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国大业到吃时下饭:文选、文话、文运

来源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tusc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检视中古时期文学选本编纂历史中的三个重要时刻,分别以南朝时期特别是公元6世纪的《文选》和《玉台新咏》、唐代特别是公元8世纪的唐人选唐诗、12世纪至13世纪的文章选本和一部兼“文话”与“选本”为一身的著作为代表进行论述.通过这样跨越不同历史阶段的长镜头观察,从选本角度出发,对比南朝与南宋对“文”的认识,可见“文的扩散化”,也就是说,在“文”的领域,发生了一种范式的改变.在中古时期,对“文”或者说“文学”的认识和四部分类中的集部基本重合,但南宋以降,“文”的疆域扩展到了被萧统排除在《文选》之外的经、子、史部,而且对儒家经典作出纯属修辞学方面的技术性考量.从表面上看来也许可以说“道”凌驾于“文”,但在实际上看来,在“四部”边界日益模糊的情况下,“文”呈现出扩散的趋势,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现代,促使我们对“文学”概念的生成、变化、发展进行自觉的思考.
其他文献
北魏经学制度多参袭魏晋南朝故制,然亦间有别创。例如在学校制度方面,刘芳等士人发掘出《礼记·祭义》中天子"四学"之说,在郑注的基础上结合北魏实际,创立了专收普通士庶子弟的四门小学,在宗经复古的同时,也呼应了太和改制强化门第、姓族的观念。不过,北魏改制也有未尽周全者,如阙里、京师并置孔庙,以及天子视学讲经礼的施行等,显示出北魏虽试图通过经学制度的调整彰显尊经复古之意,但由于未明相关仪制背后之经义与故事,得其形而未得其实,终难免邯郸学步之弊。不过,这些制度大多仍为北齐、隋唐所继承,显示出北魏在中古制度史演变中的
《药地炮庄》因觉浪道盛所托,始撰于1653年—1655年,后再三增补、修订,于1664年雕版,最终于1667年由福建"大集堂"梓行."大集堂"本标明系"此藏轩"版."此藏轩"版《药地炮庄》,在该书现存四种版本中刻印质量最优,学术价值最大.有学者断言:《药地炮庄》系方以智解《庄》两书——早期的"炮庄"著作与因觉浪所托而写的《炮庄》——"合为一书",证之《炮庄发凡》关于该著形式架构的交代:"训词,注之于下;诸家议论,汇之于后;别路拈提,列之于上,"此论断难以存立.《药地炮庄》称引诸家议论,多采取省称.省称方式
在承继先民使用惯例的基础上,两宋理学家在使用"巧贼拙德"及其相关、相近话语时,对其内涵进行了转换.周敦颐《拙赋》从体、用、文三个层面,对"巧""拙"这一对范畴进行了界定.北宋理学"五子"门人及其后学,继承了其理学前辈的"巧贼拙德"思想,而从本体论、价值论、目的论、工夫论等方面,对"巧贼拙德"话语进行了深入开拓.胡寅、张栻等湖湘学者在性理层面上论证了"巧贼拙德"的合理性,提升了其在理学体系中的价值与地位.朱熹、吕祖谦、陆九渊及其后学,在理学工夫论、价值论及诗文批评标准等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巧贼拙德"的义蕴及
规避赋役是明代户籍赋役制度运作中不可忽视的现象。明中叶福建泉州盐场人群普遍通过顶替绝户、相冒合户附籍、析户等办法获得新户籍,进而同时支配民、军、灶等多重户籍,灵活安排丁田的户籍属性,最大限度获取优免、降低应役负担及风险。地方势要甚至同时勾结有司、盐司以偷漏役银、规避户役。利用多重户籍规避赋役的行为,是民间在国家财政、户籍管理制度框架下,结合自身财力、人脉和军役共同体、宗族等地方资源对户籍赋役制度的灵活运用。多籍策略的普遍性说明户籍赋役制度在明中叶成为民间制度套利的重要资源,不仅左右地方人群交往,还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