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接地气的树栖者

来源 :大自然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kxr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北方的冬季,绝大多数阔叶树进入了冬眠期。为了保存实力,来年春季蓄势待发,原本覆盖在树冠上的绿叶纷纷凋落,树木枝干的“筋骨”之美充分显露了出来,令人感到别有一番风味。但有时也会出人意料地显现一种不和谐的景象,在高高的树木枝杈上出现了一丛绿草,似乎是人或动物的有意构造,令局外人不知端倪。如遇好事者爬到“草丛”近前,企图将其去除时就会发现,这丛草实际是一丛牢牢长在枝杈上的绿色小灌木,要想拔除,实在不易。原来,这类长在大树枝杈上的小灌木,是与树木本身没有近亲关系的寄生植物,分类学家根据他们的特征,将其归于被子植物门的桑寄生科中。
  科学研究表明,在自然界中寄生植物有3000多种,只占被子植物种数的1%左右,是植物在长期的发展演化过程中因环境胁迫和自身变异而产生的“另类”。它们将亿万年演化形成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逐一省略,靠新演化形成的特殊器官——吸根(或称吸器)从别的植物体内获取“食物”,而传宗接代的物种繁衍重任仍由自己独立完成。寄生植物的这种“精兵简政”式的生存方式,省去了许多为获取营养物质而必须应对复杂生态环境的烦恼,将生活的重任转嫁给了寄主植物,似乎很划算,但这种靠别人脸色生活的方式,使自己的生存空间更加狭小,反而失去了应变能力,尤其在当今,许多寄生植物的濒危和灭绝速度要远大于非寄生植物。
  寄生植物中有世界花王——大王花,有荒漠中“神出鬼没”的药用植物肉苁蓉,有令亚洲和非洲热带地区农民谈虎色变的“女巫草”——独脚金,也有在欧洲神话传说中被称为“金枝”的白果槲寄生……这些植物虽然往往亲缘关系疏远,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生存“技巧”——靠从别的植物身上获取生存的必需物质——水分、矿物质和(或)部分光合作用的产物。
  在被子植物中,桑寄生科并非“名门望族”,只有1400余个物种,但个个都是寄生于其他树木身上的“半寄生”植物,几乎占了寄生植物种类总数的一半,数量之多是其他科的寄生植物种类无法相比的。桑寄生科植物的共性十分明显,即几乎都是半寄生性的灌木或亚灌木,而且都以树木作为寄生的对象。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这一科植物的中文名称往往以寄主植物的名称加“寄生”二字而确定,如桑寄生、栗寄生、油杉寄生、槲寄生、圆柏寄生等。但其实,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非专一物种的寄生者,例如“桑寄生”除寄生在桑树上,还广泛寄生在梨树、李树、梅树、油茶树、漆树、核桃树及壳斗科、桦木科等几十种树木上;“槲寄生”则寄生在榆树、杨树、柳树、桦树、槲树、栎树、李树、梨树、苹果树、枫杨、赤杨和椴树上。其中不仅有落叶树种,也有众多常绿树种。
  从地理分布上看,桑寄生科植物多数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那里气候条件优越,树木种类繁多,桑寄生科植物也有更多寄主可供选择。但与热带森林中比比皆是的蕨类植物、兰科、天南星科和凤梨科附生植物截然不同,它们虽然为了得到更多的阳光,都以高大的树木为立足点,但附生植物仅仅附着在树木的茎干和枝杈上,营养物质和水分的获得仍要靠“自力更生”,没有从附生树木体内截取生活必需品的行为和能力。而桑寄生科植物却毫不留情地向寄主体内伸出了“第三只手”,以吸根从寄主的维管束中窃取水分和部分光合作用产物,自己也利用绿叶或绿色的茎枝进行光合作用,补充能量和有机产物的不足,营半寄生生活。
  栎树又俗称橡树、槲树,是壳斗科栎属植物的泛称。栎属有450多种,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亚热带地区及热带的高海拔山地。这类树木多为高大的乔木,树冠庞大,枝叶茂盛,木材坚硬,果实富含淀粉和单宁,脱涩后可食用,因此深受产地民众喜爱。
  在我国,栎树是许多温带山地原生植被的主要组成树种,可惜由于长期的人为破坏,成片的栎林已十分罕见。在欧洲,自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起,人们就将栎树和栎林视为圣树和圣林,因此对长在栎树上的槲寄生也格外崇拜,尊称其为“金枝”。英国近代著名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弗雷泽的成名巨著就以《金枝》为名。
  在欧洲,栎树还被一些国家和民族视为“爱情树”和“圣诞树”之一。寄生在栎树上的白果槲寄生等的枝叶,在圣诞节更是备受青睐。因此悬挂槲寄生枝叶,与扮演圣诞老人、装饰圣诞树等项目一起,成为圣诞节人们最热衷的活动之一。
  白果槲寄生因为所结球形浆果呈白色而得名。它的科学名称是用两个拉丁文词汇表示的:Viscum album L.,其中第一个词是这种植物的属名,第二个词是种加词,最后的大写字母L.是定名人林奈姓氏的缩写。
  槲寄生的属名Viscum译成中文是“黏雀胶”。林奈当年为什么以此作为槲寄生的属名呢?原因还在于这类植物的果实特性之一:中果皮具黏胶质。这也是桑寄生科植物的共同特征。正是有了这种黏胶质,当鸟类啄食这类寄生植物的果实后,为了摆脱黏胶对喙的束缚,便在树木的枝杈上反复磨蹭,结果是果实中的种子被牢牢粘在树杈上,为新一代槲寄生在寄主身上安身立命迈出了第一步。以后便是种子萌发、吸根穿透树皮进入树木体内、胚芽开始生长……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由鸟类播种的植物,反而成了鸟类自身的克星——果皮被捕鸟人熬制成黏雀胶,使自由快乐的鸣禽成为了人类囊中的猎获物。
其他文献
灰熊:除在不丹可能灭绝外,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俄罗斯灰熊最多,约为12万头。    体长:1.5~2.8米  雄性体重:135~545千克  雌性体重:80~250千克  黑熊:分布于亚洲大部分地区,在北美洲各个国家公园及山区亦有分布。    体长:1.2~1.9米  雄性体重:60~200千克  雌性体重:40~145千克  白灵熊:只存在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中部的温带雨林里。其中,大公
关于狼,有太多神奇的传说。今年初,一部改编自姜戎同名小说,由法国著名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的电影《狼图腾》在中国大陆风靡一时,再次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到狼这种既熟悉又凶猛的动物身上。狼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它为什么能够成功进化至今?下面,让我们来探秘一下千万年来在北美所向披靡的郊狼的成功秘笈。  此时正是下班高峰期,路上堵着的车已经排成了网状。为了打破这一局面,消防车拉响了警笛……这一幕,对于美国西
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日下午,康拉德在美国费城去世。那是2012年6月3日,36岁的金融分析师康拉德决定单独骑车旅行,这也是他在周末喜欢干的事。但在骑车途中,他突然觉得不对劲,只好把车停在路旁。他刚取下头盔,就倒在地上。他的心跳和呼吸都停了——他突发心搏停止。  美国每年有大约30万人突发心搏停止,其中大多数人因此死亡:在被送到医院的突发心搏停止患者中,死亡率高达85%~90%。但康拉德则成为一名幸运儿
黄铁矿金黄色的色泽让许多人误认为它是黄金。  如果你的朋友送给你一块闪亮的“金块”,先别急着高兴,因为你收到的可能是“愚人金”,也就是黄铁矿。要验证这块金属是不是黄金,你只需要将它在粗陶片表面刮擦:黄金会留下金色划痕,而黄铁矿的划痕则是黑绿色的。黄铁矿愚弄了许多淘金者,但它也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资源。在从电子设备到化肥的各行各业,黄铁矿都是重要参与者。而今天,人们也学会了利用愚人金寻找真正的黄
卡痛叶是咖啡科的一种热带常绿树——卡痛树的树叶。卡痛树原生于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其树叶被这些地方的人们用作传统药物。卡痛叶具有一些镇静和刺激特性。  迄今为止,没有进行任何正规的临床试验来了解卡痛叶的健康效应。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也没有批准把卡痛叶作为药物使用。一些人私自采用卡痛叶治疗慢性疼痛和阿片类药物戒断症状等,还有人用卡痛叶吸毒寻乐。卡痛叶被摄入后5~10分钟
说到上市和进入医生给患者开具的处方签,奥利西里丁目前领先于所有竞争者。但它并不是显露希望的唯一新型镇痛药。据2016年9月的英国权威科学周刊《自然》报道,另一种叫做PZM21的化合物,在实验鼠实验中显示出比奥利西里丁更少的抑制呼吸副作用。还有证据表明,PZM21比传统阿片类药物的成瘾性低。  与奥利西里丁一样,PZM21也是一种倾向性诱导剂阿片化合物,但它有一种与奥利西里丁不同的化学结构。科学家依
在风蚀、水蚀、土壤侵蚀等地质过程中,岩石被凿刻成各种各样的形状,甚至呈现出人们所熟悉的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
有很多理由让人对小行星感兴趣,诸如小行星上有大量宝贵资源;一些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物种大灭绝,等等。那么,你对小行星有多少了解呢?以下问题中,有一部分答案可以在本期杂志中找到,另一部分则找不到。请将你的姓名、地址、联系方式和答案一并发送到本刊微信号。对全部答对者,本刊将随机赠送杂志一册。  1.太阳系的主小行星带在哪里?  A)火星和木星之间 B)木星和土星之间 C)海王星轨道之外  2.科学家认
发光氨是一种具有化学发光特性的化学物质,它在与对其敏感的氧化剂混合时会发出蓝光。发光氨是一种从白色到淡黄色的晶体,能溶于大多数极性有机溶剂,但不溶于水。法医调查人员运用发光氨探测犯罪现场的微量血迹,这是由于发光氨会与血红蛋白中的铁发生反应。在细胞分析中,生物学家使用发光氨探查铜、铁和氰化物,还通过对蛋白质印记使用发光氨来探查特定蛋白质。法医对犯罪现场进行发光氨探查  在一个暗室里把发光氨均匀喷洒在
科学史上有许多趣味人物,但其中没有哪一位像第谷这般有趣。除了天文学天赋、在数学引发的决斗中被砍掉鼻梁之外,第谷还有不少其他趣闻。  看来从第谷出生起,就已注定了他的不凡。当第谷才两岁时,他的叔叔、丹麦贵族约根就把他从他父母那里偷走。1560年,一场日食激励第谷成为一位天文学家。他很快就意识到,要想让刚刚萌芽的、真正意义上的天文学取得进步,就必须在夜间进行系统性的精确观测。为了这个目的,他不断改进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