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彩瑞互联网教育使徒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zhu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就是死活相信互联网教育,所以不停地验证自己的想法,在艰难困苦中把自己逼成一个创新者

启蒙:模仿苹果官网


  我一开始创办沪江的时候,就觉得互联网吸引了我,结果沪江又吸引了一群人,他们在一起玩得很开心。如果做一件事情能让那么多人发自肺腑表达出喜欢、热爱,它将来的价值就很大。当时有很大的成就感,但一开始我的志向是很小的,就希望我的网站有500个人访问。那时候全校一两万名学生,网民最多一千,多数都没有个人电脑。
  我第一次接触电脑是98年来上海上大学,那时丁磊那些人都还只是刚创业,整个互联网算是一个极其新鲜的事物,全国的网民我记得那时候还没有突破一百万,用的是Windows3.2的操作系统。
  开学没多久,有一天我经过食堂,看到一条横幅写着“你想拥有自己的伊妹儿吗”,指着对面一个带阁楼的红色小洋楼,我本来以为是交友的,进去一看原来是个机房。我打开软件,访问浏览器。当时特别喜欢上的网站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大名鼎鼎的APPLE.COM。
  我们学校的电脑就是白色的大屁股,机房里面的老师还煞有介事地穿着白大褂,弄得跟医生一样,还有防尘地板。那时候计算机是宝贝,得护着。我看人家美国人的电脑,竟然是水果色,绿色的、橙色的,官网晶莹剔透特别漂亮,我就特别想模仿它做一个站。做一个什么呢?我当时看《电脑商情报》、《电脑报》、《计算机世界》这些学计算机,记得那时候报纸上面有个栏目叫“软件推荐”,我就琢磨着搭一个网站,也推荐软件。
  就像现在大家都爱在手机上面装各种APP,十几年前整个地球上的人喜欢在电脑上装新兴软件玩,因为软件那时候是匮乏的,没有什么安装渠道,要么买盗版光盘,里面有软件大全;要么朋友给你软盘,拷两个盘,还得要几个盘拼在一起;要么用办公室的网络下载一些,用软盘拷回家。
  我把苹果官网的背景图拷贝下来,改成软件站,特别好玩。取名叫“Tinyware”,推荐小闹钟、小记事本等微型软件以及从报纸、论坛上找到的小众软件,下载并使用后写下我的独家心得,再把这个发布到我的网页上面,让别人下。
  这个事情有多艰难,当时的网速是56K的猫,拨号,平均下载速度只有3K/秒,用网络蚂蚁,一个软件哪怕是3兆,也得很长时间,而且网络还经常断线,需要重拨。下载完后我要试用,再传到网上空间。我当时没钱买空间,就申请好几个网易个人主頁空间。这个空间突然网速不行,用户还可以去下载地址2、3、4。上传速度比下载慢很多倍,传完还要检测一下能不能正常下载,下完这个包是不是完整。
  更新软件成了每个礼拜的大事,虽然费事,但是我就坚持。然后有很多网友给我写留言板反馈,说这个软件太好用了,看了你的介绍装了之后,提升了我的电脑效率等等。
  后来机房已经不能满足我的需求,有时今天装的软件,明天就被人删了,所以98年秋天,我找亲戚借了3500块钱,买了第一台电脑。那时候国外的品牌电脑太贵,性能也不好,大家都是自己攒机,用什么机箱,配什么显示器、键盘、主板,CPU、内存条,多大的硬盘、什么样的风扇、散热片,都要自己动手。
  我跑到电脑市场,不太懂行,最后配到显示器的时候中招了,人家给我推荐了一台号称是新上市的最好的显示器,我用着用着,三个月后,嗡的一下,显示器在我眼前自燃。玻璃没碎,我很庆幸,但是整个后盖机箱都烧糊了。我回去照镜子,怎么看都不认识自己,因为睫毛和眉毛都没了。
  拿过去换,人家还不认,最后我靠兼职做网页攒了点钱,重买一台。第一次做了1500个网页,收入1500块,做了一个夏天,做得都快吐了。我都搞不清楚是帮哪一家做,也羞于启齿,因为做的所有的网站我都不敢承认是我做的。太丑了,不是我要做得难看,是别人要求我只能使用大红、大蓝、大紫、大绿,最无法忍受的是大黄。我说这是网站,这还能看吗?他说我问你一个问题,你有没有觉得这个颜色很显眼。我说是啊。他说那就够了,你看,过目不忘。
  后来虽然帮企业做了很多网站,但我都不热爱,因为我觉得提出需求的人都把网站当成网络海报或摆设,他们不了解互联网的本质是内网,是它的公用。
  我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我认为互联网站之所以有别于光盘、安装软件,最大的不同是更新快。大家以前可能一年等一部光盘,现在变成每天都能上你的站看一看,所以你的网站必须要有灵魂,吸引大家每次回来,那这个理念就不只是设计,包含了更加全面的,用后面的话讲叫人机交互、用户界面,给用户带来一种良好的感受。所以渐渐地就萌生了想法,一定要自己动手做一个能够代表自己对于互联网见解的东西。

摸索:互联网的巨大魅力


  我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非常自信自己能把一件事情整明白,但那时候我缺的是能力、技能。于是大三左右的时候,沪江才推出,一方面我还想锻炼网络技能,另外一方面我必须找到有用的东西去做,有的放矢。创立沪江的想法就是来自于我跟网友的交流,有人说最近在补习英语,没有地方补,于是我想可以做一个学英语的平台,供大家分享资料、交流经验,有人会因为这个目的来使用,而不是过来欣赏一个网站。
  这个想法跟人家说多么严谨或者多么规模化,什么商业计划、风投来了,赶紧做一个事,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就是一种按捺不住的想动手的兴奋。兴奋到三十多天没有下楼,头发都长毛了,就靠方便面和速冻水饺过活。我那时候租了一个房子,因为宿舍11点钟就关灯,出去住后没白天、没黑夜。晚上状态好,尤其是当最后一个网友都聊睡着了以后,特别适合创作。
  第一版上线大概不到一个夏天,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网站维护,基本上都在和网友交流,多的时候甚至一天十四五个小时。我很早就学会了五笔输入法,打字特别快,比我说话还快。那时候的键盘很重,噼里啪啦敲啊,用出了后遗症,一直酸疼。   大学期间网站流量小,一个月靠兼职的几千块钱就可以维护,到后面越来越大,等到我研究生毕业时,注册用户已经达到20万,一天就有一两万个帖子。服务器、宽带,大家下载资料这些都要花钱,那时我们只有一台主力服务器,结果因为天热,服务器的硬盘坏了,资料不能读。当天晚上10点多,我开着唯一的交通工具——电驴,带着我的室友(后来成了沪江的CTO)赶到世纪大道的中国电信大楼,车在门口一停,就进去机房开始修服务器。机房里有成千上万台服务器,每台服务器都有三四个风扇,运转起来非常嘈杂。而且风扇朝外吹的风很烫,前面是空调对着,又很冷,冰火两重天。往往维护人员都是进去做完了马上出来,但我们当时很不幸,因为导数据很慢,不敢动,一动就没了,只能待在里面。以前没有机器备份,因为备份要额外的硬盘、服务器,要费钱。在导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待了足足48小时,没怎么睡觉,也没怎么吃东西。
  在那之后我们就知道,服务器,再穷也得凑两台,这就是为什么维护成本会上升。那时候的服务器要小几万块,对刚毕业的学生来讲很难,但你不维护,当时积累下来的几十万用户就散了,很可惜。因为这帮用户每天都在网上跟你交流,他们会说太牛了,干了这么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弄得你特别得意。也有人骂,太慢了,下载速度能不能快一点。也有人夸,说虽然不好用,但我还是喜欢用。我觉得作为一个学生,你无法在身边找到其他的同学有这种成就感。
  用户当中有大学生、白领、留学生,还有在国外旅游的背包客,我跟形形色色的人交流,远在西安的、当了爸爸的,所以后面有人问我说你为什么那么早就那么坚信互联网,因为我是从98年开始就感受到互联网的巨大魅力。
  如果我只是一名学校里面的普通学生,最多跟同班二三十个学生认识,同系极少数有交集的认识就不错了,而且认识的人里面能够欣赏和佩服你的人能有几个?恐怕也没有。你就是一个nobody。我很想认识自己,我不知道我是谁,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结果接触了互联网之后,我发现我已经跟身边的人都不一样,跟我的老师也不一样。互联网帮我认识了自己,是几何量级的。作为一个天马行空的互联网人,你都搞不清楚你明天会认识谁,因为会有更多的人用你的产品进入你这个站,于是你认识了一个真实的世界。

创立:穷得只剩三块钱


  听说我要研究生毕业,他们纷纷留言说:这个事情你一定要做下去,它对很多人都很有用,如果再发展一下就更好了。当时没有同学去创业,甚至都没有到民营企业工作的,比较流行的还是去国企、银行。所以,我那时根本无法说服自己,但也找不到其他任何办法可以继续让这个网站维持下去,我只有创业。东拼西湊八万块,找了八个人还有一些兼职的网友,在竹园商务公寓一个小房间里开始创业,大家背景都一般,但是会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都很单纯,而且对互联网教育有兴趣,有热忱。
  那时候网站内容已经不限于四六级英语,考研、日语都有,而且那些内容基本上都是自发的。不少学英语的用户,二外或者兴趣是日语,人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开了一个板块,板块发展得好就建立一个网站,所以我们是一步一步用户驱动的。最早是想做英语分享交流的平台,后来才发现原来它会成长、壮大。
  早期收入靠站内广告,以前新东方也是我们的客户。一开始杯水车薪,收点钱,马上就出去了,发工资、付房租,这些都是硬成本,一旦广告商推迟付款,就周转不过来。在2007年天使轮融资到手之前,我们都很窘,最穷的时候只剩三块钱。
  最后我连员工的钱都借。我创业那年也挺不幸的,打着互联网教育的概念刚创业,新东方就上市了,这给中国的培训业是一股强心剂,再也没有人相信互联网教育,觉得你一定是线下教育搞不下去才搞互联网教育。很多朋友和中间人让我去开培训机构,甚至提议把沪江的牌子给他们在地铁口上面开营业点,我们负责分成、收钱就行,但我们都拒绝了。
  线上教育天生具备教育的公平性,成本低、覆盖面大。我记得2006年我们创业那一年,土豆等视频网站出现了,但还不是主流;支付宝只是在淘宝店试用,中国的网银支付还没有起来,也没有人知道京东的存在。互联网还不够发达,但我坚信互联网教育是靠谱的。
  当时大家都不看好互联网教育,因为离钱太远,服务的都是免费用户。我们当时做了“沪江部落”,可以理解为学英语的脸书,后来我们又做了“沪江碎碎念”,相当于学英语的推特。我们就是死活相信互联网教育,所以不停地验证自己的想法,在艰难困苦中把自己逼成一个创新者。创新有时没有得到太具体的直接效果,但是回过头来看,由于你做了大量的创新,积累了很多经验,也积累了很多数据、行为,对日后好像也有一些其他的益处。
  2009年我们搬到张江,做出了沪江网校,同年网校占我们收入的5%。第二年,我们下决心砍掉广告,专心做网校。当时迎来这个转变的原因有几个,表面上看一方面是08年、09年金融危机,影响了我们以前的收入模式,广告给我付钱不及时,也有极个别的翘辫子。然后我开始思考,经过三年时间的积累,我们应该拿出自己真正的商业模式,To B不是一个好模式。而且我研究了一下,全世界做互联网的、搞得好的都是To C,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往C端。
  第二个是深层次的原因,为什么坚定地要把广告砍掉呢?因为我们当时是一家小公司,员工才几十个人,小公司最大的问题,我觉得是人才不足。像这样体量的公司就几个人才,可能都在做传统的事情,那么新的事情谁去做呢?可能就找几个新人,新人在创新方面其实是经验不足的,他万一得出结论说“此路不通”,你就不干了,你的对手万一把它干成了,那么你就会死得很惨。所以我当时的逻辑是,我相信To C才是我们的未来,但是我不能让那些比较弱的新人去干,我把公司里面主要的干将抽出来去干这件事情,如果做败了我就认了。如果做成了呢,那是我们战略决策调整,能力就提升。
  当时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抉择,因为一开始大家都不是很有信心。一来网校这种E Learning当时不红。正常的培训,你要到学校里面,门一关,你就出不去,但PC端触达用户很麻烦,没有提醒系统。再一个,大家觉得那么急干嘛,为什么把这个砍掉啊,慢慢弄吧。   慢慢弄,我就担心B2C永远也做不出来。那时候没有直播,在线支付也不发达,生态条件不具备。决定做网校时我也没有底,人生的很多抉择都没有十足的底气。大家虽然不看好这个事情,最后还是按照我的意见先统一去干,结果干了三年之后发现这条路走对了。
  当时用户量达到一千多万,我心态没有太大变化,但是有一部分团队成员的心态开始有了变化,要么是小富即安,要么有一点保守,要么有一点放松警惕,总觉得差不多了,虽然是小公司,但是有利润,甚至有人提出说忍两年可以上市了。但是我觉得比较危险,我觉得危险正在临近。

转型:血战钢锯岭


  2012年左右,我加入了上海一个IT协会,关注的是美国教育方向。有一次去斯坦福、哈佛、MIT等高校考察,发现一种日后被称为MOOC(慕课)的东西,就是大规模网络公开课,正在美国高校燃起。我当时预感这个东西要在全球火爆,后来的确火爆了,进而带动了整个互联网教育的投资、创业热潮。这是我的第一个感受,我感觉我们的赛道很快要充满了车辆。第二个感受,我觉得移动要爆发,因为从2007年苹果发明智能手机到2012年,发酵了六七年,在中国,智能手机的热潮基本上就开始出来了。微信也就是2011年的时候做的嘛,那时候还没有人用微信。
  那时我就觉得移动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表面上看我们那时经营状态不错,利润很好、人也不多,效率蛮高的,而且公司也很好管,CEO一个人说了算。但是在两个巨大的挑战来的时候,你还能维持住吗?移动熱潮来了,万一大家都不用电脑了怎么办?而我们当时所有的优势都是PC端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所以,2013年的时候公司又面临一个巨大的转折,要用三年时间转型为移动互联网教育公司,这是一个炸开锅的决定,因为刚过了几年,战斗又要打响,而这一次的把握比以前还小。大家做了那么多年,已经开始有点模式化了,PC玩得很熟,对于移动完全没有感觉,没有人懂移动产品、移动开发,而且那个时代很多人还在争论那么小的手机,广告都摆不进来,怎么做学习啊。就算互联网教育靠谱,那也应该在电脑大屏上面,所以又是一次大家基本上没有办法达成一致、但一定要坚定地执行这个战略的时候,很庆幸,我的团队一般最后都选择了相信我,渐渐地,三年之后结果出来又很惊讶,因为我们移动转型成功了。
  我们当时做移动有多艰难,程序员也没有,你要搭团队。人家都说事不过三,冲锋三次,你就上去了。结果我们三次都没有冲上去。换了第四拨团队,才把移动整个的格局定下来,对产品定位和质地开始有信心。真的,有时转型面对的就是血战钢锯岭,靠一口气冲上去。
  相当于你要找到你的移动船票,移动做什么产品效率更高。我们三年之后的数据证明我们找到了比PC端用户增长更高效的方法,成本在降低,找到这个东西,什么产品不重要,背后数据会说明你找到了加速曲线,而不是在维护一个没落曲线,这就是拿到船票,这就说明你不会被移动的时代甩下。
  差不多同一时间,沪江的愿景也定了 下来。我出生于连云港猴嘴镇,初中毕业时,同学们要么直接去当工人,要么考到中等师范学校,学三年就可以去工作。班上只有五个人考上重点高中,我是其中之一。但是如果不上那个高中,我就不会考大学,不考大学,我就不会有后面的想法,我就会认为自己比城里人差很多。你看我得到同样的机会,我好像不比任何人差,这个世界有多少人不是因为脑子不行,而是因为没有得到好的教育机会。所以我们的使命和愿景是希望用互联网改变教育,让教育变得更简单、更公平、更快乐。
其他文献
马明哲提出的转型愿景令他的部下很振奋:要在十年内把这家资本驱动型公司转型为资本及科技双驱动型公司靠科技安身立命  某一天,当你走进商场,看中了某件物品,直接拿东西就走,不用现金,不用APP,也不用扫二维码,“刷脸”即可。曾经的“黑科技”正在一步一步走进现实。蔡新发认为,不远的将来,这也许会如同如今的扫码支付一样普及。这是他和他的团队正在做的一项工作。  2016年10月,当蔡新发从平安证券调往平安
【法】《巴黎竞赛报》9月8日  作为影视界的左派人士及法国现任总统的非正式女友,茱莉·加耶行事低调,非常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同时也极有分寸地保持曝光率。今年5月,茱莉出版自传讲述在爱丽舍宫的生活;9月,茱莉公开支持儿童和妇女权利部部长罗西纽尔女士发起的谴责政坛性骚扰的活动。法国总统大选将至,茱莉开始陪伴着奥朗德出席一些重要场合,比如G20峰会。除此之外,茱莉主要忙于工作,近期为了给新片《囚犯》做宣传
“第一次在主流意识形态和老百姓各阶层的审美接受之间,找到了一个结合点”  导演李路提早到了咖啡馆,专注地盯着手机里频繁更迭、真假不一的讯息。信息爆炸的时代常令人焦虑,他却仿佛比职业新闻人还要乐在其中。新近浏览完的一篇文章来自某个不知名的微信公众号,名为《北京“天上人间”绝密内部照片以及内部员工培训照》。“标题党。”李路乐呵呵地评价,一点没有上当受骗的愤怒。  关于“人民的名义”这个主旋律的名字,李
6月14日,纽约非营利性鸟类救助组织“Wild Bird Fund”的救助中心内,一只获得救治的天鹅准备进入水缸游泳。“Wild Bird Fund”组织于2005年成立,至今已救治超过120种野生鳥类。
编辑 翁倩 rwzkhouchuang@126.com  “给你两分钟时间,如果团队收不到你的心,你就可以打包走人了!”  王强的面前坐了9个人,他们都是这家创业公司的首批员工,有来自马来西亚音乐世家的阿伟、在美国读完导演系回来的丁权、在金融行业摸爬滚打10年的林子、组过朋克乐队目前身为医药代表的Silence,还有曾经在高端私人会所担当总经理的娟儿,他们都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聚到了一起:用线下真人游
大约一周前,赵亮出现在香港某大学的放映活动中:光头、黑框眼镜加匡威鞋,远远看上去也让人觉得像是个学生。而事实上,他拍纪录片已有二十多个年头,作品多次入围戛纳、柏林、阿姆斯特丹等重量级国际影展。在那天的映后座谈上,赵亮也提到他的新作《悲兮魔兽》,一部关注内蒙古矿区的纪录片。这部片以工业流程为基础,记录了产业链各个环节中工人的劳作,从挖矿到炼矿、再到“鬼城”鄂尔多斯的建造,以泡沫经济的缩影来折射中国高
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者,我常思考遇到各种倒霉事后的行动计划。爱别离,找下一任。怨憎会,退避三舍。求不得,心理治疗。癌症放化疗,断手断脚装义肢。活着强食自爱,死了就地掩埋。  思来想去,绝大部分难题要么能解决,要么能凑合。惟有两种灾祸我特别害怕,一怕眼瞎,二怕大脑受损。一盲,立刻少掉80%的外界信息输入;大脑外伤中风老年痴呆更惨,无法自理,全无尊严。  我的恐惧,消散在知晓爱德华·陶布(Edward T
早上我妈来电话说我前院伯死了,她和我爸要回趟老家,想赶下午入殓看上最后一眼,说虎虎没爸,埋他爷爷,娃可怜。挂了电话,安排完公司的事,我匆匆接了爸妈,奔韩城去了。  同辈中,我前院伯行二,83了,是我爸最后一位还在的堂哥。瘦瘦高高的,印象中身体就一直不是很好,孩子多,从前日子过得苦,是个一辈子谨小慎微的本分农民。  韩城人有个习惯,喜欢在称呼前加一个居住地,以区别同辈中人。住在某村,就叫“某村伯”,
人上了年纪容易絮叨,声音也会跟着侉起来。这两样毛病(或者说某种规律)在七十多的李陀身上都是例外,他轻柔的嗓音与堪称俊朗的模样很是般配。话筒在手会让很多人不由自主想开点玩笑,但李陀不会。演讲中的李陀时常锁紧那双剑眉,显示出思考的痛苦。他有种让人严肃倾听的能力。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李陀以对现实的敏锐观察和节制的表达在文坛保持了活力。今年6月,他与北岛主编的《给孩子的散文》出版,我们的访谈也由此书
導演张大磊凭处女作《八月》获得金马奖最佳剧情片。这部电影没有剧情梗概,它讲述1990年代,讲述安静的生活,讲述变动,讲述父亲。张大磊的父亲张建华也是这部电影的出品人之一。这是一对有趣的父子。父亲待在外地北京,儿子待在家乡呼和浩特。父亲说快一点,儿子说慢慢来。父亲求新,儿子怀旧  九朵昙花    63岁的张建华和35岁的张大磊都觉得自己的人生转折点发生在小学毕业那一年。  张建华觉得自己的童年生活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