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黑洞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800年以前,也就是拿破仑那个时代,英国剑桥大学学监米歇尔与法国数学物理学家拉普拉斯,用牛顿理论分别独立地预言了一种暗星。他们认为,天空中存在一类明亮的天体,像恒星那样大,或许还像恒星那样多。这种天体由于自身的万有引力极强,把自己发出的光都拉了回去,所以这类天体虽然很亮,我们却看不到。那个时候,光的微粒说占上风,认为恒星发射光,就像大炮射出炮弹一样,如果恒星的万有引力极强,就有可能把射出的光子拉回去。
  拉普拉斯在他的巨著《天体力学》第1版(1796年)和第2版(1799年)中都谈到了这种暗星,但在1808年出版的第3版中,他取消了有关论述。这是因为托马斯·杨于1801年完成了光的双缝干涉实验,否定了牛顿提出的光的微粒说,证明了光实际上不是粒子,而是一种波。拉普拉斯认为自己在微粒说基础上预言的暗星恐怕不可能存在了,所以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删掉了有关论述。
  此后学术界逐渐淡忘了拉普拉斯等人对暗星的预言。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39年。那一年,美国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和施耐德,在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研究中子星时,发现中子星有一个质量上限,超过这个质量上限的中子星将发生无限坍缩,最终形成外界看不见的暗星。这就是说他们用广义相对论再次预言了暗星的存在。有趣的是,他们得出的暗星产生条件和拉普拉斯等人给出的一样。
  不过,奥本海默并没有继续这一研究。这是因为不久之后“二战”就爆发了,他受命去研制原子弹,离开了天体物理的研究,从此再也没有回到暗星的研究上来。其他人也没有继续奥本海默开创的暗星研究。这是因为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一些著名学者都认为暗星不可能存在。他们觉得,暗星密度太大,太阳质量的暗星密度将达到每立方厘米100亿吨,这实在令人不可思议。当时,密度可达每立方厘米1亿~10亿吨的中子星尚未发现,已知的最密物质是白矮星上的物质,那也不过每立方厘米1吨左右。由于爱因斯坦等人的崇高威望,一般物理学家都认为自然界不可能存在暗星,因而没有人对暗星的研究产生兴趣。
  直到1964年,才有美国物理学家惠勒对暗星问题产生了兴趣。惠勒曾参加过美国的氢弹研制,和氢弹总设计师泰勒关系不错。他在泰勒等人的帮助下,用位于核基地的当时最好的计算机模拟了中子星的坍缩。模拟结果表明,坍缩成暗星是完全可能的。于是包括惠勒在内的一些物理学家重新开始了对暗星的研究。1967年,惠勒把這类暗星命名为“黑洞”,于是黑洞一词开始在物理界、天文界流传,并逐渐在公众中传播开来。
  广义相对论预言,时空弯曲的地方时间会走得慢。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的时候就指出,由于太阳表面的时空弯曲程度比地球附近大,所以放置在太阳表面的钟会比地球上的钟走得慢,因此太阳那里氢原子发出的光,在地球上的人看来会发生红移。天文观测证实了爱因斯坦的预言(参见2016年第6期本专栏“引力红移”——编者注)。
  广义相对论的研究表明,黑洞附近的时空弯曲程度非常厉害。放置在黑洞附近的钟,在地球上的人看来,简直慢到了几乎不走的程度。放置在那里的光源发出的光,红移几乎趋于无穷大,也就是说光谱线的波长几乎趋于无穷大。
  如果有一艘飞船飞向黑洞,地球上的人将看到,飞船越接近黑洞,就飞得越慢,飞船上的人的动作也越来越缓慢,逐渐趋于僵化。而且,由于时间变慢的作用,飞船的颜色也越来越红。最后飞船“冻结”在了黑洞的表面上,但看不见它进入黑洞。这些现象都是由于越靠近黑洞的地方时空弯曲得越厉害,在地球人看来,那里的时间进程越来越慢所造成的。
  那么飞船能否进入黑洞呢?实际上,觉得飞船进不了黑洞,是远方观测者(例如地球上的人)看到的景象。但是,远方观测者看到的时间进程,并不是飞船上的人真实经历的时间。飞船上的宇航员没有觉得自己的时间变慢,他觉得自己在正常地生活、操作,飞船正常地趋近黑洞,并且正常地进入了黑洞。那么外面的人怎么看到他没有进入黑洞呢?那是因为他的图像留在了洞外。我们在教室里看一个同学走出门去,他的背影一闪就从门处消失了。这是因为组成他背影的光子,一下子都飞向了各方,包括飞到我们的眼中,在门口处没有遗留下背影的光子。黑洞处的情况与此大不相同,那里时空弯曲得极其厉害,飞船进入黑洞时,组成它背影的光子被滞留在黑洞表面附近,只能一点一点地往外跑,越跑越稀,要经过无穷长的时间才能逐渐跑完。所以,远方的观测者将看到飞船的背影滞留在那里,飞船似乎没有飞进去。但由于背影的光子越来越稀,远方的人将看到背影逐渐变暗,逐渐消失在黑洞附近的黑暗中。
  前面说到,宇航员觉得自己的飞船正常地进入了黑洞,那么,他的遭遇又如何呢?研究表明,黑洞内部有一个奇特的性质,那就是“时空坐标互换”。在黑洞内部,原来用于表示半径的径向坐标r变成了时间,原来的时间t却变成了空间坐标。时间与空间不同,它有流逝性,有方向性。那么时间,的方向指向哪里呢?物理学家们认为,黑洞是由致密的星体(例如中子星)坍缩形成的,形成黑洞的一瞬间,物质的运动方向是朝向星体中心(r=0处)的,所以,作为黑洞内部的时间参量r,它的指向应该朝向r=0的“球心”。然而,由于,已不再是空间坐标,不再是半径,所以r=0也就不能再称为球心。那里,实际上是时间的“终点”,是时间终结的地方。
  由于时间的流逝是不可抗拒的,进入黑洞的飞船将不能停留,会不可避免地奔向时间的终点r=0处。其实,任何进入黑洞的物质都必须奔向该处。所以,黑洞内部,除去r=0那一点之外,全部都是真空。物质全部聚集于r=0处,那里物质的密度为无穷大。研究表明,在r=0处,时空的曲率也是无穷大,因此这个点被称为“时空奇点”。图1给出了球对称黑洞的结构图。这里画出的球对称黑洞(又称史瓦西黑洞),是一种最简单的黑洞。黑洞的表面r=2GM/c2,被称为事件视界,或者简称视界。
  在黑洞内部,由于,表示时间,所以等,面不再是球面,而是“等时面”,等,面上的各点,处在相同的时刻。由于时间的流逝是不可抗拒的,只能从“过去”流向“未来”,因此等,面成了单向膜。所以,如上所说,进入黑洞内部的物质,只能向r=0的方向跑,不能停留,更不能向,增大的方向跑。这一方面导致除去奇点r=0处之外,黑洞内部整个是真空,另一方面导致洞内物质不可能往外跑,更不可能跑出洞外。所以黑洞是一颗只进不出的星,任何物质都可以掉进去,但任何东西都不能跑出来。
  研究表明,进入黑洞的飞船,会很快到达奇点。广义相对论认为,奇点处于时间之外,所以进入黑洞的飞船和任何其他物质,都将很快处于时间之外。“时间之外”是什么意思,现在还不清楚。
  太阳质量的黑洞,半径大约3千米,进入这种黑洞的飞船,用不了1秒钟就会到达奇点,处于“时间之外”。当然,巨大的黑洞,例如星系级质量的黑洞(大约含几百亿、上千亿个太阳质量),进去的飞船和物质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抵达奇点,但这仍是一个有限的时间。
  那么,进入黑洞的飞船上的宇航员能看到什么呢?能有什么感受呢?研究表明,飞船上的人看不到前方的奇点,也得不到来自前方的任何信息,因为“前方”的信息只有逆着时间前进,才能抵达宇航员的眼中,而逆着时间前进是不可能的。宇航员只能感到周围的万有引力越来越强、潮汐力越来越大。靠近奇点时,集中于奇点附近的巨大质量,施加于宇航员和飞船的潮汐力会非常大,所以,宇航员和他的飞船都将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巨大的潮汐力撕碎,压入奇点,在那里处于时间之外。
其他文献
<正>2015年,JCB庆祝创立70周年,创新贯于JCB整个发展血脉,奔流不息。说起JCB创业历程,要从1945年10月23日讲起。那一天,约瑟夫赛瑞尔&#183;班福德于斯塔福郡的一间狭小车库里
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增长,地球的气候在迅速变化。数据显示,这些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使全球温度上升。过去的1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平均温度不断增长(UCAR,2015)。学生们作
目前,国内钢市开始下行,下游采购端的观望情绪在攀升,市场成交十分清淡。库存结束下降的走势,呈现小幅增长。商家心态悲观,不断降低报价以促进出货。有市场人生判断,供需的“紧平衡
纵观2012年.美国经济继续表现出低增长势头,原因是昂贵的石油价格以及财政悬崖政治僵局导致的政策不确定性使其付出了代价。尽管2012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出现了一些改善,增长略有
文章通过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分析了现在民办高校中服装设计专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发展提出了积极的教学改革建议。
地质学家通过野外采样、钻探、实验室分析和计算机模拟等手段了解地球的过去  地质科学家是从事地球结构和演变过程研究的科学工作者。他们通过野外考察、钻探等技术手段获取地球发展过程中遗留下的各种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物理化学分析和计算机模拟(图1),为人类揭示地球发展历史的谜底,以帮助我们在生产生活中能够更好地顺应地球发展的自然规律。  虽然地质科学与地理学、气象学、海洋学、生态环境等其他地球环境学科一
这期我们要谈一个看似简单的几何问题。这个问题是我多年以前偶然遇到的,它不仅答案非常有趣,而且寻找答案的过程非常有启发意义。当时我遇到的问题是:  如何将1个正三角形分割成4块,使其恰好能拼合成1个正方形。  这个问题的解答如图1所示。  答案很巧妙,是不是?很多人可能百思不得其解,见到答案后不禁会问:我们要如何思考才能够找到这个答案?这是相当睿智的一问。下面,我们就来还原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考过程。 
The Cover封面故事 向地层深处注入二氧化碳会引发地震:将二氧化碳注入地层深处为抑制全球变暖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但是额外产生的气压会引发地壳断层的滑动和折断,从而将掩埋的
虽然我国二手工程机械市场已经过十余年的风雨,但绝大多数用户的交易方式仍是个体对个体的方式,这与成熟市场中多层级分布的交易模式形成鲜明对比。市场的交易模式整体仍处在私
建设监理是8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参照国际惯例,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推行的一项科学管理制度.监理制已经成为我国工程建设的普遍管理手段,它为减少投资失误、提高工程质量、规范管理和与国际接轨起到了重要作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