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实践活动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引领作用凸显例谈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yi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活动课是重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因此,活动内容对每个学生来说不是绝对划一的,而是会存在明显的弹性。所以一节成功的数学活动课应着眼于给学生创设探索、表现和创造的机会,愉悦身心,激发潜能。允许学生在活动中取得不同的收获,获得不同的发展。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理念、课堂组织能力、知识的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参加教学实践活动,发现、理解和掌握知识,使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得到提高。
  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一谈对初中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认识和做法。
  一、更新观念,提高对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认识
  1.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的、最现实的、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的因素,是形成有效学习方式的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它是求知欲的外在表现,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学生通过参加教学实活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2.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践活动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数学实践活动课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主动创新的自由天地。例如,七年级学生在初步认识了学习“丰富的图形世界”之后,设计“拼出美丽的图画”操作性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利用学具,开展“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说一说”等系列活动,这样易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另外应鼓励学生拼出不同图画,让学生在求异、求新中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二、精心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数学活动课的设计中,注重形式的多样是必不可少的,笔者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实际,采用多种多样的为学生所喜爱的活动形式:
  1.寓教于乐,增强趣味性。以富有趣味性的知识和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数学活动,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他们感到参加数学活动能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故事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讲故事不但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促使他们学习数学家严谨、刻苦、勤奋的作风,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现有的知识水平,配合已学过的数学基础知识,设计“数学故事会”活动,向学生介绍中外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有趣的数学知识,介绍好的学习经验,指导学法。如“棋盘上的学问”、“代数的由来”、“七巧板的来历”、“瞎转圈的道理”等,都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精选内容,注重普及性。数学活动课既然列入了课程计划,就应当使全体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因此所选的活动内容既要拓宽知识面,突出重点,又要结合学生实际、注重普及性;内容既要有科普知识方面的,又要有科技活动方面的;既要突出操作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动手做一做,又要有阶梯性,以利于因材施教。例如,在教学了《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后,笔者安排了一节电脑操作的活动课,让每个学生自己上机操作“七巧板的拼图”及“图案设计”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并把他们的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创造园地”,让同学们及教师进行投票评价。由于注重普及,激发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精心设计,渗透创新性。“思维就是操作,思维是内化的动作——在头脑中进行。”思维的发展必须通过有效的训练和实践操作,才能树立清晰明确的具体思维形象,使思维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发展。
  数学活动课,可以安排大量的思维训练内容和动手操作内容,通过这些充满了数学逻辑的分析、综合、归纳、推理的内容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激励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勤思、善思,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开展数学活动课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数学活动课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制订目标时在考虑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其他方面的要求。认知发展方面主要是帮助学生获得有关的感性经验,引导学生发现或验证数学结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发展方面包括培养学生对数学活动课的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等。
  2.要注意精心设计活动过程,不能将其简单变成制作课或游戏课。现在的劳技课往往有配套的制作材料,制作过程无须学生自己设计,只须按图示操作即可。它培养的只是操作工,而数学活动课的制作要注意让学生动脑筋自行设计图纸,然后完成制作,它培养的是设计师。
  3.教师要自始至终参与指导数学活动过程,活动课要进行总结。数学活动课忌虎头蛇尾,草草收场。教师要参与指导整堂课的活动过程,注意观察学生用什么方法来完成活动任务。活动后的总结评价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总结时,让有代表性的学生讲讲活动过程、所用到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好的方法及时推广,对不恰当的进行修正。
其他文献
三角形中位线的知识是初中几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几何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它为以后几何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单纯地看这个定理其实是很简单,就是“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然而要想熟练的在各种题型中应用它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既然这部分的内容如此重要,教师应该怎样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并应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呢?  一、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课程目标
2009年,为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制定实施了“4万亿”的“扩内需”经济刺激计划,防止了经济增速快速下行。配合国家积极财政政策,从2009年开始截至2014年底,
[摘要]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以一个权威者的身份使学生被动接受数学知识的教育,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自信心。学生往往感到学习数学的乏味。新课程改革后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生的态度、情感与信心作为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本文就以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良好的情感、态度与自信心进行简要论述。  学校教育的首要职能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学科内容,更要培养学生对于学科的
期刊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现,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
翻开小学二年级的数学课本,可以发现教学内容包含:长度单位的认识、一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初步学习、数学广角、解决问题、表内除法、图形与变换、万以内数的认识、克与千克认识。  只有掌握学生心理特点,才能更好的将内容传达给学生。据笔者一线的教学经验发现:二年级的孩子一般自控能力较低,注意力容易分散;经常出现"违规"现象;伙伴之间往往以"玩"为主题,经常出现打闹,告状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教会学生用比较法学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学生常用比较法的学习,比较两类观念或两类题目的异同,了解它们之间的特点和属性,这对发展学生逻辑思维,加速认识事物的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掌握了比较法,有利于了解概念的确切含义。能把概念进行比较,把握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比如“长方形”和“正方形”两个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长方形的概念增加一个条件“四边相等”,就得出正方形的概
期刊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的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方式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使其自然成为一种现代的教育技术,这种技术本身不仅代表物化形态的信息技术,如计算机、网络、通讯等技术,也包括智能形态的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如教师的思想观念、教育艺术等。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应用到数学教学中,不仅改变了物化形态的教育技术,而且改变了智能形态的
呈示行为就是以教师为核心,便于学生学习而呈现,向学生单向传递信息的教学行为,具体有讲述呈示、实物呈示等。呈示行为是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最常运用的教学行为,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呈示行为是否得当严重影响着课堂的教学质量。由于一些教师的认知不到位和行为不当,导致当前课堂教学中出现一些偏差,使呈示行为效益低下,本人认为主要在素材、问题这两方面的呈示上有失恰当。  一、素材呈示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在幼儿的生活世界里,到处充满着数量、空间、时间等关系,生活中蕴藏着永不枯竭的教育资源,生活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契机。教师如果能随时把握各种机会,结合幼儿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引导幼儿关注、捕捉生活中他们能触及的数学信息,就能化难为易,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生活的情境中自然、轻松、愉快地获得数学经验。那么在数学教育中,如何使数学教育生活化,我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