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次“对抗”引起的探究过程

来源 :教学世界·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ead7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各项工作开展的有效性。我校留守儿童达70%以上,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殊的家庭背景,使得有效性辅导个性学生显得尤为重要,我在这方面做了大胆地尝试。
  
  琐事小窥
  
  出于对学生的关心,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的呵护。我选用“帮、扶、学”的方式,让学习认真、成绩优异、课上发言踊跃的吴某同学,帮助学习有一定困难,校田径队的林某同学(父母在外打工),让他们同桌。结成互助帮学对子,希望吴某同学能在学习上对林某同学有帮助,提高他的学习成绩。然而事与愿违,不但林某同学的学习成绩没有明显的提高,而且吴某同学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退步。同时发现,课上吴某同学不像以前那样踊跃举手发言了,有一次我发现他们俩人在课堂上互相互相推挤。针对他俩课上的这次小“对抗”,课后我分别找他们谈心,本想让他们都能认识到老师的良苦用心,但他们却提出不愿意和对方同桌。由此我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他们都不愿意同桌,在学习上还能互相帮助吗?围绕这个疑问,我对他们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平时注意他们活动场所,结交的朋友,寻找他们的共同点和闪光点给予启发引导,并对他们提出明确的奋斗目标,不择时机地表扬他们的进步。事后发现一直在课上不举手发言的林某同学也举起了手,吴某同志也恢复了往日的精神面貌。事过一年后,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本主义”思想在教学中得以充分体现,课前我让同学们自己找朋友同桌,一周一调整。然而,吴某和林某同学一直都没有分开过,他们已经成了好朋友。无论是同桌交流,还是四人学习小组自主学习,开展的有声有色。林某同学家长多次打电话对我讲,孩子懂事了。吴某同学还成了校田径队的主力队员呢!由此我联想到在教育战线上,还有许多像我一样,出于教师的责任心,而得不到应有效果的同仁们,希望我的探究能给他们一些启发。
  
  剖析原因,拟定方案
  
  少年儿童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学习生活中,学习成绩的差异性最明显。为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让同班同学中成绩优异的同学和他们同桌,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但如果运用不当,不但帮不了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还有可能使本来学习成绩较优异的同学成绩下降。
  
  分析细化
  情感体验的差异性。据调查表调查统计得出结论,同学之间往往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容易受到老师的青睐,存在着高人一等的思想情结。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往往用一种鄙视的目光注视他们,不愿意和他们交往,更不愿意主动帮助对方。学习成绩有困难的同学,由于长时间受到冷落,感到在学习上低人一等,逐渐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把兴趣转移到其他方面,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不屑一顾,存在着一种抵触情绪,不愿和他们多交流。由于他们之间存在着情感体验上的差异性,导致他们没有共同语言。
  环境氛围的差异性。学生的成长是在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氛围中茁壮成长的。由于“分数论”在家长头脑中还未殆尽。从家长的角度就鄙视学习成绩有困难的同学,阻扰自己的孩子和学习有困难同学间的正常交往,潜移默化到同学间也产生对学习有困难同学的鄙视。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在学习上长时间受到压抑,心理上得不到满足,进而产生厌学的情绪。
  兴趣爱好的差异性。据调查,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多喜爱参加文艺类非激烈、刺激性的游戏。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多喜爱玩激烈、刺激性的游戏。各自的兴趣爱好,产生不了共同的语言,思想上得不到及时的沟通。共同的兴趣爱好是同学间合作的基础,共同的奋斗目标是两人或多人之间产生共鸣的重要前提。学业成绩的差异,必然会产生学习目标的差异性。
  
  行动策略
  建立学习上的“帮扶”对子,深入到学生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内化同学间的个体差异化,形成和谐的学习群体。
  强化沟通,达到默契。以中队活动为主阵地,加强思想教育。在学生中宣扬助人为乐的好风尚和“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诲人不倦”的道理。从思想认识的高度,确定同学之间在学习上“帮扶”的意义,在课外活动中,以结对子的形式,让他们相互合作,共同参与。在活动过程中让他们感受到对方值得自己借鉴的优点,以利于形成团结协作的宽松氛围。
  预设方案,组织指导。同学们帮扶对子的形成,只是一种组织形式。预使这一组织形式在活动中起到明显的效果,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要认真分析他们的个体差异,以及他们的共同点。求同存异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辅助实施。在执行方案过程中,能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克服悲观的情绪,从心理上得到满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习优异的同学领悟对方可取之处,克服悲观的情绪。
  制定目标,不断总结。在“帮扶”活动过程中,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短期奋斗目标,有目的地选择参照对象,“扬弃”地制定方案,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顺利完成,获得成功的喜悦。制定长而可及的中长期目标,为他们指明奋斗的方向,而不被短期目标的成功而迷失方向。
  总之,素质教育是一个渐进的教育过程,只有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发现,研究,再发现,完善教育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其他文献
作为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的素质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体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而篮球运动作为普通中学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又是提高中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应从思想、文化、身体、美育全面发展等方面来发展,而把篮球运动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篮球运动是一项对抗非常激烈的体育运动,它
期刊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完善诉讼程序,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配合我国目前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治国方略,我们应该从我国国情出发,参照国际司法标准,发现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不足,逐渐地改进。同时,我们也应从法律观念上确立人权思想,破除特权思想,抛弃认为无罪推定只是西方国家特有原则的看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逐渐完善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无罪
期刊
体育要确立健康第一宗旨,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体育的兴趣,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从而以达到健康为目的的课程。新学期开始我省已全面开展高中课程改革,体育与健康共11个学分是所有课程中最多的,如何能确实有效上好每一节体育与健康课,真正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一、建立新理念、改变旧观念    心理卫生学研究指出,人的身心健康是紧密相连的,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心理健
期刊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会常遇到这样的问题:许多学生学了英语之后,不会用国际音标拼读单词,记单词也只靠死记硬背,形成了只会写不会读,更不会交际的“哑巴英语”局面。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听读习惯的培养。学生初次接触英语,对于这门课充满好奇。作为教师,我们要大力激发并努力去保护学生的这份学习热情,使学生体验到英语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
期刊
新课标下体育教学模式强调“学”而不是“教”,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现代体育课走进了“关注学生健康”,也是真正意义上“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更注重于运用各种不同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在教师在教学中,应更多采取“非结构”“开放式”的控制方式,特别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新品质的培养;强调的是学生的
期刊
和谐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  虽然,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但现实却给这一理念的实施设置了很多难题。当前,复杂而深刻变化着的社会情况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严重腐蚀着青少年的心灵;再加上目前我国中小学德
期刊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思考,我深深的认识到,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主阵地,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教师素质中至关重要的方面。师德师风不仅体现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风、学风,而且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的生命源泉,师德师风则是学校的灵魂所在。为打造一支这样过硬的师资队伍,我们从构建学习型学校入手,为探索
期刊
高校作为汇聚人才的高地和培养人才的基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而学生党员又是高校学生中的模范先锋和时代楷模,学生党员素质的高低反映着整个大学生素质的高低,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与否能够影响整个大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各高校党委十分重视创建示范性“党员之家”活动,许多高校在教育工委下发《关于加强“党员之家”建设的通知》后就着手启动建设,受到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欢迎。  通过这几年的
期刊
“博客”(Blog)一词源于“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是一种十分简易的个人信息发布方式。博客作为一个新的信息交流工具,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关注。在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中利用博客开展教学,应该是一个全新的尝试,能够使课堂产生很大的变化,而且可以使课堂得以延伸和拓展。博客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使之可以作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要求和理念的一种辅助实施工具和学习过程记录载体。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构建校园博
期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WHO)曾经在一份报告中说;“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得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尤其要具有健全的人格。”在社会日益发展和进步的今天,健全的人格也越发备受关注和倡导。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优良人格的建塑和养成,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复杂工程,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和个体的多方配合、共同努力。本文仅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这一侧面,谈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