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边界,悦纳生命本来的样子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f6570941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邊界感是将自己区别于他人,使自己与外界保持合理而健康的距离的一种心理机制。边界感是一种双向的保护,不能让别人侵犯自己身体、情绪、认知的舒适空间,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同时自己也能不以冒犯的方式踏入他人的精神领地,尊重他人的空间,尊重他人的独立性,维持健康的人际关系。虽然边界感的建立是个体身份认同建立的重要维度,是维持情绪与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但在强调人与人之间“亲密无间”“和为贵”等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家长和教师很容易忽略对孩子边界感的引导和教育,甚至自己在生活中也不懂得如何与周围人保持良好的界限。
  对孩子进行边界感的教育,对他们的情绪认知发展和社会适应至关重要。这能帮助他们发展起独立健康的自我意识,认识到自己能接受什么、不能容忍什么,建立自信,为自己负责任,同时也逐渐形成对他人的尊重和同理心。
  边界感教育缺失,危害重重
  在现实的教育和生活中,边界感教育的缺失表现在多个方面。
  身体、物理的边界缺失。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在三岁以后进入性别意识的敏感期。他们在三岁开始注意自己的性别,五岁已经知道了男女生之间身体上的差异,意识到男孩和女孩的身体构造是不同的。这个时候,他们非常抵触别人看到自己的身体,包括最亲密的父母、老师。这说明孩子们已经产生了身体、物理的界限感。但是,很多父母却忽视孩子的感受,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有些妈妈还认为“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因此没有任何禁忌。不只父母可能会忽略与孩子在身体上的界限,教师们有时也会。例如,前段时间抖音上,一个拥有20多万粉丝的网红幼教老师,因为一张与小朋友的亲嘴照,引发热议,很多老师、家长却不以为意。这折射出对儿童身体、物理边界教育的缺失。这种教育的缺失会给孩子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所属物品的边界缺失。从两岁开始,儿童会经常把“我的我的”挂在嘴上,这表明儿童的物权意识开始觉醒,他们用这样的语句来捍卫自己的物品。但有些家长、老师会认为这是儿童“自私”或者不爱分享的体现。在家里来客人的时候,家长碍于情面,让孩子将自己的玩具“送给”其他小朋友,或在孩子不愿意分享的情况下,强迫孩子分享。在幼儿园里,有些老师可能也会忽视对孩子们物品所有权的尊重。这都是在向儿童刚刚建立起的关于“所有权”的秩序感发起挑战。
  心理、情感的边界缺失。虽然父母与儿童共享这世间最亲密的依恋关系,但这份依恋关系应当是港湾和保护伞,而不应该是绑架与束缚。我们常说“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这恰恰反映了在家长与儿童的互动中,忽略并且没有尊重儿童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学跳舞有什么用,听爸爸的学奥数才是为你好。”“多吃一点,爸爸妈妈为了你好。”“多穿一点,你很冷吧!”这种忽略有时候是对儿童自主意愿、兴趣的侵犯,甚至是对儿童情绪、认知心理界限的侵入。小时候,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好端端关着房门干吗?背着妈妈偷偷做什么坏事?”“看一下你日记怎么了?对爸妈还有秘密了?”“你哭什么哭,这么一点挫折有什么值得哭的。”好的亲子关系,应该有相处的界限,爸爸妈妈不能去替代或干预儿童的想法、情绪和喜好。
  守卫自我“领地”,尊重他人主权
  如何向孩子引入边界感这样抽象的概念呢?我们可以让孩子们想象每个人身上都穿着一件神奇的纱衣或者盔甲,这件隐形的盔甲为每个人划定了边界和安全区,我们不能随意去侵犯别人的安全区和界限,那会让别人感到不舒适。同样这件隐形的盔甲也可以保护我们自己,任何人不能触碰我们的底线。在边界感教育中,需要传递两个最核心的信息,即我的“领地”他人无权侵犯,他人的“主权”我也要尊重。而能承担边界教育的主要责任人是家长和老师,不管是在家庭还是学校,成年人都处于可以发号施令的地位,可以随时介入儿童的选择与决定,而孩子是非常弱势的、无力拒绝的。
  以退为进,主动建立边界,带来自由,增进信任。家长应该给予儿童更多的自由。例如,儿童应当自己决定什么时候或者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情绪或者喜好。常见的情境是,“一会儿外婆来了你要抱抱她”,但其实我们更希望儿童能自主地决定什么时候、是否要去表达这样的欢迎,是否以拥抱的方式去表达。这并不代表失去礼仪,而是让儿童选择自己更为舒适的方式去表达爱意。当爱变成了控制,便失去了自由,失去了成长和升华的空间。
  模仿是最广泛的学习。成年人在孩子面前要以身作则,尊重别人的界限并维护自己的界限。在学校和家庭互动中,尊重每一个儿童,允许他们拥有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学校或者家庭当中一旦设立了标准就严格去执行,让儿童明白界限不能随意被突破。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示范是我们对自己边界的尊重。一些成年人,很容易在承担父母的角色之后,忘记自己的需求和感情。而健康的边界感正要求我们要将自己的身份、需求、感受和目标放在首位,建立健康边界感的第一步就是接纳我们自己本来的样子。我们要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有自己的需求,就算是作为孩子,也应尊重父母的需求,不可突破亲子边界。比如说,家长可以时常表达自己的需要:“妈妈有些累了,休息一会儿再陪你玩,好吗?”“妈妈也饿了,这两个面包,我们一人一个,好吗?”另外,家长也可以列出自己想强化的界限,想象自己设置了这些界限,然后自信地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界限是什么,以及他们何时越过了界限。记住,这是一个过程。从一个小的、无威胁的边界开始,在接受更具挑战性的边界之前体验成功。
  帮助儿童在家做好预演和练习。我们需要帮助儿童锻炼的一个能力是,让孩子在其他同伴甚至成年人侵犯自己的领地时,学会为自己的界限辩护。让你的孩子在家里和熟悉的环境中多进行一些练习,这能帮助他们在有人不尊重他的感受或界限时,有效地为自己辩护。例如你可以问:“当其他人在没经过你允许的情况下触碰你的身体或你的物品时,你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他知道你不喜欢这样?”家长可以帮助孩子练习一些可以用来保护自己的简单短语:“请住手”“我不喜欢这样”“你这样让我感到很不舒服,请你停止”。家长还可以列出一张场景清单,例如被人打、推等,询问孩子应该怎么做,让孩子提前演练,并进行指导。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责任编辑:欧阳秀娟
其他文献
幼儿的安全和健康,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可是幼儿活泼好动,对各种事物都感到好奇。由于年龄小,安全意识薄弱,也缺乏相关经验,幼儿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事件。如果幼儿在园发生意外伤害,幼儿园该如何应对?教师是如何教幼儿进行自我保护的,又该怎样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且听幼儿园代表给出合理建议。  以精心换信任,用真情求理解  幼儿期的孩子活泼好动、自我保护和对危险的预见性较弱,安全问题偶有发生。遇到这种情况,幼
期刊
不久前,在一场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主题的会议上,一位国内资深的学前教育专家对我慨叹:不单是幼师,整个幼教界都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即便是水准一流的幼教学者,更多只是参与幼教圈内的互动,面向全学段的会议中,鲜有幼教学者的身影;哪怕有一席之地,也总是游离于主流外。  为何幼教人总是面临类似窘境?  我国自古便推崇“师道尊严”,然而,强调“师”对于“道”的重要性,本质上是一种教师职业的工具化:凭借知识
期刊
中班幼儿进餐之前,教师会组织幼儿开展活动,以减少消极等待。“老师,我们组什么时候可以去洗手?”刚到餐前准备时间,卡卡就迫不及待地问。在得知是第三组后,他的“心”便从餐前活动中飘远了,一边提醒其他组的幼儿去洗手,一边密切观察盥洗室门口的人流量。我仔细观察了一下教室里的幼儿,发现有的幼儿在聊天,有的在玩小椅子……  显然,听故事、念儿歌等简单安静的餐前活动不能完全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如何安排餐前活动才能
期刊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间的生活,形成了内容丰富、蕴含深厚人文精神的传统节日、民间习俗、传统艺术。将这些内容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有利于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传统美德。浙江省杭州市大成实验幼儿园自20世纪90年代始,开展京剧教学活动,二十几年来,一直努力尝试丰富幼儿园在传统文化教育领域的实施策略,并开发了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萌”课程,使幼儿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促进幼儿全面
期刊
过渡环节是幼儿一日生活中各项活动之间的衔接。江苏省镇江市镇江新区大路中心幼儿园对一日活动中几个重要的过渡环节进行了调整,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温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晨间锻炼与幼儿早操相结合。我园把不太规整的户外场地划分为10个区域,根据场地的大小安排活动内容。此前,幼儿来园晨检后会在操场进行半个小时的晨间锻炼,随后大班做早操,小、中班幼儿需要提前从各个场地赶过来排队等候,三个年级组把早操做完就
期刊
幼儿与同伴间,特别是异龄同伴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游戏等,既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户外区域混龄游戏可以让异龄幼儿在愉悦轻松的游戏中获得积极的发展。本文从具体案例入手,着重梳理异龄幼儿游戏中通过给予开放的环境、创造挑战机会、提供具体示范、增强自信心的策略。  集体游戏中,教师利用平衡木、平衡锥、障碍架开展送果子游戏。茜茜拿着小果子,从起点出发小跑到平衡木前,左脚踩地,整条右腿抬
期刊
篮球运动作为一种全身运动,不但能促进幼儿篮球技能的发展,而且能促进幼儿形成乐于参与活动、愿意与同伴分享、不怕困难、大胆挑战等积极品质。经过课题组不断推敲、交流、研讨,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实验幼儿园开展了“幼儿园篮球体适能”园本课程,课程安排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使教师们在组织和實施过程中有据可循。期间,我园定期为教师们安排多样的篮球培训活动,使之在篮球团队的引领下更加全面化、专业化。  篮球运动促进幼
期刊
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有哪些暖心故事让你感动,有哪些时刻让你坚定教育初心?我们邀请一线教师挖掘日常工作中的“职业小确幸”,讲述教师尊严感的“高光时刻”。  “遇到您是我们的福气”  高燕(山东省东营市实验幼儿园):说一声“老师好”“老师再见”对大班孩子来说是最基本的礼貌,可是新来的一林小朋友却“金口难开”,着实让我们伤透了脑筋。一天午睡起床时间,我看见一林两个小拳头紧紧攥着,眼里含着泪,望着小床的方
期刊
在“互联网+”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尝试开展线上教师培训。不过部分教师对网络技术不熟悉,无法自主投入学习,导致线上园本研修出现互动性差、培训低效等问题。浙江省杭州市西园实验幼儿园以“项目化学习”园本课程实施为抓手,探索线上园本研修新样态,尝试构建有可视感、共学感和共情感的线上研修学习圈,破解线上研修缺乏联动、缺乏选择、缺乏合作的三大困局。  园所把研修群体拆解为三个微型研修学习圈,分别为小、中、
期刊
在“生命化教育”理念的引领下,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山东省济南市育晖小学确立了“牵手温暖·成全生命”的办学理念。通过学校核心文化的传承、优质管理经验和优秀教师的输入、校园环境升级改造等途径,逐步实现了办学转型发展,在创新德育活动、创新课堂教学、创新学校课程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向日葵課程体系”。  第一,构建、完善基于课程标准的“向日葵课程体系”图谱。  向日葵是学校的校花,象征着阳光美好、积极进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