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纪录片栏目化发展的政治经济基础分析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gan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降,纪录片退去影院,面临安身立命的发展问题,此时电视栏目化引领潮流,本文旨在分析中国电视纪录片栏目化发展的政治经济基础,认为政治经济基础是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的基本支点。
  
  “栏目化”的提出是基于广大电视观众对电视节目播出的准时性要求。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电视事业发展迅速,电视节目大量增加,电视作品种类逐渐全面化、细分化、专业化,电视机也大量普及,但电视台的节目播出经常不准时,严重影响了播出效果。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电视节目的栏目和播出时间没有固定化,栏目本身的时间长度也没有规范化。
  尤其是纪录片领域,由于纪录片创作的随意性和无规划性,这样的问题更严重。这样,只有将纪录片实现栏目化,才会为广大电视观众源源不断地提供大量的纪录片作品。由此可见,纪录片栏目化是电视产业化发展的必然,纪录片节目达到规范化,类型化和个性化标准。有利于组织节目制作与播出安排,便于受众定期、定时收看。以使节目拥有一批相对稳定的观众群。这不仅对于纪录片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发挥其更大的社会影响,都有着现实积极的作用。
  一个电视节目形态的诞生与存在,必有它的道理和缘由,就是要满足广泛的社会需要。纪录片发展,同样如此。这个需要细分下来,不外有三:“一是政治需要,二是经济需要,三是文化需要”。“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的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关系组成的有机体”。“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整体推进,才有社会的进步”。同样,对于一个文化形态的纪录片栏目来说,纪录片栏目化的发展自然离不开互为结构关系的政治经济基础。
  中国纪录片发展,在它发展的过程当中也受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及随之而来的各个领域重大变革的影响,还有特定自身环境和自身发展规律,是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的基本支点。
  
  1、纪录片与政治的关系
  政治在纪录片历史始终扮演着浓墨重彩的角色,贯穿着整个纪录片史。国际上看,从20世纪20年代前苏联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理论到“形象化政论”,从一战到二战的战时宣传工具到20世纪60年代“真实电影”的“如有思想内容。即被排除在外”的政治干预的回避,再到从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隐晦政治”的发展。而中国纪录片从受前苏联形象化政论模式的影响到20世纪90年代的新纪录片运动,政治色彩日益淡化,但纪录片与政治的关系仍是丝丝缕缕,涵盖在国家意识形态之下的。这些都是政治在纪录片史上打下的深深烙印。
  政治与纪录片的关系具体有两点:第一,纪录片以政治事件、政治生活作为题材:第二,纪录片与政治的相互依赖。
  首先,政治作为一种现实的存在。成为纪录片的重要题材来源之一。政治题材主要涉及到:“政治事件、政治活动、政治人物、政治机构、政治问题、政治制度等,这些人、事、活动等集中体现了不同集团、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观念的矛盾冲突,是社会生活的焦点所在”。中国纪录片创作量较大的是政治人物的题材。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革命领袖的宣传。政治题材纪录片较大的特点在于直面矛盾,戏剧性强,有利于创作者抓住冲突的焦点,把握人性的凸显点和情感的爆发点等瞬间价值。
  中国纪录片创作传统对于政治一直比较保守,当前也存在着将政治抽象化的问题。政治是一个具体的、感性的概念。它的多义性分涉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如“法律、监狱、军队、医疗、福利、教育”等等,因此,对于政治题材的纪录片来说,开放思路,多层面记录社会现实显得极为重要。尤其是当下中国社会改革阶段。各个领域都在作大幅度的质变。这为纪录片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和现实素材,用镜头记录下现阶段每个领域的真实现状,将政治生活化,深入化才是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的正确态度,而将政治与生活相剥离。使政治变成标签化、抽象化。最终必然是“只停留在空泛的议论上,只愿意追求声势和气派,节目越搞越长,哲理越来越深,而细致的材料,实际的探讨则有意无意地回避了”“回避了现实的难题。”
  其次,政治与纪录片的相互依赖。
  纪录片依靠大众传播,记录原生态的现实,从本性上靠近新闻和时事,对现实的关照使它与其他纯粹的象牙塔艺术形式区别开来,对主流意识形态来说。它的存在价值的最大化效果可能会影响到社会高层的决策。甚至还会影响到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稳定问题。首先,当纪录片代表主流意识形态时,它具有文化整合功能。减少文化矛盾,凝聚人心,以维护社会的安定与秩序:而当纪录片在主流意识形态范围外对其进行反省,批判,意图改良时,它又具有社会监督功能。对现行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体制内部的缺陷进行自我批评,以促进其不断地改革与完善。比如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批纪录片《望子五岁》、《舟舟的世界》、《英与白》、《深山船家》等作品都有穿透生活表层。揭示了人类的生存状态的本质。达到对人类生活,对自身,对世界的自审,超越了制度层面去观照人,对社会现实起一定的监督作用。正因为这样的社会功能,政治对纪录片的依赖就显得较为突出。
  纪录片作为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一方面。纪录片发展依赖政治的引导。一个电视栏目的健康发展,首先是顺应社会前进的潮流,立足国情,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程中汲取丰富的养分与鲜活的素材,反映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倾听人民的呼声。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发展动力。从这个角度来说,政治是最大的资源,也是最大的动力。电视作为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最重要的是维护党和政府的利益,与人民保持一致。鲜明的立场、正确的舆论导向,是传媒政治属性的重要体现。而传播链条上层层递进的放大效应。使舆论的政治导向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另一方面,政治的宽松度直接影响着纪录片的生存与发展状况。这一点不言而喻,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纪录片只能以政论性的专题片形态存在,而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大众文化的崛起。精英文化、主流文化三分天下,中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纪录片运动,纪录片以精英姿态或者与大众文化合流,在电视栏目化的浪潮中求得了一席之地。这无疑是处于中国政治宽松度语境下,中国纪录片发展了自身生产力,作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补充,中国纪录片与政治达成了合谋。1993年《东方时空》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就是二者调解的结果。其后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的诞生,凤凰卫视的横空出世。CCTV10的新生。纪录片终于在中国电视荧屏上遍地开花了。
  
  2、纪录片与经济的关系
  纪录片作为电视产业中投入周期长、低效益的片种,其创作承受的经济压力往往是最大的,在这个意义上看,纪录片与经济的 关系显得较为突出。经济不仅在宏观上如经济实力,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纪录片的发展水平和走向,而且在微观上如经费和收视等对纪录片的内容,形式,风格。创作者以及制播的各个环节发生作用。
  从宏观经济上来看,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纪录片需要,也有着不同的受众群,而时代特征最终是由经济来决定的。这一点不仅表现在经济状况所能提供的物质、技术对纪录片制做有决定作用,也深刻地体现在由经济决定的社会结构、社会面貌、社会文化心理等方方面面,而这些都是纪录片生存发展的土壤。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可以说是经济上的“千年未有之变局”,对于这个大转变时期,“经济学的概括是从计划经济或再分配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法学的概括是从礼俗到法理或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型,社会学的概括是从乡村的农耕的社会向城市的工业的社会转型,总的来说,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此次经济与社会变革的媒介支持首先从纪录片这里得到呼应”。纪录片通过对平民生活和平民存在状态的关注,确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大众文化形态的地位。这是中国电视传播平民化的最早的成功尝试之一。其意义在于促进民间社会的自觉意识。对市场经济的意义重大而深刻。上海电视台的《纪录片编辑室》、中央电视台的《生活空间》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
  从微观角度以及媒体的区域性发展来看。电视纪录片栏目多建立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发展较快,经济实力较强。经济发达地区,无论是教育水平,居民素质,收入水平以及审美能力等方面都有着纪录片潜在的目标受众,有了受众就有了市场。“总体而言。人们受教育程度越高,认知范围越广。其电视收看量越少,但对不同节目或栏目的要求会有较大的差异。”“对于喜欢的节目会相对稳定。”而经济落后的中、西、北部地区几乎很难维持纪录片栏目生存的现状。当然。纪录片栏目办好了,办出品牌后。又反过来促进栏目的经济收效。这两者是相互的。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节目,就是一个例子,“超女”的成功至少说明了这样一点:小至一个栏目,大到一个频道,它的发展离不开卓然有效的经济保障。
  当然,正因为纪录片创作资金压力大,所以往往有产业界为纪录片出资。这种现象一方面为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但“当这种出资的影响力渗入到某一媒体而排除其他势力的时候,它就形成了一种压力。”一方面它使得纪录片的题材和内容不再单纯。渗透了商业意识:另一方面,它使纪录片精神与艺术理想受到了扭曲。这并不是纪录片良性发展的长久之计。
  从逻辑关系上讲,政治。经济,文化这三个动力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经济是发展的基础。政治是发展的方向,文化则是发展的形态。三大动力形成合力。推动纪录片栏目步入一种良性的发展轨道。但现实是。这三点往往难以同时实现。因为。这三个标准相互依存,不能顾此失彼:政治受经济的制约,又要以相应的文化为其根基。文化与政治同属上层建筑,它们的关系是互为前提、相互作用的关系。厘清这些关系,在电视实践中正确把握并找到一个平衡点,打造一个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俱佳的纪录片栏目,这既是栏目决策者的工作着眼点与目标,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要求。政治、经济与文化恰恰是决定一个纪录片栏目产生、发展与评价的关键性因素。换句话说,“政治、经济与文化三要素。对于一个纪录片栏目来说,它们既是产生的需要,也是发展的动力。同时还是评判的标准。这些构成了一个纪录片栏目战略性定位的基本框架”。
其他文献
艺术之旅:启蒙  英国沙福克郡有一个小村庄叫東贝哥特,康斯太勃尔出生于此,这块生他养他的热土,后来成为这位画家创作灵感的源泉。东贝哥特是个美丽的小镇,这里气候温和,田野里是碧绿的庄稼,家舍被一簇簇的鲜花环绕,镇边的小溪流水潺潺,树木参天。干草车  康斯太勃尔非常喜欢家乡田园般的氛围,时常坐在溪边沉思。有一天,康斯太勃尔到田间散步时,偶然发现树下有一名男青年正在写生。画面上金黄的农作物、碧绿的流水、
[摘要]《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当代中国青春类型电影的经典之作,以主人公马小军为代表的一群青春少年的心路历程,带着那个时代的烙印,通过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影像表现手段,在影片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示。影片努力渲染的盛夏光影和浓烈阳光,只不过是青春华丽的外表,而那些躁动不安、苦闷迷茫但又不失快乐的情绪,才是那时青春记忆的内核。  [关键词]青春 阳光 记忆    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在中国青春类型电影中占有重要
编者按:编辑曾在美国国家地理的网站上读到一篇以拍摄海地暴乱而闻名的摄影师梅姬·史泰柏新近拍摄的一个关于《记忆》的专题。里面提到了她拍摄此专题的缘由——她患痴呆症的母亲。在今年的平遥国际摄影节上,编辑有幸见到了来参加《华夏地理》颁奖晚会的大名鼎鼎的摄影师。故事就从她新近拍摄的《记忆》开始了……    和成千上万步入中年的美国人一样,梅姬·史泰柏现在也面临着与她同龄人相同的问题,那就是照顾她日益年迈的
14年前,我中专毕业,来到城郊的一家工厂。我拎着一只帆布包,里面有日常用品。袋里揣着我母亲给我的30块钱,除此,我一无所有。  我的工资是194元,我的生活比学校里更苦。我每天吃的菜是一元钱一份的豆腐,很难吃。  与我同岗位的同事,都是城里人,他们在城里有房,父母都是工人,他们衣着光鲜,他们谈笑风生。  我很自卑。  工厂里有许多光棍,城里的同事笑话我,像你这样农村来的孩子,以后肯定要打光棍的。一
泳妍做了汉堡包,梓琦做了生日蛋糕,东良做了披萨,高兴地请大家吃。可这时,慧慧说:“古代是没有汉堡包、生日蛋糕、披萨这些食物的。”  临近毕业季,班里正在策划汇演的节目,我问小剧团的主创人员们:“你们想不想把《红楼梦》搬上舞台,表演给全园的小朋友和爸爸妈妈看?”  他们爽快地答应了。    我說:“你们先编一个剧本吧。”  “什么叫剧本?”  “就是你们打算演什么故事,故事里有什么角色,什么情节。角
爱有“温度”,要警惕过度倾注和隐性剥夺  有人曾对3~5岁的孩子进行调查,询问孩子是否知道爸爸的职业?有的孩子说爸爸的职业是看手机。比起与孩子互动,爸爸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手机。这其实是隐性的父爱、母爱剥夺,这类亲子“温度”便是0~10℃。  相反,还有不少家长会对孩子过度溺爱,甚至时时刻刻与孩子“黏”在一起,对孩子毫无约束和规矩,这种温度就是80℃以上了。不仅孩子“烫”得受不了,等未来进入社会
由于机身搭载了人物和动物实时眼部对焦功能,所以在搭配大光圈镜头拍摄时,入门用户也不必担心对焦不准。相机:索尼α6100;镜头:索尼E 3Smm F1.8 OSS;光圈:F1.8;快门:1/40秒:感光度:ISO-1600。偏向入門级的定位  与同时发布的索尼α6600相比,索尼α6100更偏向入门级别,它没有α6600上的5轴防抖和大电池,自定义按键也少一些。当然,索尼α6100价格仅为前者的大约
[摘要]邓小平意识论是马克思主义意识论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研究的独特视角。《邓小平当代意识论》为我们找到了一条从意识滥觞到思想体系来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理论的合理路径,值得一读。  [关键词]邓小平意识论,马克思主义意识论,思想智慧,意识滥觞。  [中图分类号]A8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7)04-0358-03  《邓小平当代意识论》(中央
他从不强迫自己非要把照片拍成什么样子,他是“非主题先行”的倡导者,  不给自己设定条条框框,就是给自己留出了更多的余地。  提起纽约,你会想到什么?除了曼哈顿的高楼、华尔街叱咤风云的大亨,还有百老汇经久不衰的夜夜歌声,抑或是法国人白送的那个绿色雕像?  如果不接触摄影,很难想到这座城市在20世纪曾是盛产摄影大师的摇篮,我一口气就能说出10位以上与纽约这座城市息息相关的大摄影家,李·弗里德兰德(Le
【摘要】《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在基督教徒的心中,上帝是所有美好事物的象征。仁慈是上帝的一个代表性特征。然而笔者发现上帝对人类以及其它生物的惩罚方式,似乎有些残忍。洪水、火灾、和瘟疫等灾难,似乎是上帝经常使用的惩罚手段。本文通过《圣经》、《旧约》中的几个故事说明上帝使用的一些惩罚方式是不仁慈的。  【关键词】《旧约》上帝仁慈惩罚    一、《旧约》和上帝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是基督教教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