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25912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舅舅
  
  舅舅郑强已经去世10多年了,最近写母亲的一些往事,常常会想起他来。我对他了解很少,有时想到他短暂的一生如此孤独,不免觉得凄凉。
  外婆生过5个孩子,其中3个很小就病死了,只留下我母亲和舅舅。舅舅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外公外婆很宠他。外公是画家,崇尚自由,舅舅受他的影响,性格孤僻、特立独行,朋友很少。
  他是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的,中英文都很好,抗战时在成都美军基地做翻译,后来母亲介绍他去新华社工作。当时在这种单位就职要经过政治审查,组织部门到成都去做过调查。他通过了政审,在新华社翻译部工作。母亲的好友王伟阿姨当时和舅舅同在翻译部,她说舅舅翻译文章又快又好,就是不肯加班,到点走人。
  上世纪50年代,“三反”、“五反”、“肃反”,一个运动接着一个运动,大会小会没个完。百姓说 :“国民党税多,共产党会多。”舅舅开会从来不发言,他认为开会太占工作时间,为此找过部门领导,说他耳朵聋,听不清会上说了些什么,能不能不去。
  “反右”运动中,我母亲被打成右派,舅舅也被树为“黑旗”。他提出辞职,单位就势把他除名。从此他成了自由职业者。
  辞职后舅舅靠翻译维持生活,当时稿费比工资还高,再也没人管他了,他过得很自在。他喜欢京戏、交响乐、芭蕾舞。当时票非常难买,但他有的是时间,看到报上登演出预告就早早去排队。哥哥和他一起看过芭蕾舞团的《天鹅湖》,坐第一排,至今说那是他看过的最捧的一次芭蕾舞。1960年代,物资极度短缺,舅舅到处去转,不惜排长队。家里要是有了咖啡、黄油、红茶这些母亲喜爱的东西,那一定是舅舅不知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高价买来的。那时舅舅高高大大的,衣着得体,说话斯文,像个“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
  1962年,母亲摘了右派帽子回到新华社,在外训班工作,和同在外训班的摘帽右派董乐山、李慎之及自由人舅舅,利用业余时间给外文局翻译文章。据说他们译的文章外文局用不着再找人校对。后来他们又合作翻译《第三帝国的兴亡》,在那个年代,作为译者他们都不敢用真实姓名。如果要商量什么事情,几个人就到外婆家去,那里不太会引人注意。母亲和舅舅搭档翻译了书中纳粹德国灭亡和希特勒自杀那些章节。
  “文革”开始后没有文章可译,舅舅的日子不再好过,没有公职的他被街道革委会当成“社会的寄生虫”、“不劳而获者”,幸好只是贴了几张大字报,没批斗他。为了维持生活,舅舅只好找工作。他给房管所修房的工人打过下手,没干两天就辞了。街道分配舅舅扫大街,每月给二三十元工资。一次,新华社的一位旧同事在街上看到戴着破草帽、灰头土脸的他正在扫马路,走过去搂着他失声痛哭。舅舅反而安慰他说:“总比没有工作强。”
  他不善劳作,速度太慢,日晒雨淋,病倒了。街道又分配他去菜市场搬运蔬菜。卖菜的尽是姑娘、小伙,让多病的“老夫子”搬菜他们也不落忍,七手八脚一会儿就把那点活干完了。售货员们没事就让舅舅教英语——“土豆”怎么说、“西红柿”怎么说,然后到街上卖菜时可着劲儿用英语吆喝,竟也成了当时一景。
  当时母亲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在“五七干校”劳动,也没有钱维系外婆一家的生活。那些年,不知舅舅是怎么熬过来的。即便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我都没听到舅舅诉苦或埋怨什么。这些经历他都当成有趣的小故事讲给我们听,好像在讲别人的事情。“文革”之后,舅舅住的翠花街的一些邻居请他辅导他们的孩子学习英文,后来他得了喉癌,不能说话,停了。
  舅舅终生未娶。外婆的相册里有一张漂亮女士的照片,她说这是抗战时舅舅在成都交的女朋友,当时社会动乱也就没谈成。“文革”中有一年我从陕北回家探亲,在外婆家看见一个不认识的阿姨忙前忙后,外婆说那是舅舅的女朋友,姓马。马阿姨人很勤快,能说会道,离了婚带着个儿子,在王府井的一家商店工作。外婆很愿意,说舅舅结了婚有人照顾,她就放心了。舅舅对此事并不是很热情。后来街道负责人找马阿姨谈话说,“郑强的姐姐是反革命分子,他又没工作,你还是别和他来往。”舅舅也不勉强,给她介绍了一个比自己年轻、家境也好些的朋友。他们结了婚,还一起来给舅舅送喜糖。
  每次到外婆家,外婆都要拉我聊天,说:“你舅舅是聋子,我也成了哑巴,整天不说话,闷得很。”那时我二十好几了,正失恋,心情不好,外婆劝我找对象结婚。一旁正看书的舅舅插话:“燕燕会找到好人的。”我精神为之一振:“你怎么知道?”舅舅神秘地说:“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一年后,我结了婚,外婆很喜欢我的爱人,常对我说:“永和长得漂亮,人又好,燕燕好福气。”我说:“都让舅舅说中了。”
  外婆去世后,舅舅孤独一人。家里的房子在大雨中倒了半面墙,只得搬进房管所的临时住房。我和永和帮他买了烟囱、安了过冬的炉子。之后我两个星期去一次,帮他洗洗衣物,收拾屋子,有时带些婆婆家江浙味道的菜给他。每次去他都在家等我,给我些小点心。那天,我照例去舅舅家,门锁着,我就在门口等他,直到邻居告诉我:“你舅舅病了,你妈把他接走了。”
  赶到母亲家,舅舅躺在床上,说想喝水。我喂他水,喝下就呛得拼命咳。一周后,舅舅默默离开了这个他一无所求、隔岸相望的世界。
  庄子说:“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故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舅舅是这样的人。
其他文献
未婚生子随即就开始工作的法国司法部长达蒂,在工作上敬业,但在抚养女儿的事业上却失职了    法国人不仅以悠久历史与文化,更以鲜活的事实向世人证实,他们是多么地浪漫不羁:单身的42岁法国司法部长达蒂刚刚产下了一个女儿。  孩子的父亲是谁?可能的候选人,从无名精子捐献者、前男友,一直排到西班牙前首相,甚至总统萨科奇。他们都可满足她对高个头、金发男人的偏好。达蒂一直没有公开这个最关键的谜底。她只是说,自
汶川地震一年后,灾区破碎的家庭大规模重组,这些新的婚姻,与爱情有关,或者无关,但他们无一不在努力从伤痛中走出,憧憬着未来的生活  以下故事来自北川县曲山镇永兴板房社区3个家庭      故事一    男:张建均 射洪县大榆镇务农  女:母贤碧 曲山镇新街村四组务农  如果不是去年,成都一家纸媒记者在北川县民政局查到他们拿结婚证的日期——2008年10月27日,恐怕连张建均、母贤碧自己都不知道,他们
20年前,李群是肖作新案的关键人物之一;而今,她成了阜阳农行案的核心主角,由她所引起的漩涡正在波及阜阳官场    20余年前,阜阳的宣传系统进入了肖作新时代,他刚刚登上阜阳的政治舞台。    宣传系统下属的阜阳日报社进了一名出身贫寒的年轻人,他叫漆德安,刚从阜阳师范学院毕业。漆年轻有为,勤奋上进,经常发表长篇通讯,在报社的年轻人中,他显得出类拔萃。  那时,现在的阜阳城区还属于阜阳县管辖,阜阳县有
电影《玩具总动员》里,玩具们面临被忘记与遗弃的命运。但如果它们碰到了Robert Bradford,这种担心就纯属多余了      英国男人Robert Bradford绝对不能用“面目可亲”4个字来形容,事实上,他是个看起来凶巴巴的秃头大叔:两只眼睛大小不一,白胡子包围的嘴角吝于挤出一丝笑容,就算是最顽劣的孩子,初次看到他也难免被他的尊荣吓着。  但是,也许每个孩子都希望有一个像Bradford
“南都事件”从孙志刚案开始。它带来了收容遣送制度的废除,后来就出现了对南都的不公正事件      回望“南都事件”  Q:从事新闻工作生涯最值得珍惜及记忆的一段时期是?为什么?  A:“南都事件”。“南都事件”是南方报业历史上非常难忘的事件。这个事件从孙志刚案开始,本身就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它带来了收容遣送制度的废除,后来就出现了对南都的不公正事件。当时我正是在南方报业社长的位置上,所以“南都案”这
延坪岛炮击事件后,朝鲜半岛局势再度紧张:美国航母进入有争议的海域,与韩国进行联合演习;日本内阁进入最高戒备状态,任何大臣都不能离开东京。这种态势,与其说是争端双方的互相制衡恫吓,不如说是大家都在试探对方的底线,看谁先妥协。  一旦擦枪走火,引发战争,最大的受害者是谁?  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是美国。二战之后,美国参与了很多的区域争端和战争,有的战争还是打输了,但是美国仍然维持世界最强的地位。那么,
寻找夸克星  夸克星存在的最大意义是,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它们了解大爆炸之后极短时间内发生的事情。如果夸克星真的存在,则可能给人类探寻宇宙早期的秘密打开一扇新的窗口    “夸克”(quark)一词的出现,本就是粒子物理界一段佳话。  上世纪60年代早期,美国人默里盖尔曼(Murray Gell-Mann)在研究质子分裂中发现,质子和中子只能是由更小的3个粒子组成,否则无法遵循简单的守恒。这些粒子先被
叶金川有千千万万“粉丝”,其实最大号的,应该是马英九    在世界卫生组织门外徘徊多年后,由于大陆方面“释放善意”,最近,台湾受邀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今年5月18日在日内瓦揭幕的第62届世卫大会。率领台湾代表团参会的,将是台湾“卫生署长”叶金川。  1979年12月4日,台湾“教育部”公布了一份“公费留学考试录取榜单”,叶金川名列其间。与他一起同时上榜、如今在岛内的知名之士,有刘必荣、赖士葆、
4年前,美国Showtime有线电视台推出《嗜血法医》(Dexter)。这部剧集以杀人场景为卖点、以连环杀手兼法医Dexter Morgan为主角,在开播之初被多数观众想当然地定位为纯感官刺激的血腥动作片。然而随着剧情展开,主角Dexter的内心独白一次次响起,观众才明白,无论是夜幕掩藏下的杀人仪式,还是白天迈阿密阳光下的法医生涯,血腥杀戮和罪证鉴定都只是“羊头”,而人性与兽性之间的纠结以及道德难
陈志列近几年一直努力于让公司“摘下面具”,直接让大众所认知    前面一个“冤大头”正急不可耐地想抽身而退,后面另外一个“冤大头”却摩拳擦掌地接踵而至。让他们一掷千金的是创建于1878年、以“红魔”之名叱咤于欧洲足坛的英国曼彻斯特联队(曼联)。    想抽身而退者是美国国际集团有限公司(AIG)。2007年,AIG与曼联签署了迄今为止英格兰足球史上最大的球衣赞助合作合同——4年5650万英镑。不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