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就是死活相信互联网教育,所以不停地验证自己的想法,在艰难困苦中把自己逼成一个创新者
我一开始创办沪江的时候,就觉得互联网吸引了我,结果沪江又吸引了一群人,他们在一起玩得很开心。如果做一件事情能让那么多人发自肺腑表达出喜欢、热爱,它将来的价值就很大。当时有很大的成就感,但一开始我的志向是很小的,就希望我的网站有500个人访问。那时候全校一两万名学生,网民最多一千,多数都没有个人电脑。
我第一次接触电脑是98年来上海上大学,那时丁磊那些人都还只是刚创业,整个互联网算是一个极其新鲜的事物,全国的网民我记得那时候还没有突破一百万,用的是Windows3.2的操作系统。
开学没多久,有一天我经过食堂,看到一条横幅写着“你想拥有自己的伊妹儿吗”,指着对面一个带阁楼的红色小洋楼,我本来以为是交友的,进去一看原来是个机房。我打开软件,访问浏览器。当时特别喜欢上的网站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大名鼎鼎的APPLE.COM。
我们学校的电脑就是白色的大屁股,机房里面的老师还煞有介事地穿着白大褂,弄得跟医生一样,还有防尘地板。那时候计算机是宝贝,得护着。我看人家美国人的电脑,竟然是水果色,绿色的、橙色的,官网晶莹剔透特别漂亮,我就特别想模仿它做一个站。做一个什么呢?我当时看《电脑商情报》、《电脑报》、《计算机世界》这些学计算机,记得那时候报纸上面有个栏目叫“软件推荐”,我就琢磨着搭一个网站,也推荐软件。
就像现在大家都爱在手机上面装各种APP,十几年前整个地球上的人喜欢在电脑上装新兴软件玩,因为软件那时候是匮乏的,没有什么安装渠道,要么买盗版光盘,里面有软件大全;要么朋友给你软盘,拷两个盘,还得要几个盘拼在一起;要么用办公室的网络下载一些,用软盘拷回家。
我把苹果官网的背景图拷贝下来,改成软件站,特别好玩。取名叫“Tinyware”,推荐小闹钟、小记事本等微型软件以及从报纸、论坛上找到的小众软件,下载并使用后写下我的独家心得,再把这个发布到我的网页上面,让别人下。
这个事情有多艰难,当时的网速是56K的猫,拨号,平均下载速度只有3K/秒,用网络蚂蚁,一个软件哪怕是3兆,也得很长时间,而且网络还经常断线,需要重拨。下载完后我要试用,再传到网上空间。我当时没钱买空间,就申请好几个网易个人主頁空间。这个空间突然网速不行,用户还可以去下载地址2、3、4。上传速度比下载慢很多倍,传完还要检测一下能不能正常下载,下完这个包是不是完整。
更新软件成了每个礼拜的大事,虽然费事,但是我就坚持。然后有很多网友给我写留言板反馈,说这个软件太好用了,看了你的介绍装了之后,提升了我的电脑效率等等。
后来机房已经不能满足我的需求,有时今天装的软件,明天就被人删了,所以98年秋天,我找亲戚借了3500块钱,买了第一台电脑。那时候国外的品牌电脑太贵,性能也不好,大家都是自己攒机,用什么机箱,配什么显示器、键盘、主板,CPU、内存条,多大的硬盘、什么样的风扇、散热片,都要自己动手。
我跑到电脑市场,不太懂行,最后配到显示器的时候中招了,人家给我推荐了一台号称是新上市的最好的显示器,我用着用着,三个月后,嗡的一下,显示器在我眼前自燃。玻璃没碎,我很庆幸,但是整个后盖机箱都烧糊了。我回去照镜子,怎么看都不认识自己,因为睫毛和眉毛都没了。
拿过去换,人家还不认,最后我靠兼职做网页攒了点钱,重买一台。第一次做了1500个网页,收入1500块,做了一个夏天,做得都快吐了。我都搞不清楚是帮哪一家做,也羞于启齿,因为做的所有的网站我都不敢承认是我做的。太丑了,不是我要做得难看,是别人要求我只能使用大红、大蓝、大紫、大绿,最无法忍受的是大黄。我说这是网站,这还能看吗?他说我问你一个问题,你有没有觉得这个颜色很显眼。我说是啊。他说那就够了,你看,过目不忘。
后来虽然帮企业做了很多网站,但我都不热爱,因为我觉得提出需求的人都把网站当成网络海报或摆设,他们不了解互联网的本质是内网,是它的公用。
我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我认为互联网站之所以有别于光盘、安装软件,最大的不同是更新快。大家以前可能一年等一部光盘,现在变成每天都能上你的站看一看,所以你的网站必须要有灵魂,吸引大家每次回来,那这个理念就不只是设计,包含了更加全面的,用后面的话讲叫人机交互、用户界面,给用户带来一种良好的感受。所以渐渐地就萌生了想法,一定要自己动手做一个能够代表自己对于互联网见解的东西。
我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非常自信自己能把一件事情整明白,但那时候我缺的是能力、技能。于是大三左右的时候,沪江才推出,一方面我还想锻炼网络技能,另外一方面我必须找到有用的东西去做,有的放矢。创立沪江的想法就是来自于我跟网友的交流,有人说最近在补习英语,没有地方补,于是我想可以做一个学英语的平台,供大家分享资料、交流经验,有人会因为这个目的来使用,而不是过来欣赏一个网站。
这个想法跟人家说多么严谨或者多么规模化,什么商业计划、风投来了,赶紧做一个事,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就是一种按捺不住的想动手的兴奋。兴奋到三十多天没有下楼,头发都长毛了,就靠方便面和速冻水饺过活。我那时候租了一个房子,因为宿舍11点钟就关灯,出去住后没白天、没黑夜。晚上状态好,尤其是当最后一个网友都聊睡着了以后,特别适合创作。
第一版上线大概不到一个夏天,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网站维护,基本上都在和网友交流,多的时候甚至一天十四五个小时。我很早就学会了五笔输入法,打字特别快,比我说话还快。那时候的键盘很重,噼里啪啦敲啊,用出了后遗症,一直酸疼。 大学期间网站流量小,一个月靠兼职的几千块钱就可以维护,到后面越来越大,等到我研究生毕业时,注册用户已经达到20万,一天就有一两万个帖子。服务器、宽带,大家下载资料这些都要花钱,那时我们只有一台主力服务器,结果因为天热,服务器的硬盘坏了,资料不能读。当天晚上10点多,我开着唯一的交通工具——电驴,带着我的室友(后来成了沪江的CTO)赶到世纪大道的中国电信大楼,车在门口一停,就进去机房开始修服务器。机房里有成千上万台服务器,每台服务器都有三四个风扇,运转起来非常嘈杂。而且风扇朝外吹的风很烫,前面是空调对着,又很冷,冰火两重天。往往维护人员都是进去做完了马上出来,但我们当时很不幸,因为导数据很慢,不敢动,一动就没了,只能待在里面。以前没有机器备份,因为备份要额外的硬盘、服务器,要费钱。在导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待了足足48小时,没怎么睡觉,也没怎么吃东西。
在那之后我们就知道,服务器,再穷也得凑两台,这就是为什么维护成本会上升。那时候的服务器要小几万块,对刚毕业的学生来讲很难,但你不维护,当时积累下来的几十万用户就散了,很可惜。因为这帮用户每天都在网上跟你交流,他们会说太牛了,干了这么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弄得你特别得意。也有人骂,太慢了,下载速度能不能快一点。也有人夸,说虽然不好用,但我还是喜欢用。我觉得作为一个学生,你无法在身边找到其他的同学有这种成就感。
用户当中有大学生、白领、留学生,还有在国外旅游的背包客,我跟形形色色的人交流,远在西安的、当了爸爸的,所以后面有人问我说你为什么那么早就那么坚信互联网,因为我是从98年开始就感受到互联网的巨大魅力。
如果我只是一名学校里面的普通学生,最多跟同班二三十个学生认识,同系极少数有交集的认识就不错了,而且认识的人里面能够欣赏和佩服你的人能有几个?恐怕也没有。你就是一个nobody。我很想认识自己,我不知道我是谁,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结果接触了互联网之后,我发现我已经跟身边的人都不一样,跟我的老师也不一样。互联网帮我认识了自己,是几何量级的。作为一个天马行空的互联网人,你都搞不清楚你明天会认识谁,因为会有更多的人用你的产品进入你这个站,于是你认识了一个真实的世界。
听说我要研究生毕业,他们纷纷留言说:这个事情你一定要做下去,它对很多人都很有用,如果再发展一下就更好了。当时没有同学去创业,甚至都没有到民营企业工作的,比较流行的还是去国企、银行。所以,我那时根本无法说服自己,但也找不到其他任何办法可以继续让这个网站维持下去,我只有创业。东拼西湊八万块,找了八个人还有一些兼职的网友,在竹园商务公寓一个小房间里开始创业,大家背景都一般,但是会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都很单纯,而且对互联网教育有兴趣,有热忱。
那时候网站内容已经不限于四六级英语,考研、日语都有,而且那些内容基本上都是自发的。不少学英语的用户,二外或者兴趣是日语,人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开了一个板块,板块发展得好就建立一个网站,所以我们是一步一步用户驱动的。最早是想做英语分享交流的平台,后来才发现原来它会成长、壮大。
早期收入靠站内广告,以前新东方也是我们的客户。一开始杯水车薪,收点钱,马上就出去了,发工资、付房租,这些都是硬成本,一旦广告商推迟付款,就周转不过来。在2007年天使轮融资到手之前,我们都很窘,最穷的时候只剩三块钱。
最后我连员工的钱都借。我创业那年也挺不幸的,打着互联网教育的概念刚创业,新东方就上市了,这给中国的培训业是一股强心剂,再也没有人相信互联网教育,觉得你一定是线下教育搞不下去才搞互联网教育。很多朋友和中间人让我去开培训机构,甚至提议把沪江的牌子给他们在地铁口上面开营业点,我们负责分成、收钱就行,但我们都拒绝了。
线上教育天生具备教育的公平性,成本低、覆盖面大。我记得2006年我们创业那一年,土豆等视频网站出现了,但还不是主流;支付宝只是在淘宝店试用,中国的网银支付还没有起来,也没有人知道京东的存在。互联网还不够发达,但我坚信互联网教育是靠谱的。
当时大家都不看好互联网教育,因为离钱太远,服务的都是免费用户。我们当时做了“沪江部落”,可以理解为学英语的脸书,后来我们又做了“沪江碎碎念”,相当于学英语的推特。我们就是死活相信互联网教育,所以不停地验证自己的想法,在艰难困苦中把自己逼成一个创新者。创新有时没有得到太具体的直接效果,但是回过头来看,由于你做了大量的创新,积累了很多经验,也积累了很多数据、行为,对日后好像也有一些其他的益处。
2009年我们搬到张江,做出了沪江网校,同年网校占我们收入的5%。第二年,我们下决心砍掉广告,专心做网校。当时迎来这个转变的原因有几个,表面上看一方面是08年、09年金融危机,影响了我们以前的收入模式,广告给我付钱不及时,也有极个别的翘辫子。然后我开始思考,经过三年时间的积累,我们应该拿出自己真正的商业模式,To B不是一个好模式。而且我研究了一下,全世界做互联网的、搞得好的都是To C,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往C端。
第二个是深层次的原因,为什么坚定地要把广告砍掉呢?因为我们当时是一家小公司,员工才几十个人,小公司最大的问题,我觉得是人才不足。像这样体量的公司就几个人才,可能都在做传统的事情,那么新的事情谁去做呢?可能就找几个新人,新人在创新方面其实是经验不足的,他万一得出结论说“此路不通”,你就不干了,你的对手万一把它干成了,那么你就会死得很惨。所以我当时的逻辑是,我相信To C才是我们的未来,但是我不能让那些比较弱的新人去干,我把公司里面主要的干将抽出来去干这件事情,如果做败了我就认了。如果做成了呢,那是我们战略决策调整,能力就提升。
当时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抉择,因为一开始大家都不是很有信心。一来网校这种E Learning当时不红。正常的培训,你要到学校里面,门一关,你就出不去,但PC端触达用户很麻烦,没有提醒系统。再一个,大家觉得那么急干嘛,为什么把这个砍掉啊,慢慢弄吧。 慢慢弄,我就担心B2C永远也做不出来。那时候没有直播,在线支付也不发达,生态条件不具备。决定做网校时我也没有底,人生的很多抉择都没有十足的底气。大家虽然不看好这个事情,最后还是按照我的意见先统一去干,结果干了三年之后发现这条路走对了。
当时用户量达到一千多万,我心态没有太大变化,但是有一部分团队成员的心态开始有了变化,要么是小富即安,要么有一点保守,要么有一点放松警惕,总觉得差不多了,虽然是小公司,但是有利润,甚至有人提出说忍两年可以上市了。但是我觉得比较危险,我觉得危险正在临近。
2012年左右,我加入了上海一个IT协会,关注的是美国教育方向。有一次去斯坦福、哈佛、MIT等高校考察,发现一种日后被称为MOOC(慕课)的东西,就是大规模网络公开课,正在美国高校燃起。我当时预感这个东西要在全球火爆,后来的确火爆了,进而带动了整个互联网教育的投资、创业热潮。这是我的第一个感受,我感觉我们的赛道很快要充满了车辆。第二个感受,我觉得移动要爆发,因为从2007年苹果发明智能手机到2012年,发酵了六七年,在中国,智能手机的热潮基本上就开始出来了。微信也就是2011年的时候做的嘛,那时候还没有人用微信。
那时我就觉得移动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表面上看我们那时经营状态不错,利润很好、人也不多,效率蛮高的,而且公司也很好管,CEO一个人说了算。但是在两个巨大的挑战来的时候,你还能维持住吗?移动熱潮来了,万一大家都不用电脑了怎么办?而我们当时所有的优势都是PC端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所以,2013年的时候公司又面临一个巨大的转折,要用三年时间转型为移动互联网教育公司,这是一个炸开锅的决定,因为刚过了几年,战斗又要打响,而这一次的把握比以前还小。大家做了那么多年,已经开始有点模式化了,PC玩得很熟,对于移动完全没有感觉,没有人懂移动产品、移动开发,而且那个时代很多人还在争论那么小的手机,广告都摆不进来,怎么做学习啊。就算互联网教育靠谱,那也应该在电脑大屏上面,所以又是一次大家基本上没有办法达成一致、但一定要坚定地执行这个战略的时候,很庆幸,我的团队一般最后都选择了相信我,渐渐地,三年之后结果出来又很惊讶,因为我们移动转型成功了。
我们当时做移动有多艰难,程序员也没有,你要搭团队。人家都说事不过三,冲锋三次,你就上去了。结果我们三次都没有冲上去。换了第四拨团队,才把移动整个的格局定下来,对产品定位和质地开始有信心。真的,有时转型面对的就是血战钢锯岭,靠一口气冲上去。
相当于你要找到你的移动船票,移动做什么产品效率更高。我们三年之后的数据证明我们找到了比PC端用户增长更高效的方法,成本在降低,找到这个东西,什么产品不重要,背后数据会说明你找到了加速曲线,而不是在维护一个没落曲线,这就是拿到船票,这就说明你不会被移动的时代甩下。
差不多同一时间,沪江的愿景也定了 下来。我出生于连云港猴嘴镇,初中毕业时,同学们要么直接去当工人,要么考到中等师范学校,学三年就可以去工作。班上只有五个人考上重点高中,我是其中之一。但是如果不上那个高中,我就不会考大学,不考大学,我就不会有后面的想法,我就会认为自己比城里人差很多。你看我得到同样的机会,我好像不比任何人差,这个世界有多少人不是因为脑子不行,而是因为没有得到好的教育机会。所以我们的使命和愿景是希望用互联网改变教育,让教育变得更简单、更公平、更快乐。
启蒙:模仿苹果官网
我一开始创办沪江的时候,就觉得互联网吸引了我,结果沪江又吸引了一群人,他们在一起玩得很开心。如果做一件事情能让那么多人发自肺腑表达出喜欢、热爱,它将来的价值就很大。当时有很大的成就感,但一开始我的志向是很小的,就希望我的网站有500个人访问。那时候全校一两万名学生,网民最多一千,多数都没有个人电脑。
我第一次接触电脑是98年来上海上大学,那时丁磊那些人都还只是刚创业,整个互联网算是一个极其新鲜的事物,全国的网民我记得那时候还没有突破一百万,用的是Windows3.2的操作系统。
开学没多久,有一天我经过食堂,看到一条横幅写着“你想拥有自己的伊妹儿吗”,指着对面一个带阁楼的红色小洋楼,我本来以为是交友的,进去一看原来是个机房。我打开软件,访问浏览器。当时特别喜欢上的网站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大名鼎鼎的APPLE.COM。
我们学校的电脑就是白色的大屁股,机房里面的老师还煞有介事地穿着白大褂,弄得跟医生一样,还有防尘地板。那时候计算机是宝贝,得护着。我看人家美国人的电脑,竟然是水果色,绿色的、橙色的,官网晶莹剔透特别漂亮,我就特别想模仿它做一个站。做一个什么呢?我当时看《电脑商情报》、《电脑报》、《计算机世界》这些学计算机,记得那时候报纸上面有个栏目叫“软件推荐”,我就琢磨着搭一个网站,也推荐软件。
就像现在大家都爱在手机上面装各种APP,十几年前整个地球上的人喜欢在电脑上装新兴软件玩,因为软件那时候是匮乏的,没有什么安装渠道,要么买盗版光盘,里面有软件大全;要么朋友给你软盘,拷两个盘,还得要几个盘拼在一起;要么用办公室的网络下载一些,用软盘拷回家。
我把苹果官网的背景图拷贝下来,改成软件站,特别好玩。取名叫“Tinyware”,推荐小闹钟、小记事本等微型软件以及从报纸、论坛上找到的小众软件,下载并使用后写下我的独家心得,再把这个发布到我的网页上面,让别人下。
这个事情有多艰难,当时的网速是56K的猫,拨号,平均下载速度只有3K/秒,用网络蚂蚁,一个软件哪怕是3兆,也得很长时间,而且网络还经常断线,需要重拨。下载完后我要试用,再传到网上空间。我当时没钱买空间,就申请好几个网易个人主頁空间。这个空间突然网速不行,用户还可以去下载地址2、3、4。上传速度比下载慢很多倍,传完还要检测一下能不能正常下载,下完这个包是不是完整。
更新软件成了每个礼拜的大事,虽然费事,但是我就坚持。然后有很多网友给我写留言板反馈,说这个软件太好用了,看了你的介绍装了之后,提升了我的电脑效率等等。
后来机房已经不能满足我的需求,有时今天装的软件,明天就被人删了,所以98年秋天,我找亲戚借了3500块钱,买了第一台电脑。那时候国外的品牌电脑太贵,性能也不好,大家都是自己攒机,用什么机箱,配什么显示器、键盘、主板,CPU、内存条,多大的硬盘、什么样的风扇、散热片,都要自己动手。
我跑到电脑市场,不太懂行,最后配到显示器的时候中招了,人家给我推荐了一台号称是新上市的最好的显示器,我用着用着,三个月后,嗡的一下,显示器在我眼前自燃。玻璃没碎,我很庆幸,但是整个后盖机箱都烧糊了。我回去照镜子,怎么看都不认识自己,因为睫毛和眉毛都没了。
拿过去换,人家还不认,最后我靠兼职做网页攒了点钱,重买一台。第一次做了1500个网页,收入1500块,做了一个夏天,做得都快吐了。我都搞不清楚是帮哪一家做,也羞于启齿,因为做的所有的网站我都不敢承认是我做的。太丑了,不是我要做得难看,是别人要求我只能使用大红、大蓝、大紫、大绿,最无法忍受的是大黄。我说这是网站,这还能看吗?他说我问你一个问题,你有没有觉得这个颜色很显眼。我说是啊。他说那就够了,你看,过目不忘。
后来虽然帮企业做了很多网站,但我都不热爱,因为我觉得提出需求的人都把网站当成网络海报或摆设,他们不了解互联网的本质是内网,是它的公用。
我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我认为互联网站之所以有别于光盘、安装软件,最大的不同是更新快。大家以前可能一年等一部光盘,现在变成每天都能上你的站看一看,所以你的网站必须要有灵魂,吸引大家每次回来,那这个理念就不只是设计,包含了更加全面的,用后面的话讲叫人机交互、用户界面,给用户带来一种良好的感受。所以渐渐地就萌生了想法,一定要自己动手做一个能够代表自己对于互联网见解的东西。
摸索:互联网的巨大魅力
我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非常自信自己能把一件事情整明白,但那时候我缺的是能力、技能。于是大三左右的时候,沪江才推出,一方面我还想锻炼网络技能,另外一方面我必须找到有用的东西去做,有的放矢。创立沪江的想法就是来自于我跟网友的交流,有人说最近在补习英语,没有地方补,于是我想可以做一个学英语的平台,供大家分享资料、交流经验,有人会因为这个目的来使用,而不是过来欣赏一个网站。
这个想法跟人家说多么严谨或者多么规模化,什么商业计划、风投来了,赶紧做一个事,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就是一种按捺不住的想动手的兴奋。兴奋到三十多天没有下楼,头发都长毛了,就靠方便面和速冻水饺过活。我那时候租了一个房子,因为宿舍11点钟就关灯,出去住后没白天、没黑夜。晚上状态好,尤其是当最后一个网友都聊睡着了以后,特别适合创作。
第一版上线大概不到一个夏天,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网站维护,基本上都在和网友交流,多的时候甚至一天十四五个小时。我很早就学会了五笔输入法,打字特别快,比我说话还快。那时候的键盘很重,噼里啪啦敲啊,用出了后遗症,一直酸疼。 大学期间网站流量小,一个月靠兼职的几千块钱就可以维护,到后面越来越大,等到我研究生毕业时,注册用户已经达到20万,一天就有一两万个帖子。服务器、宽带,大家下载资料这些都要花钱,那时我们只有一台主力服务器,结果因为天热,服务器的硬盘坏了,资料不能读。当天晚上10点多,我开着唯一的交通工具——电驴,带着我的室友(后来成了沪江的CTO)赶到世纪大道的中国电信大楼,车在门口一停,就进去机房开始修服务器。机房里有成千上万台服务器,每台服务器都有三四个风扇,运转起来非常嘈杂。而且风扇朝外吹的风很烫,前面是空调对着,又很冷,冰火两重天。往往维护人员都是进去做完了马上出来,但我们当时很不幸,因为导数据很慢,不敢动,一动就没了,只能待在里面。以前没有机器备份,因为备份要额外的硬盘、服务器,要费钱。在导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待了足足48小时,没怎么睡觉,也没怎么吃东西。
在那之后我们就知道,服务器,再穷也得凑两台,这就是为什么维护成本会上升。那时候的服务器要小几万块,对刚毕业的学生来讲很难,但你不维护,当时积累下来的几十万用户就散了,很可惜。因为这帮用户每天都在网上跟你交流,他们会说太牛了,干了这么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弄得你特别得意。也有人骂,太慢了,下载速度能不能快一点。也有人夸,说虽然不好用,但我还是喜欢用。我觉得作为一个学生,你无法在身边找到其他的同学有这种成就感。
用户当中有大学生、白领、留学生,还有在国外旅游的背包客,我跟形形色色的人交流,远在西安的、当了爸爸的,所以后面有人问我说你为什么那么早就那么坚信互联网,因为我是从98年开始就感受到互联网的巨大魅力。
如果我只是一名学校里面的普通学生,最多跟同班二三十个学生认识,同系极少数有交集的认识就不错了,而且认识的人里面能够欣赏和佩服你的人能有几个?恐怕也没有。你就是一个nobody。我很想认识自己,我不知道我是谁,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结果接触了互联网之后,我发现我已经跟身边的人都不一样,跟我的老师也不一样。互联网帮我认识了自己,是几何量级的。作为一个天马行空的互联网人,你都搞不清楚你明天会认识谁,因为会有更多的人用你的产品进入你这个站,于是你认识了一个真实的世界。
创立:穷得只剩三块钱
听说我要研究生毕业,他们纷纷留言说:这个事情你一定要做下去,它对很多人都很有用,如果再发展一下就更好了。当时没有同学去创业,甚至都没有到民营企业工作的,比较流行的还是去国企、银行。所以,我那时根本无法说服自己,但也找不到其他任何办法可以继续让这个网站维持下去,我只有创业。东拼西湊八万块,找了八个人还有一些兼职的网友,在竹园商务公寓一个小房间里开始创业,大家背景都一般,但是会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都很单纯,而且对互联网教育有兴趣,有热忱。
那时候网站内容已经不限于四六级英语,考研、日语都有,而且那些内容基本上都是自发的。不少学英语的用户,二外或者兴趣是日语,人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开了一个板块,板块发展得好就建立一个网站,所以我们是一步一步用户驱动的。最早是想做英语分享交流的平台,后来才发现原来它会成长、壮大。
早期收入靠站内广告,以前新东方也是我们的客户。一开始杯水车薪,收点钱,马上就出去了,发工资、付房租,这些都是硬成本,一旦广告商推迟付款,就周转不过来。在2007年天使轮融资到手之前,我们都很窘,最穷的时候只剩三块钱。
最后我连员工的钱都借。我创业那年也挺不幸的,打着互联网教育的概念刚创业,新东方就上市了,这给中国的培训业是一股强心剂,再也没有人相信互联网教育,觉得你一定是线下教育搞不下去才搞互联网教育。很多朋友和中间人让我去开培训机构,甚至提议把沪江的牌子给他们在地铁口上面开营业点,我们负责分成、收钱就行,但我们都拒绝了。
线上教育天生具备教育的公平性,成本低、覆盖面大。我记得2006年我们创业那一年,土豆等视频网站出现了,但还不是主流;支付宝只是在淘宝店试用,中国的网银支付还没有起来,也没有人知道京东的存在。互联网还不够发达,但我坚信互联网教育是靠谱的。
当时大家都不看好互联网教育,因为离钱太远,服务的都是免费用户。我们当时做了“沪江部落”,可以理解为学英语的脸书,后来我们又做了“沪江碎碎念”,相当于学英语的推特。我们就是死活相信互联网教育,所以不停地验证自己的想法,在艰难困苦中把自己逼成一个创新者。创新有时没有得到太具体的直接效果,但是回过头来看,由于你做了大量的创新,积累了很多经验,也积累了很多数据、行为,对日后好像也有一些其他的益处。
2009年我们搬到张江,做出了沪江网校,同年网校占我们收入的5%。第二年,我们下决心砍掉广告,专心做网校。当时迎来这个转变的原因有几个,表面上看一方面是08年、09年金融危机,影响了我们以前的收入模式,广告给我付钱不及时,也有极个别的翘辫子。然后我开始思考,经过三年时间的积累,我们应该拿出自己真正的商业模式,To B不是一个好模式。而且我研究了一下,全世界做互联网的、搞得好的都是To C,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往C端。
第二个是深层次的原因,为什么坚定地要把广告砍掉呢?因为我们当时是一家小公司,员工才几十个人,小公司最大的问题,我觉得是人才不足。像这样体量的公司就几个人才,可能都在做传统的事情,那么新的事情谁去做呢?可能就找几个新人,新人在创新方面其实是经验不足的,他万一得出结论说“此路不通”,你就不干了,你的对手万一把它干成了,那么你就会死得很惨。所以我当时的逻辑是,我相信To C才是我们的未来,但是我不能让那些比较弱的新人去干,我把公司里面主要的干将抽出来去干这件事情,如果做败了我就认了。如果做成了呢,那是我们战略决策调整,能力就提升。
当时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抉择,因为一开始大家都不是很有信心。一来网校这种E Learning当时不红。正常的培训,你要到学校里面,门一关,你就出不去,但PC端触达用户很麻烦,没有提醒系统。再一个,大家觉得那么急干嘛,为什么把这个砍掉啊,慢慢弄吧。 慢慢弄,我就担心B2C永远也做不出来。那时候没有直播,在线支付也不发达,生态条件不具备。决定做网校时我也没有底,人生的很多抉择都没有十足的底气。大家虽然不看好这个事情,最后还是按照我的意见先统一去干,结果干了三年之后发现这条路走对了。
当时用户量达到一千多万,我心态没有太大变化,但是有一部分团队成员的心态开始有了变化,要么是小富即安,要么有一点保守,要么有一点放松警惕,总觉得差不多了,虽然是小公司,但是有利润,甚至有人提出说忍两年可以上市了。但是我觉得比较危险,我觉得危险正在临近。
转型:血战钢锯岭
2012年左右,我加入了上海一个IT协会,关注的是美国教育方向。有一次去斯坦福、哈佛、MIT等高校考察,发现一种日后被称为MOOC(慕课)的东西,就是大规模网络公开课,正在美国高校燃起。我当时预感这个东西要在全球火爆,后来的确火爆了,进而带动了整个互联网教育的投资、创业热潮。这是我的第一个感受,我感觉我们的赛道很快要充满了车辆。第二个感受,我觉得移动要爆发,因为从2007年苹果发明智能手机到2012年,发酵了六七年,在中国,智能手机的热潮基本上就开始出来了。微信也就是2011年的时候做的嘛,那时候还没有人用微信。
那时我就觉得移动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表面上看我们那时经营状态不错,利润很好、人也不多,效率蛮高的,而且公司也很好管,CEO一个人说了算。但是在两个巨大的挑战来的时候,你还能维持住吗?移动熱潮来了,万一大家都不用电脑了怎么办?而我们当时所有的优势都是PC端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所以,2013年的时候公司又面临一个巨大的转折,要用三年时间转型为移动互联网教育公司,这是一个炸开锅的决定,因为刚过了几年,战斗又要打响,而这一次的把握比以前还小。大家做了那么多年,已经开始有点模式化了,PC玩得很熟,对于移动完全没有感觉,没有人懂移动产品、移动开发,而且那个时代很多人还在争论那么小的手机,广告都摆不进来,怎么做学习啊。就算互联网教育靠谱,那也应该在电脑大屏上面,所以又是一次大家基本上没有办法达成一致、但一定要坚定地执行这个战略的时候,很庆幸,我的团队一般最后都选择了相信我,渐渐地,三年之后结果出来又很惊讶,因为我们移动转型成功了。
我们当时做移动有多艰难,程序员也没有,你要搭团队。人家都说事不过三,冲锋三次,你就上去了。结果我们三次都没有冲上去。换了第四拨团队,才把移动整个的格局定下来,对产品定位和质地开始有信心。真的,有时转型面对的就是血战钢锯岭,靠一口气冲上去。
相当于你要找到你的移动船票,移动做什么产品效率更高。我们三年之后的数据证明我们找到了比PC端用户增长更高效的方法,成本在降低,找到这个东西,什么产品不重要,背后数据会说明你找到了加速曲线,而不是在维护一个没落曲线,这就是拿到船票,这就说明你不会被移动的时代甩下。
差不多同一时间,沪江的愿景也定了 下来。我出生于连云港猴嘴镇,初中毕业时,同学们要么直接去当工人,要么考到中等师范学校,学三年就可以去工作。班上只有五个人考上重点高中,我是其中之一。但是如果不上那个高中,我就不会考大学,不考大学,我就不会有后面的想法,我就会认为自己比城里人差很多。你看我得到同样的机会,我好像不比任何人差,这个世界有多少人不是因为脑子不行,而是因为没有得到好的教育机会。所以我们的使命和愿景是希望用互联网改变教育,让教育变得更简单、更公平、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