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关秧歌音乐形态分析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uhan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壶关秧歌是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地区流传的地方小戏,是在民间歌舞秧歌的基础上,加之表演故事发展而来。秧歌,最初作为民间歌舞表演形式,以民歌小调作为基础,由歌舞音乐发展成地方小戏后则是歌唱、舞蹈、表演故事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
  关键词:壶关秧歌;音乐形态
  “秧歌”一词始于清代。[1]清李调元在《南越笔记·粤俗好歌》中载:“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往田插秧,一老挝大鼓,鼓声一通,群歌竞作,弥日不绝,是曰秧歌。”壶关秧歌的形成时间大致在清代,现已从最初的歌舞表演发展成了演故事的地方戏曲剧种。
  发展成戏曲音乐的秧歌,唱腔结构一般包括民歌体、板腔体、综合体三种。壶关秧歌的唱腔音乐以山西民歌与梆子腔为基础,内容多反映民间的风土人情、婚丧嫁娶、道德故事等,运用本土方言演唱,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音乐剧种。
  1 壶关秧歌演出现状调查
  作为地方戏曲,壶关秧歌在其流传与发展过程中,离不开人民群众这一载体,传统的表演形式多为民间的班社,后以剧团演出和民间小型班社并存发展为主。
  壶关秧歌剧团最早成立于1960年10月,由壶关县政府组建,成立后改革了秧歌的表演形式,开始分角色行当,在伴奏上增加了管弦乐器,让只有清唱的“干板秧歌”变成了有管弦伴奏的“湿板秧歌”,代表作有《侍女登科》《双许亲》《打酸枣》等。该剧团于1968年7月解散,再次重组是在1978年。此时,为了增加秧歌的艺术表现,在唱腔、剧目编创、伴奏音乐等方面做了改革,并采用同腔异调的音乐方式处理男女唱腔的音高问题,推动了壶关秧歌在山西省内的传播。但经历20世纪80年代末的低迷发展后,于2000年再次解散。直到2016年8月,壶关县红梅秧歌剧团在壶关县委宣传部、文化局的支持下继承原壶关秧歌剧团重新成立,可还是解散于2018年年底。目前的演出以个人或小团体班社进行为主。
  2016年重组后,排演了一些当代体裁的剧目,较典型的有护林防火题材的《真假山神爷》、弘扬传统孝道文化的现代小戏《床前孝媳》、反映脱贫攻坚题材的大型现代戏《闷葫芦借官》、反腐题材的大型现代系《白发老娘》,以及移植于其他剧种的现代剧目《山妹》等。
  2 壶关秧歌唱腔结构分析
  壶关秧歌是以歌舞音乐为基础的戏曲音乐形式,它的唱腔分板腔体和曲牌体两种,多板腔体。演唱方式兼具清唱与对唱,徵调式较多,音阶排列常为sol、la、xi、do、rel、mi、sol。
  壶关秧歌的唱腔常用板起板落或眼起板落,音域大体在e-g1之间,旋律多四度、五度跳进,有时也有十度以上大跳进行。行腔时运用滑音、颤音演唱,語言为壶关当地方言。在传统的唱法中,多衬字、虚字出现。例如,这、就、呀得儿、喽荷、嘿呦等,起着渲染唱腔的作用。发声自然,运用本嗓,唱腔明亮、朴素。
  壶关秧歌“唱多念少”,其中板腔体结构唱腔包括“二性流水板”“慢流水板”“垛板”“散板”“紧流水板”等。
  二性流水板,也称[流水],是由长治县西火秧歌中的[平板]发展而来,节奏为2/4拍一板一眼,速度是每分钟60次,多用于叙事故事。该板式缓慢、平稳,唱词多规整的七字句或十字句,一韵到底。
  慢流水板,也称[慢二性],也是由西火秧歌[慢板]发展而来,旋律和流水板基本相同,多用于青衣、老旦的唱腔,善于表现安静、苦闷的情绪,唱词一般为规整的十字句。[1]
  壶关秧歌最初没有散板,在60年代左右,随着情节的需要,按照慢流水板的进行,改流水板为散节。
  垛板,是二性流水板式变化而来,常用于叙事。强弱力度对比明显,有时单独使用,有时和二性流水板结合成段。唱词一般以五字句为标准,也有五字句发展的十字句。
  紧流水板是一板二眼的2/4拍节奏形式,也是二性流水板的变体之一,旋律进行与流水板基本相同,用来表现活泼、欢快的情节,唱词一般为七字句。
  3 壶关秧歌唱词与伴奏介绍
  壶关秧歌的唱词通俗易懂,与当地语言紧密结合,多用叠字手法,真实生动地反映老百姓的生活,如剧目《墙头记》第十场:
  柳叶眉,俊乖乖,双眼吊壳小灵灵。
  细皮薄仁白生生,两个酒窝喜盈盈。
  杨柳小腰细宁宁,头上脚下匀称称。
  从以上这两段唱词可以看出,歌词为上下句结构,词句转韵自然,每句结尾运用叠字形容词,层次清晰,兼具说唱,唱词活泼、生动,形象地表述了剧种人物的性格特点。
  壶关秧歌在干板秧歌时期,仅有武场的打击乐器伴奏,缺少了管弦乐演奏旋律的拖腔保调作用,表演较单调,后来吸收借鉴梆子腔剧种的伴奏音乐,加入管弦乐器,丰富了文武场伴奏。由于民间音乐不同类型之间音乐吸收与融合的特性,壶关秧歌的伴奏也结合晋东南地区的上党梆子、上党八音会以及上党落子等的音乐发展而来。
  4 结语
  壶关秧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更好地传播与发展是当下应该重视的问题。就现今的演出状况来看,怎样做好壶关秧歌的传承和保护,怎样做好壶关秧歌的表演,怎样更紧密地结合大众审美是当下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继承与保护壶关秧歌的首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宋锋,李雁云.秧歌音乐[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0:15-16.
  [2] 薛首中,杨美媛,等.山西音乐史[M].山西教育出版社,2017:273-281.
  [3] 韩军.山西戏曲唱腔体式研究[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75-81.
  作者简介:孔令玲(1982—),女,甘肃兰州人,硕士,长治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音乐学。
  郭肖雷(1997—),男,山西长治人,本科,研究方向:传统音乐。
其他文献
校长对教师基于尊重的服务和在服务中体现尊重,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领导艺术。管理就是服务,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更应把自己定位为服务者,把服务学生、服务教师作为自己工作的出
期刊
在影视艺术的发展中,声音和影片的影像一起构建了影视的内容。声音是影视制作的重要表现形式。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的发展历程中,对声音的有效运用极大地拓展了电影的空间,在声
摘 要:油画风景写生应当提高画家的观察能力,要求画家以正确的方式实现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描绘。画家需要在绘画实践中培养观察能力,提高对作品色彩的敏感度,以直接有效的方式体悟作品,通过不同的观察视角描绘油画风景写作中的物象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驾驶色彩并进行艺术创作。  关键词:油画;景物;观察  本文主要分析油画画家进行景物观察的方法,围绕着作品表现需要浅谈画家在观察时的注意事项。从进一步展示作品意境的
这些年,随着教师培训“项目”的不断开发,培养“名师”已经成为一项重要“工程”,各级“名师”不断涌现,而且其称谓也越来越多。在区县里,除了直接授予“名师”称号以外,“学科带头
摘 要:工匠精神培育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需要。目前,高职教育工匠精神培育面临困境,职业教育没有形成工匠精神氛围,对工匠精神的培育重视不够,责任感不强。本文通过分析借鉴国外工匠精神培育方法,提出创设真实情境提高学生对专业和职业的认同度,产教融合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校企合作整合校企资源,项目式教学培育工匠精神,优化制度环境,完善顶层设计,提供工匠精神培育
天津市静海县第二中学(以下简称“静海二中”)是一所县属初级中学,现有52个教学班,3000名学生,218名教职工,157名专任教师;有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学员1名,农村265骨干教师2
摘 要:室内陈设设计是在室内设计的整体构思下,对家具、灯具、布艺等做进一步的深入细致的设计,它在体现其文化内涵和设计风格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海南岛作为我国的热带岛屿,在漫长的时代发展和社会演变中形成了独有的海南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研究如何更好地把本土传统的文化元素融入室内陈设的设计当中,对于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使之成为海南岛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本文结合海
在当代企业运筹中,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气象情报,就是不可忽略的一个因素。1 气候影响企业经营效益对一个企业来说,能否巧妙、主动地利用气象情报为企业服务,其结
目的探讨胃癌在年青患者中的发病特点。方法对36例青年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均为进展期胃癌,临床症状主要为上腹隐痛不适;发病部位主要为胃窦(72%);组织
铁矿选矿厂使用脂肪酸类阴离子捕收剂反浮选铁矿物,存在捕收剂用量大、所需浮选温度高、浮选指标差等问题。东北大学研发了一种新型酰胺基羧酸捕收剂DWD-3,并应用于司家营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