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特色文献与特色服务之间的关系浅议

来源 :图书与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xingyuan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图书馆的建设与完善是一个系统工程,,而根据一定的目的性和可行性建立特色文献和特色服务在信息化程度日益发达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在分析建立特色文献必要性的基础上,阐述了特色服务是建立特色文献的内涵所在,将特色文献与特色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体现出作为一个学科的图书馆学意义。
  关键词:图书馆 特色文献 特色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38(2010)03-0133-00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ique Document and Unique Service
  Han Juanfang(Library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730070)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library is a system engineering. However, it does not imply that each individual library can become united model. Meanwhile, it is not to pursue the comprehensiveness and perfection itself either. As the extend of the infromatization has been developing, it is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to construct unique document according to some purposiveness and feasibility and to collect the unique document. The unique document determine the unique service. It can really embody significance of the library science which is a subject if we combine the unique document and unique service
  Key words:library; the unique document; the unique service
  CLC number:G252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3-6938(2010)03-0133-003
  
  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是为了提高图书服务的效率,而效率意识的形成首先体现在针对创造性思维的确立方面,其次也体现在针对图书馆科学的认识与研究方面。因为图书馆的数字化趋势并非只是处于经济利益方面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数字化”以及“信息化”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文献资料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在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首要的问题往往是从管理以及流通方面入手而不是从图书资料本身入手的缘故,事实上,为了使图书馆工作能够突出相应的文化价值,[1 ]就必须优化图书资料、精简图书资料,即就是要建立特色文献,而建立特色文献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给广大的读者提供特色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的图书馆所要面对的实际问题不在于如何发展高科技、不在于追求超大规模的海量数字化信息资源库群,[2 ]而在于要以什么样的依据以及什么样的原则来确立某种具有“特色”的文献与服务。
  1 建立特色文献是图书工作的一个重要思路
  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图书馆工作在提升自己的“容量”以及扩大自己的服务范围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空间,各种技术、各种手段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在管理和操作等方面。各种信息正在相互交叉,各种资源也正在相互整合。由于信息量的飞速增长,任何形式的信息服务方式以及任何规模的信息储存都不可能走向“完美”,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要受到新科技、新环境的挑战;另一方面,尽管信息资料的整理与流通越来越便捷,但是,面对庞大的信息库、资料库,如何能够做到有效并且具有针对性则并非是一个顺理成章的“结果”。所以,在具体的图书馆建设过程中,真正值得人们思考的一个实际问题应当是“特色文献”以及与之相关的“特色服务”问题。无论是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在发展过程中,“特色”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特色”,同样,学术的发展也离不开“特色”。就图书馆工作而言,特色建设的意义体现在特色建设的必要性方面,而这个“必要性”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文献采访质量决定了建立特色文献的必要性
  馆藏文献的基本作用是为了能够让有关人员进行采访和利用,而不是为了“摆设”,采访的效率在于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控制,而不在于盲目的、随意的展览,因此,文献采访的质量问题就已经内在的决定了建立特色文献的必要性。图书采访是图书馆整体工作系统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工作,它是图书馆与周边环境的接口。如何是图书采访规范化、标准化,如何能够使社会对图书馆的投入产生更大的效益,图书馆不仅要对各类信息进行选择,而且要面临来自读者的选择。对于图书馆的任何一个职员来说,准确而又及时地了解采访者的专业特点、需求的范围、获取的方式等等是很重要的,为了能够及时的应对,就要在文献资料的收藏与整理的过程中预先做到突出“特色”。在传统的图书采访活动中,选择对象和选择方式具有明确的规定性,特别是手工查重,耗时费力,选择职能狭窄,互联网所构成的新型生存环境,要求图书馆要有能力“追寻文献的变化轨迹”,以便及时把握信息生产和消亡过程。网络环境下网络信息的无序状态使人们接受信息的能力受到限制。为了能够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就必须要建立特色文献,也就是走馆藏文献的“特色化”道路的必然性所在。
  在文献采访过程中,相关信息的收集是采访者的基本功,也是从事采访工作的必要条件。文献采访者掌握的信息不仅包括出版发行信息,同时也包括馆藏文献信息、读者需求信息等等。例如;重点出版社、国家级出版社、省级出版社的分布状况,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一般期刊的个性化特征,重点项目、资助项目、扶持项目的需求特点等,这些都是图书馆工作所应当关心的问题,而不仅仅是科研人员所关切的私事。此外,因为当今的学术研究在学科的分类方面比较含混,很多的书名、很多的文献目录不能够直截了当地显示出所属的学术类别,所以,要善于发现特色、要善于归纳特色,也就是要培养馆员获取信息的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3 ]其目的当然是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开展书目服务、网上订书、订单管理、编目服务等。
  1.2 网络环境下处理好各类型文献之间的关系必须要有特色意识
  由于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包括印刷型、视听型、机读型、网络型等各类文献,对这些多元化信息资源载体,图书馆的整体建设工作必须合理规划,科学地处理好各类型资源的关系,又由于在当代社会里,各个学科之间、各个部门之间都是相互交叉又是相互联系着的,所以,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必须要有特色意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图书馆普遍存在的数字资源与数字资源之间,传统资源与数字资源之间各自为阵、互不相干的情况,做好数字文献与传统文献采访的配合与融合,制定出各类出版物的协调采访策略,以决定是否续订,确保资源配置始终处于最有效率、最为便捷的状态。例如;针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阅读任务,就应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印刷型的、纸质的文献,可以在图书馆的环境设置、方位布局等方面做出一些“特色”来,能够使那些进行阅读训练的研究者与学习者加深阅读的“印象”,对那些时效性较强的图书如计算机类、外语考试类图书可以采取现场直接采购方式,以缩短与读者见面的时间;对于那些无时间、空间障碍,能便利、快速的存取,便于资源共享,便于存档、更新、保存的文献,则优先收集电子版资源,再通过局域网或校园网进行网络交流。总之,特色既是局部的,也是整体的,既是既定的,也是长期的。不论从战略上讲还是从战术上讲,特色建设是新形势下图书馆工作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就读者而言,不仅包括那些直接来到图书馆寻找信息资源的读者,也包括通过网络等途径来利用图书馆资源的虚拟读者。对于实际到馆的读者,可根据读者的借阅状况,分析读者需求倾向,或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的方法征求读者意见,通过分析这些藏书流通率或点击率,向已有的读者以及那些潜在的读者推荐馆藏的特色、服务的特色等等;另一方面,就图书馆自身的工作而言,通过这些已经掌握的数据材料(如统计用户检索次数、拒绝访问次数、实际用户数、访问时段等信息),可以向有关的领导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情况反映,以便制定出一些更有特色的服务方式,从而能够进一步地优化特色文献。
  1.3 特色馆藏建设的必要性还在于收藏成本、流通成本以及服务成本的需要
  首先要有针对成本问题的分析,因为图书馆文献的成本体现在资金与文献的交换过程中,利用成本分析来控制文献采访活动,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例如,大幅度地削减影印期刊、各类学术期刊、各地方学报的征订,代之而起的则是一些数字化了的具有虚拟特点的电子文本或网络图书,这样的馆藏方式带给图书馆的影响是很大的,对于读者或采访者来说,其影响或许只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换,而对于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来说,则是一个不得不思考的经济成本问题,但一味地追求“电子化”或“网络化”也势必会削弱图书馆服务的体系性,因此,如何把握这个“度”的问题正是图书馆建设的“特色”问题的关键所在。各级各类的学校图书馆可根据本校专业的设置来思考图书文献的采购对象和数量,对于电子资源,我们可以依据价格和性能两个标准进行评估,电子资源价格指的是单位价格,即根据某一电子资源的报价和该电子资源包含的文章篇数,得到每篇文章的单位价格,单位价格越高,采购的优先度越低。将性能标准与单位价格结合在一起,最终排出电子资源采购的优先次序,保证了整个采选过程的科学性与透明性。虽然这些“着眼点”是操作的方法问题,也是一个应对的策略问题,但是,它们都是特色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系列问题,从长远的图书馆发展目标来看,特色馆藏实际上是一个信息资源的“配置”问题,而不是一个“权宜之计”。
  概括地说,特色馆藏是图书馆根据当地的经济状况、文化资源的拥有量、人才资源的分布情况等因素所确定的某种服务重点或某种服务目的,是在收藏文献资料中所形成的一种具有特点的馆藏体系。如果说特色馆藏体现了图书馆建设的总体构想的话,那么,所谓特色文献就是在特色馆藏这个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所形成的一系列的具体措施,它主要表现在具有针对性的学科内容和载体形式上。
  2 提供特色服务是建立特色文献的意义所在
  所谓特色服务是一种针对性较强、层次较高的具有个性化特点的服务。要想建立一定的具有特色意识的服务体系,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要更新图书馆文献采编工作的思想观念,对于图书馆的各级各类领导人员来说,把握好图书馆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周边环境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区域经济状况与区域优势、文化氛围与文化布局、社会的竞争机制与市场行情等等,这都是图书馆在特色建设当中所必须要思考的因素,当然也是特色服务意识的内在要求,而领导就要能够把握体现在这些众多因素当中的某种关系。所以,特色文献所决定着的特色服务并非只是一个政治态度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这是一个知识素养的问题,也是一个观念修养的问题。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日益发达和图书资料的日益增多,针对信息的分类与处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就图书馆工作而言,在采编、流通、借阅、整理的过程中,信息与资料的增加并不只是意味着图书馆工作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工作方法的更新与优化可以降低工作的成本,进而可以减少相应的工作量。然而,工作方法的更新与优化并不是现成的,由于各不相同的客观情况和各具特色的文献资料决定着图书馆整体工作的特色服务,所以,必须要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立特色服务的意义与内涵。
  2.1 更新观念是做好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基础
  首先要能够充分认识到进入21世纪之后的今天是一个“一体化”的时代,随着知识领域的迅猛增加、信息交流方式的不断更新。也随着书刊数量与书刊价格的急剧增长,教育经费投资与图书馆实际所需经费之间的缺口越来越大。对于图书馆的领导干部和普通的馆员来说,图书的采编与流通不仅仅是一个“程序”问题,它更是一个观念问题。图书馆文献大批量的采购已经越来越不现实,而且对于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学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来说,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与技术方面的保障,那么,各种类型的图书资料、影像材料、电子文档是无法保存的。因此,既然“大而全”的规模难以做到。那么,就应该要摒弃那种“一味求全”、“重藏轻用”的传统观念,树立特色化建设思想,以有限的经费建设“专而精”的具有特色的馆藏。有学者指出:图书馆所能够提供的标准信息服务将要面对一个共同的转变,即就是从“大众化的标准信息服务”向“专业化的标准信息服务”的转变,[4 ]因此,这是时代的需要,现实的需要,更是特色服务的需要。
  2.2 确立“双向型”图书馆服务理念,使图书馆的文献价值从“被动性”服务转化为“主动性”服务
  事实上,特色服务主要是通过“主动性”来体现的。例如:对于图书馆的普通管理员工来说,建立常来读者的情况登记或情况反映,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与整理,就可以形成“读者档案”,它的价值不仅在于提高图书馆自身的荣誉和形象,还可以为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进而可以显示出“图书馆学”以及“情报学”的学术价值。通过向相关人员(包括潜在读者)发函推荐特色文献与特色问题,实行月度登记制度,定期统计分析,及时与常来读者进行交流沟通,了解他们对特色管理的意见与要求,这样完全可以为一些日常的采编、流通等工作提供计划与总结的资料。也可以根据某些重大科研课题和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的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跟踪服务,开展信息的检索、整理、分析,及时提供准确、全面的学术信息。
  2.3 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特色需求,开展“个性化”服务方式
  在当今的社会里,文献资料本身以及馆藏方式本身就具有“个性”特征,所以,个性化的服务就体现在“因馆而异”和“因需而异”等方面。例如:就学校而言,一年一度的学生毕业论文的整合、归类、存档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工作,而如何发挥它们的作用就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化了的服务模式,图书馆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或通过邮件发送的方式达到某种秩序,也可以通过一个独立的服务窗口来达到规范管理。再如:对于刚进校的大学生来说,学科与专业的特色不甚明确,图书馆的馆藏方式与服务方式也不太清楚,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重要部门的学校图书馆就应当要主动地开展具有校园特色的EMAIL地址发送提醒业务,将已经有的具有专业特点的文献、期刊杂志、影像资料、入藏新书等通过邮件进行提醒。此外,由于许多大学里的文科院系已经开设了“文献检索”以及“信息检索”这样的课程,而任何形式的“检索”都逻辑地包含了信息所需者的“提问特征”和“标识特征”,也逻辑地体现出了一种应用过程,[5 ]所以,图书馆还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潜在的资源优势来发挥自己的教育主导功能,通过让学生来图书馆进行实习的方式,一方面让学生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图书馆的文献特色,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机会让学生提出一些应当要改进的方面。
  2.4 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学术动态信息服务
  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到各个学科的学术前沿,就必须要有一定的学术导向,立足于专业与学科的倾向性,通过国家级、省级、院级的重点项目的资金扶持,最大限度地调动科研人员与师生员工的积极参与,达到特色化服务。例如:科技查新服务。“查新”是针对某一特定的研究课题进行的,首先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等手段查出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与该课题相关的文献;再对查出的文献与被查的课题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被查课题的新颖性、先进性进行判定。开展这种具有特色的网络服务可以防止学术研究方面的一些腐败行为,当然也可以节省一些不必要的检查、督导工作所需要的成本,真正做到防微杜渐的效果。只要我们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根据馆藏特色收藏,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对网络上信息资源进行筛选、分类的工作,就完全可以达到“学术导向”这一目的。精选有效的信息,建立起一个依托传统馆藏文献管理和网上信息服务系统,使网站成为一个具有特色的并具有系统性的数字图书馆。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多样化了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特色化了的社会,特色文献和特色服务,不仅是图书馆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现代图书馆建设的一个基本思路。从系统性的角度上说,二者既相互促进,也相互制约,只有建设与开发具有本馆特色的文献资源,提供具有本馆特色的文献服务,才能在这样一个信息社会中发挥自己的功能和作用,才能够与具有其它特色的图书馆之间进行资源共享,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当今的文化研究这个大学科领域里,为了能够真正地使文化研究走向深入,就必须要首先立足于文化的多样性认识以及多元化特点的把握方面,只有在这样的视野中,才可以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说,越是具有特色的,才越能够体现出图书馆学科的系统性,正如“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属于世界的”。
  参考文献:
  [1]孙美堂.从价值到文化价值——文化价值的学科意义与现实意义[J].学术研究,2005,(7) :44—47.
  [2]韩海涛.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图书馆杂志,2003,(3).
  [3]李雪君.开展专题服务,促进图书馆发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3).
  [4]张向荣.知识经济时代标准信息服务模式的创新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9,(1).
  [5]夏立新等.数字图书馆导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168.
  
  作者简介:韩娟芳(1977-),女,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
其他文献
采用钢结构装配式结构,设计了一种能在现场快速组装的移动变电站基础,可实现设备基础的重复利用,降低基础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既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用电需求,
通过在两个防火墙之间运行RDMP协议,实现在主防火墙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业务被自动引导到备防火墙上继续处理,提升了网络的可靠性。通过对RDMP的深化应用处理,构架双防火墙之间
仿拓扑群是拓扑群的一类推广,具有很多与拓扑群相似的性质,对仿拓扑群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引入更多相关的结论。文中通过G.I.Katz著名定理进一步研究了仿拓扑群及其嵌入的相关性质。
文中指出了现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深入分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种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在供用电技术专业部分班级开展"四创"专项活动,初步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分析40例脑梗死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与预防护理措施。结果: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治愈和好转共38
研究坝基岩体工程地质特性的分区(带)特征及控制因素,用系统工程中的层次分析方法,提出用工程地质特性权数I和Id评价岩体,指导工程设计、坝基开挖深度、处理范围等。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的新方法与效果。方法:慢性支气管炎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25例,综合组2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综合组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回顾性分析两
一、学法教育的重要性教学指的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两个方面 ,教有教法 ,学有学法 ,尽管学生可以不研究教师的教法 ,而教师却不能不研究学生的学法 ,若只重视教法研究和探讨 ,
目的:观察盐酸帕洛诺司琼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方法:44例接受含顺铂或蒽环类药物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采用盐酸
冯羽,江苏南京人,毕业于日本国立岩手大学研究生院,地域文化学硕士,客员研究员。香港浸会大学(HKBU)访问学人、客座讲学,美国加州州大学(SDSU)比较文学客座教授。现为南京晓庄学院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