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18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初探
  中图分类号:G623.5
  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这给课堂教学提出的改革要求和方向。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所以数学课堂与生活相联系,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
  一、教师转变教育意识是数学与生活相联系的前提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服务于学生,旨在点拨、引导、创设情境,必须会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精湛教学的艺术,科学的教学方法,“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参与、探究、获取知识,学会思维。如在第十册中教学推导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时,我运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法,我首先用课件演示:取一排4个棱长是1厘米正方体拼成长方体,长(4厘米)、宽(1厘米)、高(1厘米)与体积(4立方厘米),然后取三排同样长方体摆3排一层,长(4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与体积(12立方厘米),再取6排同样长方体摆3排2层,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与体积(24)立方厘米。然后,让学生运用学具再自己动手演示刚才的过程,经过操作、观察、思考,学生发现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宽、高的乘积。此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和有意识板书就是对学生活动主体的服务。
  教师树立服务意识,是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科学定位,有利于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众所周知,从生活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这一点上,就是注重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现在小学数学教材知识系统太强,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太少,使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无法达到同步,导致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搞题海战术,反复机械训练,阻碍学生思维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把教学归朴于实践,回归于生活。
  二、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是数学与生活相联系的途径
  创设情境其实就是模拟生活,要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如在教学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时,学生自己剪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动手操作,通过旋转平移方法把两个一样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于高,所以梯形面积等于上、下底的和与高的乘积的一半。梯形的面积公式是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概括而来,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快乐,不但能掌握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的信心和学习数学的兴趣。这就是动手操作创设情境。
  电脑媒体具有直观、形象、具体、生动、鲜活的特点,运用媒体创设情境,使抽象概念具体化,使难理解的问题容易化。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运用电脑平移两个面完全重合,相对的棱长的长度相等也一样,从而达到具体,直观的效果。这就是运用电脑媒体创设情境。
  在教学两步加减的应用题时,我设计了公共汽车上下乘客的过程,让第一组的同学扮演起点站上车的乘客,然后再来几个乘客“上车”,同时再“下车”几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板书上下车的人数,问:“谁能把刚才的人员变化情况列成式子?”12+4-7=9(人)再问:“谁能把它编成求“现在有多少人”的应用题?”通过若干个小组的汇报训练,学生在活动中完成了两步加减的应用题学习。这就是模拟生活创设情境。
  三、教师研究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与生活相联系的基础
  知识是前人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或是提示出的规律,而教学目标是为了掌握规律及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若教师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那就是把学生当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因此,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了解知识发生的过程,但40分钟毕竟有限,因此教师要善于研究生活中的数学,并且要引导学生善于去捕捉、获取、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首先,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生活资源。如我在教学小学数学第十册“数据的收集”时,要求学生在上、放学途中遇到红灯时,数一数另一方向经过的大客车、小汽车、摩托车各是多少辆?到学校以后汇报结果,以此让学生知道了什么是数据的收集和什么是原始数据。大家对于这样的学习兴奋不已。
  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教学。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既可积累数学知识,还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中低年级学生数一数物体的数量,比一比身高、体重,认一认周围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高年级观察数学美,如立体图形的美、结构的美等。如果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本身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观察中不断思考,不断尝试,就会不断地体验成功的快乐。
  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育必须首先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罗杰斯认为:“越是儿童不熟悉,不需要的内容,儿童学习的依赖性,被动性就越大。”反之,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可见,当今数学教学正向生活化,活动化,问题化方向发展。因此强调数学抽象(即生活问题的数学化)和数学应用(即数学问题的生活化)这两者的辨证结合,对于数学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也对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充分发掘现代生活实际的内容,将其转化为数学模型知识,并应用于课堂甚至于更广阔的数学学习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中乐学,会学,让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更具有生命力,成为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真正架起生活通往数学的桥梁!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标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深入推进,如何在高二英语课堂中贯彻“三维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落实到每一堂英语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形成正确的全面的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鉴此,这就需要我们高二英语教师求真务实,敢于创新,对高二英语课堂进行实实在在的德育渗透,以达到全面育人、综合培养的德育目标。  关键词:新课标;三维目标;高二英语课
摘要针对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者从转变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让时政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政治课堂;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4.21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永恒的主题.高中新课程实施至今,课堂教学取得阶段性的成效和实质性的进展.存在个别教师不能对各种新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逐渐进入课堂,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和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大大增强了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我们是初中语文教师,在十几年的语文课堂教学体验中,“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等老生常谈的现象在课堂改革浪潮下大量存在,作为教师的我们心理依旧不放心学生,也不敢放手发动学生,更不敢相信学生。这样持续下去我们农村中小学教育真的会出现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所以农村语文教学真的太需要一场“革命”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语文新课程标准》都提倡“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
期刊
第一部分: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左侧乳腺癌术后胸壁和内乳区的物理剂量学研究目的 研究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和内乳区放射治疗的几种技术的剂量分布特点。通过比较常规混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西藏地区物理课堂提问中的不足,从课堂问题设计、课堂问题提出方式以及教师如何进行反馈、评价三方面提出了完整、系统的物理课堂提问策略,对于解决目前西藏地区物理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物理课堂;课堂提问;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的主要方式。有效的物理课堂提问要求西藏地区教
【摘要】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当下卫校语文教育面临着生源质量下降、学生基础较差,教师教学目标模糊、师生关系紧张的客观情况,为语文教育的开展带来了重重障碍。然而,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教育思想,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来说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构建当下中职卫校语文教育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中职卫校;语文教学;语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H319  语文作为
电力设施是公共设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其关系到电力用户的用电安全,有利于稳定社会的发展秩序。但是从当前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我国电力设施被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对电力系统的
【摘要】在物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部分老师对课程改革的内涵不清,课堂形式化严重,课堂效率低,本文旨在通过打造具有活力的课堂,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加以优化,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活力课堂;活力;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421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每位教师在教学中持续探索的问题。怎样使课堂更有效,老师除探索符合当地实际行之有效的方法外,老师更应研究新课程理念,用新课程理念引领我们从事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起着巩固与发展的作用。为了使数学作业发挥最大的作用,切实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服务,作为数学教师应在作业设计上多下功夫,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去精心设计,从而有效地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让学生感觉数学作业不再只是枯燥的文本,而应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的复合体。通过多角度、多形式、多需求设计作业,拓展作业的内涵充分挖掘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