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颗粒溶素的检测及意义

来源 :中华肝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lhzl_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慢性胆汁淤积性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特征为肝内中小胆管的非化脓性进行性炎性损伤.颗粒溶素(granulysin,GNLY)是由自然杀伤细胞和激活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选择性表达的细胞毒分子[1].我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PBC患者外周血GNLY的表达,研究GNLY表达在PB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3D-CTA技术在足趾组织移植修复拇手指缺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自2009年8月至2015年6月,采取足趾组织移植修复拇手指部分缺损患者33例41指。术前通过3D-CTA技术扫描双足,使用计算机软件构建三维图像,确定供区动静脉血管走向、分型等参数,制定与各个病例手指缺损数量、长度和受区皮肤缺损范围、形状相适应的手术设计。结果33例移植修复的41指均存活,经3个月至1年随访,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
期刊
@@
期刊
@@
目前,压铸机制造行业也和其他行业一样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全球范围内的产品竞争的压力,因此如何提供给用户更经济、更实用、更有效的机器是压铸机制造厂商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课
目的总结Ⅱ~Ⅲ区指屈肌腱再次断裂后早期直接修复的临床结果。方法自2008年3月至2014年9月,我科收治了Ⅱ~Ⅲ区指屈肌腱术后再断裂患者17例(21指),男12例,女5例;Ⅱ区10例(10指),Ⅲ区7例(11指);年龄18~42岁,平均31岁。断裂距再次手术时间为4~17 d,平均8 d。使用三个改良Kessler法修复指深屈肌腱,在Ⅲ区若有可能使用双改良Kessler法修复指浅屈肌腱。结果术后随
当前干扰素是对慢性丙型肝炎治疗有确切抗丙型肝炎病毒(HCCV)作用的药物,但单独使用普通干扰素治疗,仅有16%~20%的患者取得持续病毒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 response,SVR)[1],虽然开发的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克服了普通干扰素存在的皮下注射后快速吸收、血清浓度波动大、系统分布广、肾脏清除率高和血清半衰期短,使得抗病毒程度不充分等缺陷,但也只能将SVR提高到30%~4
目的 研究移植血管在成人间活体右半肝移植(LDLT)中的应用.方法 对26例成人间LDLT患者,用大隐静脉重建肝Ⅴ、Ⅷ段肝中静脉粗大属支,及右肝下静脉,用大隐静脉补片修补供体门静脉损伤、狭窄以及肝动脉搭桥.结果 利用大隐静脉重建Ⅴ、Ⅷ段肝中静脉粗大属支和右肝下静脉流出道20例,其总的重建率76.9%(20/26),其中重建一支静脉15例,重建两支静脉5例.重建引流的模式和病例数如下:V5 3例,V
丙型肝炎由于进展隐匿、慢性率高及预后不良而倍受关注.研究发现,约20%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将进展为肝硬化,约2.5%最终罹患肝癌.据估计,全球有1.7亿丙型肝炎病毒(HCV)携带者,我国人群HCV感染率约在3%左右.以干扰素为基础的治疗在临床上一直居于主导地位,特别是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联合利巴韦林的应用使病毒学应答率明显提高.但是,疗程长、有效率低、不良反应大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近
目前代偿性肝硬化诊断主要依赖肝活组织检查病理学诊断,但肝活组织检查是有创性检查,有一定风险,患者难以广泛接受,且肝活组织检查也有一定假阴性率.本研究旨在了解慢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状态与超声波表现之间相关性,提出筛选代偿性肝硬化(compensated liver cirrhosis,CLC)超声波检查方法,对43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学诊断及超声波表现行回顾性研究。
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性抗原呈递细胞,它们能高效摄取、处理抗原,并将多肽呈递给静息型T细胞,引起针对此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1].我们将全长野生型p53基因(wt-p53)转染小鼠骨髓来源的DC,然后用肝癌抗原肽修饰已转染野生型p53的DC(wt-p53DC),利用这种DC诱导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特异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