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客栈手记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bai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丹巴,我先是住在摄影师三格开的客栈。那是一幢已汉化的嘉绒形制楼房,庭院满植苹果树、梨树、芍药和茶花。房子墙体以不规则的灰色石块垒起,刷避邪白灰,门窗框以红、黄、蓝三色描绘图饰。底楼是主人卧室、厨房及餐室,天井中央横着一块长而宽的树木剖面,做餐桌,两边各排一条原木,是条椅,靠东墙立一截树墩子,放置着茶罐茶具、几盆兰花。二楼、三楼是客房,每根回廊立柱下皆有一盆兰花,二楼朝东有一处五六平方米的敞开阳台,大红辣椒、金黄玉米在四面垂挂成天然帘子,阳台下是抹茶色的金川河水,屋内即可听见哗哗水声,河边自留地种着菜蔬。
  摄影师三格和他的小院
  一个小个子男人,扎一条蓝头巾,茜色夹克多日未洗,黑色冲锋裤沾满泥土,胡子拉扎、面色憔悴,见了我,说:“我是三格,欢迎、欢迎!”口气简淡或厌倦,似乎我来住宿,打扰着他了。但他很快拎来水瓶,往茶壶里填茶,我们在树墩子喝铁观音聊天。三格说,他喜欢摄影,西藏去了十几次,云南几乎走遍了,喜欢这里,一时间又拍不完,索性盖个房子住下,多出房间作客房:“我这里什么都是自足的。盖房子的石头从山上采的,房子是我设计的。这么大的房子,总共花了18万!18万,什么概念哪?在广州,在上海,半个房间也买不到吧?蔬菜自己种,我还种了苹果、梨,村民也会送水果来,水果便宜得要命。想吃鱼,河里捞啊。就是买点肉和米……”
  晚饭吃的果真是从河里捞的鱼。几个广东摄影爱好者,连我8个人,在天井中的树干桌边排排坐下,鱼汤、辣椒炒肉、炒青菜、生切牦牛肉(难以咬动),星星大而亮,远处有狗吠,房屋以外漆黑一片。偌大的山村,似乎只有我们几个,尘世离我们很远。夜深,各自散去。我的房间住进广东女孩KINA。KINA说三格原在惠州开个公司,贷款许多,又喝酒、赌博,三天两头跑出去拍照,公司就维持不下了,房子卖掉也不够抵债,又与老婆离了婚……“他躲债来的。”KINA撇了撇嘴。
  次日,三格带我们到巴底乡名唤“美人谷”的地方去拍藏寨。三格任性地选择景点,丝毫不让我们作主,颇感压抑。但我记住了他的一句话:“一个好的摄影师,是一個会把脚底磨穿的人。”他说他走遍了中国最美的乡村,除了丹巴,还有云南元阳的梯田、罗平的油菜花、婺源的民居。“为了一张好片子,我把家都搬到丹巴来了。”他站在土黄色的山坡上,半敞着怀,拎着相机,咧嘴大笑,小眼睛在镜片后一闪一闪。
  三格又帮我们找了辆包车去八美、塔公。包车师傅姓陈,三十来岁,高大,面色红润,眼神温柔,最关键的,他乃是丹巴巴旺乡歌唱第一名。后来一路上,他一边颠簸在盘山公路上,一边歌唱,绵密细腻的嗓音似经严格训练。我们点什么歌,他都能随口唱出来,他说他背了几百首歌。只是经过巴底乡一个村寨时,陈师傅突然闭嘴不唱了。路边立有一木牌,上书:小心塌方,飞岩伤人。直到出了这段山路,陈师傅才告诉缘故:几年前,这个村子(他始终不肯说村名)人人爱唱歌,人人爱跳舞。有一年,一对新人结婚,村中年轻人都聚集在新人家中,喝酒,整夜围着篝火跳“吉庆锅庄”。月朗风清,一点异样也没有。酒酣,舞浓,歌声激扬,4个人出屋上茅厕,突见水涨到了房脚,就往外跑,看怎么回事……仅仅两分钟后,泥石流就覆盖了整幢四层楼的房子——新人、新人父母、所有正在唱歌跳舞的年轻村民,全都被埋葬,跑出去的,仅仅4个……陈师傅说,他就是跑出去的那4个人之一。从此,他们称这个村寨是歌声消失的地方。经过此地,就不歌唱,因为歌唱就流泪。
  在桑丹客栈的小说构思
  后两日,我搬到丹巴中路乡东坡桑丹客栈住。房子名“东坡”,藏语是“宝石”的意思,主人桑丹在文化局工作,画唐卡,这里也是四川大学美术实验基地。迎接我的是他的侄子江波,23岁,长发,戴顶鸭舌帽,穿着打扮颇有艺术家味道。中路乡比甲居藏寨更原生态,在村中山上行走,黄叶飞飞,阳光将民居染成金黄;空气中弥漫着树叶芳香、牛粪香,以及炊烟、土地、人及家畜的气息。入夜读《生活在别处》,梦醒,构思了小说《客栈》。小说的背景,即是东坡桑丹客栈:
  “台阶尽头是块宽大的平台,一棵石榴树吊挂着红果子,虽已十一月,美人蕉、一串红、月季盛开着依墙站立。整幢房子散发着古老而明艳气息。二到四楼是客房,每层约十来间;二楼有起居室、娱乐室,隔着平台有一排矮房子,是厨房和餐厅。台阶以下的底楼,储存杂物、圈养牲口,外面是开阔院子,与田畴、菜地、果园相接,翻过围墙,就有小路直通到山上去。主楼客房毗邻一座碉楼,烟囱般孑然挺立……”
  “晚上果真很黑。吃过饭,无事,靠着房前的栏杆闲站。栏杆正对着山,那些白日红门白墙散落在树丛里的藏寨,如今漆黑一片,零星的一二盏灯也很快熄灭,好似被吞吸到巨大洞穴里。楼下的4个广东人跑来跑去串门、大声嚷嚷,讨论明天的活动、看照片、将洗澡水弄得哗哗作响。这样不稳定的吵闹声极力要将我拉回到那个熟悉的世界,那个到处轰响、忙碌、高速运转的世界,那个将豆大事件渲染得举世皆知、大街小巷都在交头接耳的世界,全都消退、喑哑了。那些声音消失了。远处的狗吠声零落,似乎在例行公事,却也将月亮吓住了,躲到云里去,星星却放肆地以为它们的钻石光芒能照亮天宇;风拍打着窗框,拨弄得树叶子发出声声叹息;隐隐似有水声,仔细听,又分辨不清。我完全陷落在属于乡村的黑暗里了,纯正的黑,伸手不见五指,星星的光亮仅反衬着更深、更浓、无法化解的黑。一种陌生的清爽感包裹着我全身。没有丝毫恐惧,这个隔绝的地方天然具备信赖感。这是我需要的孤独,完全属于自己的旅途,不被打扰的思绪,消失身份的世界,没有时间的空间……”
其他文献
龙功果,原产自马来半岛,在泰国被称为Long Kong,印尼称之为Duku,米黄色的果皮,白色的肉,带有柚子的清香,肉里有颗绿色的籽十分苦涩。该水果清凉解毒,是泰国人最喜爱的水果之一。  龙功果,又名龙宫果、香果、佛头果,原产于马来西亚的彭亨州和登嘉楼,是最正统的马来半岛原生水果,被誉为“水果公主”。  东南亚周边诸国的龙功果果树,都是从马来半岛移植过去的。目前,龙功果在泰国南部的湿热地区比较多见
在武侠传奇中,经常会出现一件号称“刀枪不入”的天蚕衣,让人竞相争夺。这样逆天的宝物其实也并非完全凭空捏造——在现实世界中,确实存在一种名叫“天蚕”的昆虫,它吐出的丝虽不能阻刀挡剑,却也精美绝伦,素有“赛过黄金的软宝石”之称。  天蚕是鳞翅目大蚕蛾科中的一种,又名山蚕,其发育过程需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完全变态型昆虫。  天蚕以柞树叶为食,所以江河湖泽边的柞树林就是天蚕的主要栖息地。每
如果说徽州是古代中国的缩影,那么碧山村则可说是古徽州的缩影。在这个并不太大的古村里,云门塔的风铃在风中叮当作响,“耕读园”的波光映照着木窗棂,青瓦白墙影影绰绰,暮鼓晨钟打破寂静,黄梅戏唱腔在深巷中声声响起,古祠堂飘来书香味,还有因此而缓慢下来的时光……所有这些,无疑构成了“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那样深远、恬静的意境。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那些青瓦白墙,暮鼓晨钟,那江边的徐徐清
“北人赛马,南人竞渡”——赛龙舟是中国传承千年的民间习俗。每逢端午,南方人会用雕刻成龙形的木舟竞渡,形成了悠久的龙舟文化。  龙舟整体可拆解为龙首、龙身和龙尾三个部分,其中龙首雕刻是整个龙舟制作最具有灵性的部分。  湖南沅江市的“聋爹老杨”是远近闻名的龙首雕刻手艺人,虽已从业50多年,技艺精湛,但随着现代工业的冲击,龙首雕刻已后继乏人……  “八百里洞庭”是龙舟文化的发祥地,但是关于龙舟竞渡的起源
尽管有报道说,一次接吻可传播8000多万个细菌,但很多人依然对接吻乐此不疲。对于很多人,初吻具有特殊的意义,那份交杂着窘迫与紧张、兴奋与喜悦的情绪,似乎奠定了接下来的恋爱关系的基础。  从小生活在西方社会的人大概以为,全人类都有接吻这一浪漫之举,然而就在最近,科学家进行了一项名叫“接吻偏好”的研究,对全球168种人类文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只有46%的人类将接吻视作浪漫的亲密行为。  如果你连续
东起芝加哥,西至洛杉矶,斜穿美国版图的66号公路,尽管在时代的变迁中逐渐衰落,但却一直是美国人心中的“母亲之路”。  本文作者从公路的中点驶上这条“时空隧道”,沿途探访它的历史和荣光,感受荒凉和沧桑:圣菲日落中“基督的血”;无数明星下榻过的复古旅馆;千姿百态的大峡谷;跌宕起伏的西部牛仔大戏;随老鹰乐队的歌曲而走红的街角;荒漠中淘金者废弃的小镇。当然,还有那个为这条公路的复兴而不懈努力的老人……  
在清代以前,鱼木寨人大多穴居野生,死后弃置于荒野岩穴,或以石为棺加以安葬。清代以后,土家人宗族开始重视修建生基、碑屋——生基是在生前修建的坟墓,碑屋则是将坟墓建于住宅之中,人“鬼”同住。  大水井古建筑群是家族庄园,主要包括了李清亮庄园、李氏宗祠和李盖五住宅三大部分。其中李清亮庄园有24个天井、174间房屋,各种空间鳞次栉比。  土家族姑娘出嫁前夜,是整个“哭嫁”仪式的高潮,此时,村里还会选出9个
在所有进藏线路中,蜿蜒起伏近2000公里的青藏公路是里程最短、行驶速度最快、路况最好、车流量最大的“天路”。它犹如一条珍珠项链,把草原、湖泊、沙丘、河流、高山串连起来,沿途还有精灵般的野生动物、色彩浓郁的寺庙与虔诚的僧侣、斑斓的经幡和多姿的藏袍。从红墙隐隐的塔尔寺,经蔚蓝一线的青海湖,越高寒的昆仑山口,穿藏羚羊出没的可可西里,到藏地“天湖”纳木错……最终抵达拉萨的布达拉宫。  在中国版图的西南部,
成都凸凹  又名凸凹,原名魏平。诗人、小说家、编剧。1980年代中期步入文坛,出版有长篇小说《大三线》、《甑子场》、诗歌《桃果上的树》、随笔《花蕊中的古驿》、批评札记《字篓里的词屑》等书二十余部。编剧有30集电视连续剧《滚滚血脉》。现居成都龙泉驿。  依从民间口耳相传的说法,甑子场的历史与来处貌似可上溯到蜀汉时期,直接与蜀相诸葛亮和后主刘禅产生联系……遍查古书,“洛带”两字,首次出现在唐书,再次出
作为姓氏,“芈”姓颇为罕见,而且这个字本身也是十分生僻。在《说文解字》的注释中,“芈”是一个古老的象声字,表示羊叫的声音,读音为“mǐ”,古音读作“miē”。  在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芈姓还没进入前2000位,在中国台湾省也仅列第1384位,但芈姓人完全不必因此而烦恼,反倒应当倍感优越。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芈”是一个极其特别、古老的姓氏,如今常见的许多姓氏都由芈姓衍生而来,如楚、熊、尹、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