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巨匠——欧阳中石

来源 :文化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rt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外人眼里,欧阳中石已经功成名就,他既是当年学术与艺术界的文化名流,又是首都师范大学的一块金字招牌。这话本也不错。领军人物,往往会成为某个领域里的精神图腾和文化标志,比如陈省身之于南开、之于数学,季羡林之于北大、之于文学。北师大悬挂两块校牌,一块是毛主席亲题,另一块出自启功手笔,这种局面只是因为书法精美绝伦吗?其实,还有更深层的象征意义。没有启功参与的北师大正如没有欧阳中石的首都师大,缺少一段风致、一重光彩。
  
  “生于鲁,长于齐,壮游京师”。投考辅仁,付梓北大,一介书生闯天涯。
  自称“不务正业,无家可归”。从吴玉如学书、师奚啸伯学戏、向齐白石学画。
  他书名鼎盛,从不办书展,从不任评委,“教书匠”兼做书法家。
  他投身教育,尝言“少无大志,见异思迁”。白发京师,痴心不改,堪称桃李满天下。
  
  倔老头儿
  
  京剧“四大须生”之一奚啸伯,客居河北,老死石门。石家庄,是名副其实的“奚派”大本营。作为奚啸伯的入室弟子、得意门生,欧阳中石对河北总是一往情深。
  有人问我:“写字,与国计民生毫无关系,不谈也罢。外界称我是书法家,请问‘书法家’是什么职业、什么头衔呢?我的本职是大学老师、‘教书匠’,既不卖字,也不卖唱。”
  河北几位书法家是欧阳中石的学生,临来北京,他们向我介绍:“先生酷爱京剧,崇拜奚啸伯。一提这个,他就高兴了。”等到见到中石先生我撇开书法谈京剧,欧阳中石立刻喜上眉梢。或许,他对石家庄来的记者颇有几分“爱屋及乌”的感情。
  提起恩师,欧阳中石感慨万千,他轻轻摇了摇头,对我说:“1948年,奚先生曾有意让我下海,可惜,我很自卑,总觉得自己没那个资格。犹豫了一段日子,我就考进了辅仁,下海的事就搁下了。不过,我与奚先生始终情同父子。从相识到永别,前后34年,我们每周必通两封书信。抬头,从不写上款,落笔千言,直奔主题。先生是书法大家,每信都用小楷毛笔,洋洋洒洒,笔墨酣畅。能在纸上谈文论艺,也算‘鸿雁传情’吧。”据说,奚啸伯临终还牵挂着这位心爱的弟子,桌上,摊着一封没写完的书信。
  欧阳中石一谈奚派就来了精气神,他告诉我:“有奚先生这层特殊关系,石家庄人都清楚我是怎么回事儿,只要河北有请,我定当尽力。说真的,我热爱奚派,我和老师奚啸伯的个头儿、扮相、嗓音,甚至是艺术思路,无不相似。这也叫声息相通,志趣相投。”奚啸伯的公子奚延宏是“红净”名家,他生前曾亲口向我谈及欧阳师兄深厚的文化功底:“我父亲的《范进中举》并非一出传统剧目,而是汪曾祺先生的手笔。为了磨一段台词几句唱,欧阳师兄帮我父亲,一点一点地扣。”
  河北省艺校的张荣培,也是奚啸伯的得意门生,他倾十年心血,教出了“奚派再传弟子”张建国。他对我说:“欧阳师兄并不是奚派的顶门大弟子,此前,老师收过一位相当不错的学生,可惜,造物忌才,人早就不在了。”张荣培对欧阳师兄略有一点遗憾,没有正式下海,直接影响到他身上的功夫。
  人称欧阳中石与奚啸伯亦师亦友,他本人却极力反对。他恪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古训。1979年,奚啸伯去世两周年,纠缠多年的冤案终于昭雪。欧阳中石泣不成声,提笔写下了24个字:“视徒如子,愧我无才,空负雨露。尊师若父,枉自有心,奈何风霜。”曾几何时,鱼雁传书,长夜笔谈。如今,日子好过了,无需再提心吊胆地生活,那个纸上传情的人,却再也回不来了。
  谈得兴起,欧阳中石便从里屋取出两盘盒带相赠——新录制的《中石唱念自娱》,其中26段唱腔、道白,都是奚啸伯“补壁”。他说:“只要老师有音像传世,我绝不再唱,唯恐辱没了先生。”可精筛细选,仍有疏漏。奚啸伯留下资料的一段,还是被他收进了盒带里。欧阳中石诚惶诚恐,表示“百年之后,我要向恩师谢罪”。
  他曾动情地告诉我:“奚啸伯先生对我有知遇之恩,我是他老不称职的弟子。旧社会,戏曲名角的门户之见非常严重,对心爱的门徒往往也留一手,也就是说,传授技艺的时候,打几个折扣,圈里人都知道‘问十不答一’。什么意思呢?唯恐年轻人抢了自己的饭碗。奚先生完全不是这样,他恨不得把‘噗噗’乱跳的心掏给学生,你问一句,他回答几十句、上百句,甚至能掰开揉碎讲解一出大戏。最令人崇敬的是,奚先生没有前辈师长的架子,他心甘情愿地跑到学生身边,细声细气地商量,这句唱怎么甩腔、那句词如何赶辙——这才是大师风范啊。”
  在外人眼里,欧阳中石的“弟子之礼”或许过于谦恭,他却目光炯炯地望着我,固执地说:“年轻人可以不理解,但尊师重教,是我做人的原则。”忽然想到陈寅恪。1927年,绝望的王国维投昆明湖自尽,中国文化界惊骇不已。陈寅恪在王国维灵前郑重其事地行三拜九叩大礼,这种超常的举动,看似泥古不化,其实,拜叩之间充盈着缅怀古风、追慕前贤的象征意义。
  欧阳中石的一颦一笑也具有“象征意义”,他执拗地维护着“师道尊严”,并愿把这种风尚传承下去。我所熟悉的书法家,凡自欧阳中石门下,无论长幼,只要提到老师的名讳,言必称先生,那种恭敬的态度,绝无丝毫做作、半点伪装。
  
  脑筋不老
  
  欧阳中石搬家了,一下迁入了首都师大的新高层。套内隔了一扇防盗门,里间供家人饮食起居;外间是书房兼客厅。一壶新茶,两壁古书,年逾七旬的欧阳先生,微笑着迎送络绎不绝的客人。他不得不接待慕名求告、四方学者、新朋故友、新闻传媒……他刚送走几位访客,便向我一摊手,道:“你都瞧见了,来来往往,应接不暇。哪有空闲阅读思考呢?”
  你没工夫思考,外界却有成群结队的问题请教。忽然,打进一个电话:某摩托艇比赛,敬请先生题字,以壮声威。欧阳中石先是一愣,随后婉言谢绝。想想也是,向人求字总要有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摩托艇比赛关老先生什么事儿?他摆摆手,就像当年冷不丁地接了化学课一样,无可奈何。
  其实,欧阳中石也有软肋,比如,崇敬师长,怀念故乡,亲近媒体等等,只要拿出一个恰如其分的由头,搬请他出山并非难事。我身边的例子明摆着:奚啸伯先生诞辰纪念活动、奚派名家演唱活动、名伶专著以及弟子书法作品集等出版活动,只要求到门上,往往是毫不犹豫,提笔便写。
  2000年,河北的《家庭百科报》创刊,他们想求一位全国知名的书法家题写报头,便请我联系启功和刘炳森两位先生。我感觉不妥:启功先生年老体衰,眼力不济,只凭我这点泛泛之交,恐怕不行;刘炳森先生润格太高,况且他的隶书,洋溢着匠气味道,并不适合题写报头。我立刻推荐欧阳中石,这个人选,多方满意。一个电话打进先生书房,他居然想都不想就答应了。我喜出望外,敬请先生“开个价儿”,他却连声拒绝,又解释说:“我不是卖字的,用不着收钱。如果你们能相中我的字,我就写。”
  当今书家,不外乎三种人:一种,给钱就干;另一种,不给钱也干;还有一种,给钱都不干。当钱变成某种艺术的前提,这个领域便沦为市井行当,和引车卖浆者没有任何区别。欧阳中石还为我列举了京城几位“著名书法家”,他说:“这些人以卖字鬻文为生,门首高悬‘润格通告’。求他们的墨宝并不难,只要钞票够过就行。”
  放下电话,隔了两天,我便驱车直奔北京,短短一上午,就把《家庭百科报》的题字请回了石家庄。一年之后,《河北日报》文化周刊改版,欧阳中石又慷慨地题写了“艺海观潮”四个大字。只要喜欢,挥笔即来。师出无名,绝不迁就。这种爽快的性格、洒脱的脾气,和启功先生如出一辙,颇有魏晋时期的名士风度。
  在外人眼里,欧阳中石已经功成名就,他既是当年学术与艺术界的文化名流,又是首都师范大学的一块金字招牌。这话本也不错。领军人物,往往会成为某个领域里的精神图腾和文化标志,比如陈省身之于南开、之于数学,季羡林之于北大、之于文学。北师大悬挂两块校牌,一块是毛主席亲题,另一块出自启功手笔,这种局面只是因为书法精美绝伦吗?其实,还有更深层的象征意义。没有启功参与的北师大正如没有欧阳中石的首都师大,缺少一段风致、一重光彩。
  尽管坊间屡有病诟,批评欧阳中石的书法“甜媚、俗艳、僵化、呆板”,他本人也不愿公开谈论书法,甚至拒绝承认自己是“书法家”;但是,没有他开创的书法文化教育学科,没有这一学科的博士点和博士后教学点,首都师大就没有今天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声望。
  1981年,北京的春天来得格外早,碧空如洗,雪化冰消。金灿灿的迎春花,一丛丛地迎风绽放。这一年,欧阳中石结束了28年的中学教师生涯,奉命调入当时的北京师范学院。学校把“语文教改”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显然,欧阳中石大显身手的机会来了。四年之后,他主持的成人书法大专班如期开课,这在全国,可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教室里人头攒动,欧阳中石坐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毛笔一管,上下五千年。为他站脚助威的还有季羡林、金开诚、饶宗颐等名流硕儒。无疑,这是欧阳中石振臂云集的文脉和人气。在这群文化前辈手上,一个崭新的高教学科体系正一砖一瓦地筑成。
  欧阳中石太熟悉这个领域了,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弟子:“从小我就知道,写字是知识分子必须过的一道关,所有读书人都得从此入门。现在看来,书法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环节。处理得好,传统文化就能顺利发展,否则,就很难办。眼下的印刷术和电脑,都代替不了书写。我一直琢磨:电脑出来了,浩如烟海的古籍能够轻而易举地收录到光盘里,查阅起来方便多了,恐怕,谁也不愿趴在桌子上钻故纸堆;但写出来和印出来的文字完全不是一回事。书法可以焕发‘文’与‘道’的光彩。手写的文字,可以展示肃穆、庄严,也可以展示灵动、飘逸。这种神采只能用手焕发出来。书法,可以超越纸笔的局限,变成一宗活的东西来感染人。这种能力,其他技术手段无法取代。我觉得,书法教育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项事业,只有那种有敢于坐冷板凳思想的人才能做……”
  听出来了吧,虔诚的“殉道者”才有这种口吻。仅凭这一点,欧阳中石就堪称“真正的学者”。他情愿把学生当成自己最得意的作品,从不在公众面前故弄玄虚、沽名钓誉。
  河北省书法家协会有位副主席是欧阳中石的弟子,他说:“中石先生有个怪癖,从不出任各种书法赛事的评委,从不举办个人书法展览。为什么呢?他有一套理论:‘一幅精品,至少要几张平庸之作集体陪绑,这种卖一个、搭一群的做法,太不合算。终生自鉴吧,以免浪费别人时间,又让自己出丑。’妙吧?妙啊!”
  
  一根拐棍儿
  
  中年时代,欧阳中石就遭遇过一次严重的车祸,为了挽救别人,他顾不上个人死活,结果,腿部受到重创,落下了明显的伤残。1976年,他又患严重的脑血栓,右侧面部神经瘫痪,虽说戴着老花镜像正常人似的,其实,仅有一只眼睛保留了视力。欧阳中石在外人看来,稳重潇洒,谈笑自若;细看就会发现,他总是侧着头、歪过半边脸与人交流。手边就是一部无绳电话,接听很方便,一摁就行;往外拨打则须求助于人,他实在看不清楚。外出时,胳膊上悬挂一根拐杖,虽说还没到步履维艰的份儿上,大概身边有根棍儿,心里更踏实些。听力也大不如前了,和人谈话总要把一只手拢到耳朵上。
  奚啸伯诞辰一百周年,河北举办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包括欧阳中石在内的奚派传人云集石家庄。火车站附近的大众剧院,是奚啸伯生前经常演出的地方,主办方特意在此安排了一场奚派京剧艺术演唱会,那些老戏迷把整个剧院挤得水泄不通。压轴大戏自然是欧阳中石,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一个银发白面、竹杖青衫的小老头儿走上前台。他说:“一站在这座舞台,就想起了我的老师——奚啸伯先生。我们聚在一起,就是为了缅怀他,把奚派艺术发扬光大……”那晚,他演唱的是奚派名段《洪羊洞》,一旁操琴的也是奚派弟子,著名电影演员王铁成。当时,我坐在前排记者席上,耳边一片惊叹之声。有位观众愣装“圈里人”,对朋友吹嘘道:“中石先生,奚派正宗!天天唱,天天练,七十多岁了,眼不花耳不聋,身体倍儿棒……”
  人,活到一定辈分、一定年龄,都将不可避免地变成青年一代手里的牌位、街头巷尾虚幻的传说。尤其不了解历史的人,更愿意把别人的成就想象为一蹴而就、马到成功。尽管他们也不相信自己的头上会掉馅饼,偏偏以为别人盘中的馅饼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掌声鲜花簇拥下的欧阳中石已经演化为一段诗意的传说:少年时代,有高僧引渡;青年时代,有大师传钵;中年时代,有名家提携;老来,自然要红遍全中国。成就一位名家,哪有如此简单?谁也不会想到他的贫穷落魄,他的摸爬滚打,以及他孤独无助时的无奈。祢衡先生在京戏里空放大言:“有朝一日春雷动,得会风云上九重”,前提:你必须是“龙”,起码要具备龙的精神和潜质。
  三年前,我专程到欧阳中石寓所呈送自己出版的新书。这次,他心情开朗,面色白润,还穿着一条浅色西裤。新居宽绰多了,原来朝西门坐,现在,迎门的书桌便可待茶。我见他坐在对面,拢起耳音高一声、低一声地说话,就猜到他的听力明显退化了,忙问:“您这种五官科的疾病,应该全面检查检查,就没有什么特效疗法吗?”他一笑,轻轻拍着桌角答道:“有!这种疗法既简单,又干脆。你想,浑身上下所有零件都老化了,拉到火葬场,回炉一烧,不就全解决了吗……”说完,他仰面大笑,双肩一抖一抖的,开心极了。
  2006年夏天,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专访欧阳中石。那位著名的男主持提了一个令人生厌的问题:据说,欧阳夫人总是深居简出,即便宾客盈门,也不愿抛头露面。只有熟悉的朋友来访,她才礼节性地出来打个照面,随后,返回内室,请先生与客人详谈。《艺术人生》节目组拜访,也是这种礼遇。夫人更愿意把欧阳中石推上风光无限的前台;她,更喜欢清净。
  据此,主持人情绪深沉地说:无论怎么劝说,“阿姨”还是没到节目录制的现场。欧阳先生,对着电视镜头,您有什么话想对阿姨说吗?
  大概,主持人以为,这种百试不爽的“煽情”手法,能勾引出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或者让当事人“泪洒胸怀”地“自白”一番。也难怪,中央电视台是媒体老大,有世界性影响,在这个“台口”“show”一回,天下闻名。有多少应邀的艺术家带上老婆孩子、亲戚朋友,为年轻时代遭受的一点委屈而哭天抹泪、唉声叹气。好端端把自己变成了不化妆的演员,何苦呢?
  显然,欧阳中石不屑回答这种无聊的问题,主持人并不识趣,反而步步紧逼,仍旧追着问:“难道,您就不想跟阿姨说点什么吗?”
  “想!”欧阳中石点点头,略一沉吟,又说:“有什么话,我们回家再说。”
  “说什么呢?”
  老头儿话锋一转,破解了攻势,他笑道:“我们说什么,您就甭管了。”
  此话一出,现场哄堂大笑。主持人不得不尴尬地咧咧嘴,就此打住。看到这里,我拍案叫绝:不愧是大学者,不愧是大艺术家——实在是高!欧阳中石绝不可能往“煽情”的套子里钻,也不可能任人导来导去。他是京剧舞台上万人瞩目的明星,却不肯做“现场秀”里的活道具——不入流俗、不恋虚名,这就是品位。
  与他飘逸灵动的书法不同,生活中的欧阳中石乐于“藏锋”,他不愿意批评任何人,甚至拒绝臧否年轻人。他总是以赞许、鼓励款待别人,连一点皮里阳秋的态度都不肯暴露。
  由此,想到老作家李国文。他二十几岁,正是崭露头角的时候,不料,有位曾获得过斯大林文学奖的前辈作家居然写文章批判他的小说,结果,一剑封喉,李国文销声匿迹20年。当时,他就发誓:“有朝一日,我要是能够成为作家的话,一定要对年轻人宽容。如果能给青年作家帮一点忙,绝不吝惜力气。允许年轻人东碰西碰,不一定都要当妈妈的乖宝宝。”
  欧阳中石造化不浅,每个阶段都有名师引导、名家提携。我想,他对外界的谨慎和褒奖,不属于圆滑事故,确实出于本能的尊重。批评的声音也有,指责欧阳中石已经沦为只种玫瑰不摘刺的“好好先生”,文化与学术,不能没有前辈慷慨的指教,所谓“果子药”对这个时代的病症百无一利。
  在我的印象里,欧阳中石确有“不错”“很好”的口头语。凭门下弟子口述,他又是一位要言妙道、针针见血的严厉长者。天下名师,哪有一位只种玫瑰不摘刺的“好好先生”?其实,金刚怒目是佛,菩萨低眉也是佛。异曲同工,又何必强求呢?
  欧阳中石最不喜欢“中庸”“乡愿”这些评价,想必,他始终坚守着处世的风格、做人的底线。或许,长者身上早已弥散的呛人的烟火气,“马老奸,人老滑”,并不代表他们愿做八面玲珑的“琉璃球”。倘若果真如此,中国的文化会彻底绝望。
  启功先生亲口讲过,一家出版社策划陈垣文集,请他题字。启功激动地说:“出版社有现成的词儿,告诉我怎么写;但是,对于恩师的文集,我没有资格题签,更不忍心提名点姓地写。我在‘陈垣’两字之后,加上了‘先生’,落款诚惶诚恐地注明:‘受业——启功敬题’。这样写,我心里还舒服一点儿。”
  作为辅仁时期的学生,欧阳中石完整地继承了长者的“师道”,我见过他为奚啸伯、张伯驹、季羡林、张岱年等人的题赠,均注明自己的晚辈身份,或书“敬题”,或写“沐手而拜”……谦恭极了。这就是有呼吸、有心跳的尊师重教。为什么有些年轻人格外招人喜爱?为什么成群的名流大家都愿倾囊而赠?绝不只靠祖上阴德与上天的安排,还须个人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用功。欧阳中石的过人之处可能是天分、可能是勤奋,其中最关键的,还是做人。
其他文献
从挤奶工人粪便中检出2株波恩血清型和布伦登芦普血清型沙门氏菌辽宁省鞍山市卫生防疫站(114002)刘雅环,高海燕,廖文辽宁省卫生防疫站杨淑芝1993年夏,我们从挤奶工人的粪便中检出2株国内少见的
  近年来,临床药学(西药)工作开始在全国范围逐步推广开来。对于中药临床药学,上至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至医疗单位鲜有成熟的措施,中医医院药学部门虽然也有从药品供应
  中药饮片的调剂工作是一项专业知识很强的技术工作,关键是饮片质量、调剂质量,做好这项工作是调剂人员的天职。
  目的:为医院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提供方法与思路。方法:对近年中药临床药学开展情况进行文献收集分析,并结合我院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实践,从思想认识、机构建立、编写资料、信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以及国家有关药品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传统的仅仅以保障药品供应为主要职责的医药药房的工作模式,已经很难胜任新形势下医院药学的发展要求。为适应现
会议
  随着医院临床药学服务的开展,医院药学模式从“以药物为中心”转向“以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师真正承担起了病人药物治疗的责任。医院临床药学服务由传统的保障供应型向为患
  目的:观察仙茅作用于正常、虚寒两种不同状态大鼠后,其入血成分苔黑酚葡萄糖苷的血药浓度变化差异,探讨仙茅在正常与虚寒状态下体内药代与生物学效应的相关性。方法:SD雄性
会议
  目的:观察脑必通胶囊(Braintone)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血流量及内皮细胞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会议
  目的:建立胃癌癌前病变的细胞模型。方法:使用与胃癌相关的亚硝胺类化合物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对永生化的人胃粘膜上皮细胞系GES-1进行恶性转化实验,得到转化后
会议
  目的:利用美国顾客满意度理论模型,研究各因子对满意度的影响效应。方法:采用偶遇法对上海市嘉定区三所医院314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使用因子分析法、回归模型假设检验,利用S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