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效教学片段分析如何改变无效教学行为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b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参加了乡中心小学组织的公开课研讨会,现根据张老师执教《铅笔有多长》的有效教学片段,粗浅地谈谈如何改变无效教学行为。
  片段一:创设故事情景,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看过《西游记》吗?
  生:看过!(学生兴奋状)
  师:你最喜欢《西游记》里面的哪个人?
  生:孙悟空!(惊喜喊答)
  师:孙悟空的什么最厉害啊?
  生:武功!金箍棒!……(争先恐后抢答)
  师:是啊,孙悟空的金箍棒可长可短,最厉害了,可我们在电视剧中有时看不到孙悟空的金箍棒,这是为什么呢?
  生:藏到耳朵里了!
  师:小朋友们的悟心真好,你估计一下,金箍棒缩到多长就会藏在耳朵里呀?(老师疑惑状)
  生1:1厘米!(板书:1厘米)
  生2:1米!(板书:1米)
  师:到底是1米还是1厘米呢?请小朋友用手比划一下,就有结果了。(学生比划,教师用直尺测量)
  生:1厘米!(异口同声)。
  师: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学生明确:1米=100厘米
  浅析:无效的导入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不到温故知新的目的,也起不到承上启下自然过渡的作用。有效的导入应该是: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故事或情景入手,将孩子们的思维在不经意间抛出课堂,又在不经意间拉回课堂,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轻松而又愉悦的学习氛围。
  片段二:小组合作,观察动手,测量探究
  认识分米。
  师:听你们都夸孙悟空厉害,猪八戒可不高兴了,他要考考你们:如果孙悟空的金箍棒伸得比一厘米长的多,但是比一米短的多,那该用哪个长度单位呢?
  生:分米(板书:分米dm--------分米)
  师:请观察老师发给小朋友的1分米的纸条,和同伴互测量一下,然后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老师在组内参与交流)
  浅析:无效的讲解表现为事无巨细,舍本逐末。有效的讲解应该是:舍弃对知识的灌输与阐释,让学生通过有效合作互助的形式主动探索,在动手实践或体验中明白知识的内涵。要避免无效讲解,就要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巧妙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
  生1:有10个1厘米
  生2:有一拃长
  生3:和10厘米一样长(板书:10厘米)
  师:既然1分米和10厘米一样长,在他们中间应该划什么号呢?
  生:等号(板书:=)
  师:请在小组内比划一下1分米。
  师:请小朋友勇敢的告诉老师,你桌子上的纸条是多长?
  生:1分米
  师:好极了,请标上1分米,展示给大家看,并说“我是1分米”。
  (老师有计划地请10位小朋友展示自己的1分米,然后很自然地将10个1分米贴到黑板上,学困生也登上讲台,展示自己的成果。)
  浅析:无效的展示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不利于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途径。有效的展示应该是:让孩子们亲自测量、观察、推导出结果,给孩子们能提供一个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时间,能给孩子们展示才华的空间,更能给后进生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真可谓“双基和能力并举,优生与差生同长”。
  师:好,我现在用1米的尺子量一量。你发现了什么?
  生:咦,怎么一样长?
  生:1米和10分米一样长。
  生:1米=10分米
  师:现在请比划一下10分米。
  2.认识毫米。
  师:猪八戒还是想为难一下大家,请小朋友做好准备:如果孙悟空的金箍棒缩得比1厘米还短,那该用哪个长度单位呢?
  生:毫米(板书:毫米)
  师:英文字母怎么表示呢?
  生:mm(板书:mm)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通过预习知道的。
  师:棒极了,预习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方法,这是个好习惯。
  师:现在请小朋友在组内和同伴互相合作,想办法帮老师量一量电话卡的厚度吧!(教师让学生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时而巡回指导量电话卡厚度的方法,时而引导小朋友认真观察同伴的操作过程。)
  浅析:无效的合作主要表现为:讨论急功近利,没有充分蓄势,没有充分准备,赶着学生“完工”,或者没有精心设计问题,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而有效的合作是:在足够的时间里,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老师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同时还帮助指导学生寻找答案和结论,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小组汇报:1毫米(请学生说明1毫米的长度,通过关系观察得知1厘米有10个小格,1小格是1毫米)
  小组汇报:1厘米=10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片段三:活动练习:教师利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了4棵苹果树,然后以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将写有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苹果根据要求贴在苹果树上。看哪一组最先完成,哪一组就是优胜者。
  浅析:无效的练习实行一刀切,练习形式单调机械,既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也阻碍学生自主活泼地发展。有效的练习,既注重知识性,又注重趣味性,既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他们的判断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充分调动学习的上进心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的探究性学习过程是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展开、推进的。以下是笔者在实践中总结、梳理的常用的探究策略,期望得到同行的批评指正。  一、动手操作式探究  当学生面对操作性强的探究问题时,常采用动手操作的方式进行探究。这里的动手操作是“动手做”与“动脑想”的有机结合,是以“做”促“思”,手脑并重的过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探究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笔者组织开展了动手操作式探究
期刊
结合自己多年的学习和教学,浅谈对高中生物新课改探究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创造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习应该在现实情景或相似的情景中,学生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目标。因此,教学设计不仅需考虑教学目标,还要把情景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使学生情感处于积极、主动、宽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思维进入一个自由驰骋的心理空间,敢想、敢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
期刊
物理难学是高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刚升入高一的学生较为突出。针对高一学生学习物理的障碍及对策,就我个人教学的经历浅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高一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出现的障碍  1.高中的课程与初中相比内容及要求上大不相同。初中物理重在定性研究,要求学生只要能回答“是什么”即可。而高中物理研究的对象就比较复杂且抽象,通常要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和论证。这就要求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分析、推理、概括和
期刊
一、教授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一年级英语成绩分化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学习方法与新的教学内容不相适应。学生往往是死记单词,听完课做完作业便了事,头脑中没有“学会了什么”的意识,没有学习效率的观念,学习方法单一,加之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越学越困难,以致最终丧失信心……因此,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听课、学会做笔记,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教师要有针对
期刊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师要努力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小学语文学科进行整合,力求更好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  一、注重语文实践,实现语文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  教科书是语文课堂教学资源之一。因此,我们要以教材为依据,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把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料与教材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语文教
期刊
教师是牧者而不是“摁者”。我这里的牧者是有别于过去的放羊式的课堂教学的牧者;这个“摁者”就是那个摁住牛头吃草的人。这句话最通俗的解释就是教师是放牧的而不是摁住牛头让牛吃草的。教师的任务是把学生带到水草丰美的原野,让羊发现水草鲜美。在这样的环境里,只要不是生病的羊,怎能不低头吃草呢?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做一个十足的煽情着,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活“羊”的“食欲”,让“羊”去主动“吃草”。  把提问的
期刊
何谓“反思”?简而言之,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它是教师站在自我之外,对自己的行动及能力进行考察和批评,然后针对不足之处进行不断的改进。可以说,对于每一个处于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反思教学”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就是在教中学,在学中教,不断积累经
期刊
多年来,语文教学一直存在教师讲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而学生却听得头昏脑胀、昏昏欲睡的状况,即使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这一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掌握有效的教学理念与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注重教学有效性,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方法,做以下五个方面的探讨: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示范引路
期刊
一、美育的重要性  第一,加强美育是培育创新人才的需要。  1.美育可以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像力。大家知道,审美活动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种创造活动。审美活动有很多特点,其中有一个特点就是创造性,因为审美活动的核心它要创造一种审美意象。所以审美活动能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的冲动,培养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像力。  2.自然界的任何事物本身是有规律的、有秩序的,它又有一种形式美的特征,这种美主要是形式美
期刊
一、分层教学点燃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成功的必然情感体验”。在参加教学能力提升项目的培训学习中,专家们介绍了《分层测式卡》及使用方法,使我如获甘露。《分层测试卡》呈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张张分层测试的题卡,更重要的是分层测试带动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分层教学。纵观以往的语文教学,我深深认识到学生缺乏自信,是由于极少体验成功,感受不到老师的爱。因此,自实施分层教学后,我对后劲的学生不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