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谐的师生关系,即教育的主客体之间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彼此信任、融洽相处。和谐师生关系的教育特点在于其平等和民主,而不是靠压制学生的个性来实施教育。《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经典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以其独有的审美感召力、修养涵化力穿越时空深入影响人的心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沈从文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而且在教育领域也有独特的思考。在沈从文的视野里,教育的主要形态是“人生教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做人”,“大书”(是指实际存在的人生经历)、“小书”(指用文字写成的“说明人生”“表现人生”的书本,是“人生”的文字形态)组成了“人生教育”的主要内容,自我教育是重要的教育方法。这些教育理念对如何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启示。
一、阅读经典,占据制高点
在沈从文的视野里,能担当教育“人”的重任的“文学作品”是有特定含义的,是指“浸透人生崇高理想、求真勇敢的批评态度、博大坚实富有生气人格”的“经典”。唯有此种“经典”“方能启发教育读者的心灵”。而经典名著也是高校《大学语文》的主要课程资源,因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都凝聚于其中,人类最美好的创造也都汇集于其中,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各类学科(当然不只是文学,还有其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本文探讨的“经典”只限于文学经典)的名作、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阅读经典可以使学生一开始就占据精神的制高点,因此它应是文学教育的主要载体。
学生阅读的经典文本主要来源于教科书。这就要求教材编写者要从育人的高度、学术的态度,谨慎从中外经典名著的浩瀚海洋中甄选文本。沈从文也曾说过:“为青年人选书读、开书单,这件事是一个责任……”笔者认为,在选取文章时应主要遵循以下三项原则。一是适量。不求多,而求精。篇目不要求选得多,但一定得是代表文学发展方向的经典文章。二是适度。所选的文章应该适合学生已有的理解水平。文章太深奥,学生理解不了;文章太浅显,学生读得没有味道。因此,一定要在了解学生的阅读层次后进行适度的提升。这样,学生才会因新鲜感和挑战性而对文章产生喜爱。三是文美。选取的文章一定要文笔优美,细腻独到。要选接近学生已有审美喜爱的文章,但也不能一味迎合他们,而要适度选一些他们不常接触的好文章,打破他们的审美定式,达到审美多元化。
此外,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课外选择阅读经典名著也是一个重要渠道,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有益补充。对于推荐的书目,要适时检查,还要在课堂上举行课外阅读讨论等。这样,课堂内的阅读和课堂外的阅读才会良性互动起来,从而为教学过程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建立一种相互理解、彼此信任的和谐氛围。
二、欣赏涵咏,主体阅读
学生阅读经典的方式关系着学生对经典的态度和看法。学生厌烦甚至恐惧鲁迅作品的现状,便是典型表现。一个学生这样说:“大约到了小学四五年级以后,每学期的语文课本中总能见到鲁迅的大名,诸如《一件小事》《纪念刘和珍君》等,这是我最怕也最难的,且不说半文半白的语言、晦涩难懂的字眼、模糊不清的含义,仅仅老师布置的总结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等任务就很令人头痛。”另一个学生则说:“鲁迅第一次出现在小学课堂上时,就是一个全身披挂的‘思想神’,老师要我们向他‘顶礼膜拜’。”
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沈从文的一段话为我们提供了解决的思路。“而一般趋势,只不过是从字义章句间着手,从不让学生从欣赏涵咏古人性情人格于历史记载与诗歌表现中,对传统精神情感毫无理会机会,这种学生从什么方面可望接受传统、淘深生命,而作出新的创造?”
“涵泳”是古来有之的读书方法。曾国藩曾说,“涵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善读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则涵泳二字,庶可得之于意言之表”。“涵”描绘了书对读者的滋养,“泳”字则揭示了读者读书时应持的姿态。用心地体味,沐浴书的泽露,就有可能得到“意言之表”,汲取到精神营养。而沈从文的“涵咏”又在“涵泳”的基础上增添了读书方法——“咏”,即出声诵读。关于“咏”,朱熹也说过:“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咏,虚心涵泳,切己省察。”看来,在对“咏”的读书方法重要性的认识上,沈从文与朱熹有相通之处。
如今,语文课堂上对鲁迅作品的教学就近似于沈从文所说的“只不过是从字义章句着手”,如此下去是无从让学生“理会传统精神情感”“接受传统、淘深生命”的。因为忽视了阅读经典体味蕴藉的途径应在于“欣赏涵咏”。确切地说,“字义章句”“精神情感”便是沈从文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的文学作品阅读的“艺术”和“历史”两个方面,它们基本上相当于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点”两个理念。但是,凭借那种把两个理念人为分离,“一主题、二分段、三写作特点”的机械冷漠的阅读方法是永远也进入不了文学世界的。读者只有投入“生命”,把对经典的“艺术”和“历史”的体味统一于主体,用“心”地“欣赏涵咏”,才能真正走近经典、走近大师,“以读者之心与作者之心及作品中人物之心相会、交流、撞击,体验他们的境遇,真实的欢乐与痛苦,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发展作品提供的艺术空间,品味作品的意境,思考作品的意义”,才可望“接受传统、陶深生命”,“作出新的创造”。
需要强调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欣赏涵咏”绝不仅是对经典精神蕴藉单方面的重视,对作品语言的感悟也是不可或缺的。更确切地说,“接受传统、陶深生命”是以感悟语言为中介和桥梁的,因为“言说的背后是人的心灵世界”。也就是说,语文课堂上流行的阅读方法的最大弊端是将内容与形式分析人为地隔离,而实际上两者是应该统一于言语感悟的,从言语中体味背后的人的心灵世界,从言语中感受言语的趣味。二是“欣赏涵咏”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主体性阅读是根本。阅读经典说到底是读者通过与作者和作品中人物的对话,实现“对人(他人与自我)的发现与开掘”。而由于个体的经历、阅历、思维方式的差异,沈从文曾说过:“同样一部作品,给读者可好可坏。有时又因为读者注意点不同,作品价值即随之而变。”传统的“正确答案式”的经典解析方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了。
把阅读经典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交给读者,也体现了沈从文人生教育思想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又一契合点——自我教育,实现教育主客体间的民主和平等,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三、“大书”“小书”对照阅读
在沈从文人生教育思想视野里,“小书”指的是通常意义上的书本,“大书”指的就是“人生”,有自然景物,有人,也有事。“大书”“小书”共同构成了通向“做人”目的的教育内容。关于两者对照“阅读”的方法,沈从文的一段论述传达了这方面的观点:“从说明人生的书本上,养成了对于人生一切现象注意的兴味,再用对于实际人生体验的知识,来评判一部作品记录人生的得失。”
阅读一部作品是需要将自己的“实际人生体验”倾注于其中的。“大书”与“小书”的两相对照,才能明白“‘人生’究竟是怎么回事”,才能“评判一部作品记录人生的得失”,对作品作出独特、个性的鉴赏。
“大书”“小书”的对照阅读与我们上面分析的“欣赏涵咏,主体阅读”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把它们统一于用心、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学生才能进入阅读的较高境界,“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从而达到阅读教学过程中和谐师生关系的较高境界——充分释放学生的个性。
笔者在《大学语文》的现代文学单元教学过程中也有类似体会:学生初次接触作品后印象较为深刻的情节与其人生体验基本一致。比如,阅读《故乡》《菜园》两篇文章,来自农村的孩子对“捕鸟”“种菜”等情节印象深刻;对“小伙伴之间的情谊”体会较深的学生大多数爱好交朋友,他们经常回忆与朋友相处的美好日子;有过丧亲之痛的学生则对《菜园》中承受丧子之痛的母亲理解较深。对于小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体会到大民家生活艰难的大多数是家境不好或曾经不好的孩子;家境稍好的学生容易把注意点集中到大民幽默的语言等因素上。以上例子说明,人生体验对阅读活动的影响非常深。
学生的个性集中体现在“大书”——实际的人生经历方面,要在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中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释放学生的个性,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引导学生“大书”“小书”对照阅读,实现个体的独特审美享受过程。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有血有肉的鲜活的个体,这也是我们要在阅读教学中追求和谐师生关系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四、教师解析,重在引导
和谐师生关系的根本在于融洽相处。强调学生主体性阅读,并不是要完全抛弃教师对文本的解析。沈从文对教学十分严谨,他期望和要求教师明白作品“在当前民族需要与学术意义上的得失”以及要了解相当的“文学知识”,才能不至于“教书近于自欺而误人”;“良好教师却要客观,要承认价值上的相对性、多元性”等。体现在阅读教学上,就需要教师一方面要充实、提高自己,一方面要以极大的爱心、认真负责的态度、恰当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对经典作品进行多元的鉴赏和理解,这样才有可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实现以独特的感悟方式获得“生命的陶冶”,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等。
关于教师引导学生主体阅读的方式,综合沈从文人生教育思想和实践,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第一,营造气氛,回忆“大书”。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回忆,实现学生对与文本有关的人生体验之河的重新游历,为其阅读“小书”创设环境。
第二,文学知识,适当介绍。民主是有限度的,唯此才能拥有至高境界的自由。南辕北辙的阅读不是主体性阅读。教师需要简明扼要地介绍相关的文学常识和背景,也包括提示阅读方法,介绍学术界对作品的不同解读和阐释。但是教师的介绍和提示要把握度和时机,一定注意不要牵制学生的自主思维。
第三,承认多元,鼓励创新。正如沈从文所说:“良好的教师要承认多元性。”对于经典作品的阅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的创新阅读体验。也就是向学生宣扬文学作品解读的多元性特点。
第四,独特体验,激活思维。当学生畅谈阅读体验到一定阶段时,教师可以展示自己富有独特体验的文本解析,以期全面激活学生的思维。
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引导的同时要把握好度,不要越俎代庖,否则和谐师生关系中主客体的民主和平等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阅读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概括为:在教师的适度引导下,学生调动自我的人生体验和阅读体验,对文学经典进行主体的创新性阅读,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实现师生的民主平等和融洽相处。
(本文系2010年度河南省软科学项目“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问题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2400450162)
(作者系安阳工学院文法学院副教授)
责编:路 童
沈从文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而且在教育领域也有独特的思考。在沈从文的视野里,教育的主要形态是“人生教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做人”,“大书”(是指实际存在的人生经历)、“小书”(指用文字写成的“说明人生”“表现人生”的书本,是“人生”的文字形态)组成了“人生教育”的主要内容,自我教育是重要的教育方法。这些教育理念对如何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启示。
一、阅读经典,占据制高点
在沈从文的视野里,能担当教育“人”的重任的“文学作品”是有特定含义的,是指“浸透人生崇高理想、求真勇敢的批评态度、博大坚实富有生气人格”的“经典”。唯有此种“经典”“方能启发教育读者的心灵”。而经典名著也是高校《大学语文》的主要课程资源,因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都凝聚于其中,人类最美好的创造也都汇集于其中,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各类学科(当然不只是文学,还有其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本文探讨的“经典”只限于文学经典)的名作、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阅读经典可以使学生一开始就占据精神的制高点,因此它应是文学教育的主要载体。
学生阅读的经典文本主要来源于教科书。这就要求教材编写者要从育人的高度、学术的态度,谨慎从中外经典名著的浩瀚海洋中甄选文本。沈从文也曾说过:“为青年人选书读、开书单,这件事是一个责任……”笔者认为,在选取文章时应主要遵循以下三项原则。一是适量。不求多,而求精。篇目不要求选得多,但一定得是代表文学发展方向的经典文章。二是适度。所选的文章应该适合学生已有的理解水平。文章太深奥,学生理解不了;文章太浅显,学生读得没有味道。因此,一定要在了解学生的阅读层次后进行适度的提升。这样,学生才会因新鲜感和挑战性而对文章产生喜爱。三是文美。选取的文章一定要文笔优美,细腻独到。要选接近学生已有审美喜爱的文章,但也不能一味迎合他们,而要适度选一些他们不常接触的好文章,打破他们的审美定式,达到审美多元化。
此外,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课外选择阅读经典名著也是一个重要渠道,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有益补充。对于推荐的书目,要适时检查,还要在课堂上举行课外阅读讨论等。这样,课堂内的阅读和课堂外的阅读才会良性互动起来,从而为教学过程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建立一种相互理解、彼此信任的和谐氛围。
二、欣赏涵咏,主体阅读
学生阅读经典的方式关系着学生对经典的态度和看法。学生厌烦甚至恐惧鲁迅作品的现状,便是典型表现。一个学生这样说:“大约到了小学四五年级以后,每学期的语文课本中总能见到鲁迅的大名,诸如《一件小事》《纪念刘和珍君》等,这是我最怕也最难的,且不说半文半白的语言、晦涩难懂的字眼、模糊不清的含义,仅仅老师布置的总结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等任务就很令人头痛。”另一个学生则说:“鲁迅第一次出现在小学课堂上时,就是一个全身披挂的‘思想神’,老师要我们向他‘顶礼膜拜’。”
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沈从文的一段话为我们提供了解决的思路。“而一般趋势,只不过是从字义章句间着手,从不让学生从欣赏涵咏古人性情人格于历史记载与诗歌表现中,对传统精神情感毫无理会机会,这种学生从什么方面可望接受传统、淘深生命,而作出新的创造?”
“涵泳”是古来有之的读书方法。曾国藩曾说,“涵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善读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则涵泳二字,庶可得之于意言之表”。“涵”描绘了书对读者的滋养,“泳”字则揭示了读者读书时应持的姿态。用心地体味,沐浴书的泽露,就有可能得到“意言之表”,汲取到精神营养。而沈从文的“涵咏”又在“涵泳”的基础上增添了读书方法——“咏”,即出声诵读。关于“咏”,朱熹也说过:“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咏,虚心涵泳,切己省察。”看来,在对“咏”的读书方法重要性的认识上,沈从文与朱熹有相通之处。
如今,语文课堂上对鲁迅作品的教学就近似于沈从文所说的“只不过是从字义章句着手”,如此下去是无从让学生“理会传统精神情感”“接受传统、淘深生命”的。因为忽视了阅读经典体味蕴藉的途径应在于“欣赏涵咏”。确切地说,“字义章句”“精神情感”便是沈从文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的文学作品阅读的“艺术”和“历史”两个方面,它们基本上相当于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点”两个理念。但是,凭借那种把两个理念人为分离,“一主题、二分段、三写作特点”的机械冷漠的阅读方法是永远也进入不了文学世界的。读者只有投入“生命”,把对经典的“艺术”和“历史”的体味统一于主体,用“心”地“欣赏涵咏”,才能真正走近经典、走近大师,“以读者之心与作者之心及作品中人物之心相会、交流、撞击,体验他们的境遇,真实的欢乐与痛苦,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发展作品提供的艺术空间,品味作品的意境,思考作品的意义”,才可望“接受传统、陶深生命”,“作出新的创造”。
需要强调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欣赏涵咏”绝不仅是对经典精神蕴藉单方面的重视,对作品语言的感悟也是不可或缺的。更确切地说,“接受传统、陶深生命”是以感悟语言为中介和桥梁的,因为“言说的背后是人的心灵世界”。也就是说,语文课堂上流行的阅读方法的最大弊端是将内容与形式分析人为地隔离,而实际上两者是应该统一于言语感悟的,从言语中体味背后的人的心灵世界,从言语中感受言语的趣味。二是“欣赏涵咏”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主体性阅读是根本。阅读经典说到底是读者通过与作者和作品中人物的对话,实现“对人(他人与自我)的发现与开掘”。而由于个体的经历、阅历、思维方式的差异,沈从文曾说过:“同样一部作品,给读者可好可坏。有时又因为读者注意点不同,作品价值即随之而变。”传统的“正确答案式”的经典解析方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了。
把阅读经典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交给读者,也体现了沈从文人生教育思想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又一契合点——自我教育,实现教育主客体间的民主和平等,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三、“大书”“小书”对照阅读
在沈从文人生教育思想视野里,“小书”指的是通常意义上的书本,“大书”指的就是“人生”,有自然景物,有人,也有事。“大书”“小书”共同构成了通向“做人”目的的教育内容。关于两者对照“阅读”的方法,沈从文的一段论述传达了这方面的观点:“从说明人生的书本上,养成了对于人生一切现象注意的兴味,再用对于实际人生体验的知识,来评判一部作品记录人生的得失。”
阅读一部作品是需要将自己的“实际人生体验”倾注于其中的。“大书”与“小书”的两相对照,才能明白“‘人生’究竟是怎么回事”,才能“评判一部作品记录人生的得失”,对作品作出独特、个性的鉴赏。
“大书”“小书”的对照阅读与我们上面分析的“欣赏涵咏,主体阅读”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把它们统一于用心、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学生才能进入阅读的较高境界,“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从而达到阅读教学过程中和谐师生关系的较高境界——充分释放学生的个性。
笔者在《大学语文》的现代文学单元教学过程中也有类似体会:学生初次接触作品后印象较为深刻的情节与其人生体验基本一致。比如,阅读《故乡》《菜园》两篇文章,来自农村的孩子对“捕鸟”“种菜”等情节印象深刻;对“小伙伴之间的情谊”体会较深的学生大多数爱好交朋友,他们经常回忆与朋友相处的美好日子;有过丧亲之痛的学生则对《菜园》中承受丧子之痛的母亲理解较深。对于小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体会到大民家生活艰难的大多数是家境不好或曾经不好的孩子;家境稍好的学生容易把注意点集中到大民幽默的语言等因素上。以上例子说明,人生体验对阅读活动的影响非常深。
学生的个性集中体现在“大书”——实际的人生经历方面,要在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中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释放学生的个性,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引导学生“大书”“小书”对照阅读,实现个体的独特审美享受过程。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有血有肉的鲜活的个体,这也是我们要在阅读教学中追求和谐师生关系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四、教师解析,重在引导
和谐师生关系的根本在于融洽相处。强调学生主体性阅读,并不是要完全抛弃教师对文本的解析。沈从文对教学十分严谨,他期望和要求教师明白作品“在当前民族需要与学术意义上的得失”以及要了解相当的“文学知识”,才能不至于“教书近于自欺而误人”;“良好教师却要客观,要承认价值上的相对性、多元性”等。体现在阅读教学上,就需要教师一方面要充实、提高自己,一方面要以极大的爱心、认真负责的态度、恰当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对经典作品进行多元的鉴赏和理解,这样才有可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实现以独特的感悟方式获得“生命的陶冶”,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等。
关于教师引导学生主体阅读的方式,综合沈从文人生教育思想和实践,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第一,营造气氛,回忆“大书”。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回忆,实现学生对与文本有关的人生体验之河的重新游历,为其阅读“小书”创设环境。
第二,文学知识,适当介绍。民主是有限度的,唯此才能拥有至高境界的自由。南辕北辙的阅读不是主体性阅读。教师需要简明扼要地介绍相关的文学常识和背景,也包括提示阅读方法,介绍学术界对作品的不同解读和阐释。但是教师的介绍和提示要把握度和时机,一定注意不要牵制学生的自主思维。
第三,承认多元,鼓励创新。正如沈从文所说:“良好的教师要承认多元性。”对于经典作品的阅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的创新阅读体验。也就是向学生宣扬文学作品解读的多元性特点。
第四,独特体验,激活思维。当学生畅谈阅读体验到一定阶段时,教师可以展示自己富有独特体验的文本解析,以期全面激活学生的思维。
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引导的同时要把握好度,不要越俎代庖,否则和谐师生关系中主客体的民主和平等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阅读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概括为:在教师的适度引导下,学生调动自我的人生体验和阅读体验,对文学经典进行主体的创新性阅读,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实现师生的民主平等和融洽相处。
(本文系2010年度河南省软科学项目“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问题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2400450162)
(作者系安阳工学院文法学院副教授)
责编:路 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