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思维导图 提升阅读效率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7313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思维工具,将思维导图应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知识点的整理、文学常识的归纳等都有不错的效果。而将其应用于阅读教学中,通过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探索线索、揣摩作者的情感、归纳人物形象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对此,笔者就结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活动,就思维导图在阅读中的应用作简要分析。

一、巧借思维导图,梳理内容


  思维导图的优势在于可借助图像把隶属关系及相关的层级关系明确地表达出来,同时,借助颜色、图像等方式,让人们快速识记其内在关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发现学生在阅读时,对于课文内容的把握,虽然整体上能进行梳理,但不系统,难以把握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在高中语文阅读中以思维导图为辅助,引导学生围绕某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拓展,把握作品的内容,这对理解作品是大有裨益的。
  以《祝福》为例,该文采用的是倒叙的手法来回忆祥林嫂的一生,在阅读中,以祥林嫂主题词,围绕祥林嫂这一中心人物,紧扣地点找到“凄然死去”“初到鲁镇”“被迫改嫁”“再到鲁镇”等关键词,再结合时间找到“三个半月”“两年”“约两年”“五年”,由祥林嫂发散出“地点”和“时间”关键词,再由地点和时间来对故事的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和尾声进行归纳整理,整个故事内容显而易见。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内容进行归纳,最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找到关键词,如小说根据中心人物去发散,散文则可根据作者的情感线索去发散。

二、巧借思维导图,探索线索


  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定的线索,只有找到线索,才能让我们更好地深入到文章的内部,对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所要抒发的情感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并不会找文中的线索,故而对作品的把握也就难以到位。以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把握作品的线索,还是要根据作品的特点进行,先找到中心点,再逐渐向外拓展。
  以《荷塘月色》中的线索探究为例,文章开篇即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谁颇不宁静,自然是“我”,于是“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那么,在引导学生读该文时,围绕“我”这一中心,对游踪进行梳理,即“家、小路、荷塘、家”,地点发生了变化,作者的心情是否也发生了变化?以该问题引导学生对作者的心情变化进行探究(可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找出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相关词或句子),于是,可歸纳出“不宁静、寻求宁静、获得宁静、走出宁静”的结构,再追问“我的心情变化和我所见的景物有关系吗?我看到了哪些景物?”由线索再向外拓展,对景物描写展开探究。如此,线索清晰了,理解也就容易了。

三、巧借思维导图,揣摩情感


  思维导图的优势在于能通过关键词并以发散式的结构,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文章是作者借以抒情言志的工具,其中必然有情之所在。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对作者在作品中所渗透的情感把握不到位,难以揣摩作者的喜悦悲伤。借助思维导图,在对内容和线索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深入揣摩作者的情感,这样才能更好地丰富学生的体验,提高阅读效率。
  以《故都的秋》为例,对于“清、静、悲凉”的特点,学生通过阅读即可归纳出,但对“悲凉”的理解却较难,其实,“悲凉”也是一种美好,作者在秋中感受到了衰败、死亡,其实是一种人生的感悟,是一种对生命的认知,故而整个过程就成了一种享受。在阅读中,先结合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来引导学生从“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这故都的秋味”和“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中感悟其对秋的向往、迷恋和眷恋(这三个词也就成了主题词),由这三个主题词拓展,围绕内容,拓展出“庭院景观、槐树落蕊、秋蝉残鸣、闲话秋凉”四个内容,结合每部分内容对作者的情感进行揣摩。如“清”,围绕落蕊的灰白、树影的暗灰、灰土的灰色,结合作者的背景,体会其心境。

四、巧借思维导图,归纳形象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小说的阅读是重头戏,而在小说阅读中,发现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归纳却是瓶颈,虽然学生能对人物形象进行整体归纳,但不会结合具体的描写方法展开。借助思维导图,由描写方法进而拓展出人物形象特点,这对学生把握形象具有不错的作用。
  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对林冲形象的分析为例,第一种方法可用“某人眼中的林教头”为关键词,如“小二眼中的林教头”“风雪中的林教头”“山神庙前的林教头”,由此结合语言、动作、心理对林冲的形象进行分析。如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可见其忍受屈辱、委曲求全的性格。第二种方法是以“林冲”为关键词,以动作、语言、心理向外拓展,根据具体的描写方法归纳其特点。无论哪种方法,旨在以思维导入而引导学生厘清脉络,更好地探究人物形象。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较多。教学实践中,要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思维导图为辅助,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内容进行归纳,以思维导图来串联线索,揣摩作者的情感,分析人物形象,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深入作品阅读,在读中获得丰富的体验,提升阅读教学效率。
  ★作者通联:陕西神木中学。
其他文献
由于没有适合的工作场所,学科馆员的工作热情不高,服务效果不理想。同时,院系资料室单纯的期刊借阅功能无法满足院系师生的专业学习需求。改建院系资料室或新建学科服务基地,
多媒体教学运用在语文教学之中,具有形象性、信息量大等特点,为师生打开了一个充满活力的语文空间,增强了教与学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提高的教学效率,有效的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毋庸置疑,但是在多媒体教学中,如果不加选择的滥用,将会产生许多消极作用,需要我们警惕。  一、滥用多媒体易缺失人格教育  多媒体是物,而它所面对的对象是人,若整堂课都是多媒体
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电力企业的管理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那就是将信息化建设与电力企业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保证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认识到企
《虹关何处落徽墨》是2018年天津高考语文卷中的现代文阅读内容,文本从找寻式微的虹关徽墨起笔,传达出对传统与现代的关注与思考。本文的作者评价这篇文章入选高考材料时说到
《小狗包弟》作为巴金散文集《随想录》中的名篇,一直以来被人们解读为反思、揭露和批判“文革”那个时代的荒诞和惨无人道的现实,同时表达作者深重的自责、歉疚和忏悔之情,下面的几则评论即为代表:  小狗包弟的命运,折射出整个时代的颜色,也折射出一代人的命运。在那样一个黑白颠倒的年代,作者也不得不把向人作揖讨东西吃的可爱的小狗送给医院做实验用。他连自己、自己的爱人都已无力保护遑论一条小狗,小狗包弟的不幸结局
语文核心素养是新时代中国学生发展的必备素养,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核心价值追求。但核心素养是针对语文教学整体而言的,需要从整体上进行通盘考虑。因此,语文核心素养怎样在语文课堂落地生根值得研究。在此,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就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文学素养与思维能力、审美意识与创造能力及文化传承意识的培养进行粗浅的分析,力求让核心素养能在单元教学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加强古诗文的阅读写作,
本文主要研究了多媒体文件在计算机当中的工作原理,从其读取方式与特点出发,系统性探讨了如何通过计算机协议来构建工作效率较高的多媒体网络文件系统。在相关协议与规定的支
李白,作为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以其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盛唐诗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和神奇想象,既有雄奇浩瀚、变幻莫测的壮观奇景,又有标记风神情韵而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美不胜收。  鉴赏诗歌是提高青少年美学素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但是如何尽快掌握鉴赏要领,充分感受到诗歌的美呢?利用李白诗歌对学
《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其抒情色彩之浓郁非常值得注意。在展开正式教学前,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多次朗读的机会,以使学生能够对其中的感情进行整体领悟。而对于基础性的字词教学与诗意疏通等任务,则可以置于前期的预习环节。正式教学时,“天涯沦落人”的情感应当作为重要的探索内容,师生可以利用几次“弹”与“闻”的叙述,感受诗人在情绪方面的变化。一、情感引入的准备  教师要求学生运用较为优美的语言,对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发掘学生的潜能和个性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纠正小学生的错误学习习惯,鼓励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以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要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一个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体验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快乐。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