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一门专业文化课建设成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rrydar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识教育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通识课程建设成为通识教育的重点和关键,通识核心课程是通识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建设它成为一个新的课题。目前专业文化课作为通识选修课的现象比较普遍,实施过程中既存在问题,又有建设成为通识核心课程的潜质,文章以汽车文化为样例,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探索把专业文化课建设成为通识核心课程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 专业文化课 通识课程 通识核心课程
  通识课程建设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点和关键,通识课程建设包括课程科目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目前一些高校没有花时间和精力建设贯彻通识教育理念的通识课程科目,而是把一些专业概论课、文化课及与专业相关的交叉边缘课降低要求直接拿来作为通识选修课开设,这样的课程在实践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多位学者指出,在当前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加强通识核心课建设被认为是实行通识教育最好的课程模式。如何具体建设一门通识核心课程,专题研究比较少,我们将从现有的通识教育选修课“汽车文化”入手,精心设计和管理,使其精致化、核心化、规范化,提高品位和地位,探讨通识核心课程建设路径和方法。
  一、“汽车文化课”作为通识选修课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分布必修型是指对学生必须修习的学科领域(一般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及在各领域内至少应修习的课程门数(或最低学分)做出规定的通识教育课程计划[1]。我校实行分布必修模式,通识课程分为人文与社会科学,数学、自然与技术科学,文化与艺术,外国语言,学生发展辅导五大领域,共225门课程,汽车文化作为“数学、自然与技术科学”领域中的一门课程,在实践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分布必修模式受到选修学分的限制难以达到通识教育的效果。通识教育的目的之一是通过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培养具有综合知识和综合眼光的人才,分布必修模式的指导思想是通过规定不同领域内不同类型课程的学习,使学习者达成知识与眼光的综合,不过分布必修模式要想达到通识教育目的,对课程体系设计、课程科目数量和学分比例都有一定的要求。我国通识教育的现状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规定了众多国家必修课程,所占比例非常高,而学校自主设立的通识选修课的学分则比较少,一般6分~10分不等,严重影响以实施分布必修模式的通识选修课的效果,难以达到通识教育目的。以我校为例,本科培养计划规定毕业需180学分,其中专业学分121,通识学分59,其中公共必修课学分51,通识选修课学分8(4门),公共必修课与通识选修课比例为6.4:1,这与实行相同模式的国外及港台地区大学有较大差别,麻省理工学院(MIT)要求每个学生选修HASS(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课)至少8门72个学分,占总课程的21.1%,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共同必修课程与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例为0.28:1,日本大学共同必修课程与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例为1:2,我国台湾地区大学共同必修课程与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例为1.5:1[2]。
  其次,分布必修模式中课程内容“内容杂、结构乱、质量差、地位低”,也是影响通识教育效果的重要原因。虽然进行了领域分类,但由于缺乏更深入的整体规划和精心设计,课程构成上科学论证不足,因人(教师)开设、随意开停(课)现象严重,导致通选课结构杂乱无章、有“拼盘”现象出现,学生从一门狭窄的课程修读到另一门同样狭窄的课程,没有机会掌握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没有机会综合处理不同学科的信息和概念,这就背离了分布必修模式的真谛,我校汽车文化通识课就是“拼盘”现象的产物。
  再次,汽车文化课程本身存在知识化倾向,就算被学生选为通识选修课,也难以达到良好的通识教育效果。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黄景坤认为通识教育的内容有三个层面的学习: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情感意志方面的学习,认为“情操意志的学习,是通识教育终极目标之所在,认知和技能的学习,是导入的前置阶段”[3]。张寿松也认为,通识课程所反映的核心精神(或说基本目标)是“人”的培养,其次才是知识与能力的培养[4]。目前汽车文化以專业文化课开设通识选修课,突出的还是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系,缺乏对技能与价值的关注,缺乏对知识背后意义的思考,不符合通识教育理念,这样的课程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通识课程,难以达到通识教育的效果。
  汽车文化在分布必修模式中难以达到通识教育目的,课程内容本身也存在缺陷,解决的途径之一就是课程精致化、核心化,使之成为一门通识核心课程。
  二、“汽车文化课”作为通识核心课程建设的可行性
  什么是通识核心课程,什么样的课程适合建设为通识核心课程,这是建设通识核心课程前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美国哈佛大学最早提出通识核心课程概念,著名学者莱文认为:通识核心课程是指一组独立于院系的转为全校学生接受通识教育而设置的课程,它与专业课程相对独立存在,而且多数课程是跨学科课程,所以有些课程需要不同系科的老师相互合作完成教学[5]。我们认为,通识核心课程是相对专业课程(包括以通识课程名义出现的专业课程)而言的,具有以下显著特征:课程设置上非专业性、非功利性,不直接为职业做准备,以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品质、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建构为目的;课程内容上必须贯彻通识教育理念,不追求知识的学科系统性而追求知识的跨学科整合,不注重知识本身而注重知识对人的意义,即知识所内含的价值;课程地位上则处于核心地位,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点课程和主干课程;课程实施上则有面向全校学生、需不同专业背景老师合作完成等特点。
  通识核心课程建设是在通识理念指导下有意识、有选择的教育行为,是一种“人为”的产物,具有指向性、生成性、计划性、场景性等特点,各高校应围绕通识教育目标,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建设通识核心课程。我们选定汽车文化作为我校的通识核心课程建设,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首先,汽车文化作为核心课程建设地域和学科优势的考虑。我校位于以汽车工业为主的国家级武汉经济开发区内,属于应用型本科学校,汽车专业是我校的特色和优势专业,课程建设具有地域优势、学科优势和师资优势。核心课程建设的难点之一是对师资要求比较高,需要不同学科领域的老师共同完成,通识课程拥有专业背景是其最基本的要求。
  其次,汽车文化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具有建设的潜质和条件。通识课程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通过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提升人文素养,汽车文化具有多学科性,涉及众多学科领域,据王旭统计,汽车文化涉及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环境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艺术学等15个二级学科,这为通识课程内容的跨学组织奠定了基础[6]。
  再次,汽车文化内容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适合通识课程建设。汽车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工业发明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汽车是当前最重要的交通工具,20世纪40年代美国就被称为“生活在轮子上的国家”,而今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汽车产业已经是我国经济中万亿级的支柱产业;汽车在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与之相关的交通安全、环保、能源问题成为21世纪最关心的社会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它们,需要人类运用智慧,这与“关注学生成为一个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责任感的人和公民的生活需要”的通识教育目标相契合。同时以模块化组织课程内容的汽车文化也适合核心课程建设,美国大学联合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ACC)指出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九种基础技能:(1)探究、抽象逻辑思维和批判分析能力;(2)听、说、读、写能力;(3)理解数据的能力;(4)历史意识;(5)对科学的本质、科学方法、科学的可靠性和局限性的了解;(6)价值判断;(7)艺术鉴赏能力;(8)国际性和多种文化的体验;(9)深入学习的能力[7]。我们发现汽车文化很多模块的内容经过通识化改造后能很好地体现这些基础技能,例如,汽车品牌命名,通过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型探索,形成品牌命名的规律性认识,能锻炼我们“深入学习的能力”;跨国汽车企业的发展及欧系、美系及日韩系汽车特点的形成能提供“国际性和多种文化的体验”;汽车外形的演变及车标元素的探索,能锻炼我们的“艺术鉴赏能力”;汽车与能源环境关系的探索能够使我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能够使我们形成健康的“历史意识”。
  三、“汽车文化课”作为通识核心课改革的实践
  我校一直在探索通识课程建设,2015年在《关于加强本科通识教育选修课建设的通知》中就提出建设“通识教育重点课程”和“应用型本科通识课程”作为教学质量工程的重点,计划用5年时间,立项建设不少于30门通识教育重点课程。汽车文化作为通识核心课程建设也得到了学校及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2015年“通识教育理念下汽车文化课程改革研究”获武汉市教育局教学研究重点课题立项,相关工作正在按计划实施。
  1.科学地界定本课程的目标
  课程目标是人们所赋予的课程的功能性指向,关注的是课程能够应该做什么,指向课程的结果,课程目标为课程建设提供方向,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并可作为课程实施的依据和课程评价的准则,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科学地界定课程目标。汽车文化从专业基础课改造提升为通识核心课程建设,课程目标则从注重知识的获取转移到注重“人”的培养和“人性”的完善,强调知识对人的意义和价值,具体表现为三个“转变”:侧重从提高工作适应性的角度拓宽专业知识面,转变为注重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侧重汽车文化现象的描述,转变为汽车文化现象与社会重大问题的融合,注重培养学生合理的能力结构;侧重汽车与社会简单的“文理渗透”,转变为汽车知识对人格的完善,注重汽车知识的德育、美育功能。为了体现课程目标的转变,我们将课程名称更改为“汽车知识与人文素养”,强调知识的工具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目的性。
  2.科学地设置本课程的内容框架
  课程内容直接关注应该“教什么”和“学习什么”的根本性问题,是课程研究者关注的核心问题;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以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依据,选择能够使学生行为改变的经验为课程内容。专业文化课程一般具有学科发展的时间深度与跨学科的空间宽度两个维度,我们将在专业文化课的基础上,依据通识教育的价值性(完备理性、健康人格、美好情感)、基础性(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综合性(不同学科领域知识融会贯通)、时代性(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构建,初步拟订以下八讲,每讲4课时:
  第一讲:汽车工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突出汽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二讲:汽车名称内涵及命名规律(用语言学符号理论对汽车命名进行指导,形成品牌命名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
  第三讲:汽车车标的艺术美(车标介绍,挖掘车标演变规律,欣赏车标之美)
  第四讲:007电影中的跑车(汽车品牌介绍、名车欣赏与电影欣赏结合)
  第五讲:F1方程式的艺术魅力(介绍F1方程式运动的基本知识,提高汽车运动欣赏水平)
  第六讲:汽车的潘多拉魔盒(汽车发展对资源、环境、交通安全的影响,培养学生健康的汽车价值观);
  第七讲:怎么选择、购买、使用家庭汽车(从消费者角度了解汽车购买使用常识);
  第八讲:武汉经济开发区的汽车工业(我校坐落武汉经济开发区,武汉经济开发区与东风公司有历史渊源,从地域文化延展课程内容)
  在制订过程中我们对专业文化课的内容进行了以下处理:首先是内容的“集中化”“生活化”提取,专业文化课内容追求知识的系统而全面,通识课程以人格完善为目的,只关注与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实现通识目标的内容,如汽车运动内容的处理,我们只选取最有名的F1方程式赛车运动,名车欣赏只选取大家熟悉的007电影中跑车进行鉴赏;其次是内容的“理性化”“审美化”提升,专业文化课中知識就是目的,通识教育中知识只是一种媒介和工具,知识的背景价值才是目的,如汽车的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不仅仅只介绍相关知识,更要培养大家正确的汽车消费观,车标相关章节、车标的构成要素及艺术审美将成为重点;再次,通识教育与地域文化结合,突出内容的“感受性”与“生动性”,最后第八讲就基于此。
  3.科学地改革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
  有了课程目标和内容框架,课程实施就成了关键。汽车文化作为专业文化课,主要对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掌握,教学法采用最多的是讲授法和多媒体展示法,考核方式则以知识考试方式为主,侧重于对学生知识面或知识记忆能力的测评。通识课改后,我们将在教学方法、考核范围与方法上进行变革,按照通识教育理念,建立以学生主动学习和深入思考为基础的教学形式,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合作,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任务驱动、小组讨论、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考核范围从书本延伸到社会生活热门话题、理论热点和难点及前沿问题等、减少对书本知识的考核;改进通识课程考核方法,将学生平时作业、课程论文、参与课堂讨论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都纳入考核中,实行多样化的考核,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77.
  [2]张寿松,徐辉.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05(1):6.
  [3]黄冲锦.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规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7):6.
  [4]张寿松,徐辉.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05(1):4.
  [5]刘炼.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2.
  [6]王旭.汽车文化基础作为大学生通识课程的探讨[J].科教文汇,2008(8):4.
  [7]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States. Curriculum Reform in Higher Education-theCurrent Debate and Issues for Faculty[M]. Edie andLew Asserman Public Affairs Library.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5年武汉市市属高校教学研究项目“通识教育理念下汽车文化课程改革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为2015017。
其他文献
摘 要: 微信已成为互联网时代流行的信息传播方式,涵盖了社交、媒体、生活服务、商业支付等多个领域。校园微信平台在引领校园文化、倡导校园文明、传播校园资讯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觑。文章通过对民族院校微信平台的调研,探讨了发挥微信平台作用,创新民族院校管理等工作。  关键词: 民族院校 微信平台 现状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微博、微信等媒体逐渐流行起来。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CNNI
(江南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摘 要: 对江南大学至善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进行调查,同时综合考查学院的日常教学、政策制度及实践活动对其的影响作用,以期为本科荣誉学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提供依据和思路。针对调查结果提出对策:实现教学特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对接;深化政策制度与实践活动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建立渐进、连贯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树立长远、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
摘 要: 早期宗教场所是古希腊文明的重要遗存,对研究古希腊人早期的社会生活和宗教信仰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本文通过论证认为,在“荷马史诗”中,反映的宗教场所主要有神庙、坟墓和家宅庭院等。此外,许多宗教活动的举行并没有固定的宗教场所,如在沙滩边、航船上、战场前等地方古希腊人也可能根据自身需要随机举行各类宗教活动。到公元前8世纪,随着希腊社会开始进入全面复兴之时,神庙亦随之普遍出现。  关键词: “荷马
摘 要: 禹门口位于山西省河津市西北和陕西省韩城市北部的黄河峡谷中,为黄河晋陕峡谷的南端出口,是晋陕峡谷南端最著名的渡口。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成为中日两军必争之地。1938年国民党军在此进行了一场艰难的黄河保卫战,国民党新编第八师对晋西南日军进行了有效的阻击,最终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禹门口战役使得日军从晋西南西渡黄河进犯陕西的计划破产,有力地保障了大后方的安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摘 要: 军事技能训练是大学生入学的第一课,是高校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大学生军训赋予和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军训的核心内容,对确保高校军训效果十分重要。因此,重视大学生军训课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军训课,创新军事课教学训练形式,对培养人和教育人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摘 要: 本文以无锡太湖学院2016年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课程为研究个案,对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基于SPSS完成了数据分析。SPSS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赞同推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认为慕课课程存在诸多优势,认可现行的慕课与课堂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同时,学生提出慕课存在没有课堂学习氛围,缺少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不能保证学习质量等不利因素,数据统计结果还显示绝大部分学
摘 要: 根据“基础”课新教材的内容特点、教学目的和要求,以及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基础”课课堂教学中引入优质提问教学法,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让大学生在情感、思维、行动等方面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优质提问教学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教学研究  自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新课改以后,“基础”课
摘 要: 华南农业大学是广东省首批创新创业示范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以“立德树人,守正创新”为工作理念,立足农业大学的学科和专业特色,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逐渐形成了以“立体式、链条式、递升式”为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模式。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在介绍该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的主要成绩、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从加强理论研究、营造创业氛围、善用成果指导实践、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利用网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马鞍山 243041)  摘 要: 高职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专业教师应该是“双师型”,而教师实践能力欠缺一直是高职发展的瓶颈。校企合作,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培训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作者结合亲身体验,总结教师挂职的经验,并尝试提出进一步提高挂职成效的策略。  关键词: 高职高专 挂职培训 成效及对策  1.引言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部分“中师”升格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华南农业大学理工科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和探讨了主要发达国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及给我们的启示,并就尝试我校构建创新创业培育体系提出了政策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理工科大学 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一、相关概念阐释  理工科学院是指研究理学和工学为主要学科的院校,主要包含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工程、天文这六大类学科,并将这些科目综合运用。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