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进一步探究,只有那些形象鲜明、直观新颖、富有趣味性的认识材料,才能最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开动脑筋,因材施教,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兴趣。实践证明,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会让学生感到疲倦和厌倦,长此以往会失去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从现实情况来看,教师在学校传授知识已经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渠道,随着电脑和网络的兴起,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宽,教师在知识领域的权威性已经逐渐减弱,甚至对某些问题还没有涉猎。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会带着更多问题同教师进行探讨研究,师生共同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越来越居于主体地位,教师居于主导地位,教师引导学生如何探索,而不是直接給予其答案,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学生对教师的施教不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以主动的姿态思考和选择,做出更加主动的反应。
总之,以全新教学理论指导高中生物教学,将传统课堂转变为一个探究式学习为主的课堂,是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我们需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他们既得到了知识,又发展了个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探究式教学 创设情境 互动性
当今教育形式下,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探究式教学越来越多地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把探究式教学置于核心地位。笔者认为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较好的学习情境和学习途径,使学生运用科研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在整个过程中注重学习的过程是学习的目的,要求每一位学生在老师和身边同学的指导或协助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料收获知识,而不是由教师传授得到。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掌握科学知识,在整个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一、创设情境
学习活动应该处于现实情景或与其相似的情景当中,在较为熟悉的环境中,学生以解决实际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能够较好地调动自身原有感知条件。这就要求老师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将情境创设看做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教学环境是由教室、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及课堂气氛等因素构成的课堂生活情境。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样教学环境会反作用于兴趣,一个充满活力的教学环境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在学习中体会到一种快乐,不会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做到乐此不疲,甚至废寝忘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处理好教学环境中的各种要素,营造民主、探究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处于积极、自由、轻松的心理状态,让学生进入到自由迸发的心理空间。学生在这期间敢于提问,寻找自己需要的答案,梳理发表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形成和谐的教学环境。
二、注意实验的重要性
实验在生物课程中占了很大比重,通过实验,学生获得对知识的直观体验。学生经过实验探究的学习,对事物进行观察,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总结等,从而总结出初步结论,然后对初步结论进行考查、质疑、检查,思考探究方案的严密性及所得结论的科学性,再用已有知识和实验进行进一步探究和质疑、释疑,最后得出可靠结论,并以文字、图像、公式的方式表达出来。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行为流程如同科学家“搞科研”一样“发现”科学规律,获得巨大的成就感,激发出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设置出具有探索性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验过程,使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开拓思维宽度,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整个实验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走到每个实验台前与学生一起交流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步骤的操作和问题的发现。这时,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成为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合作者、助手。这种经常性活动强化了学生与教师合作互助关系,对实验室中的互动关系进行正迁移,发展到其他课堂教学活动中,在非实验课上也会产生良好的互动效果。
三、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课堂上,师生互动,营造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氛围,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能够感染到每一位学生,营造出一种人人参与、催人向上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身处其间,被感化和熏陶,从而迸发出无限热情,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反之,沉闷消极、师生间缺乏交流甚至对立的课堂教学气氛则会压抑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学习积极性,更有甚者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自疑中来,疑则产生诱发探究,探究伴随思考,思考获得知识。教学时,采取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教学情境进行阅读、理解、体会、分析和讨论,从中发扬出蕴含规律的矛盾,并从中筛选出主要矛盾进行研究,明确研究对象。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只要是有意义的探究就加以肯定,从科学史上看,很多同主题无关的实验探究往往很有意义,今后会有重大发现。
四、教学内容呈现出新颖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学生对学习材料和它的呈现方式发生兴趣时,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进一步探究,只有那些形象鲜明、直观新颖、富有趣味性的认识材料,才能最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开动脑筋,因材施教,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兴趣。实践证明,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会让学生感到疲倦和厌倦,长此以往会失去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从现实情况来看,教师在学校传授知识已经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渠道,随着电脑和网络的兴起,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宽,教师在知识领域的权威性已经逐渐减弱,甚至对某些问题还没有涉猎。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会带着更多问题同教师进行探讨研究,师生共同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越来越居于主体地位,教师居于主导地位,教师引导学生如何探索,而不是直接給予其答案,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学生对教师的施教不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以主动的姿态思考和选择,做出更加主动的反应。
总之,以全新教学理论指导高中生物教学,将传统课堂转变为一个探究式学习为主的课堂,是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我们需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他们既得到了知识,又发展了个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