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舞蹈创作的发展趋势引发的现实思考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mael1234567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舞蹈,是一种人体的动态造型艺术,同时它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远古时代,人们的舞蹈活动来自人们对丰收的喜悦、先祖的缅怀、大自然的敬仰等的情绪宣泄,渴望通过这种能使全身、心投入的方式来连接那不可測透的神秘领域。从远古人类自发的舞蹈行为到现当代舞蹈的创作与表演,无一不是人们对内心深层情感世界、思想内容的表达。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舞蹈创作这种规范的,具有一定程式的行为,便顺其自然的成为了舞蹈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本文就舞蹈创作的发展趋势而引发的现实思考对当今的舞蹈创作现象,做一个初步的探讨,以期找到真正意义上的正确创作道路。
  【关键词】创作;趋势;方向;人民
  随着现当代艺术文化的更新,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国家对文艺事业发展的重视,舞蹈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与关注。与诗歌、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相比,舞蹈这种包含了视觉、听觉的综合表现性艺术,就显得不那么单调,而更多的是给人们了一种综合的审美体验的满足感。而舞蹈的创作活动,作为舞蹈艺术表演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不仅能够生动地表达艺术创作者对生活的感受与理解,也间接地引领了艺术欣赏者的审美倾向。
  一、舞蹈的创作
  (一)“外在”的内心世界
  舞蹈的创作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体会,通过“人体”这种特殊的艺术载体,来反映出艺术家对生活中点点滴滴、形形色色的人或事的感触。每个舞蹈艺术家都有着不一样的性格、爱好、文化修养及生活经历,从而创作出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究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通过作品所表达出的思想与情感,来引起欣赏者及观众心理、情感、道德观念上的共鸣,这也就达到了舞蹈艺术家的创作目的。例如舞蹈作品:《休·诉》,该作品清晰的描绘了当一个女人在收到丈夫决绝的休书时内心的悲哀与伤痛,没有过多言语的表达,仅仅利用一面写有“休”字的手帕,就完整的交代了整个故事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使观众在欣赏过程中不由自主的产生一份对她的同情与怜悯。试想此时台下恰巧有位经历过离异的女性同胞,那么她可能会更加的感同身受,甚至会有一种那就是她的真实感觉。再如舞蹈作品:《中国妈妈》中,创作者对母爱的敬仰是利用一群妈妈抚养一个日本小女孩的故事情节间接表达出来的,从故事表面来看,它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博大的胸襟与善良的品德,从情感层面来讲它是赞扬母爱的伟大。创作者将“母爱”这种难以用语言文字难以表达的真实的爱,利用舞蹈语言呈现在观众的眼前,相信任何人看了都会有所感触,从而内心产生对母亲深深的感恩。显然,这样的作品是受到大家接纳并认可的。
  (二)艺术“混血儿”
  当今的社会,任何事物都讲究“创新”二字,既要将古人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保继承下来,又要跟随时代的步伐注入新鲜血液,正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传统,发展创新”。同样,舞蹈的创作也要遵循这个规律,如何创新?怎样创新?将是各艺术家们要去探究的问题。
  1.中西结合
  知名的芭蕾舞剧《白毛女》是舞蹈中国民族舞与西方芭蕾舞结合创作的最好典范。《白毛女》本讲述的是中国解放前华北农村亿万农民在旧社会备受压迫的艰苦岁月,通过喜儿、杨百老、黄世仁等不同阶级身份角色间的悲欢离合的故事情节,而缔造的革命现实主义电影,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风格。后由电影改编的芭蕾舞剧《白毛女》使用了西方芭蕾表演艺术来描绘了中国的民族故事,最早由松山芭蕾舞团制作,引起了较高的反响,后成为多个芭蕾舞团的经典保留剧目。
  2.民族性与现代性融为一体
  舞蹈来自于生活,来源于民间。民族民间舞蹈中许多有反映劳动生活、反狩猎、宗教祭祀等的舞蹈形式,是人类生活的真实反映,其不仅反映了中国舞蹈文化的源远流长,也体现了中华各族人民鲜明的民族精神。在编创过程中运用现代编舞技法,舞台灯光设计,结合传统民族民间舞蹈元素,丰富舞蹈语汇,创作出新的符合现当代大众口味的舞蹈作品。
  二、现当代舞蹈创作的发展趋势
  (一)真的是“假的”
  随着社会与科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高科技时代已经到来,各式各样的电子热浪一波接连一波,不断的冲击着现代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舞台上,LED荧屏取代了笨重的布景,各样的声效合成代替了台下的敲锣打鼓,华丽的服装、道具让人眼花缭乱,声控技术运用到了计算机编舞过程中,甚至各自两地都可采取远程合作的编舞模式。这一系列的迹象表明,高科技的利用,显然已成为舞蹈创作的一大趋势。然而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导致人们也越发贪懒,一些舞蹈的创作开始依赖于这些先进的技术媒体,假借高科技外表的富丽堂皇,来使观众达到眼目与视听的多重愉悦快感。舞蹈的创作没有内在的表达,只有外在华丽的外表,直白说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空壳。当观众走出剧院,再次回想,可能也就只记得某段音乐很悦耳,某套服装很特别等一些外在现象,可能不再有更多的感触,那么内心的那种与创作者情感上的碰撞去哪了?如此看来,单纯追求美好的外在体验,恐怕只会让舞蹈艺术成为“3D动画”吧。
  现当代的舞蹈创作强调作品的原创性,也正因如此,有些人为了达到某种利益而出现了舞蹈作品的模仿、抄袭、剽窃等行为,显然这不是一种不健康的发展态势。舞蹈的创作,必须结合舞蹈家的亲身体会有感而发,而并不是为了达到某种功利性的目的而移花接木,酿成创作悲剧。
  (二)“高大上”与“接地气”
  所谓“高大上”是现代人们对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简要称呼,既包含褒义又有一种贬义在其中。用这样一个词语来形容舞蹈创作也许不大贴切,但现当代呈现出的作品形式除了这个词语外,也不知如何表达了。人们对电子产品高端技术的依赖,以及“外貌协会”的社会风气等的种种因素,导致了创作者过分注重外部装饰,忽略了内在情感思想表达,似乎排场够大,人数够多,布景场面够豪华就可以震动人心,致使舞蹈作品成为了一个漂亮的空壳,缺乏内在的文化涵养与情感注入,这样的创作理念未免太过狭隘。那么“接地气”的舞蹈创作是否就可以深入人心了呢?说到“接地气”,不由自主会的浮现出“土”这个概念,其实不然,试想舞蹈的创作更深的去贴近生活,贴近人民,贴近老百姓,那么舞蹈作品将会被更多的人认可,广场舞为什么受到那么多人的追捧,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它简单易懂,够“接地气”。   三、舞蹈创作的准确定位
  (一)舞蹈还是人民的吗
  记得有次观看被炒作的很火的一部所谓的“电影大片”,兴致勃勃的进去,出来却是一片茫然,与周围人探讨,大家都表示看不懂,更让人想不通的是该电影还在没过多久的电影节上获奖,这是怎样一种现象?是观众的艺术修养太过浅薄,还是所谓 “大片”就是让你看不懂。该现象同样存在于舞蹈艺术活动中。现今五花八门的舞蹈比赛的开展,促使了大批作品的涌现,可喜的是其中出现了不少优秀的舞蹈作品,充分向我们显示了现当代舞蹈艺术的强大的后续力量,而可惜的是,也有不少作品不尽人意,让许多观众表示看不懂、无厘头,舞蹈不是最清楚直白的情感表达方式吗,这一点,舞蹈创作者应该反思。有人将生活比喻为艺术创作的土壤,任何的舞蹈艺术创作只有深深的扎根在生活这片土壤中,才能开出艳丽的花朵,也就是说要加强舞蹈艺术同人民的血肉联系。舞蹈是人民创造,最终还是要归向人民,观众对舞蹈作品的欣赏,实际上是创作者与观众的间接交流活动,一个舞蹈作品被创作者创作出来,其实还不算是真正的完成,只有该作品被观众接受并认可,并在观看过程中经过感受、想象进行艺术的再创造,使该作品中的形象活在观众心中,这时舞蹈的创作活动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成,也可以说该作品的创作是成功的。所以舞蹈的创作要时时刻刻与人民联系起来,不要变成海市蜃楼,渴望而不可及。
  (二)舞蹈创作的前进方向
  舞蹈艺术的发展前景是光明而美好的,舞蹈创作的前进方向同样也是我们所向往的,好的舞蹈创作会推进舞蹈的发展,它决定着舞蹈艺术的前进方向与观众的审美趣味。不论舞蹈作品的创作动机是要批判恶势力也好,宣扬正能量也好,它永远也离不开“以人为本”的中心导向。艺术作品的生命,开始于他被观众或欣赏者理解、接受、认同,与现当代人的审美标准相吻合,并产生精神与心理上的共鸣之时。所以,舞蹈的创作不能再过分追求表面的外在的装饰,画龙点睛是刚刚好,画蛇添足则太多余。当我们的祖先“手舞足蹈”地来表达他们最强烈的情感时,舞蹈就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舞蹈来源于生活,被艺术家提炼、创造、加工为艺术作品时,它高于了生活,当作品呈现在观众眼前供大家欣赏时,它将会回归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舞蹈创作要始终本着“艺术是广大人民的”的前进方向发展下去,我相信,舞蹈艺术终将展现出它耀眼的光彩!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北京: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6).
  [2]张居淮.当今中国舞蹈创作的趋势[J].艺术教育,2007(4):10-11.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条件要求日益提升。要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和谐发展,必须在促进城市建设和有效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园林绿化施工。园林绿化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温度、去除噪音等有点,是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此外,园景绿化亦可为市民提供一个舒适的健康场地,在建设健康城市过程中,园林绿化是起着关键性作用,也是整个城市的景观。本文针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和养护管理技术开展分析研究。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儿童钢琴教材《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无论从销量还是使用口碑上都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欢迎。笔者以教程的教学内容为研究对象,认为将钢琴技术融入乐曲,注重知识点之间的相互构建,添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是这部教材成功的原因。而注重儿童的音乐听力和创造能力是这部钢琴教材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菲伯尔钢琴教程;教学内容;启示  近些年,随着钢琴的普及以及对外音乐交流的频繁,针对于儿童学习钢琴的启蒙教材也是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善,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较之前更加严格,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自己居住的环境也更加的绿色环保。在室内设计中应用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趋势越来越普遍,建筑室内设计人员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遵循自然规律与当地实际情况,进而设计出既满足客户需求又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室内设计作品。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建筑室内设计中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应用情况,以供参阅。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本文以印象主义音乐和美术中最为著名的人物——德彪西和莫奈,阐述印象主义美术的发展概况说明音乐和美术发展中的一些异曲同工之妙。以德彪西具有组图性质的交响素描《大海》和莫奈的《卢昂大教堂》组图为例,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印象主义;音乐;美术;德彪西;莫奈;组图  一、印象主义美术  (一)起源  “这是一幅什么画?瞧瞧目录。”  “《日出·印象》。”  “印象,呃,我知道了。我刚刚
期刊
【摘要】对于艺术来说,其认识的深度是无限的。在声乐演唱和学习中,如果想让声乐作品成为有声、有字、有情、有形的“活”的歌唱艺术,就需要表演者对其作品的“原始形态”进行艺术加工。它关系到演唱者是否会唱歌,是否能真正把歌词和音乐紧密联系起来。本文将以《梁祝新歌》为例,对声乐演唱与学习中,如何演绎艺术歌曲作出简要的论述和分析。  【关键词】艺术歌曲;情感处理; 声乐演唱  艺术歌曲是声乐学习中非常重要、普
期刊
【摘要】古筝是我国传统的乐器,有很强的感染力。其精妙绝伦的技法以及饱满深情的情感表达一直深深的吸引着听众。演奏者通过高超的技法和精准的情感表达达到与观众共鸣的状态。本文就以青年演奏家刘乐的《袖梦》为例,分别分析古筝的演奏技法和情感表达,最后阐述古筝演奏技法和情感表达的关系。  【关键词】古筝;演奏技巧; 情感表达;《袖梦》  古筝是我国传统的民族器乐,历史悠久,具有强大的艺术表现力以及情感渲染力。
期刊
【摘要】本文以昌吉学院的教学模式为例来进行分析,研究小组课在昌吉学院音乐系声乐教学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音乐教育;声乐教学;小组课;可行性  一、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音乐教育指是通过音乐改变人的思想情感、思维方式,提高知识技能、丰富生活活动的一切教育。狭义指学校的音乐教育按照必须的社会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音乐教育中的学校音乐教育可分为学前音乐教育、基础音
期刊
【摘要】武满彻的创作晚期,逐渐走向平稳,作品风格日趋简洁,内敛。在晚期作品中,有一部分是描写客观意象的万物,如水、风、雨、树木等;还有一部分是抽象意象的世界,如数字、梦等。作品《梦/窗》(Dream/Window)便是作曲家对自然、心灵的深刻体会所产生的感悟,在这首作品中,无论从乐队编制,还是个性化的管弦乐处理,都展现出了与古典—浪漫主义配器风格不同的一面,本文通过对《梦/窗》管弦乐写法的技术分析
期刊
【摘要】歌唱艺术家的演唱本身就是二度创作的过程,本文将探讨歌唱艺术家在歌唱艺术中,如何把自己对音乐的美好认知,通过歌曲演唱的形式,将作品的精神内涵演绎出来,以达到动情与动听的效果,并以此供同行交流、切磋之用。  【关键词】歌唱艺术;二度创作;艺术家  歌唱艺术中二度创作是指,将歌唱作品用演唱形式表现出来,而静态的曲谱和歌词,如何用歌唱的形式声情并茂的表达出来,就需要艺术家进行二度创作。二度创作水平
期刊
摘要:现在,城市发展比较迅速,城市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当地政府开始重视城市建设工作,为了缓解城市内的环境,净化城市内的空气,当地政府开始建设风景园林。在建设之初,当地政府要确定园林修建的位置,并做好前期考察工作,结合考察的结果进行设计。在设计时,设计人员要注意园林内的地势,不要将地势设计的过于平坦,因为这样会影响风景园林的美观性,如果遇到暴雨天气,雨水无法及时排出,会破坏路面结构,缩短路面的使用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