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嫩盐碱草地紫花地丁根围AM真菌多样性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w1339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形态学鉴定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的方法,对松嫩盐碱草地紫花地丁根围土壤中AM真菌进行调查.形态学共鉴定出11属30种AM真菌,其中球囊霉属(Glomus)种类最多,共9种.以科学性为前提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紫花地丁根围AM真菌种类,通过高通量测序共得到7属103种虚拟种(Virtual taxa,VT):球囊霉属共82种,近明球囊霉属(Claroideoglomus)共10种,类球囊霉属(Paraglomus)共5种,多样孢囊霉属(Di-versispora)共3种,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双型囊霉属(Ambispora)各1种.进一步得到了球囊霉属为松嫩盐碱草地紫花地丁根围土壤AM真菌优势属,Glomus sp.VTX00222为优势种.通过形态学鉴定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相结合,弥补单种方法的局限性,提高结果的科学性和多样性.
其他文献
冻藏技术是一种被国际上公认为最常用、最安全、最高效的储运技术。冻藏可以通过降低组织中的水分活性,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减少酶的活性,从而达到延长储藏期的效果。果蔬组织普遍含水量较高,在冷冻过程中比动物组织更容易形成冰晶,使果蔬在冻融后出现褐变、汁液流失、软化等品质劣变。目前果蔬冻藏相较于保鲜技术还不是一种主要的果蔬贮藏方式,但该技术发展前景良好。本文从果蔬的冻藏技术、速冻技术、果蔬脱水冻藏技术及玻璃态贮藏四方面综述果蔬冻藏的研究进展。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研究对象,分析超高压(0.1、100、200、300 MPa)对大豆分离蛋白结构及其酶解4 h的产物在胃肠消化过程中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经200 MPa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结构变化较为明显,不同压力下的酶解产物随着消化的进行,消化液的还原能力、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抑制脂质体氧化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与其他处理组(0.1、100、300 MPa)相比,采用200 MPa处理的大豆蛋白酶解物在体外消化4 h时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最大,分别为96.8%和58.6%,消化5 h时抑制
目的:探讨定位腰椎斜扳手法结合超声引导下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术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腰椎关节突关节综合征患者74例,按照入组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37例,分别采用定位腰椎斜扳手法联合超声引导下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术(手法联合神经阻滞组)和单纯超声引导下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术(神经阻滞组)治疗。2组患者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均口服美洛昔康分散片14 d,并进行臀桥、单侧臀桥、侧卧提臀、卷腹、小燕飞等腰肌康复锻炼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神经阻滞术后2周、6个月,采用数
建立了水稻糙米、稻壳和稻杆中噁唑酰草胺及代谢物HPMFPA、HFMPA、6-CBO的残留分析方法。采用乙腈为提取剂,PSA和C18为分散剂的QuEChERS前处理方法,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在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下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噁唑酰草胺及代谢物在0.01~0.5 mg·kg-1添加水平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70.1%~108.8%,相对标准偏差为1.8%~11.9%。在储藏温度-18℃、储藏时间为32周的试验期间,噁唑酰草胺及其代谢物降解率均小于30
利用植物提取物作为生物活性化合物的来源,正成为提高肉及肉制品品质,延长其储藏期和增加附加值的有效途径。中草药提取物富含多种活性成分而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肉类工业。综述了中草药活性成分的提取研究及这些提取物的抗氧化、抑菌功效等在肉及肉制品的储藏保鲜中的应用,并对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与建议,以期为药用植物提取物应用于肉与肉制品的储藏保鲜提供参考。
以异丁烯作为标准物,绘制标准曲线,采用气相色谱法对1-MCP浓度进行测定。建立条件如下:柱温100℃,载气压力120 kPa,进样器温度130℃,检测器温度150℃,进样量2 mL。此检测条件下,异丁烯和1-MCP浓度与峰面积值均呈良好线性关系,可用于精确检测1-MCP气体的浓度。商品1-MCP释放条件为用水浸湿(或高湿度),释放速率与浸湿程度相关,干燥条件下不释放1-MCP气体。低温(0℃)条件对1-MCP气体的释放产生抑制作用,释放速率显著低于常温(28℃)条件。用保鲜袋包装青皮核桃并进行1-MCP处
1-甲基环丙烯(1-MCP)是一种乙烯受体抑制剂,广泛应用于果蔬采后贮藏保鲜行业。本文从1-MCP在果蔬体内的吸收、与果实内部生物大分子互作及其机制、残留量及其法规约定等方面对1-MCP在果蔬体内的药代规律进行了分析。从产品开发和技术应用的角度概括了1-MCP常见的产品形式和发展趋势,梳理了1-MCP与预冷技术结合、与杀菌剂联用、与果蔬风味形成调控技术复合使用等多效保鲜技术的研发情况。通过概括分析可以发现,1-MCP的安全性高,残留量低,但有关其在果蔬体内的代谢规律和对果蔬品质的不利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少,且
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是云南省分布面积最大的森林资源.为了解云南松和其变种地盘松(Pinus yunnanensis var.pygmaea)在云南省范围内的适生区分布特征,以358个云南松分布点、248个地盘松分布点和81个生态因子为数据源,应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Arcgis10.2平台对云南松和地盘松的适生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平格局上,云南松和地盘松的高、中适生区分别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2.92%和34.08%,二者的主要适生区重叠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3
根据110个分布点数据和19个环境变量,利用MaxEnt模型模拟气候变化下油松的潜在地理分布的时空格局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不同气候背景下,MaxEnt模型均取得良好的预测效果;在不同浓度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对预测结果贡献较大的环境因子为年均温、平均日温差、温度季节变化方差和年降水量.当前油松高度适生区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宁夏南部、湖北北部、辽宁沿海和甘肃东南部等地区;中度适生区分布以高度适生区为中心向外扩展,同时长江流域的沿途各省区都具有一定的适宜油松分布的条件.除RCP 2.
保山茜(Fosbergia shweliensis)为云南特有树种,分布范围窄,数量少.为了对保山茜实施有效的保护,了解保山茜天然更新的状况,以云南高黎贡山南段保山茜较为集中的分布区域为研究区,通过设置样圆对保山茜天然更新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保山茜的更新主要在以母树为中心的10 m半径范围内,种群分布格局(S2/m)为130.69,表明保山茜种群个体分布不均匀,幼树的分布是集聚型;(2)保山茜在10个样圆更新幼苗较多,但随着苗木龄级增长,数量急剧减少,长成小树或大树的苗木不多,不同龄级的更新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