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学结合模式下数据库技术类课程的改革和整合

来源 :中国信息化·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zhijian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数据库技术类相关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应在“工学结合,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下对数据库技术类相关课程进行改革和整合,形成自身特色鲜明的专业群;探讨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其它相关问题。
  【关键词】工学结合;能力递进;数据库技术;课程改革与整合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131-01
  近年来中国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需要大量的数据库技术人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培养职业人为主要目的教育模式。体现教学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与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要企业与学校相结合,教学过程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学生的角色要与企业员工的角色相结合,学习的内容要与职业岗位的内容相结合。其具体的实施规则是:
  (1)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学生校内实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2)抓住实践、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整合课程改革,采用工学交替、能力递进、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目前,实施“工学结合”模式下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对于哪些课程可以工学结合,课程的哪些阶段可以工学结合认识不到位,做不到统筹规划。
  (2)在“工学结合,能力递进”这种教育模式的实施中,还依赖于学校建设实训基地,企业参与度不高,不足以支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二、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工学结合为本,能力递进优先”是课程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宗旨,根据企业需求和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规律进行专业开发和设置课程。分析职业与岗位对实际工作能力与素质的要求,把培养这些职业技能和素质作为教学的基础来设计课程及相关的教学环节;打破理论型教学的专业学科设置,致力公共专业人才培养提升。
  三、就业方向和职业能力分析
  高职软件专业的就业方向比较明确,职业岗位特色鲜明,岗位分布比较广,各类企事业单位中都有对口的就业单位,包括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商业软件开发、软件销售、数据库管理维护、软件运行维护、数据安全管理、软件售后维护、软件测试、ERP\CRM.IOA等管理系统的开发与维护、计算机及网络的日常维护等。其中,按工作相关性、岗位情境等标准进行筛选,软件工程师、程序员是“代表性就业岗位”。(如下图2)
  四、职业能力分解与课程规划
  职业教育学习领域是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专业教学单元。它与学科知识领域没有一一对应关系,而是从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来,常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通过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完成某职业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有用职业行动领域描述),处理一种典型的“问题情境”;通过若干系统化的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某一职业的职业资格。
  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整合
  “工学结合”不是所有课程都可以工学结合,而是在完成一定课程基础上,在某些课程或某个年级阶段实行工学结合。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学习阶段的课程,二是项目阶段的课程。
  学习阶段的课程
  课程目标是综合职业能力基础和素质培养,在发展专业能力基础的同时,促进关键能力的基础培养;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在满足企业岗位要求的同时,获得职业生涯发展潜力;学习内容的基础是来源于工作实践的、某一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基础知识;是一个案例化的學习单元,它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实际应用环境结合在一起。
  学习领域与项目课程的区别:学习领域常常以教学项目的形式出现,但不完全是教学项目,有时只是一些工作过程结构不完整的学习情境;项目课程的随意性较大,而学习领域是经过整体化的职业分析得到的一个课程系统。学习领域课程更加关注课程之间的关系,关注课程的系统化结构,是项目课程的理论化。
  项目阶段的课程
  在学习阶段课程基础上,“以项目驱动课程”,围绕项目实施课程。以项目为中心分解教学内容,课程围绕项目进行,项目完成,课程教学也完成。“工学结合”不是拷贝一个企业,而是“源于企业”,聘请企业的工程师为学生授课。通过一系列可以操作、学习和传授的具体工作行动,系统、科学的职业资格研究得到的典型工作任务。项目课程的开发不是单纯的“顶岗实习”或者组织“虚拟公司”让学生担任“CXO”承接一些开发项目这么理解。典型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实践,是针对职业而言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学习任务都不一定是企业真实岗位任务的忠实再现,更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任务或技能训练任务。
  一般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后,学生可从事多个岗位的工作。岗位任务随企业劳动组织方式不同而不同。在不同的企业,相同岗位的任务内容可能不同,不同岗位的任务内容也可能相同,因此,岗位任务适合用于针对性强的岗位培训,而不便直接用于学校教育。
  六、保障体系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或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满足实践技能课程的教学要求。
  稳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首先,要建立、健全促进“工学结合”的组织机构。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积极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以校办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并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软件产业的特点又很容易的实践工学结合的理念,学校的教室稍加调整就可以具有软件开发的环境,学生拥有笔记本电脑就可拥有软件生产的环境,这是其他专业无法比拟的工学结合的优势。
  教学理念的转变
  要推进“工学结合、能力递进”模式的实践,思想必须先行,全体教职工思想认识必须到位。
  首先,教学过程的逻辑起点:不是学科的知识系统的内部逻辑,而是职业、岗位(群)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综合要求的内部逻辑,是生产过程导向(或工作过程、项目内容、工作任务导向)的内部逻辑;其次强化职业氛围,仿真的、模拟的或真实的环境。向学生传授独立于技术的技能,以帮助其在不断变化的IT行业保持竞争力。校内教育要做好学生到企业实践锻炼的准备。要认真考虑:学生到企业后能为企业做些什么?在知识、技能、素质方面要做哪些准备?校内的教育教学要做相应的调整和安排,尤其是要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踏实的工作态度、高昂的工作热情,树立劳动观念、组织纪律观念,以便尽快实现角色的转换。
  对校企合作的方方面面,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对校内各种保障措施都要制定科学、规范和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要建立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建立有合作企业、学生、院校和社会参与的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形成规范高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工作机制。
其他文献
UC3842是由Unitrode公司开发的新型控制器件,是国内外化工行业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电流控制型脉宽调制器.所谓电流型脉宽调制器是按反馈电流来调节脉宽的.
【摘要】步入后3G时代,在新的形势下,运营商对网络优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以提升用户感知为核心,而如何能有效地评估网络的实际用户感知,也是当前业界正在研究的課题;本文旨在提供一种评估的思路及方法。  【关键词】用户感知;评估  【中图分类号】G44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088-04
煮雪烹茶问茶味,大抵是爱茶之人每到凛冬都心心念念的事.rn林清玄在《煮雪》中写,传说在北极的人因为天寒地冻,一开口说话就结成冰雪,对方听不见,只好回家慢慢烤来听.故事美
期刊
【摘要】如今,智能变电站是电网建设的核心平台之一,同时也是智能电网的主要构成之一,也是让太阳能、风能等接入电网的重要支撑。本文先介绍智能电网的构成,后对智能电网的建设与优势服务都提出了新思路、新想法。以便广大同行指点与参考,使文章具有参考性意义。  【关键词】智能电网;供电服务;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U66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117-01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摘要】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网络综合实训室里配置了锐捷公司主流网络设备,本文介绍了在上学期中进行的一次模拟企业网的实验教学,以一个比较典型的企业网项目为背景,运用项目教学法,说明其需求,拓朴,并运用各种网络设备,进行物理连接及网络配置,使网络连通并测试达到需求。重点叙述了一些關键的配置。  【关键词】锐捷;端口聚合;VRRP;NAT;端口映射  【中图分类号】G250.72 【文献标识码】A 【
喜欢以书为伴的朋友,对书籍定是备加爱惜的.但在日常阅读的同时,你是否想过给它制作一款别致的书衣呢?不如先放一放手边的爱书吧,让我们一起来为它穿上一件漂亮的衣裳.
网络平台的搭建最明显的成效是实现无纸化管理,且通过计算机网络的沟通成本较低进而节约成本,提高沟通效率.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实现“招的来,学的专,走的好”是学校生存和发展
信息属于众多资源的一类,对于人们而言意义重大,其特点为:共享性、增值性、可处理性、常见性.信息安全指的是,采取特殊的手段,以保证信息的完整,降低各种潜在的危害.对于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