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现代诗歌教学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2009shan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诗国”,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诗歌对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和陶冶美的心灵,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等等。因此常吟诗,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想象,还可以提高我们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本文就现代诗歌的教学谈谈个人的感受和见解。
  一、找准感情基调,抓住诗歌的灵魂
  一首诗的感情基调,朗读前一定要悉心分辨,加以确认。然后,投入相应的情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加深情感体验,以致共鸣。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首是诗就像肖邦的一首小夜曲。全诗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诗的第一节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二节在音节上像是小提琴满弓演奏欢快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因此,朗读这首诗宜用轻柔舒缓的声音,读出诗歌饱满含蓄的情感。
  我们朗读时,既要把握诗歌的整体特色,又要读出语调的起伏变化,同时,还要注意变化中的和谐统一,从而充分感受诗歌的和谐美。例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表达的是热爱祖国这个古老的话题,诗人在诗中抒发的爱国之情、对祖国命运的忧虑和诗人自身的使命感紧密相连,因此,基调统一而富于变化,体现出先抑后扬,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变化特点。诗歌的第一、二节调子悲哀低沉,第三、四节则逐渐变为欣喜高昂,结尾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读时要处理好这种大喜大悲大跳跃,要自然连贯,不能突兀生硬。
  朗读者对作品理解越深透,表达就会越到位;反之,就会苍白乏味、甚至走调。理解有助于朗读,反复朗读又能加深理解,二者相辅相成。
  二、注重意象分析,是解读诗歌的突破口
  诗歌作品的意义常常由意象来表答。诗歌意象分析是解读诗歌作品的突破口。分析意象,就是分析文学物象中所蕴含的意义,正如艾略特所说:“表情达义的唯一方式,便是找出意象,即一组物象,一个情景,一连串事件,这些诉诸感官经念的外在意象出现时,该特别情意便马上给唤引出来。”
  首先,抓住關键词,捕捉到意象后,要理解意象的意义。《再别康桥》中,诗人选择了色彩较为绚丽的“云霞”“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寻常意象,向读者展现了康桥的秀丽风光,给人以视觉上美的感受。
  其次,要体悟意象的象征意义。比如《死水》中“死水”的意象,《我爱这土地》中“鸟”的意象,《赞美》中“农夫”的意象。这种体悟需充分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和联想,自主讨论,实现艺术的再创造。一般需要结合创作背景寻找“诗眼”来理解和把握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找到“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诗眼,就明白艾青借“鸟”的意象是来表达对土地的热爱。
  三、发挥想象和联想,调动形象思维
  诗中的世界已不同于实际生活中的客观世界,他们总是经过诗人有意无意的“改造”,投上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中的感情色彩,要理解诗人的感情,首先得进入诗中的世界。每一篇诗作都是客观世界在诗人心中的再现,或多或少地打上了诗人自身思想感情的烙印,读诗必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诗人心中之诗——纸上之诗——读者心中之诗。所以鉴赏诗歌首先应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诗歌的内涵,品味诗情画意。这中间有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联想和想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如“请同学们团上眼睛,仔细聆听诗人的深情絮语,看看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了哪些画面?”并让同学们描述出自己头脑中的画面,经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同学们大多能结合诗歌内容有所想,有所说,当然学生此时所说的已不完全是诗之内容了,而总是带有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了。
  现代诗歌教学中,通过这样的训练,既活跃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使他们更好地品味了诗情画意,又培养了他们口头描述的能力。学生在联想和想象中,加进了自己的感悟,又不同程度地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
  四、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获得独特的生活和情感体验
  教学现代诗歌时应注重引导学生注意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当然这里的生活包括社会、自然和人生三方面。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习诗歌,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让他们自己说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从而更深刻地领悟诗歌的内涵。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故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诗人以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诗歌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诗歌内涵的与众不同的独特体验,也许创造性的火花就此而迸发。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设置这种机会。如问:请把你喜欢的诗句向同学大声朗读出来,并说明喜欢的理由;请找出你认为写得较好的诗句或词语,并简要说明原因。经过我的多次实践,这种情况下学生皆能有所发现并不时有精彩而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对词句的理解,往往具体而深刻。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的个性皆能得到张扬。我们有时可以在找准整首诗歌的关键之后,再找一个小的,贴近学生生活、情感的切入点,作为进入一首诗的楔子。
  要尊重学生对作品独特的个性化解读,甚至要引导学生有独特阅读体验。新课标指出“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鼓励学生积极的,富有创意地构建文本意义”,诗歌尤其如此。下面是我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一诗中学生对第一节诗的解读。“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端坐在木桌前。如豆的灯火映照着他那双湿润的眼。窗外,清冷的月光如泻。他正在小心翼翼地粘贴着一枚小小的邮票。信封上,是他母亲的名字——他给母亲写些什么呢?是叙说离家求学的艰辛,还是追忆儿时盘恒母亲膝头的亲密?是倾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怀,还是应答母亲日日村头槐树下的翘盼?……他还在恭敬地粘贴着,他粘贴的哪里仅是邮票,是母子身处俩地遥相思念的亲情!他邮寄的又哪里仅仅是信,他邮寄的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拳拳赤子之心!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这正是一个少年——如烟如梦的乡愁啊!”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主动迎合时代发展潮流,满足课程思政的要求,相关高校必须深入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始终秉持育德与育心相统一的原则,明确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找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点,有助于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真正意义上做到立德树人。因此,本文以课程思政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目标为切入点,进一步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要点在课程思政的融入进行分析,旨在全面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
本文对海运规章英语的汉译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采用举例和比较的方法,对规章英语中若干常见的条款和措词的汉译作了说明,同时,也对现有的某些规章英语的汉译本中所出现的文
◆摘 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基本的思想政治与道德品格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与正确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形成远大的理想信念,还应该成为学生心灵的港湾,做学生的心灵导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以生为本;学习信心;意志品质;团结合作  在基础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成为了判定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在当下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和立德树人教育的背
本文结合工作实践,选用适当的方法对不同矿物中的金进行分离富集和分析测试,为地质勘探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多年来分析测试工作者根据金的赋存状态、含量范围、分布规律研制
“好人”、“坏人”和“正面人物”、“反面人物”是人所常有的观念,似乎无可怀疑。其实只要稍一细想,就会发现这种分类法简单了。如果正反为对立的两方,则每方都可称对方为
本文以北京图书馆藏《石田稿》稿本为基本素材,参证相关书画文献,对沈周堂弟沈橒的生平作了比较细密的考辨,勾勒了沈橒如何从一位天才式的少年画家,沦落为仿制堂兄绘画的三流
◆摘 要:众所周知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钢琴即兴伴奏是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钢琴伴奏主要指的是应用钢琴为舞蹈和演唱伴奏,这样一方面可以歌曲创造一个很好的音乐环境,另外一个方面,还有助于对于学生进行节奏训练,培养学生乐感,从而帮助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基础,据此本文对于钢琴即兴伴奏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希望更多的教师意识到钢琴即兴伴奏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很好的
文章介绍小波包分析的基本原理和两种阈值去噪方法,并把小波包去噪方法应用到河北平原地面沉降GPS监测数据处理中,仿真实验表明,小波包去噪是一种有效的去噪方法,其效果优于
结合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规定,本文介绍了矿石加工选冶性能试验(可选性试验)程度的分类、试验成果的作用,以及矿产勘查各阶段对矿石加工选冶性能试验的基本要求.从矿物加工
◆摘 要: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讲的大部分东西理论知识比较多,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课堂,学生感觉到道德与法治课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一旦学生对这门课失去了学习兴趣,他们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因此为了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课堂效率,首先要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  ◆关键词:教学;兴趣;措施  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老师的权威,注重老师的讲,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节课中,老师讲的大部分东西理论知识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