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一流专业课程建设的思考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3839105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围绕国家级一流专业的建设要求,结合高校办学定位、专业特色与区域人才培养需求,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群建设的思路,系统阐述了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案,提出了本专业整合、跨专业融合共建课程群的构思。对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一流专业的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24-0039-05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of first-class specialty, and considering college orientation,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alent training needs for region, thoughts with student-centered and results-oriented were put forward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urse system and course groups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 Constructi on scheme of course system were expounded from the aspects of optimization of knowledge hierarchy, innovations of teaching methods, diversification assess and aggrandizement of teaching training. The idea of the co-construction of course groups through speciality integration and multidisciplinary amalgamation was proposed. It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personnel training.
  Keywords: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 national 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specialty; course construction
  高等工程教育給排水专业是支撑给水排水行业人才和技术需求的核心专业[1]。2012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同年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首部专业规范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的给水排水人才培养进一步走上规范化、快速发展的轨道[2]。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以水的社会循环为研究对象,研究水质和水量的运动变化规律,以实现水的良性社会循环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的工程技术学科[3]。国家经济、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给排水行业的内涵随之扩大,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在数量上与质量上都提出新的要求。
  我校于1958年设立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至今累计向国家输送了2000余名本科毕业生,是全国办学历史悠久、特色优势鲜明,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专业之一。
  为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教育部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在此契机下,2019年我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申报并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内涵发展、质量提升、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阶段[4]。如何深化教育改革,推进一流专业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
  2018年教育部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5]。课程作为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基本要素和核心单元,课程体系和课程群的建设可实现资源的有效集成和配置,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前瞻性和整体性。结合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特点,对标国家级一流专业对课程的建设要求,我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进行了课程体系和课程群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一、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一流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群的构建原则
  (一)以培养目标为导向,搭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框架
  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依据高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建设适应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一流本科课程”[6]。
  我校的办学定位是创办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国际化、创新型大学。学校的人才培养总目标是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科学素养和专业素质,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敬业乐群、志向高远、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和行业领军人才。
  我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备自然科学基础、学科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与技术,具备较强的施工、运营管理、设计和研发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知识和科学素养,能够解决给排水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和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课程建设应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以培养何种类型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展开。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群的构建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为满足社会对一流人才的要求,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为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和培养高素质的给排水工程技术人才做好知识架构的设计。
  (二)以专业特色为指引,确定课程体系和课程群建设思路
  根据我校办学定位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凝练专业特色为“立足山西、面向全国、衔接国际,服务区域建设、服务行业发展、服务社会进步”。即:围绕行业人才需求、面向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服务、符合学校高水平、研究型、国际化的办学方向和定位;秉承办学醇厚积淀,适应行业发展和技术前沿;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鉴于此,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给排水产业技术发展新需求,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群的建设内容应体现学科知识发展的前沿方向,充分發挥和利用学校资源和地方优势,体现行业特点,尤其要充分反映相关产业和领域的新发展、新要求,将行业发展所需要的新知识纳入专业教学中,不断修订和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制定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三)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构建课程建设新格局
  我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修订的2019版培养方案中明确了本专业学生通过毕业后五年左右的工作实践或学习深造,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 遵守职业道德与规范,具有良好的实际工作经验积累,有意愿并有能力为社会服务。
  2. 较好地适应于本领域的不同岗位,成长为业务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技术或管理骨干、专业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成为用人单位的主要技术力量。
  3. 在工作中担任重要角色,表现出良好的跨专业团队协调、组织能力和跨文化差异的沟通、交流能力。
  4. 具有应用现代技术,综合考虑相关法律、社会和经济等因素,系统分析和解决本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5. 主动拓展和更新知识,通过继续学习适应职业发展,具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相关领域注册工程师或高级工程师的相应职业能力。
  该培养方案的修订紧跟时代,在《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的基础上,融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同时以工程教育认证为抓手,对标“双万计划”建设目标,全方位贯彻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理念,为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和一流课程建设构建了发展格局。
  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一流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案与措施
  (一)修订教学方案,优化课程知识体系
  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提出“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加强课程体系整体设计,提高课程建设规划性、系统性”[7]。
  遵循“目标导向,课程优起来”的原则,我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聘请了多位校外专家进行方案评审,调研了20多家相关企业和100多位校友征求意见,全面修订优化培养方案。
  1. 瞄准新工科和水业技术专业发展前沿,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新工科和水业技术发展的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形成“工程基础-专业核心-前沿发展-人文素质培养”课程体系,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专题讲座和通识教育基础课这4类,层层递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人文情怀。
  2. 立足区域经济服务,围绕山西能源革命排头兵和水量、水质双重性水资源匮乏的区域特征,增设工矿园区给排水系统设计、城市河湖水生态及水环境等特色课程;切实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增设市政工程典型案例分析、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典型案例分析、工程伦理等课程;为促进高校教学信息化,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增设包含有关BIM设计内容的给排水工程软件应用课程。
  3.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方向可分为市政给排水和建筑给排水两大方向,与学生的毕业设计方向(市政给水、市政排水、建筑给排水)相对应,本专业实行模块化课程建设。在第7学期开设市政给排水和建筑给排水这两个方向的模块选修课。学生可根据学习兴趣和即将进行的毕业设计方向,选择其中一个模块进行学习。
  4.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本专业的全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实现人才培养同向同育的全过程。依据一流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每门课程教学大纲力求思政理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建设、学科发展史等思政元素和专业课程教学元素相融合,实现价值引领。
  5. 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及国内外课程的改革成果,积极引入海外优质教学资源,不断更新与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我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现聘有国外多所高校的百名教授和客座教授,发挥海外专家计划的作用,定期举办国际专家讲座和论坛,探索国际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多元文化氛围中接受全方位、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国际化培养方案,具有国际视野和多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推进课程改革
  依照“改革方法,课堂活起来”的原则,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1. 开展基于问题、基于项目以及基于成果的学习,探索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研究型学习、合作性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改革。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开展互动式、探究式、启发式、问题导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等,营造开放、协作、自主的学习氛围和批判性的学习环境;组织高质量课堂讨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表达能力。
  2. 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探索智能教育新形态,推动课堂教学革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探索实施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开展慕课、微课课程建设,借助网络平台进行线上线下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打造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智慧课堂。2020年初本专业团队教师精心录制编辑的核心课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慕课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不到两个月时间全国点击学习的人数近6000人,该课程获批2020年度山西省高校精品共享(线上)课程,展现了信息技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成果。   3. 强化科研育人功能,积极进行科研反哺教学,教师及时将学术研究、科技发展前沿成果引入课程,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开展本科生导师制,鼓励学生参与相关课题研究、课外科技活动等创新活动,加强对学生科研活动的指导。近三年专业教师指导实验室开放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节能减排”“挑战杯”“深水杯”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等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50余项,本专业参与科研活动的大学生达300多人,有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科研思维与创新能力。
  4. 根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要求学生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教师将工程实践融入教学,将行业发展和生产工程中的新成果引入课堂。建立专业课程案例库,增加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深度分析、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能力。2016年开始,我校先后聘任20多位校外专家作为本专业的企业导师全程参与教学环节,分析典型工程案例,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
  5. 积极推进课程教学与国际化接轨。专业课程与时俱进,引入海外优质教学资源,依据学科前沿动态和国内外发展趋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邀请境外专家参与授课环节,感受国内外教学的差异与特色。鼓励专业教师开展双语和全英文教学,努力营造中英文双向交流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英语听力和表达能力。
  6. 重视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加研究性、创新性、综合性内容,加大学生的学习投入。构建“校企双师制”“项目导向”实现实践应用与理论提升相结合模式的实践教学内容,建立长期稳定合作的、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并制定与之相应的教学培养方案,有效增加学生参与实践的时间和认知经历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科研院所合作,融合共享实验实践教学资源,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为导向的案例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开展自选性、协作性的科研项目与教学实验,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
  (三)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实施多元化考核制度
  遵循“科学评价,学生忙起来”的原则,以激发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为着力点完善过程评价制度。
  专业课程考核方面,教师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双重评价,加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丰富考核评价形式(包括:课堂提问、小组展示、课堂练习、学习笔记、课后作业、交流讨论、期中测验、拓展学习、期终考试等),通过自我评价、师生评价、生生互评等多维化、立体化地反映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生成客观的多种评价机制。
  教学体系方面,注重对课程质量、学生学习效果、教学资源使用效率及毕业要求达成等各类评价结果的分析反馈,形成有利于支撑一流专业建设、专业教学、评价和反馈的机制,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测控制—评价分析—持续改进的动态机制。
  (四)加强师资培训,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遵循“提升能力,教师强起来”的原则,太原理工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建立以成果为导向的评价与教学能力培训机制,推动教师培训常态化,具体表现在:
  1. 强化教学研究,定期集体备课、研讨课程设计。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凝练方向、引领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强团队建设,发挥好“传帮带”作用,构建衔接有序、结构合理的课程团队和梯队。核心课程团队由高级职称教师牵头、讲师和青年博士合作组成,注重团队精神,以团队形式开展课程教研活动。在市政给水、市政排水和建筑给排水3个方向建立了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团队,团队成员共同确定开题论证、中期汇报、毕业答辩等毕业设计各环节内容,集中检查、分散辅导相结合完成毕业设计教学任务。
  2. 完善助教制度和建立“课堂教学准入制”。青年教师在独立授课之前,必须进行不少于一学期的助教工作,跟随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高级职称教师学习。每学期末开展“新开课和开新课”试讲活动,由学院教学院长、教学督导组和系部中心主任评审,只有顺利通过试讲的教师,才能获得下学期独立任课的资格。
  3. 采取每年一次的教学基本功竞赛、教学优秀奖评选和定期的名师教学示范和教学研讨交流等措施,以及校院督导、学生评价等管理和激励办法,完善教师教学认识、塑造教学信仰、规范教学行为。
  4. 实施“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准入制”。企业导师深度参与毕业设计指导与培训,提升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保障实践教学质量。每年邀请设计研究院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多位企业导师对本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进行现场授课培训,结合毕业设计教学大纲,分析讲解工程实践案例,提高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参加培训的教师通过统一考核,才可上岗指导毕业设计。
  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一流专业课程群的构建思路
  我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与土木、环境、水利、建筑学科交叉共建,发挥凝聚辐射作用,在水资源利用与水质保护、人居环境建设、城市设施与建筑设备智能化等方向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适应新工科和水业新技术发展的前沿性和时代性。课程群的具体建设方案如下:
  (一)与其他土木工程类专业共建课程群
  根据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隶属于工学土木类本科专业。土木工程类专业课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供热工程、建筑冷热源、传热学的教学内容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章节的教学内容相对应,可共建“城市设施与建筑设备智能化课程群”。
  (二)与环境工程专业共建课程群
  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体现在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噪声污染控制、生态修复等方面。其中,与水处理相关的课程有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文学与水文地质、水污染控制工程、排水管道及泵站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文学与水文地质、水质工程学、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泵与泵站相对应,可共建“水资源利用与水质保护课程群”。
  (三)与水利专业共建课程群
  我校水利专业课程设置集中在水文学和水资源两个方面,其中水文学与水文地质、水文学原理、水文地质学基础、水资源开发利用、水污染控制与修复理论等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文学与水文地质、水质工程学相对应,可共建“水文学与水资源课程群”。
  (四)与建筑类专业共建毕业设计课程群
  我校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专业设置的专业课程建筑设计、建筑设备工程、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等的教学内容侧重于建筑内部和居住小区的整体设计,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教学内容有较大的衔接和关联,可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人居環境建设课程群”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毕业设计群”。
  四、结束语
  我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紧密围绕国家级一流专业的建设要求,结合高校办学定位、专业特色与区域人才培养需求,创造性地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群建设的思路。不仅为本专业更好完成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一流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崔福义.给排水专业的改革[J].给水排水,2017,43(9):141-144.
  [2]张智,岳秀萍,时文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与发展[J].给水排水,2017,43(11):140-144.
  [3]崔福义.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史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4]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Z].教高〔2018〕2号.
  [5]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Z].教研〔2018〕5号.
  [6]吴岩.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7(11):4-12,17.
  [7]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Z].教高〔2019〕6号.
其他文献
“合集”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图书馆馆藏资源,然而,长期以来,在编目理论与实践方面始终缺乏科学、系统的归纳与总结。以FR家族概念模型为编制基础的国际编目规则RDA在实施“RDA工具包重构和再设计”(3R)项目过程中,依据FR家族概念模型的统一版《IFLA图书馆参考模型》(IFLA LRM)关于合集建模的思想,专门在“指南”部分开辟“合集”板块对相关规则作出了系统规定。本文首先界定合集的概念,阐明IFLA LRM关于合集建模的情况,以及由此形成的合集分类,对比新版和旧版RDA在合集编目规则方面的差异,并通过实例总
随着老年痴呆对中国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影响加深,预防和减缓老年痴呆成为健康中国的重要战略目标,老年痴呆服务也应成为图书馆服务创新点,国内图书馆至今较少开展老年痴呆服务。本文系统归纳国外图书馆老年痴呆服务相关文献,发现国外图书馆老年痴呆服务体系比较健全,基于阅读有助于预防和延缓老年痴呆发生的科学理论,探索形成图书馆服务指南、回忆法、记忆工具包等丰富经验,对国内图书馆界提升老年痴呆服务水平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为保障卫星广播节目传输机房软硬件系统稳定运行,笔者参与设计了综合监测系统。本文阐述了该系统的主要功能、结构形式和采集的方法,并以开源软件Zabbix为基础,各类脚本程序为辅助,实现了故障及时发现与历史数据查询等功能。
当前我国继续教育发展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健全、经费不足、政策法规建设滞后、体系建设薄弱、继续教育质量有待提升等问题,其深层次原因包括教育发展的时序性与继续教育自身的特殊性、继续教育宏观管理的主导性不强、继续教育体系建设和探索遇到体制性障碍三个方面,其中“有体无系”是导致继续教育质量效益不高,难以高水平发展的内在根本性因素。亟需采取创新管理体制、加大统筹力度、全面优化结构、完善继续教育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经费投入、强化法制保障等措施,促进继续教育发展。
摘 要:面对传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窘境与痛点,大学生存在基本创新素质薄弱、创新创业能力不足的问题,结合专业教育实践特点,将创新链、产业链和教育链相结合,从人才培养维度、课程体系构建以及工程实践的角度,深入解析“专业+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内涵与外延,提出了“专创”融合式“三位一体”的专业教育模式;基于“专创”融合式专业教育体系构建、创新机制探索,可为今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的示范和参考作用。
摘 要:新时代,高等教育军民融合办学是军队高等教育院校与地方高等学校之间最直接的军地校际人才共育活动,是对军地院校开放办学、联合办学等传统形式的深度拓展。高等教育深度推进军民融合办学对人才培养、军民融合战略实施、构建高等教育共赢共享的开放办学格局有着重要意义。应该通过共享地方优质教育资源、加大军地联合培养人才力度、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共建共享教育教学资源等方式进一步推进军民融合办学的发展。  关键
本文针对DX发射机天线调配网络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天线主调室主备电容一键切换系统.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对系统的本地控制和远程控制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河北省老年教育办学主体单一、资源分配不均、专业师资匮乏、内容形式陈旧的供给现状已难以承载新时代老年人多样化、深层次和个性化的教育诉求。如何突破这一困境,有效扩大老年教育供给规模,提高老年教育供给质量,成为新时代老年教育发展面临的迫切问题。河北省审时度势,以老年教育和养老生活有机融合为着力点,在实现多元供给、鼓励教养联合、推进课程改革、拓展教育渠道、培育行业人才等方面不断实践探索,升华认识,总结经验,有力推动了老年教育持续发展。
20世纪80-90年代,美国公共图书馆开始介入早期阅读,其发展路径从“关注儿童”逐渐转变为“聚焦家庭”,这一转变在“图书馆里每个孩子都做好了阅读准备”(Every Children Ready to Read@Your Library)与“图书馆里的家庭空间”(Family Place Libraries)两个全国最佳服务实践的推动下完成。发展路径的转变相应带来了公共图书馆低幼儿童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空间、服务氛围的变化。以家庭为中心的“家庭参与”理论为这次转变提供了理论支撑,“阅读从出生开始”“父母
本文从智慧城市促进公共图书馆智慧化发展的视角,探析了智慧城市背景下基于四螺旋协同共建模式的公共图书馆发展与转型,梳理分析了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三个国家中被纳入智慧城市战略中的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公共图书馆促进城市可持续智慧发展的建议。智慧城市作为未来城市的新形态,将成为城市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和新实践。公共图书馆在新技术、新理念的城市改革进程中需要走向新形态,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