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今中外,那些在学术上有成就的人有两大特点:一是博览群书,二是勤做笔记。可见,做读书笔记是一个人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体现。这不正是我们常强调的语文素养的核心内容吗?于是我想,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可否作为我们语文教学的突破口来抓呢?几年前,我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实践,也有了一些认识和收获。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实现“教是为了不教”。不教的境界从学习方面来说实际上是指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形成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可以不需他人的帮助进行自主学习。所以,知识的积累只是学习的一部分,更重要的部分是方法的掌握和习惯的养成,因为这样才能真正形成长久的学习能力。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有句名言说“重要的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的成败取决于课堂上程序性和方法性的知识,而不是陈述性、结论性的知识。常规的阅读教学是“教中学”,以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是“学中导”,它还原了学生的主体角色,还原了“教学”的本真。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按正确的阅读程序和方法自主参与阅读过程,在自主合作中获得阅读的结果,展示阅读的收获,交流阅读的体会,解决阅读的困惑。课堂教学由侧重教师的教转为侧重学生的学,由重视知识的传授转为重视方法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教师由授业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所学知识由陈述性知识转化为方法性知识,由结论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学习过程成为学习方法、养成习惯和训练能力的过程。这对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必备的阅读能力将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笔者在实践中也渐渐收获这一做法的有益成果:还学生以主动,学生便愿学;给学生以时间,学生便会学;让学生有收获,学生便乐学。学生的愿学、会学和乐学,不正是我们所期盼和追求的吗?所以,对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应是教之本,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则为学有成。
那么,怎样做读书笔记呢?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这样。小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做读书摘记,许多初中教师也在继承运用。但读书摘记只是积累性的初级阅读,如果只是继承,没有改革创新,没有提高要求,没有加深程度,这对初中学生而言,又太小儿科了,它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为让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顺利地从小学过渡到中学,并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好基础,笔者安排了三个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
第一阶段,初一上学期,深化读书摘记。在摘记中,通过好词好句欣赏等形式,进行语言的积累。通过联词成句、仿写等形式,在积累的基础上进行语言运用的训练,培养并形成初中的文章阅读和语言鉴赏与运用的能力,为做读书笔记作必要的准备。
第二阶段,初一下学期,学做读书笔记。教师首先对怎样做读书笔记进行指导,提出基本要求,形成基本格式,便于操作。课堂上,对各种文体,按正常阅读程序和方法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并有意识地选择各文体浅显易懂的自读课文,让学生独立做读书笔记,而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评价,肯定学生学习所得,纠正学生阅读中方法和理解上的偏差,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并逐步迁移到名著阅读中。让学生在阅读名著后,做一份读书笔记,每月对优秀的读书笔记进行表扬和展出,学期结束进行评比,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笔记的有效性,促进习惯的养成。
第三阶段,初二和初三,强化读书笔记。灵活运用读书笔记的方法进行课内外的阅读,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并在读书笔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作品的改写、续写、仿写及写读后感等,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可有意识地选择部分课文让学生进行分工上课,让学生展示交流学习成果,锻炼多方面的能力。
这三个阶段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从初中学生学习能力发展规律出发,按新《课标》对各年级阅读水平的不同层次要求,进行梯级训练和培养,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有循序渐进的过程,还需有操作性强的有效训练方法。笔者设计的读书笔记,按“读、查、思、记”学习方法和由浅到深的阅读过程,主要由“题目猜想、初读收获、语言品读、拓展阅读”四大板块组成。
题目猜想:为引起学生对题目的重视,寻找阅读切入口,学习拟题方法,鉴赏命题效果,提高审题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前仔细审题,把握题目关键词和主要信息。可以从文体、内容、结构顺序、作者情感、自身感受、拟题方法等方面提出疑问,大胆猜想,在阅读文章后,判断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合理;也可以进行同题写作构思,在阅读作品后,将自己的构思与作品进行比较,在比较中领悟作者的创作方法,这样既加深阅读,又更好地将作者的创作方法迁移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初读收获:阅读是学生的主体活动,应是个性化的,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应是有规律的。先是通读,边读边圈出读错或不会读的字词、读不通顺的句子和重要的词语,通过查注释、查字典、朗读、造句或联词成句等方式,学习字词,读通句子;再是研读,用圈点勾划法梳理文章的结构,概括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而后是学习小组阅读交流,互相补充,并提交学习困惑。教师的责任是适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困惑或把握不准的地方进行针对性的点拨和指导,补充材料,指导方法,总结规律,帮助学生形成能力。学而后教的目的是让阅读主体主动获得内心的感悟和阅读的体验,主动进行文化的积淀和写作的借鉴。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语言品读:语言是语文学习的落脚点,课文只是语言学习的范例。让学生学会选择写得生动的形象,精彩有趣、能集中表现文章主题,体现文章风格的句或段,进行写作内容、方法和效果的鉴赏,进行朗读技巧的点评和练习体会,进行句式的仿写运用,使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品析中理解,在写作中运用,从而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目的。
拓展阅读:其主要内容是对重要的作家和难理解的文章,查一查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等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帮助理解课文;对感受深刻的文章,写一写阅读感悟、启示、收获等,进行情感迁移;对感兴趣的重要作家作品,读一读原著或相关作品,扩大阅读范围。好的作品,常常让读者生发联想和想象,激起感情的波澜和共鸣。能将这些感受述之于笔端,或有意识地去阅读相关的作品,这样的阅读才是高质量的阅读。
以上是读书笔记的基本内容,运用时可根据作品特点、阅读要求和学生程度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如果学生掌握得好,也就拿到了开启语文学习大门的钥匙;如果教师运用得好,语文课堂的针对性会更强,课堂会更加轻松,更有生机和活力。更为重要的是,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后,学生学习的方式会发生变革,他们会学得主动,学得深入,学得精彩,学得成功。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实现“教是为了不教”。不教的境界从学习方面来说实际上是指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形成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可以不需他人的帮助进行自主学习。所以,知识的积累只是学习的一部分,更重要的部分是方法的掌握和习惯的养成,因为这样才能真正形成长久的学习能力。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有句名言说“重要的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的成败取决于课堂上程序性和方法性的知识,而不是陈述性、结论性的知识。常规的阅读教学是“教中学”,以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是“学中导”,它还原了学生的主体角色,还原了“教学”的本真。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按正确的阅读程序和方法自主参与阅读过程,在自主合作中获得阅读的结果,展示阅读的收获,交流阅读的体会,解决阅读的困惑。课堂教学由侧重教师的教转为侧重学生的学,由重视知识的传授转为重视方法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教师由授业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所学知识由陈述性知识转化为方法性知识,由结论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学习过程成为学习方法、养成习惯和训练能力的过程。这对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必备的阅读能力将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笔者在实践中也渐渐收获这一做法的有益成果:还学生以主动,学生便愿学;给学生以时间,学生便会学;让学生有收获,学生便乐学。学生的愿学、会学和乐学,不正是我们所期盼和追求的吗?所以,对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应是教之本,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则为学有成。
那么,怎样做读书笔记呢?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这样。小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做读书摘记,许多初中教师也在继承运用。但读书摘记只是积累性的初级阅读,如果只是继承,没有改革创新,没有提高要求,没有加深程度,这对初中学生而言,又太小儿科了,它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为让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顺利地从小学过渡到中学,并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好基础,笔者安排了三个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
第一阶段,初一上学期,深化读书摘记。在摘记中,通过好词好句欣赏等形式,进行语言的积累。通过联词成句、仿写等形式,在积累的基础上进行语言运用的训练,培养并形成初中的文章阅读和语言鉴赏与运用的能力,为做读书笔记作必要的准备。
第二阶段,初一下学期,学做读书笔记。教师首先对怎样做读书笔记进行指导,提出基本要求,形成基本格式,便于操作。课堂上,对各种文体,按正常阅读程序和方法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并有意识地选择各文体浅显易懂的自读课文,让学生独立做读书笔记,而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评价,肯定学生学习所得,纠正学生阅读中方法和理解上的偏差,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并逐步迁移到名著阅读中。让学生在阅读名著后,做一份读书笔记,每月对优秀的读书笔记进行表扬和展出,学期结束进行评比,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笔记的有效性,促进习惯的养成。
第三阶段,初二和初三,强化读书笔记。灵活运用读书笔记的方法进行课内外的阅读,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并在读书笔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作品的改写、续写、仿写及写读后感等,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可有意识地选择部分课文让学生进行分工上课,让学生展示交流学习成果,锻炼多方面的能力。
这三个阶段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从初中学生学习能力发展规律出发,按新《课标》对各年级阅读水平的不同层次要求,进行梯级训练和培养,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有循序渐进的过程,还需有操作性强的有效训练方法。笔者设计的读书笔记,按“读、查、思、记”学习方法和由浅到深的阅读过程,主要由“题目猜想、初读收获、语言品读、拓展阅读”四大板块组成。
题目猜想:为引起学生对题目的重视,寻找阅读切入口,学习拟题方法,鉴赏命题效果,提高审题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前仔细审题,把握题目关键词和主要信息。可以从文体、内容、结构顺序、作者情感、自身感受、拟题方法等方面提出疑问,大胆猜想,在阅读文章后,判断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合理;也可以进行同题写作构思,在阅读作品后,将自己的构思与作品进行比较,在比较中领悟作者的创作方法,这样既加深阅读,又更好地将作者的创作方法迁移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初读收获:阅读是学生的主体活动,应是个性化的,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应是有规律的。先是通读,边读边圈出读错或不会读的字词、读不通顺的句子和重要的词语,通过查注释、查字典、朗读、造句或联词成句等方式,学习字词,读通句子;再是研读,用圈点勾划法梳理文章的结构,概括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而后是学习小组阅读交流,互相补充,并提交学习困惑。教师的责任是适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困惑或把握不准的地方进行针对性的点拨和指导,补充材料,指导方法,总结规律,帮助学生形成能力。学而后教的目的是让阅读主体主动获得内心的感悟和阅读的体验,主动进行文化的积淀和写作的借鉴。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语言品读:语言是语文学习的落脚点,课文只是语言学习的范例。让学生学会选择写得生动的形象,精彩有趣、能集中表现文章主题,体现文章风格的句或段,进行写作内容、方法和效果的鉴赏,进行朗读技巧的点评和练习体会,进行句式的仿写运用,使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品析中理解,在写作中运用,从而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目的。
拓展阅读:其主要内容是对重要的作家和难理解的文章,查一查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等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帮助理解课文;对感受深刻的文章,写一写阅读感悟、启示、收获等,进行情感迁移;对感兴趣的重要作家作品,读一读原著或相关作品,扩大阅读范围。好的作品,常常让读者生发联想和想象,激起感情的波澜和共鸣。能将这些感受述之于笔端,或有意识地去阅读相关的作品,这样的阅读才是高质量的阅读。
以上是读书笔记的基本内容,运用时可根据作品特点、阅读要求和学生程度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如果学生掌握得好,也就拿到了开启语文学习大门的钥匙;如果教师运用得好,语文课堂的针对性会更强,课堂会更加轻松,更有生机和活力。更为重要的是,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后,学生学习的方式会发生变革,他们会学得主动,学得深入,学得精彩,学得成功。