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统一大业》教学设计

来源 :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ai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分析
  新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的重大历史意义。
  据此,本课内容是我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又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学习本课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其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因此在整个历史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本课属高一教材,学生在初中的历史、政治和语文学科中曾经学过;在平
  时的生活中也有所闻,学生对本课知识有一定认识,有些问题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阐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过程,掌握其特定的含义,理解其为什么能成为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理论构架。
  (2)了解港、澳、台问题的由来,认识我国对台的方针。
  (3)分析我国为什么能收回香港、澳门;分析目前阻碍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问题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学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交流与合作”,体验成功学习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港澳回归的庄严气氛,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强化学生的国家统一意识,激发其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祖国的罪恶行径。
  (2)认识邓小平的创造精神和非凡智慧。
  4、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标要求和本校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1)教材重点:结合高一学生情况,确定本课重点:“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2)教材难点: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的不同。
  5、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音视频材料、准备学生课堂导学学案、指导学生预习。
  四、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3分钟)
  播放音乐《七子之歌》,营造特定的情境与氛围,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探究的欲望,体现祖国人民对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与要求。
  {提问}闻一多在《七子之歌》中所呼唤的七子是指哪七子?如今都回家了吗?(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深入引导}那么香港、澳门是怎么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海峡两岸的关系如何?祖国统一大业能否实现?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设计意图:用歌曲导入,形象生动,能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讲授新课(32分钟)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浏览教材内容,构建本课的知识结构。
  导学框架
  一、统一之由:港澳台问题的历史由来
  二、统一之策: “一国两制”的提出(形成、内涵、意义)
  三、统一之路:香港、澳门的回归(意义)
  四、统一之望: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内容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也使学生在学习思路更加清晰。
  情境探究一:统一之由————港、澳、台问题
  设计问题1.根据所学内容回答:港澳和台湾问题是如何形成的? 让三个学生分别回答后,由老师作以指导。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和知识前后联系的能力,为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作一铺垫。
  深入设问:设计问题2:
  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方式:讨论(各组派一个代表回答)
  设计意图: 锻炼学生合作探究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港澳回归作好铺垫工作。
  教师过渡设问3:怎样解决港澳台问题?(学生通过预习课本知识,很容易带出“一国两制”这一概念)
  情境探究二、统一之策——-“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问题1:什么是“一国两制”?
  问题2:“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如何形成的?
  方式:阅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概括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思考、分析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展现欲,充分调动学生开动大脑,这样还课堂于学生,鼓励学生学会恰当地展示自己,学会合作,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的前提,两种制度,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也就是邓小平所说的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过程内容复杂,处理起来感觉比较枯燥,采取图表这一方式一方面使学生对一国两制的形成过程有了系统的认识,另一方面与前一问题讲解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保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设计3:如何评价一国两制构想?(讨论)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国力提高对国家统一的作用。为下一步台湾问题的学习作好铺垫。
  情境探究三:统一之路——港澳的回归
  1、打出《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图片,请同学感受关于香
  问题针锋相对的谈判过程和认识到国家发展才是硬道理。(播放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话)
  问题设计1:简述香港回归的过程。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提高了同学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同时体会到邓小平的伟大智慧。
  2、[播放香港回归祖国的视频]:1997年7月1日,香港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让我们共同来回顾这一令人难忘的时刻。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播放,让同学们亲眼看到了祖国的统一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看到了回归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同时让学生体会祖国的强大,从而激励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读书。   (接着指出):香港问题的解决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范例。展示有关澳门回归的图片
  展示问题2:简述澳门回归过程。
  设计意图:学生感受澳门回归的光荣时刻,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同感受到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锻炼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
  过渡设计3: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有何意义?(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开放的思维意识、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更加深入理解祖国统一的意义,认识科学理论指导正确实践的关键作用,为引导学生探究一国两制理论作铺垫。
  问题设计4: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的原因
  A“一国两制”构想合理,照顾各方利益,为中、英、港各方所接受。
  B改革开放的实行,国家经济实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了。
  c港澳人民心向祖国、渴望回归。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判断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境探究四、统一之望: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时政图片分析,大体概述海峡两岸的发展关系:
  隔绝(1949-1979年)——暖风(80年代)——寒流(90年代)——契机(2005年)
  综合探究:有人说:“台湾不久的将来很快就能实现统一”;
  也有人说:“台湾问题纷繁复杂,难以实现统一”。
  问题设计:你同意哪种观点,台湾问题解决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
  方式:分析材料,归纳。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示台湾问题解决的不利和有利因素,指出,台湾问题的解决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在中国政府和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坚信台湾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和平解决。
  知识总结,情感升华(3分钟)
  1、小结: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理论从最初针对台湾问题提出,到香港、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创造了一个用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崭新模式。从香港回归到澳门回归有力地证明,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我们的民族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也有力地证明,实现祖国统一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唯一正确方针。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必将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情感升华: 投影出示余光中的诗《乡愁》,并配以朗诵,学生在朗诵声中体会此诗所反映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练习巩固和课后拓展练习(2分钟)
  练一练:见幻灯片(充分体现教学的重难点)
  课后拓展练习:
  1、香港、澳门问题的顺利回归和台湾问题的新发展对我国的经济文化事业有什么影响?(从我们身边说起)
  2、《你知道我在等你吗?-给台湾中学生的一封信》
  (以上题目任选)
其他文献
[摘要]许多家长认为 :“现在孩子小,等他长大了自己会劳动”这一错误的观点,使孩子难以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其实,孩子进幼儿园后,老师就要引导孩子慢慢懂得怎样讲卫生、爱清洁、怎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怎样帮助小朋友和从事一些扫扫地、擦桌椅等公益劳动等等。这些自小养成的劳动习惯,对孩子来说,是会受用终身的。  [关键词]培养幼儿;养成;劳动习惯  从事幼儿教育以来,我非常重视
期刊
故事是幼儿最喜爱,也是语言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不仅能帮助幼儿发展语言,并且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然而,在以往的故事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孩子们在听故事时很认真,可是到提问时却有许多幼儿不感兴趣,以至影响对故事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究其原因,由于长期遵循讲故事、提问、再讲故事、总结含义的僵硬的教学模式,使提问偏于重复故事内容所致,还有在传统的故事教学中,教师一般利用磁带
期刊
[摘要]英语书面表达是高中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是长期困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难题。本文从“以积累词汇和把握英语句法为基础,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分文体对写作进行专题训练,培养学生对各种文体的语感;进行详细的写作步骤的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积累;专题训练;写作步骤  多年来,书面表达一直是高考英语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具备一定的审题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文章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际出发,探讨了一些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能力;培养  在我们现有的人教版PEP教材中,从三年级开始的每一册书里面的每一个单元以学生接触较多的生活片段作为学习的主题,教师将着重点转移到了学生对语言的运用上,尤其是口语交际。在课堂上我们越来越多的通过情境教学来培养学生
期刊
[摘要]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仅要老师好好地教,更需要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现从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方面对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参与;激发兴趣;学习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而新的时期又给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求实效,提高效率;减负担,降低能耗;点面兼顾,大面积提高教学质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幼儿教育到九年义务教育开始,长时间的课堂学习让学生被课堂所束缚在课堂中无法畅所欲言,怕说错、怕因说错而被取笑、即便知道也不会大胆的说出来等。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学生发言权,为了提升学生在课堂大胆发言,有自己的主见。笔者认为应该从小学语文的语言学习开始进行教育,通过语言实际的生活的运用与课堂的结合来让学生在课堂学会畅所欲言。所以笔者在这里提出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畅所欲言”。  [关键词
期刊
语文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学科,习作是语文综合能力的再现。学生作文能力的高低直接体现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成功的习作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习作水平,还有利于学生各项素质得到充分、全面、自由的发展。怎样做好作文教学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我认为: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必须指导学生学会捕捉生活;兴趣是习作的基础,必须有效地的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交流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平台,必须让学生学会交流;习惯是习作
期刊
观察方式:分阶段随机观察  观察对象:李一鸣;性别:男;出生:2007年11月  观察时间:2011年9月——2011年11月  一、个案基本情况  1、来自于教师的观察。  一鸣——本学期我班新来的最小的一名小朋友,记得他才来幼儿园时的情景,使我们老师都感到头疼。其表现为:  (1)一鸣来到幼儿园,还没进班就使劲拽着妈妈的衣服往后拉,当妈妈要走时,一鸣就嚎啕大哭,使妈妈无发离开。当老师要去抱他时
期刊
摘要:听力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言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之一,其意义和价值日显突出。为了加强对听力教学的理解和提高听力教学的质量,本文将从理论上探讨英语听力的基本要素,分析英语听力理解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并提出常见的听力教学策略。  关键词】心理机制;障碍;策略  语言的听力是语言交际功能实现的最重要途径。我们学习英语也是用来交际的,因此,作为英语教师,有必要探
期刊
[摘要]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实践,通过深入分析小学教师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课堂提问途径,以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程改革既要改变教师的教,也要改变学生的学,同时也改变了教材内容呈现的方式。虽然新课程给教师带来了新观念、新思路、新手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