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副刊写作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mztt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成都日报》的副刊“天下成都”,自创刊以来,因其厚重的文化底蕴、浓厚的地方特色而深受读者喜爱。本文以“天下成都”为例,就副刊文体写作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副刊 文体 写作
  
  副刊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其特有的文学特征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报纸重要的构成部分。如今中国的文化生态环境和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时期如何办好报纸副刊成为很多学者报人探讨的热点。《成都日报》每周一推出的副刊“天下成都”,自创刊以来,它的栏目虽然经过了多次变化,但都因其厚重的文化底蕴、浓厚的地方特色而深受读者喜爱。“天下成都”寓意为“居成都看天下”,现在每期分为三个版面,第一个版面是“金沙讲坛”,第二个版面为“读城记·寻秘记”,第三个版面为“人物”“笔会”。其中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介绍以成都为中心的“大成都”厚重的蜀文化底蕴和内涵的文章,这类文章篇幅较长,一般是编辑部策划记者撰写的稿件。另外一类则是写成都人现实生活的,充满情感趣味的文艺作品。对于第二类作品,由于作者大多是普通人,带有生活的原汁原味,所以很受读者欢迎。本文主要以第二类文章作为研究对象,就副刊文体的写作作一定的探讨。
  一、取材源自百姓生活
  现在多数报纸副刊的定位,提倡“老百姓写、写老百姓、老百姓读”。内容上,要求对人生百态作踏实的记录,嬉笑怒骂,来源于生活而不高于生活,不丑化,更不美化;形式上,秉承《世说新语》式的简约、口语化写作文风,响应“快餐文化时代”的需求,力求在几百字内把一件事或一个人的性格特点讲述清楚,不矫饰、不夸张,杜绝拖泥带水或无病呻吟,完全实现了跟读者的“零距离”。①
  其次,当下副刊集中体现了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表现群众生活热点的特点。一篇文章只要言之成理,真实可信,就有可能成为报纸副刊的选择。因此副刊写作在取材上要求是民众的个体真实体验,是对当下生活的真实反映。 “天下成都”副刊版面上的文字,大部分取材于普通民众的人生经历、平民百姓的琐碎生活。
  比如《儿长喉结 少男花开》,记录了一个母亲对儿子成长发育的观察,语言生动又不失生活的趣味。文章开篇用了生动的语言来描述一个母亲的“惊喜的发现”,一个儿子初长喉结的“羞涩与不安”。
  比如王不了的《记录钱包》,从钱包网站写到寻常人家的记账故事,“记录、分享每一个挣钱、花钱的故事,就从记账开始……”在记账的背后真实地展现了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面。
  比如有写关于打折购物的故事的:周水欣的《夏季最后的疯狂》,李平的《特价时代》,小杰的《丢脸打折卡》,从打折季节的疯狂购物,到购买特价商品的滑稽,折射出商业化时代民众的购物心理。
  这些文章都取材于日常生活,通过写小事小人物小情绪来反映生活的酸甜苦辣,也是读者喜闻乐见的。
  二、富有真情实感
  好的作品之所以打动人,是因为带着作者的泪和爱,融入了作者细腻的内心世界与真实情感。没有真实情感的意象是干枯的、没有生命力的,是不能唤起接受者情感共鸣的,写出来的东西也就不再负载个性化、真实的思想情感。很多人看报纸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还带有情感寄托和文化享受的成分。一些反映生活琐事的文章,因为真实,饱含了人间真情,更容易打动人。因此,追求真实、寻求自我体验是写好副刊文章所必须的。
  记得2011年7月11日,“天下成都·笔会”栏目刊登了一篇文章《心灵的拥抱》,作者系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11年初中毕业生。讲的是爸爸与儿子之间的教育故事,“回顾这15年来,我就像是爸爸手中放的风筝,而连接我们之间的那根线就是5000多次‘对话’啊!做得好,肯定;做错了,纠正……那不是普通的交流,那是心灵的拥抱!”文字清新质朴,充满亲情。文章很短,字里行间都流露出父子之间这种朴实的爱,也会让每一个做父母的反思自己对子女的教育方式。
  写作是一个由主体思维所引起的有意的、主动的和系统的心理活动,写作过程包含着情感、理智和意志,与人们的思索、联想、想象紧密相连。它是“人们在长期学习和实践活动中,不断获得的知识经验所积累,而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它是人们全部知识、情感、意志及个性心理特征的总构成。”
  曾琼的《生活在每一个地方》写的是城里过着优越生活的小孩去贫困山区体验生活的故事。有这么一段文字:
  “在西双版纳的每一天,对孩子们来说都是学习。没有坐式马桶,厕所里往往散发着强烈的气息,这是生活的一种;餐厅里没有他们习惯的刀叉,有时在路上只能在路边的苍蝇小馆吃饭,廉价而俭朴的食物,这是生活的一种;走在路上被人观看,被那些黝黑而粗糙的手触摸,闻到劣质香烟的味道,这是生活的一种;破旧的道路,亚热带的炎热,傣家楼的简陋,这是生活的一种。然而与此同时,他们看到群山的秀美,看到原始森林的丰娆和神奇,他们看到从未见过的奇花异草,他们呼吸到城市中从不存在的山野空气的甜美,这些也是生活的一种。发现让孩子们又惊又喜。他们每天流着汗走许多的路,见不同的人,然后在夜晚独立地睡觉,从容地安睡如同天使。”
  文章中对山区小孩的生活环境描写,体现了作者对环境的一种细心观察,更包含了对生活的思考。如果作者平时没有思考过家庭优渥的孩子身上的问题,又怎会感悟到成长环境的贫富差距带给孩子的影响,这种旅行对孩子们来说其实更有意义。
  三、平民化的语言表达
  报纸副刊是办给广大读者看的,所以在语言上讲究朴实无华,带有生活的原汁原味。副刊文体在写作中要求短篇精致,符合现代人的阅读心理。字里行间真情流露,语言不必很有文采,讲好一件事,表达一种情绪一种趣味即可。
  如《外婆的端午节》中的“连续干旱,田园荒芜,能够佐饭的只能是一些咸菜。外婆会想办法,她用菜籽油炒盐粒,满壁生香,盛在碗里,用锅铲柄一点点将盐粒剁碎。一碗白粥盛好,用小勺舀一些盐拌进去,白粥上浮动灿烂油花……这是我吃过的最香浓的粥,堪比豪宴。”简单质朴的描写,却将外婆的炒盐、白粥写得非常生动,相信这味道也会唤起每一个读者心底的记忆。
  《独享一个苹果的快乐》中的“她的年龄应该是五十岁左右吧,站定了,就从布包里使劲地往外掏东西。因为一只手扶着把手,只用一只手,操作难度有点大。过了好几分钟,才见她居然是掏出了一只苹果。她开始飞快地对付起这只苹果来,用嘴啃皮。她的牙齿显得非常敏捷和利落,迅速地围着那个苹果划圈。看上去切口并不深,恐怕是生怕多啃了浪费吧?啃下的皮托在另一只手上。因为那只手本来是扶把手的,现在要腾出来拿苹果皮,她便用膀子抱着把手,动作夸张的有点滑稽。”对于“啃”苹果的一系列动作,作者写得很仔细,这种生活化的描写来源于作者的生活观察、感悟:看似最普通的一个苹果,却能够带给人这么纯粹的快乐。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这样的文章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丝触动。
  不难发现,以上的这些文章都是作者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感,用生活化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也为副刊增添了一种“人间烟火味”。
  四、彰显本土文化内涵
  每一个地方的经济文化生活,社会人文风情都有其特色,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副刊文字在突出地域性、本土化这一方面大有可为。成都是平原,四面环山,交通相对闭塞。这种地理环境为蜀文化的孕育、保存、发展提供了先天条件。同时又有都江堰的灌溉,气候宜人,自身旅游资源丰富,发达的农业自然经济基础上造就了一种安土重迁、闲适安逸的生活方式。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就有精彩的描述:“北方中国人是‘自然之子’,习惯于简单质朴的思维和艰苦的生活;而南方中国人则是习惯于安逸,勤于修养,头脑发达,喜欢舒适。”②
  “天下成都”版面上刊登的许多文章都凸显了成都历史和地域文化特色,并且体现了成都人浸在骨子里的开朗达观,快乐智慧的生活态度。
  比如《休闲之都,成都先进还是落后?》指出了成都以休闲闻名,但其休闲文化尚需开发和研究。
  “成都人的休闲的确全国闻名,喝茶、赏花、游玩、搓麻、美食,自成一体,无人能敌。这是成都的先天馈赠和后天才智累积而成,蔚为壮观。有很多成都人对此很骄傲,甚至有些洋洋自得。但是,古往今来,谁对成都的休闲文化进行过研究,谁去发现发掘成都休闲中蕴含着的丰富宝藏和无限商机呢?一个城市以休闲而闻名是好事还是坏事,成为了一个说不清楚的难题,其原因,就是我们对休闲本身缺乏真正的自觉和研究。”
  这些文章都是读者比较感兴趣的关于成都的文化解读。报纸副刊是一个社会的文化指标。“无论什么时代,社会有多么成熟深刻,副刊就有多么成熟深刻;或者,反过来说,副刊有多么成熟深刻,社会就有多么成熟深刻。”③通过副刊文章,我们可以“以小见大”,感受这座城的整个文化气质。
  新时期报纸副刊定位发生了变化,副刊文体的写作也应该与时俱进,反映出时代特色,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新的拓展,让读者喜闻乐见。
  
  参考文献
  ①谭军波,《报纸副刊的创新空间——从“城市笔记”“胡同”到“百味”》,《中国记者》,2005(4):88
  ②林语堂:《吾国与吾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③龙应台,《脑力激荡的磁场》,《文汇报·笔会》,1997年9月17日
  (作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真人秀节目一直处于井喷状态,各大播放平台纷纷以“真人秀”为噱头争夺观众,省级地面频道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其中。地面频道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哪些真人秀适合地面频道尝试,如何打造适合地面频道的真人秀,本文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地面频道;真人秀;本土化  随着近年来真人秀节目的火爆,省级地面频道也逐渐开始对真人秀节目进行探索和尝试。节目类型主要有婚恋类、选秀类、闯关类等,
【摘 要】网络小说作为一种寄身于互联网的文化产品,近十年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互联网技术在产业资源、市场消费、产业链三个方面为网络小说的发展提供了帮助,表现在对网络作者的发掘与整合,商业化运作的促进以及相关文化产品的衍生。在互联网有力的推动下,网络小说进入了越来越多人的视野,成为了网络文化产业中的一大亮点。  【关键词】网络小说 产业资源 市场 产业链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为相关
【摘 要】因为人物思想和行为呈现出的特殊性和丰富性,人物通讯常常成为记者最爱尝试和挑战的文体。只有深入生活、体验人生,拥有丰富的阅历和思考,在采访中忠于事实、不畏艰辛、深入挖掘,写作的过程中善于总结、勤于思考、不吝细节,不曲解、不夸大,才能真正创作出形象“栩栩如生”、人物“跃然纸上”的成功作品。  【关键词】人物通讯;思想观念;真实;细节  如果把通讯的世界比成一座五彩缤纷的花园,那么人物通讯必定
【摘要】文摘类好新闻奖不仅仅只是一个奖项,也是一个平台和窗口,新闻奖的等次既是对各家报送作品的严格评审和认定,也是对文摘类报刊特色方向的导向引导和稿件选编的业务指导。本文通过对部分参评作品的评析,探讨文摘好新闻“文字虽少、精髓犹在”的选编特点,以及不同类型的稿件在“高度、角度、厚度、温度、力度”上的把握。  【关键词】文摘好新闻评析  2014年度安徽新闻奖文摘类好新闻已经评出,《文摘周刊》有多篇
[摘要]中安在线的抗“疫”报道,从创新传播语态入手,通过自有的“网端报微视”传播矩阵,借助中央媒体以及第三方平台,实现了多位一体、同步发声,有效扩大了传播覆盖面,增强了网民对媒体的粘度,提升了舆论引导的有效性。  [关键词]传播语态,公信力,引导力,有效性  在举国上下抗击新冠肺炎的人民战争中,主流网络媒体必须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主力军、先锋队作用。中安在线作为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始终坚持正确政治
【摘要】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不同的提问方式和技巧背后是否具有隐藏意涵,主持人开启话轮的话语路径选择是否有规律可寻,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提高网络综艺节目受众的媒介素养。本文使用内容分析法,对《大牌驾到》主持人的提问类型进行多角度审视,结果表明,主持人的话语路径选择具有策略性;主持人提问方式与节目议程设置的积极互动共同促成了节目的可视效果。  【关键词】访谈节目提问方式议程设置路径选择  综艺访谈节目
【摘 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新闻报道日益凸显出重要性。新闻驯化是本土化在国际新闻生产方面的应用,新闻工作者采用特定的方式来叙述与本国或地区更为相关的新闻故事,从而让国际新闻更好地与本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等方面对接,增强国际新闻报道对国内受众的吸引力。在新媒体语境下,国际新闻的驯化程度依然较高,媒介技术的发展给予了新闻工作者更大的空间来驯化新闻,经受过驯化的国际新闻在更大概率上能引起本土受众的关注
【关键词】户外运动 市场价值 媒体报道    随着近年来户外运动这一新兴体育运动在国内的蓬勃发展,户外运动新闻报道也正在悄然崛起。相对足球、乒乓球、篮球等传统大众体育运动项目而言,户外运动目前还属于“小众运动”,但其近来在民间发展势头迅猛。全国体育大会中设置了攀岩、定向越野等诸多户外运动项目,各种极限运动会也在近年来应运而生,每年都举行的“全国攀岩锦标赛”、“全国登山大会”、“全国极限运动大赛”、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媒介传播理念、渠道、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传统行业报的生存空间遭到挤压侵占,导致其舆论引导功能不断被弱化,甚至在一些行业重大新闻中缺位失声。本文结合《中国环境报》“一图一故事”栏目的新闻实践,分析和思考当前行业报如何通过打造精品栏目,讲好行业故事,传递行业声音,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关键词】行业报;一图一故事;精品栏目  从2018年1月起,《中国环境报》根据生态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举国进入紧急状态,公共健康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必须引导人们提高对事态的认知和重视。政府相关部门、媒体等积极行动起来制作公益广告,发挥了鼓舞士气、安抚人心、疏导公众心理、引导公众提高科学防护能力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主题的多角度传播引导、纪实性叙事手法、细节的运用等方面阐述突发公共事件中公益广告的传播力。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公益广告;传播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