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向种粮大户集中流转的调查

来源 :老区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aoyi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江西丰城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在土地流转上重点引导农田向种粮大户集中,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一、丰城目前约有10%的农田已流转
  
  丰城市现有耕地面积129.6万亩,其中水田113.8万亩。土地流转面积20万亩,其中水田流转面积达10万亩,约占全市水田的10%。在水田流转中,有种粮大户422户,土地流转面积达51197亩。其中:50至100亩的有303户,土地流转面积22787亩,100至200亩的有81户,土地流转面积有11059亩,200至500亩的有30户,土地流转面积有7952亩,500至1000亩的有5户,土地流转面积有3744亩。1000亩以上的有3户,土地流转面积有5655亩。
  土地流转面积大的乡镇是袁渡镇和荣塘镇。荣塘镇有52户种粮大户,全镇土地流转面积9939亩;袁渡镇有71户种粮大户,全镇土地流转面积9090亩。
  流转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同土地经营权的农民直接签订流转协议。秀市镇种粮大户邱小军2008年租种农民的田地面积1750亩。其中种植早稻960亩,中稻770亩,晚稻980亩。涉及到汪家村委会、路下村委会、雷坊村委会三个行政村,十八个自然村小组。其中汪家村委会800亩;路下村委会400亩;雷坊村委会550亩。二是集体组织转包。余干人曾森申于2004年来丰城承包水田,与荣塘镇北湖村委会签订合同承包了1720亩水田,时间4年。如今,已承包水田总面积达2037亩。其中北湖村委会1880亩,每亩田租140元,总租金为263200元。另外还与荣塘湖北组、店里村委会麻桥下组的村民签订承包了157亩水田,租金80元/亩,时间一年。
  
  二、大户种粮可致富,农田流转在增加
  
  从调查情况看,凡是租种面积形成规模的农户,年纯收入都十分可观。由此,农田向大户集中的趋势也越来越强。
  大户种粮可致富。从下面算的种粮效益账看,一般租种在5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者,每年可获纯利润约2.5万元,随着规模越大,效益越好。
  1 2008年平均每亩农田的售粮收入:双季为1564元,单季为846元。其中早稻产量820斤,百斤价92元,计754元;晚稻产量900斤,百斤价90元,计810元;双季合计1564元。种单季的产量940斤,百斤价90元,售粮收入为846元。
  2 2008年平均每亩农田的成本支出:①农资、种子、水费支出:双季为560元,单季为340元。其中早稻化肥160元,晚稻化肥160元,早稻农药50元,晚稻农药70元,早稻种子40元,晚稻种子50元,早稻水费30元,晚稻水费50元。②机耕、机播、机收支出:双季为340元。其中每季机耕费各60元、每季机割费各60元、每季机播(插)费各50元。种单季的一般不用机械作业。③雇工支出:按每亩用工3个工作日,平均日工价60元计算,每亩雇工支出180元。
  3 2008年平均每亩农田的收益364元。即:每亩售粮收入1564元,扣除以下成本:①农资、水费、种子等560元;②机耕、机播、机收等340元;③租田费100元;④雇工工资180元,尚有利润364元。
  山区种田大户由于田块机耕程度低而增大雇工开支、自灌条件差而增加水费开支等原因,利润要低一些,有的甚至低至200来元;平原田块耕作条件好,每亩利润高的可达500余元。
  如此算来,在2008年农资和工价上涨幅度较大,粮价略为上涨的情况下,规模经营的种田大户仍然获得了较为可观的效益。一对夫妇只要租种30亩水田,一年就可获得1.1万元的收入,加上其他农业收入及农闲时的零工收入,共计可赚到1.6万元以上,与外出务工者的收入差不多;一对夫妇如果租种50亩水田,总收入可达2—3万元,比外出务工者的收入则要强一些;百亩以上规模的种田大户,种田利润就更为可观。
  土地流转不仅使种粮大户发家致富,同时由于土地流转让更多劳力实现了就业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2008年,丰城市农民外出劳务收入达9.92亿元。其中荣塘镇9122万元,袁渡镇9352万元。
  目前,农田流转在增加,尤其是大户在扩大。丰城市土地流转早在2000年就已不少,不过那时候大都是亲朋家属之间的小而散的土地流转,面积大都在10亩左右。2002年也有个别大面积流转,面积略几百亩。到2004和2005年之后,土地流转面积总量大量增加,单个大户也出现不少。秀市汪家村村民邱小军2002年租种了80亩水田,2004年租种了200亩。2006年租种了1500亩,2008年租种了1750亩。秀市镇雷坊村村民雷应国,2007年只租种了180亩,2008年租种了1800亩,一年扩大了10倍。孙渡陈埠村村民陈华良2007年租种了50亩,2008年租种了110亩。许多种粮大户都表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已明确提出了土地流转,他们将继续增加投入,扩大规模,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全市有种粮大户422户,土地流转面积达5.2万亩,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且随着中央对土地流转的明确肯定,随着土地流转的进一步规范,随着城乡一体化改革的深入,土地流转程度将越来越大。
  
  三、影响农田流转的几个因素
  
  从调查情况看,目前丰城市的土地流转并不乐观,一是总体上土地流转的数量有限,比例小;二是土地流转不均匀,经济较好的地区相对较多,平原地区的相对较多;三是土地流转口头协议多,书面协议少,给土地有序健康流转留下一定隐患:四是年限短的多,年限长的少,不利于土地流转;五是分散、少量流转的多,集中、规模流转的少,尤其是向农业企业、科技人员、种粮专业大户流转形成规模化经营的少。影响丰城市土地流转的因素主要有:
  1 人均田少、租金低,转不转无所谓。丰城市有农田104万亩,有农民近百万,全市农业人口人均早晚田仅有1亩左右,一个家庭才只有4—5亩左右,在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耕作条件越来越好的情况下,只要两个稍有劳动力的老人就可完成耕作。加上目前土地流转年租金一般为每亩100斤稻谷,折算人民币不到100元,租金低,许多农民看不上服,转不转无所谓。甚至有的由于心存顾虑,宁愿撂荒也不愿流转。
  2 “土地是命根子”的依赖和恋土情结较重,不愿流转。丰城市是传统农业大县,在农村还没有像城市一样实现基本的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很薄弱,还不健全的情况 下,许多农民还普遍把土地作为生活生存的物质资料,作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来依赖。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农民都流露出这样一种真实想法:我们离开土地,没有固定职业,没有社会保障,没有收入预期,靠什么维持生活。因此,在目前没有其他方面的收入可以替代土地产出以维持农户基本生活需求的情况下,农民是不会轻易将土地流转出去的。同时,几千年来形成的农民对土地与生俱来的深厚感情,使许多年老农民舍不得离开土地。
  3 劳动力转移难,农民进城就业不稳定,难以流转。丰城市富余农村劳动力较多,一方面,由于农民劳动力素质低,缺技术,少技能,转移到非农行业的劳动力有限;另一方面,由于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在城市就业不稳定。随时都有丢失工作的可能。尤其是当前受金融危机、经济衰退的影响,企业纷纷裁减员工,大量农村劳动力返乡回家,回流比例较大,许多农民把留田作为留退路。就是有些将土地流转了出去的农户,由于在外失业回家,中途也会要回土地。种粮大户曾森申在秧苗播种之时都被不少农民不顾协议强行要回了土地。同时,在丰城市农村还存在一批年龄60—70岁、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农村半劳动力”,这批年龄偏大的“半劳动力”外出打工没人要,只好在家从事粗放式的农业生产。由于劳动力不能有效转移出去,只能在土地上“刨食”,只能守着承包的责任田寻饭吃,土地难以流转起来。
  4 政策等不确定因素阻碍了流转。主要是:虽然国家粮食收购价相对稳定,但生产资料价格受市场波动很大,一般是只涨不跌。如相比上年,2008年每百斤尿素由95元涨到120元,上涨26.3%;磷肥由20元涨到30元,上涨50%;复合肥(含量45%)由100元涨到160元,上涨60%;氯化钾由128元涨到230元,上涨79.7%。另外,种子、薄膜、农药都有较大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粮食生产成本,每亩在130元以上,压缩了粮食生产利润空间,使本来利润不大的粮食生产效益进一步降低,影响了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虽然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但许多农民由于对政策了解不够,对今后农业政策还是心存顾虑,表现在土地流转上就是怕租出去收不回,丧失田地。虽然有些农户把土地流转了出去,但普遍都是短期租赁,致使种粮大户不敢加大投入,难以产生规模效益。另外,农业抗自然灾害能力弱的特性,使一些大户不敢冒然经营大量土地。
  5 农业专营人才少,工商资本参与率低,影响了流转。目前参与流转的大都是文化程度不高,缺乏专业技术,只是凭老经验的所谓“专业能手”。他们作田大多靠“天时”,靠“人和”,没有科学的作田技术,没有完善的营销网络,没有产业化的生产流程,没有统一的如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机构。同时,由于农业效益低,回报率低,农民贷款难,工商资本不愿参与,等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了土地流转。
  
  四、加速农田有序流转的对策建议
  
  1 要有序转移劳动力。推动农田流转,前提是要将富余劳动力转移出去。一是要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很多农民不是不想或不愿在土地之外谋求发展,只是缺少或缺乏在其他方面发展的技术与技能,担心贸然将土地转移出去而在其他方面发展不利的话,生活、生存将面临严重的问题和困难。据此,我们要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敢于走出去、能适应非农行业的本领。二是要开拓更多的就业岗位,使离开土地的农民有业可就,有钱可挣。富裕农民,减少农民是促进土地流转的根本。要通过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为广大农村劳动力开拓新的就业渠道,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着力提高非农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要建立劳务输出基地,有组织、有计划地输出富余劳动力。三是要消除农民进城的体制机制壁垒。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子女就学、农民进城定居等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还农民以真正的“国民待遇”,这样才会吸引更多的农民将土地转移出去,在城镇这个广阔的天地里谋求一席之地。
  2 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功能。要探索建立农村人口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低保等覆盖面,从政策上着力解决土地流出农户的社会保障问题,特别是要加快解决55岁以上和已经丧失劳动能力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让他们放心的流转土地。
  3 要加强政策扶持和服务。要设立市乡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为土地流转提供法律、信息服务,收集发布供求信息,搭桥引导土地流转,搞好土地流转登记管理,指导土地流转合同签订及督促兑现等日常工作,促使土地向农业大户、种田能手、专业人才、农业企业流转。要指导建立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组织,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要出台相应政策,从资金、技术、税收等方面对承包大户和流转农业企业进行扶持帮助。要加大对农业基础建设、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的支持力度,简化种粮大户的贷款手续。农业主管部门及农业技术部门应充分利用自己在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为农户的土地流转及种粮大户生产经营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或指导。
  4 要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在确保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长久不变的前提下。按照平等、协商、自愿、有偿和保持土地所有权性质及农业用途的原则,从实际出发进行规范。具体流转程序可设计为:(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当事人双方应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书面合同;(2)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使用统一格式的流转合同文本,共一式四份,双方当事人各执一份,分别报村委会、乡镇政府一份;(3)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当事人向乡镇政府申请合同鉴证;(4)村委会应及时将农户土地流转情况登记造册,定期上报乡镇政府;(5)乡镇政府负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签订的指导和管理、督促和兑现。在地租兑现上,可用粮食等实物决定地租,也可以当年的国家粮食收购价折算现金兑付。
  5 要用典型引导流转。丰城市荣塘镇部分村的作法值得借鉴:按常年产出把土地分为好、中、差三等,经村民大会确定不同等级单位面积年经营价格。村民自愿申报经营土地的等次及面积(每户不超过10亩),剩下土地公开招投标经营。在操作中,一是不改变农户土地承包权,面积、等次、地址都不变。二是农户土地经营按自报面积等次集中安排。三是农户按原承包面积、等级,获取土地收益。村民自报经营土地,按面积和等次计算原金额,加上招投标的收入,总收入按原承包面积和等次分摊发放到户。整个过程,土地使用权、承包权不变,只是改变了土地经营权,符合政策规定。这样,种田的村民田好种了,不种田的农民也从土地上获得了收益,同时催生出种粮大户。
  6 要引进农业专业人才和工商资本参与土地流转。要像工业招商引资引智一样,网罗农业技术人员、种粮专业人才来丰城市承包土地,引进知名农业企业和大量工商资本参与土地流转,促进粮食生产向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提高种粮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作者简介]管德华,男,中共江西省丰城市委办公宣副主任。
  [责任编辑:李丽娜]
其他文献
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中国万亿投资锁定民生  为了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务院在去年底及时推出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十大措施,并紧急追加中央投资1000亿元。与上世纪90年代末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举措相比,此次投资项目既有“老面孔”——剑指国民经济薄弱环节的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也有一批旨在解决民生问题的“新面孔”。  在民生项目的投资中,最引人注目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期刊
提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交通堵塞情况日益严重,私家车数量日益增多。本文旨在通过对九江市私家车情况的调查,探究私家车发展的利与弊。  关键词 私家车;城市交通;城市管理;环境保护  作者简介 课题组成员:徐斯敏、罗漫、许玥、蔡思翌、赵羿、王韵,指导老师:赵伟云。(江西九江332000)    在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成了有车一族
期刊
江西省鄱阳县扶贫办主动策应省委、省政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围绕鄱阳县推进“中国湖城”建设,大力推进生态扶贫。2008年以来,扶贫办扶持了生态渔村、生态林业和生态农业,推进生态渔村50个,扶贫生态林3万亩,开发生态农业基地5个。    一、扶持生态渔村    2008年,鄱阳县提出了“生态立县”的战略思路,该县扶贫办根据县委、县政府要求50个生态渔村作为试点,全面推进生态建设的部署,主动请缨,
期刊
自2006年开展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以来,江西省已先后在11个重点县的71个乡、80个贫困村开展了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其中:国家支持安排试点的重点县6个共40个试点村,投入试点专项扶贫资金600万元,县级配套25万元;省级自行安排试点县5个,40个村,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80万元。从总体上看,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    一、基本情况    1、互助资金筹集情况。2006—2008年
期刊
为进一步帮助江西省九江县贫困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摆脱贫困,省财保公司作为九江县定点帮扶单位,“十一五”定点帮扶九江县城门乡金兰村。省财保公司始终认真履行上级赋予的扶贫帮困任务,把改变九江县贫困面貌,提高贫困农民生活水平作为自身重要工作之一,深入扎实地开展了调研、规划、立项等扶贫工作,为九江县贫困地区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提高人口素质和贫困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做出了积极努力,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
期刊
按照江西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省发改委从2007年起,定点包扶横峰县龙门畈乡柯家村四年。2007年以来,该委先后调研写出20000多字的扶贫工作调查报告并制订工作方案,援助款物价值56万元,落实项目资金420万元,走访慰问贫困户57户。他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领导重视,充分调研,明确工作目标和思路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以来,省发改委领导专程到包扶点的有50余人次、120余天每月
期刊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目标、明确对象、明确措施和明确期限的扶贫开发行动纲领。1994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开展大规模扶贫攻坚,力争用7年的时间,到2000年底基本解决当时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扶贫开发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针对农村发展不平衡的实际,为缓解和消除贫困
期刊
当我们置身于上饶市那一片片绿色如茵的泡桐种植基地时,才真切地感受到沃野涌翠的勃勃生机与青翠欲滴的鲜活柔韧,在泡桐的身上竟结合得那样完美;而这样一种充分施展绿之魅力的林木,给人类的贡献却不仅仅停留于视觉表层的鲜丽美观,更多的来自于其内在的生态效应与经济价值。  自2005年以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与支持下,江西省上饶市扶贫办科学规划、真抓实干,通过对泡桐种植模式与经营机制的双重创新,使泡桐逐渐
期刊
[提 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本文根据福建省漳州市经济发展进程,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五个方面构建了漳州市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制定了目标值及实现阶段,以便指导和考核漳州市的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漳州市;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  [作者简介]肖
期刊
《江西日报》社从“十五”至“十一五”分别在江西省资溪县鹤城镇排上村和马头山镇港东村开展省直机关单位定点包扶重点村的扶贫开发工作,认真贯彻《纲要》、中央省市关于扶贫开发和兴赣富民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制定切合实际又具有创新发展的扶贫规划和实施方案,锲而不舍地坚持扶思、扶困、扶技、扶基、扶智、扶资六大措施,为重点村开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为贫困群众和村集体稳定增收开拓新路,重点村各项事业取得卓有成效的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