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下段结石行盐酸坦洛新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bu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输尿管下段结石行盐酸坦洛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患者接受司帕沙星治疗,治疗组39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盐酸坦洛新治疗,对比两组结石排出率、排出时间、镇痛药物平均使用次数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施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结石排出率、排出时间以及镇痛药人均使用次数等方面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盐酸坦洛新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可有助于结石顺利排出,且安全有效,显著提高结石排出率,减少排石时间及镇痛剂使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输尿管下段结石;盐酸坦洛新;司帕沙星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59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782-01输尿管结石为泌尿系统常见的临床常见的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血尿、肾绞痛,输尿管结石会导致患者出现肾积水以及梗阻。为研究其有效疗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给予治疗组患者盐酸坦洛新药物,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78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患者接受司帕沙星治疗,治疗组39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盐酸坦洛新治疗。所选取的78例患者中,男42例,女36例,年龄为22-66岁,平均年龄为44±2.1岁,结石平均直径为(6.4±2.1)mm。所选取的患者均接受B超和KUB检查,确诊患者为输尿管下段结石。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0.2g司帕沙星治疗,一天一次,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0.4mg盐酸坦洛新治疗,一天一次,所选取的患者均接受为期14天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每天饮用2000ml治疗,对患者病情进行询问,每3天一次采用B超对患者身体进行复查,观察是否有结石排出以及使用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而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直至结石排出。治疗期间,如出现肾积水加重或病情难以控制,停止排石,而后采取外科干预。
  1.3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实施治疗14天后,治疗组结石排出31例,排出率为79.5%,对照组结石排出15例(38.5%),两组排出率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结石平均排出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镇痛药物的使用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当前临床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中,主要采用输尿管镜碎石、药物排石、自然排石等。临床药物排石治疗主要采用中草药物,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中西药的应用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分析影响结石排出的主要因素为:感染、疼痛、结石周围黏膜水肿、输尿管平滑肌痉挛、输尿管是否狭窄、结石大小等。临床中需要外科干预对输尿管狭窄以及结石过大等两个因素实施治疗,其他因素可采用药物对其进行治疗[1]。
  输尿管结石向下移动会对输尿管壁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而导致疼痛、黏膜水肿以及输尿管平滑肌痉挛等症状,因此,在实施药物排石过程中,采用输尿管平滑肌松弛剂有利于结石的顺利排出。扩张输尿管平滑肌的药物主要包括α受体拮抗剂、钙离子通道拮抗剂、β受體阻滞剂、胆碱能受体拮抗剂。相关研究表明,在输尿管壁上存在α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主要为α受体,同时α受体中包括α1和α2受体两部分[2]。在输尿管下段中α1受体起生理作用,对远端输尿管痉挛以及逼尿肌收缩效果起着较强的作用,尤其是对壁段输尿管。壁段输尿管为第三生理狭窄区,严重影响结石的移动。因此,α1受体拮抗剂为当前治疗的最为理想的药物[3]。
  α1受体拮抗剂可降低蠕动幅度以及频率、抑制输尿管张力,减少壁段输尿管压力,有利于尿液传输能力的增强。盐酸坦洛新可对α1受体发挥选择性作用,将其用于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有效增加尿流脉冲,相应增强结石上压力,也可对输尿管蠕动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4]。在结石周围的输尿管壁,形成梯度压力,在其梯度压力作用下有利于结石的顺利排除。因此,α受体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控制绞痛药物,同时还可对远端输尿管结石的排出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输尿管结石可能会引发局部出现平滑肌收缩痉挛,同时在结石梗阻端压力上升的同时,增强前列腺素的释放,增加尿量肾血流量,会导致输尿管、肾盂内压出现上升,严重者出现肾绞痛。在输尿管中含丰富的平滑肌,阻滞剂可对输尿管蠕动产生抑制作用,缓解肾绞痛以及输尿管痉挛[5]。输尿管结石部位的上皮极易出现繁殖、生长以及细菌吸附,而出现细菌生物膜效应,从而引发输尿管受到感染、输尿管停止蠕动。而输尿管结石的排出需借助于输尿管的蠕动,因此在临床治疗输尿管结石中,需给予患者预防性抗生素药物治疗,防止出现输尿管感染。本次研究中,实施治疗14天后,治疗组结石排出31例,排出率为79.5%,对照组结石排出15例(38.5%),两组排出率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结石平均排出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镇痛药物的使用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伍信阳等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在司帕沙星基础上使用盐酸坦洛新对患者实施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司帕沙星。司帕沙星为一种喹诺酮抗生素,可有效治疗以及防止泌尿系统感染出现。盐酸坦洛新为一种高选择性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可有效减少排石时间以及提高排石率。综上所述,采用盐酸坦洛新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安全有效,减少排石时间同时提高效率,减少临床镇痛药物的使用。参考文献
  [1]伍信阳,周兴,何兆伟.盐酸坦洛新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9):76-78.
  [2]师磊,杨阳,易强,等.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远端结石的疗效观察[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2,27(6):472-473.
  [3]叶文鑫,谢波,梁臻.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疗效分析[J].健康研究,2013,64(3):881-882.
  [4]张武合,胡利发,郭红林.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研究[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2,69(1):882-883.
  [5]李世强,侯建平,张祺.盐酸坦洛新辅助输尿管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2,67(19):512-513.
其他文献
陈氏安胎饮出自《陈素庵妇科补解》,为浙江陈木扇女科流派所创,用于治疗胎漏、胎动不安.陈木扇女科第二十五代裔孙陈学奇主任中医师结合自己多年临证体会,灵活运用家传安胎饮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合并感染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47例输尿管结石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抗感染治疗,17例一期
张大爷有多种慢性病,每天要服用将近10种药,有的每天3次,有的每天1次。但是,究竟哪种药应该在清晨服,哪种药应该在睡前服,他也说不准,于是带着所服用的全部药品,到医院去咨询。  药房的刘药师很耐心地将张大爷的药物一一按照最佳服用时间列出清单,并且解释说,人体的内分泌激素、酶的活动等都有周期性变化,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代谢和排泄等同样也具有昼夜节律性变化。因此,选定最佳服药时间,对于发挥药物的最佳疗效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3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三组,三组患者均接受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麻醉,丙泊酚用药剂量分别为2μg/ml、3μg/ml和4μg/ml,对比分析三组观察对象平均意识恢复时间、平均拔管时间和平均睁眼时间等临床指标。
期刊
目的 麻醉恢复室中全身麻醉术后呼吸异常的临床护理对策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且实施全身麻醉术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A、B两组,得42例,A组
烧伤为日常生活、工作中常见的损伤,严重烧伤会引起机体高代谢负氮平衡,依靠单纯的营养支持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创面愈合延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是一种重要的合成代谢激素
期刊
期刊
期刊
0 引言rn目前关于老年人的定义尚未完全统一.WHO规定:60~74岁为年轻老人;75~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非常老的老年人或长寿老年人.中华医学会老年学会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于1982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